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國風詩集《中國國風版體帝王詩》出版



近日,詩人國風詩集《中國國風版體帝王詩》由團結出版社出版。詩集由著名詩人桑恒昌作序并題詞,詩集共收錄了國風版體帝王詩五十一首。
目錄:



附:
國風簡介:
國風,本名李國鋒,中國國風版體帝王詩五十一首創始人,西泠詩社社長。
附:國風帝王詩選
中國國風版體帝王詩之軒轅黃帝
踏云光
擂鼓
涿鹿中原
阪泉之野,烈焰
大野正黃昏
看看月上
散成沙
散成霾
散成一杵蠻荒
通宵難眠
心中
不斷絞動
魔咒
如影隨形
對壘
盤古魂靈復活
神蓍
這深深的雪下
埋葬著
女媧補天的五色神土
泰山之巔
土德祥瑞
黃帝部落
創造龍的圖騰
在漫長黑暗里
孕育太陽的開放
(國風2015年3月修改于西安唐宮,2015年7月再改于勝利油田)
注:公元前2717年農歷二月初二,黃帝誕生于陜西沮源關降龍峽。姓公孫,名軒轅。這一天就是華夏民族的共同節日,二月二龍抬頭。
那時,炎帝神農氏天下共主后期,中原各部戰亂不止,黃帝乘時而起,打敗不同的部落。三年九戰東方的蚩尤,在涿鹿決戰中擒殺之。在阪泉之野決戰中,徹底擊敗炎帝。
一統中原后,建都涿鹿,會天下各部落,在泰山之巔,隆重封禪,以土德為瑞,自稱黃帝。
公元前2599年,黃帝卒于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被后世尊奉為“中華始祖”。黃帝天下共主時期,去古未遠,從吃生食,到國事強盛,有許多發明創造,衣裳、舟車、樂器、弓矢、文書、圖畫、律歷、算數、房屋、井田等。與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故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
中國國風版體帝王詩之秦始皇
朕是嬴政
暴風雨,燃燒著
向四海深處壓將而去
一個燕國的鳥巢
從高高樹端,散落
下來
太阿長劍
自背后旋出,掠過
六國赤褐色殘陽
一股濃烈的猩紅
鉆進鼻翼
順著咽喉,飄向
少年單薄的胸腔
一聲凄涼呼嘯
穿越了阿房宮沉沉子夜
冷袖廊腰
關不住一扇格窗,透進
一道初升的太陽
萬千微塵在光束里簌簌作舞
臥牛般的青磬石
摞成 滾水堤堰
靈渠 兜起陡門的漩渦
犁出
密實實
直立立長戈
在西風中
錚凜凜顫響
脈氣沖沖,埋伏在
驪山北麓
黎明前
烏亮亮
青銅劍陣
會翻越重重山戀
征服更為肥沃的天邊
筑起
萬里防線
抵御趙國往事
洶洶涌起的回憶攻勢
關上
眼瞳
打開不朽
(國風2013年7月于陜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2015年7月修改于勝利油田)
注:公元前246年,秦始皇贏政親政。采取變法革新,獎勵耕戰,遠交近攻等一系列措施,使秦國日趨強盛。先后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廢分封,立郡縣,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數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
創立了“皇帝”的尊號。
秦始皇13歲臨政,王位25年,帝位12年,抑商重農,發展水陸交通,開鑿靈渠,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又鉗制思想,焚書坑儒;徭役繁重,暴政刑苛,修阿房宮,筑起了一道西起臨洮(今甘肅省岷縣)東到遼東(今遼寧省遼陽市西北)的萬里長城。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戰略家、軍事家,奠定了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中,病卒于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終年49歲,葬于驪山陵(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下河村)
中國國風版體帝王詩之漢高祖
大風起兮
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
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
守四方
朕是劉邦
塤
苼 鼓 磬
和著編鐘
鑲嵌,滅秦的
刀光劍影
.
燕雀雖小
戰火動力
斫斬白蛇的路上
滿身箭簇鞭痕
.
風暴
奔馬般席卷,穿越
碎裂與盲目的夜晚
芒碭山
嶙峋亂石
沾滿
灰塵的黑翅膀,突起
深淵峭壁
灞上
鴻門宴 一場
項莊舞劍,眀修
棧道
垓下
四面楚歌 一曲
十面埋伏
了斷霸王情腸
戎馬布衣
長安城
深遠赤空
一顆流星
一個最后
審判的符號
.(國風2009年9月于開封,2015年7月修改于勝利油田)
注: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漢。同年5月定都長安。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平民成帝,御駕親征,招賢納叛,釋放奴婢,輕瑤薄賦,節儉孝治,祭孔子重儒生,是大漢文明,大漢盛世的肇基者!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甲辰,劉邦于長安長樂宮瞑目而崩,享年62歲,葬于長陵(今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