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 七唱重陽
作者:兩個黃鸝(南京)
一先
重九月牙船,西窗搖我眠。
咿呀才學語,閱盡至天年。
注釋:
(1)重九——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2)天年——人的壽命。莊子說:“樹無用,不求有為而免遭斤斧;
廢疾之人,役賦不及,故能終其天年
二簫
歸途車乘迢,霜露菊花潮。
重九愁鄉(xiāng)夢,平流緩二橋。
注釋:
(1)潮——潮濕。
(2)重九——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3)二橋——南京長江二橋。
三肴
月落過山坳,南飛聽樹梢。
云風秋序迥,歸節(jié)正東郊。
注釋:
(1)秋序——秋季;秋時。
(2)歸節(jié)——出差返回。古代使者持節(jié)出使,完命后還節(jié)于君。
《漢書·汲黯傳》:“臣謹以便宜,持節(jié)發(fā)河內(nèi)倉粟以振貧民。
請歸節(jié),伏矯制辠。”
四豪
重陽雨漫勞,格物再登高。
凝視伯安竹,涼風興轉(zhuǎn)豪。
注釋:
(1)雨漫勞——雨勢。不緊不慢的,不大不小的。[唐]杜甫《賓至》”豈有文章驚海內(nèi),漫勞車馬駐江干。”
(2)格物——格物致知,漢語成語,意思是指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出自西漢·戴圣《禮記·大學》。()伯安——王守仁,字伯安。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格物致知的四句話: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五歌
天近冷南坡,阿時丹桂多。
登高平頂處,歸雁唱新歌。
注釋:
阿時——迎合時好。
六麻
香圃染黃花,秋風籬菊斜。
南山高處小,朱雁映余霞。
注釋:
1. 朱雁——亦作"朱雁"。
2.紅色的雁。古人以為瑞鳥。
3.古樂府歌名。4.被晚霞映紅的大雁。
七陽
秋花品茗香,壽考倚天長。
勝者樂宜此,登高九重陽。
注釋:
(1)品茗——釋義為品茶,近義詞有喝茶、飲茶。
(2)壽考——年高;壽命。《詩·大雅·棫樸》:“ 周王 壽考,遐不作人。”
個人簡介:陸修皋,江蘇南京人,擅長格律詩詞創(chuàng)作。筆名:兩個黃鸝、南京愛寧家政、南京依然家政。作品先后在《中華詩詞論壇》《西祠胡同》《愛吾詩詞》等網(wǎng)絡平臺及《悅讀》《滄浪一路詩懷》《滄浪詩詞》《新時代詩詞百家》《民間優(yōu)秀詩選》等書刊發(fā)表。曾榮獲第一屆“當代杯”詩詞大賽三等獎,首屆“東方文藝杯”詩詞大賽“當代詩人獎”。現(xiàn)為大中華詩詞論壇華南詩社常務管理,大中華詩詞協(xié)會會員。
2023年10月11日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