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山水美,夢里賦詩情
作者:何水長
1、【水調歌頭】宜居故園
井房坪沃土,千畝稷田良。千年勤奮,耕讀書史守家昌。勁上山腰燈亮,擔水洞華溝澗,汗水洗身裝。柴禾遠山拾,祖輩苦工強。
馬牛歇,旋耕唱,輦通崗。轟鳴蓮月,機動旋擂鼓簫商。瓊玉清淋激蕩,車載云飄披彩,燦爛沐蔥楊。醉嗨傳歌曲,戶戶祝春祥。
2、楊溝村
隆興山岳有楊村,整體搬遷沐澤恩。
俊彥頭賢尋寶地,惠民血嗣駐祥園。
筑溝固坎安居泰,砌壟封渠繞越墩。
千載逢昌迎吉宅,子孫萬代福延繁。
3、楊溝農家樂
白露窯迎綻雨華,楊溝馨味染嵐霞。
香椿豆角黃瓜拌,雞鴨牛魚紫醬莎。
蒸炒清燉湯汁厚,燒煎濃煮骨酥嘉。
煙飄宋水蹄關越,消暑乘涼品嫩茶。
4、【沁園春】平套魅力
淑俊賢君,廟梁鋪路,群眾熱情。
運石材車拉,晨昏背負,家椽肩送,廊閣軒亭。
玉片連圖,泥塵覆壓,腳踩云天神鳳驚。
舒心爽,賞山河歡快,碧翠繁英。
樂居錦秀安營。享盛世、家肥福祿興。
處秀山圍翠,蔬園萬塊,簇爭妍蕊,崇岳鮮藤。
邁足隨時,珍奇美目,袖手何妨迎景明。
刺葉櫟,活千秋萬歲,世代尊榮。
5、古樹風景線
雨露陽光濟愛心,積分激勵眾行忱。
悠閑樂事墻根曬,忙趕歡朋廟嶺骎。
玉塊鋪途泥水凈,酥肩伸脊汗珠淋。
建修游賞觀臺景,古樹花開授獎吟。
6、觀軍明抖音有寄
不廟梁臺鐵樹蔥,千年心事蘊懷中。
八方眼底休閑地,九碗山河攬寶崇。
石板玉材巖坎剝,亭廊國匠世成聰。
與時流汗酬芳濟,激勵村民建道通。
7、待到初秋賞蕎花
隆興平套野荒田,曾是禾苗麥浪旋。
糧足國營豐谷稷,草稠家種掙麻錢。
悅顏蕎蕊開星海,喜氣犁鋤舉暑天。
待到初秋觀燦爛,銀河北斗播花筵。
8、招蜂引蝶
桃源坪套休閑地,守駐扶持拓綻嘉。
建設鄉園勤織錦,復耕沃土耀妍霞。
揮鋤野藥蒲公草,煮鼎家雞品茗茶。
鐵樹招蜂鶯引舞,白松啟迪健行遐。
9、山水隆興
宋水蹄關沃野田,七溝南北隱珍鮮。
青芽翠嫩縈枝附,綠萼晶瑩釀果懸。
璧玉琴聲吟鳥語,金山雨嘯奏絲弦。
重巒織練絹綢瀑,春夏秋冬別艷天。
注:七溝:隆興北有五溝,白露窯、付家灣、野豬溝、小磨溝、余村溝;南有兩溝:木柳溝、風匣子。
10、【繞池游】詠符煊老師符灣種植藥材致富鄉鎮
逝春追日,暫短窮根尋索。莖草選,陰涼塊繁躇。肥枝翠綠,伸葉連星棲腳。務成羌藥。族灣鼓樂。
隆興種作。半世經摸傳鑰。施栽藝,濃情浸鄉壑。臺場排閣。種植金條豐澤。與皖商約。歲華富拓。
11、臨屏觀隆興四月初七篝火晚會
熊熊篝火宋川燃,歌舞隆興慶俗緣。
四月八來迎澤濟,九村萬戶謝恩翩。
菩提花樹風調眾,俊彥丹心露沁阡。
動手描圖豐沃壤,鼓笙騰焰映星天。
12、憶四隆興月八
初八隆興萬眾歡,人間四月醉心端。
東西南北車流涌,曉夜晨昏貨擺灘。
竹簸杠頭營路道,土雞牛馬賣河欄。
臥龍神像游街走,鑼鼓喧天夢里殘。
13、熙攘市場
區域經營集市場,舌焦呼喊震云蒼。
河堤順路琳瑯目,布線沿灘彩絹裳。
甘果新茶呈列鋪,鮮蔥野藥入規箱。
高山戲唱弦琴韻,熙攘為兒帶響簧。
14、走過對合村
連綿山岳接幽荒,肥沃坡丘亙古祥。
民俗懷仁相互濟,紅軍播種共鳴攘。
舍生仗義從憐恤,迪啟淳情向懿昌。
天地迎來時日燦,金窩開發勝都煌。
15、朝夕向巽贊化馬
翠源化馬白云浮,碧樹騰龍半面樓。
旭日東升皴岳秀,夕陽坤落洗腮眸。
圍裙似壁盤旋聳,鋪練如漣載舞悠。
開鑿迎車回岫壑,通幽世外貨桑疇。
何水長:網名水天滄浪。男,漢族,系甘肅省隴南市武都人。漢語言本科學歷,高級語文教師。武都區、隴南市作家協會、隴南詩詞學會會員,中詩報會員、甘肅詩詞協會會員、現代作家協會會員。詩文散見于《作家網》《甘肅詩詞》《金銀灘文學》《隴南文藝》《隴南詩詞》《武都文藝》《鄉土作家》《嶺南作家》《詩天子》《秦州微刊》《廣西詩詞網》《中國詩歌報》等紙刊及網絡平臺。小說《滑坡》獲得隴源文學“隴源杯”二等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