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鄭子微詩微詞微賦錄之2701:
一寸尺松飛霄流 千溝萬壑閱天候
作者:鄭子
一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水傲奇,峰巒金繡。伊犁第一景,雄踞天山口。俯瞰賽里木湖,山果釀造美酒。倘若攀崖天庭鏤,勝于峻巖牧道游。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花爛漫,風掩春瘦。滿目谷場雨,蒼松蓊郁油。千尋峻煙火村,大丈夫處其厚。我心如琴林無憂,高峽翠綠泉勿愁。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坡林雅,新綠滿秀。陽春氣象景,天地視界攸。一番蒼景翠色,幾只支脈鋒舟。休問彩塔驀然求,松濤千層畫清幽。
二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峽孔道,高地咽喉。塔勒奇達坂,盤山鐵關幽。群峰莫隘曲折,繞道而行溪舊。奈何雁蕩天下憂,我詩繁楊驕花柳。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壁葉立,百道彩手。飄浮于青草,夢幻于風吼。婆娑多姿佩蘭,嵯峨險境河溝。誰知盤懸山映綢,深谷童話玄妙游。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藥百科,爭奇斗秀。山歌浩蕩風,美慧玉織魷。鳳凰入云景致,山色火蒸食粥。閱讀春杏橙黃袖,遠山果珍蒼品修。
三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奇仙境,松樺春走。林帶層次徐,山麓寄鄉愁。果樹叢生疊翠,高聳險奇觀樓。鑿石理道斜坡走,栽木為船風競舟。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景多彩,名山勝有。露水月色絕,當歸赤芍繡。怪石之間稱雄,四季虹光銘佑。一脈相承九分溝,果樹交織千尺裘。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闊大海,四季慕秋。不居其薄處,東西南北口。峭壁崎嶇深藏,無數眷戀神游。山光如墨云杉手,我愛凌空滿坡秋。
四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巒峭拔,百尺何悠。云外馬蹄疾,山水居峽首。看山漫無邊際,瞭望奔騰水流。曲澗萬株天然秞,峰回路轉爭上游。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松白雪,博大神州。皚皚冰峰季,童畫皓白首。無風知曉故去,陽光嵌入酷優。谷底不同疾風誘,大雪飄逸入山口。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夏冬蟲,熏衣風流。最是冰寒季,猶勝火苗手。西域北國風光,添彩增輝賀壽。暢享其華敬操守,莫愁艾草翠楊粥。
五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要險著,畫景素有。松柏盤山帳,依依峰樹頭。地扼高逾萬里,風謠歷歷弛柳。木屋懸濟險峻幽,門戶山瀑云果秋。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物豐富,朝陽千秋。多彩又一村,景花寄蒼州。陽坡日月不同,情義賦能黑晝。曾問森木恰悅收,燦爛星光映九洲。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上山下,時光奔走。變幻幾重景,大地寓豐收。裊裊炊煙益元,本草綱目解憂。我翔叢林天然秀,執劍飛俠驅風走。
六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三臺海子,攬勝云游。奔瀉白云近,心闊聞川流。落谷不厭鞭遙,白龍河畔釀酒。二十七橋飛神佑,五十八果紓氣候。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日出滄海,月明清秀。果樹叢生季,抒情又一首。繁茂沉浮水溪,清雅蘊籍鴻肘。千巖修道溪邊球,悄然七彩銀山獸。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天然寶庫,美妙氣候。秋香夏廣闊,鐵壁千馬囚。金山東畔絢爛,珠蕊感嘆享受。欲駕峰壑古今繡,如溪清角百花羞。
七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山脊洶涌,百舸爭流。山果櫻桃李,百花爛漫酒。步步引人入勝,片片笠影彩流。春夏馥郁星滿球,秋歌冬令縱橫舟。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心悅情美,碧水悠悠。闌珊風情畫,江湖躍金球。壯麗東峙浪擁,古家天心激流。飛佳圣地霧松頭,草木紛瀑繁葉酬。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金緞鑲邊,壯美雋秀。綠海珍珠玉,幕帳點點秋。一幅牧場油畫,萬千駿馬洪流。美不勝收云海驟,溯文尋訪千道柳。
八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壯志凌云,今昔古后。陣陣濤海襲,縷縷清果秀。歷經千難萬險,風餐露宿簡陋。潺潺盈泉仙客幽,蜂飛蝶舞劍攜手。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草地如茵,璀璨玉候。古絲路畫卷,牧歌曲清悠。湖畔林茂澗清,炊煙裊裊戀舊。瑞雪飛落蒼原走,群山環繞翡翠繡。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壯麗景色,銀妝冬秋。雪涌裹水凝,宛若碧綠洲。牛羊成群抒樂,浪漫情懷左右。蒼鷹雁行通途走,天塹奇觀乘勝游。
九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天然屏障,鐵騎越溝。伊犁將士志,邊塞風情繡。絲綢之路大道,前行奇觀錦繡。參天大樹懸高樓,萬丈雄心疏舞透。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交相輝映,得天獨厚。芳心遙多姿,風光一覽周。伊犁將軍九城,惠遠古城鼓樓。天水相映邊陲繡,踏馬詩闕心遨游。
長風繡,天地綢,果子溝。地皆華彩,風盤旋皺。峽谷飽藏林,一落千步帚。彩潤花草果樹,云峰密布江洲。一寸尺松飛霄流,千溝萬壑閱天候。
2025年6月16日(周一,農歷五月二十一)16時于電影《永不孤行》拍攝外景地,新疆伊犁州霍城縣果子溝。2015年6月27日10時36分修改于北京傳媒大學。圖片為AI制作。
作者簡介:鄭子,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會學會會員,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微電影短視頻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文藝家影視中心執行主任,亞洲微電影學院執行副院長,曾出版詩集《愛像青橄欖》等六部文學著作),曾參與電視劇《老柿子樹》《解憂公主》《國家公訴》等十多部影視劇攝制,策劃并編導微電影微短劇微視頻作品200多部集。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