《重走浙東唐詩之路》系列吟草
作者:林崇增

小序:2018年10月29-11月1日應邀參加”重走浙東唐詩之路“活動,自上虞、嵊縣、新昌、天臺一路經行,沿唐代詩人足跡,訪古村落,尋古遺跡,領略當地山水人文,得小詩若干,依次錄呈,以為本次活動之記錄也。
《入剡中,有感于重走浙東唐詩之路》
剡中風月好,
隨處駐吟鞭。
鐵馬牽三二,
秋風感萬千。
星辰詩閃爍,
意氣自狂狷。
重走唐賢路,
歌興大有年。
【注】
1.李太白詩句“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剡中指嵊縣、新昌一帶地方。
2.鐵馬,喻轎車也。
《過上虞謝安故里》
小即成名百代夸,
揮師卻敵仰風華。
清談誤國何曾誤,
來謁東山第一家。
【注】
謝安(320-385),東晉時人,小以清談知名,41歲前隱居會稽山陰(今上虞)之東山,及謝族朝中人盡數逝去,他“東山再起”。后在“淝水之戰(zhàn)”中以八萬兵力大敗前秦百萬軍隊,挽救了東晉。病逝后追贈太傅,墓在東山。
《東山謝安釣魚臺》
一石江頭風景開,
秋亭嶀蒲鳥低徊。
東山只管迷人眼,
不問誰來坐釣臺。
【注】
謝安釣魚臺(上有嶀(Τû)蒲廟),人或誤為謝靈運釣魚臺。謝靈運(385-433),謝玄將軍孫,謝安侄孫。
《東山憶謝靈運》
是非褒貶史悠悠,
一斗才華孰與儔。
人道仕途山水誤,
名同山水兩千秋。
【注】
謝靈運,一生酷愛山水,無意仕途政治,為山水詩派鼻祖。嘗謂“天下才一石,曹之建獨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古今之人共計一斗”。
《天姥山途中》
天姥蒼然天表出,
亂山我亦夢游身。
可憐太白憑虛筆,
蒙了古今多少人。
【注】
唐李白作《夢游天姥吟留別》,景多想像夸張。
《過司馬悔橋有感于重走唐詩之路》二首
(一)
天臺小隱記高名,
幾度詔來風有聲。
誰解石溪橋下水,
出山怎比在山清。
(二)
山鄉(xiāng)故事紀真情,
司馬橋髙溪水清。
我在唐詩之路上,
秋來不悔此番行。
【注】
司馬悔橋在新昌班竹村。相傳唐代道家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隱居天臺桐柏山,無心仕宦之途,因唐玄宗數詔出山,至此而悔。后凡官宦經此都要下馬,以示敬仰。

《惆悵溪》
一段風流幾代春,
傳他阮肇與劉晨。
遇仙故事千年后,
猶有溪邊惆悵人!
【注】
相傳東漢剡縣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迷路,見溪中流出蕪菁葉,上浮胡麻飯,遂尋之遇仙成親。半年后思歸,己過七世。后沿溪重尋妻子不得,惆悵徘徊于溪邊。后人遂稱之惆悵溪。
《新昌桃源村迎仙橋》
菁葉胡麻事己遙,
桃源村口意飄飄。
此身合己成仙否?
落照秋風過石橋。
【注】
桃源村口有迎仙橋,相傳為劉阮采藥遇仙之處。今為省級文保單位。
《宿天姥山太白山莊》
四面蒼茫萬壑哀,
暮云涼月接天臺。
夜深偏愛開簾臥,
好放秋山入夢來。
【注】
萬壑哀:風吹過山林時所發(fā)出低沉的像海濤一樣的聲音。
《過會墅嶺》
云閑詩路卷還舒,
落日長霞畫不如。
此去大唐尋歷史,
青山疊疊亂翻書。
【注】
會墅嶺,天姥山至天臺山古道中的一段,大唐詩人多經過此地。
《攝吳小蓉大竹園古道照片并詩》
不負詩之約,
桃源津渡邊。
分明蝴蝶夢,
幻出小壺天。
【注】
小壺天,喻仙境。
《過天臺山方廣寺戲作》
一寺依巖分上下,
雙龍爭壑出塵寰。
游人不管阿彌亊,
只看飛流只看山。
【注】
方廣寺分上、中、下3處。

《觀石梁飛瀑》
鐘聲和雨出重樓,
紅日深林染暮秋。
仰望石梁還一笑,
蒼頭湫雪兩風流。
【注】
距前度觀此瀑己過16年,今雙鬢如霜矣。
《謁智者大師塔》
大師名貫耳,
塔院仰高風。
朝暮聞鐘磬,
四山真覺同。
【注】
智者塔院又稱真覺寺。
《天臺高明寺山中》
輝光長不散,
十里遠聞鐘。
一寺幽溪畔,
群山環(huán)抱中。
風吹經自至,
人悟性皆空。
筇杖蒼茫處,
禪云幾處同?
【注】
1.高明寺,取日月之光長照,高而大明之義。
2.相傳智顗大師創(chuàng)寺選址,以風吹經書落地為定界。
《天臺山桐柏宮》
翠靄喬林四望休,
混成元氣結瓊樓。
九峰環(huán)列擁桐柏,
一觀當湖下鷺鷗。
宇宙茫茫通大道,
風雷隱隱動寰球。
仙鄉(xiāng)只合匆匆過,
偶放心情瀟灑游。
【注】
1.桐柏宮,歷史上稱桐柏觀,今宮觀前為桐柏湖(水庫)。
2.下鷺鷗:用《莊子》中“鷗鷺忘機”故事。
《桐柏宮瞻道教內丹派南宗祖師張真人像》
縹緲仙山或可求,
紫陽妙道在清修。
悟真二字誰真悟,
煮海犁云嘯傲秋。
【注】張伯端,號紫陽真人,天臺人。著有《悟真篇》等,重養(yǎng)生之法。

《天臺山瓊臺仙谷書感》
秋風棧道步舒徐,
吞吐云霞雙闕虛。
得坐仙臺非所愿,
詩心一點憶當初。
【注】
“瓊臺雙闕”為天臺八景之一。
《游瓊臺見鐘家佐詩丈摩崖巨書,忽憶當時曾電約天臺相聚因事未克,不覺己十余年矣》
誰成仙谷擘窠書,
遠若閑云四海譽。
記得當時人有約,
青山迢遞奈何如!
【注】
鐘家佐,詩人書法家。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協主席。景區(qū)“瓊臺仙谷”四字為其題寫,高45米。
《天臺始豐湖》
滿地流云弄扁舟,
城光山色畫中游。
是誰借取并州剪,
剪出豐溪一段秋。
【注】
1.湖為始豐溪流經天臺縣城中的一段。
2.并州剪出自太原,以其快著稱于世。
《贈天臺慈恩寺智渡上人》
臺山逢智渡,
高德在慈恩。
淡淡秋霞里,
瞇瞇笑語溫。
佛心懸慧日,
石窟幻乾坤。
共此登天姥,
初陽一照存。
【注】
1.宿太白山莊,與上人同登天姥山看日出并留影。
2.寺在石窟之中。
《讀“左溪繪唐詩天臺”寄懷》
丹青連古道,
心月遠峰低。
萬籟今宵寂,
焚香讀左溪。
【注】
左溪,真名陳虹,天臺山畫家。
作者簡介:
林崇增,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浙江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中鎮(zhèn)詩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