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做個詩人”
安琪
從小眾書坊回家,一顆沉重的心一直不曾恢復正常狀態。這個下午的發布會太特殊了,與我參加過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樣,它是為一個16歲的文成姑娘而舉辦,這姑娘在出生的第一年就無法站立,父母帶著她去看醫生,得到診斷,脊髓性肌肉萎縮癥,英文SMA。一個非常陌生的詞匯,一個大部分家庭不會遇到的詞匯。父母不死心,又帶著她到幾個醫院復查,得到的結論相同。醫生預言,這孩子活不過4歲。但她已奇跡般地活到現在,距離她的17歲生日還有幾天。她叫包珍妮。她的正常肺功能早已喪失,呼吸依賴一臺24小時不間斷運作的呼吸機,一天24小時多數只能保持一個側躺的姿勢,父母看似簡單的替她翻身的動作,都極有可能導致她扭傷或骨折。上天剝奪了包珍妮一切行動的權利唯一留給她一根手指,右手大拇指,她就用這根大拇指寫詩、寫歌詞憑借她讀過幾年小學的知識。這個下午,父親包宗鋒幾次忍不住地哽咽,我們也幾次忍不住地落淚。因為包珍妮的弟弟跟她患有同樣的病癥,父親扛不住了,抑郁中幾度輕生想一死了之,包珍妮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她說,像我這樣的都能有勇氣面對生活,你是我的爸爸,有其女必有其父,你要比我更勇敢才對。面對網易直播鏡頭,包爸爸感謝一路走來對他們施加援手的社會各界。短視頻中,吐音清新標準、語氣語調和緩的包珍妮說——
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隨心所欲的詩人/盡寫些奇怪的詩/對于旁人的評價不聞不問
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靈感不斷的詩人/能在每個不著邊際的黑夜里/抒寫不同的靈魂
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熱愛生活的詩人/寫寫那些我曾見過的/好人與壞人
這首詩收進今天下午發布的包珍妮詩集《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題為《做個詩人》。這是一本由幾個好人一起成全的書。2017年11月21日凌晨,著名詩人、文成縣文聯主席慕白翻讀微信,意外讀到浙江在線關于包珍妮的報道,讀出了眼淚,在為這個同鄉姑娘的命運感慨嗟嘆的同時,他決定為這個姑娘做些什么。他首先把包珍妮的詩作推薦給了《詩刊》商震主編和《中國詩歌》謝克強主編,得到了兩位主編的認可,包珍妮的詩歌變成了鉛字。慕白并不滿足于此,他想為包珍妮做更大的事,這便是這本詩集的誕生,其中有小眾書坊出版人彭明榜的慷慨應允和具體編輯、有文成縣委宣傳部的經費支持。僅僅半年,《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正式出版,“詩集銷售所得的全部款項,將用于包珍妮的醫療費用”,彭明榜說。
這個下午的發布會因為目睹了一個家庭所遭受的命運的擊打而終歸顯得氣氛壓抑,當我們在短視頻中看到病床上趴著講話的包珍妮心態非常健康的語言表達時,更抑制不住對這個勇敢的姑娘的佩服之情(我們都看到并聽到了呼吸機茲茲的電流聲)。想想我們肢體健全,卻對生活、對社會有諸多抱怨,對自己有諸多偷懶的借口,不免心生慚愧。生命對包珍妮除了艱難地活著、今天不知明天地活著,就是必須用唯一能動的大拇指寫下她活過的證據,我們不是來憐憫包珍妮,而是來接受包珍妮對我們的生命教育。“當包珍妮立志當詩人時,她就和這個世界建立了屬于她的關系。這個下午注定被銘記,因為詩歌,因為包珍妮”,霍俊明如是說。
最后我想推薦包珍妮的一首詩,《鞋子》——
我想擁有一雙鞋子
它能跑能跳
甚至能飛
我要讓它替我完成愿望
替我周游世界
替我領略各國風光
我還想穿著它
飛到北極去
去和南極的企鵝玩捉迷藏
2018-6-15,北京。
《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包珍妮,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年。定價:30元。購買請掃下面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