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歐大陸地史詩》
作者:曹誰
出版社:北岳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ISBN:9787537854993
定價:39.00元
曹誰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出版
日前詩人曹誰的最新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出版社傾力打造的孔令劍主編的“北岳金詩庫”的第一本詩集,目前已經在各大書店和網站陸續上市。這本詩集是曹誰十年磨一劍的結晶,收錄了從2007年到2017年精選的作品,是曹誰的代表作。詩集的序言《向沒有遠方的遠方出發》由著名評論家霍俊明所寫,這本詩集也將帶讀者走向別樣的“遠方”,一個融合歷史和地理而成的遙遠的“人類家園”。人類過去只有民族史詩,從來沒有過人類共同的史詩,而曹誰在觀照各民族的歷史后,找到人類的共同的家園:亞歐大陸地,這本詩集正是曹誰創作的“人類的史詩”。
這本詩集的創作開始于2007年曹誰提倡“大詩主義”的時候,曹誰把“原始史詩”和“文人史詩”之后的“現代史詩”稱為“大詩”,也就是“第三史詩”。為了保持史詩的神性故事和優美韻律,他以抒情詩的方式寫作史詩,所以這本詩集的獨特性在于,既是亞歐大陸地的人類共同史詩,同時又是單獨的抒情詩,從人文地理的意義上,構造了“從巴比倫向西到猶太、埃及、希臘向東到波斯、印度、中國”的“亞歐大陸地”。
著名評論家霍俊明為本書寫作序言《向沒有遠方的遠方出發》,他在序言中說:“我認為當下的中國就是適合寫作‘小詩’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詩人的精神被集體碾平了。而曹誰卻是一個‘異數’,他向一個沒有遠方的遠方出發,他在一個拒絕大詩的時代寫作‘大詩’。這是一個在巴別塔尖傾心于偉大元素,目光深矚于亞歐大陸地帶的歌者。我相信曹誰一直試圖在接續一個偉大的傳統,從中西方的史詩到詩人海子在當代的短暫努力……曹誰的詩歌以及他多年來所倡導的‘大詩’則像他身后的高原一樣使得他有著迥別于他人的精神氣象和詩歌版圖。在曹誰這里,我所說的詩歌精神的傳統性的一個基本的基調和動因就是對當下中國生活和精神狀態盲目的現代性集體沖動的反撥與矯正。”
新銳批評家蘇明在《亞歐大陸地論綱》中評價:“曹誰將亞歐大陸地置放在拯救世紀性災難和重設世界秩序的真理中。從他的抒情史詩中我們能夠看出,抒情是一種歷史權力意志,在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秩序,秩序的確立、秩序的廢黜、秩序的重建。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曹誰所理解的秩序為何時,我們才能充分了解曹誰的大抒情、大修辭、大邏輯的大詩主義。而在無秩序的時代,整個世界和宇宙是處于黑夜之中。由此,維持宇宙和世界本有的秩序的詩人,就在這個黑夜里道說神圣的秩序,曹誰則獨選擇了亞歐大陸地。在曹誰苦心造詣的亞歐大陸地文本中,浸透著希臘、埃及、猶太、巴比倫、印度、波斯、華夏各文明中的隱秘歷史,曹誰將他們糅結起來,熬制在神性迷離的亞歐大陸中。”
曹誰是中國八零后代表詩人之一,同時是大詩主義運動的發起人,大詩主義跟狀態主義、性感寫作共同被稱為中國八零后發起的三大文學思潮。大詩主義在80后、90后詩人中有眾多的追隨者,著名批評家施戰軍說大詩主義“有超前的文學精神與遠大的文學抱負”,著名詩人李小雨評價大詩主義是“文化地理背景下的神性寫作”。
曹誰除了寫作詩歌,還創作多部長篇小說和影視劇本,他被稱為“三棲詩人”,著有詩集《冷抒情》《亞歐大陸地史詩》《大悲舞》等四部,文集《巴別塔尖手記》《西藏新疆游歷記》《可可西里動物王國》三部,長篇小說《巴別塔尖》《昆侖秘史》(三部曲)《雪豹王子》等八部,電影劇本《太陽城》、電視劇本《孔雀王》《昆侖神話》和舞臺劇本《雪豹王子》等百余部集。不過他首先是一個詩人,他在《詩歌是整個文學的發動機》一文中,尋找詩歌、小說、劇本共同的詩性精神,把詩歌當成所有文體的源頭。
這本詩集中收錄了曹誰的《大悲舞》:大舞臺在亞歐大陸地中部/你站在帕米爾之巔痛哭/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亞細亞人在為你奏哀樂/歐羅巴人在隨音樂搖擺/唯有你一個人站在那里痛不欲生//你是世界中一個最普通的人/所有的人仍不會放過你/他們為你歌舞/一齊助你悲傷/直到你絕望/直到你離開這個世界/他們就會一哄而散/去為下一個人哀歌。
著名作家肖黛在《曹誰,你是誰?》一文中評價道:“我傾心的正是這樣的詩,一筆一筆的含情,一行一行的嘶鳴,情隱于哀傷的內里,鳴蔽于虛渺的前臺,令人在同一時間感觸到漫延的苦和突然的美,從而不得不痛心疾首地叩響魂靈并放飛關于命運的想象。在我看來,他小說中的游歷與慈悲,他劇作中的跌宕與深情,都源自他的詩心。”
《亞歐大陸地史詩》是曹誰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既有宏大的構架,又有幽微的情懷,既可以當成系統的史詩去讀,也能夠當成單首的抒情詩朗誦,所以詩集出版后,引起詩歌界和普通讀者的廣泛好評,近期也將舉行一系列的活動。曹誰表示,這本詩集是他所倡導的“大詩”的踐行,在詩集中通過“元素”(意象),將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神秘文化和世俗文化融為一體,以隨物賦形的手法,去創造一種雅俗共賞的“大詩”。

曹誰,[波蘭]雅羅斯瓦夫·皮雅羅夫斯基(Jaroslaw Pijarowski)攝
曹誰,詩人、作家、編劇。原名曹宏波,字亞歐,號通天塔主。1982年生于山西榆社,2008年去職遠游,在西藏、新疆周游數月而返,開始職業寫作生涯,現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和魯迅文學院聯辦作家研究生班。2007年發起大詩主義運動,2017年倡導劇小說運動。著有詩集《冷抒情》《亞歐大陸地史詩》《大悲舞》等四部,文集《巴別塔尖手記》《西藏新疆游歷記》《可可西里動物王國》三部,長篇小說《巴別塔尖》《昆侖秘史》(三部曲)《雪豹王子》等八部,寫有電影劇本《太陽城》、電視劇本《孔雀王》《昆侖神話》和舞臺劇本《雪豹王子》等百余部集。有多部長篇小說改編為影視劇、廣播劇、舞臺劇等。有作品翻譯為英、日、韓、西班牙、阿拉伯、土耳其等十余種文字。曾獲首屆中國青年詩人獎、第五屆青海青年文學獎之“文學之星”、第七屆青海省政府文藝獎、2015-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等文藝獎。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大詩刊》主編,《詩歌周刊》副主編。
京東網:https://item.jd.com/26884213001.html
當當網: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51704.html
淘寶網: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7216329907&ns=1&abbucket=16#detail
天貓網: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66380359035&user_id=2424843420&cat_id=2&is_b=1&rn=83f1894a007eb4a238afb4c2dbeb4d54
《亞歐大陸地史詩》目錄
序:向沒有遠方的遠方出發 霍俊明 9
大序曲1:唯一的無影人的過去現在未來 12
大序曲2:開始或結束在隱秘的圣杯 13
大序曲3:從水到第一陸地 15
黑洞和白洞之間的“測不準”宇宙:元素之歌(二十雙陰陽歌) 17
野馬陰陽歌 17
火龍駒 17
宰馬場 18
銀豹陰陽歌 18
銀豹(陰) 18
銀豹(陽) 19
雄獅陰陽歌 19
孤獨的獅王 19
沉默的獅王 20
巨龍陰陽歌 20
牧龍歌 21
龍涎香 21
老虎陰陽歌 22
虎風 22
虎谷 22
大鷹陰陽歌 23
心鷹 23
夜鷹 23
蝴蝶陰陽歌 24
牧蝶 24
雨蝶 25
鷓鴣陰陽歌 25
鷓鴣(陰) 25
鷓鴣(陽) 26
風陰陽歌 26
長風歌 26
風紗帳 27
土陰陽歌 27
麥地山崗 27
麥地之火 28
火陰陽歌 28
火居 28
火影 29
雪陰陽歌 29
大雪 29
血雪 30
春陰陽歌 30
大春 30
鴆春 31
夏陰陽歌 31
夏安 31
大夏 32
秋陰陽歌 32
龍馬昆侖月 32
后現代秋謠 33
冬陰陽歌 33
冬散或死 33
冬或革命 34
太陽陰陽歌 34
太陽,請將我喚醒(陽) 34
太陽,請將我喚醒(陰) 35
獨孤誰陰陽歌 35
獨孤誰(陽) 36
獨孤誰(陰) 36
斷頭臺陰陽歌 36
斷頭臺(陽) 37
斷頭臺(陰) 37
預言陰陽歌 37
牛頓不起 洪波涌起(陽) 38
牛頓不起 洪波涌起(陰) 38
亞歐大陸的五種形體 38
亞歐大陸形體一 39
亞歐大陸形體二 39
亞歐大陸形體三 40
亞歐大陸形體四 40
亞歐大陸形體五 41
亞細亞序曲:帕米爾之夢——亞歐大陸序曲上 41
歐羅巴序曲:地中海之夢——亞歐大陸序曲下 44
冷弧:世界由此拓撲 46
東方和西方的愛恨情仇:九個龍子與九個繆斯的洞房(六十闕) 50
大情 50
大耕(龍耕) 50
馬從兩個方向同時趕來 51
牧羊女仙 51
沙漠王子(陽) 51
沙漠王子(陰) 52
騎士或武俠的破曉歌 52
杜鵑血歌 53
夜鶯血歌 53
夜果 54
白衣女鬼 54
為什么天空沒有星星,如我一樣 54
紫英 55
馬踏飛燕 55
黑蝴蝶 56
終日守候河邊,等待三匹馬的到來 56
一匹馬靜佇在山崗 57
桃花謠 57
九眼泉 57
大風歌 58
雨或天意:唯有你永遠大公 58
春別賦 59
泛火車站 59
六一橋 60
為什么擋住馬的去路的總是雪 60
嚴冬老人和雪姑姑娘 60
蜂房歌 61
回不去的故鄉或途中 61
冬日黃昏寒 62
冬夜黑草長 62
為什么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 63
昆侖絕——給昆和侖 63
冬毀 64
斷頭臺 64
大葬 64
墟村賦 65
秘而不宣的生活 65
奇跡 66
世界的三岔路口紅地毯鋪開 66
大人生 66
愛人們都被關在大樹上的籠中 67
空酒 67
如煙仙子 68
幻海情天 68
骷髏美人 68
裙姬 69
夜曲 69
情人谷 70
宴席 70
流年 70
紅塵 71
大愛 71
大情 72
兩蹄美人羊 72
雙飛世界 73
鬼雪 73
綿綿細雨 74
絕望歌 74
陰陽燮 75
帕米爾堡:九個龍子與九個繆斯的洞房 75
亞歐大陸地中心行走之歌 76
亞歐大陸大陰陽圖:擎著大火從青海挎著西藏和新疆踏著昆侖向帕米爾馳騁(序言) 76
亞歐大陸地中心行走之一:囚禁歌(四首) 78
絕望青海 78
青海消息(馬背上的風) 78
天氣預報(天的消息) 79
編輯(從我到世界) 79
亞歐大陸地中心行走之二:大昆侖之心(六首) 79
昆侖,我的野馬 80
從德令哈到世界 80
巴音馬 81
在德令哈仰望星空 81
柴達木 81
從柴達木到世界 82
亞歐大陸地中心行走之三:左西藏(八首) 82
西藏是一種慢 82
從壇城到世界 83
煨桑 83
拉薩太陽 83
白瑪央吉 84
卓瑪 84
從八廓到世界 85
從喜馬拉雅看世界 85
亞歐大陸地中心行走之四:右新疆(八首) 85
新疆是一種快 86
伏羲和女媧 86
鐵匠鋪和裁縫店 86
大伊犁 87
伊帕爾汗(香妃) 87
從無花果到世界 88
米爾班古麗 88
大龜茲 89
亞歐大陸地中心行走之五:亞歐大陸地絲綢之路(八首) 89
從昆侖遙望東方 89
在昆侖撫摸天空 90
從帕米爾看世界 90
大敦煌 90
大陰陽歌 91
亞歐大陸別賦 91
我不是來尋找西部,我是來跟西部道別 92
大亞歐大陸 92
龍興之地龍在吟嘯(二十曲) 93
大龍門對 93
藍貴妃的宮殿 94
火龍駒 94
吹著花兒登月亮 94
夢與夢中間是現實 95
電子音樂 95
滑稽劇院 96
昆侖奴 96
星空漫步 96
踏著大火跳上魔鬼的舌尖 97
大網 97
龍興之地 98
墓酒 98
骷髏燈籠 98
鄙地:彼岸花開開彼岸,奈何橋前空奈何 99
大水 99
大帕米爾 99
巴比倫或巴格達的星空 100
各民族的人從世界各地聚向巴別塔尖 100
隱藏在深處的王冠 101
亞歐大陸地秘城(二十種描述) 102
帕米爾正十二面體水晶宮 102
從鬼到世界 102
北入口:東西馬 103
南入口:諜中諜 103
亞歐大陸地雨 103
亞歐大陸地的雪 104
亞歐大陸地秘密 104
亞歐大帝國正二十面體雄獅王宮 105
亞歐大陸地前途 105
虛假的亞歐大陸地 105
世界正在駛入我的胸中 106
亞歐大陸地密語:鳥飛魚 106
亞歐大陸地之城 107
亞歐大陸地孤島 107
從誰到亞歐大陸地:將白天還給太陽,將夜晚還給星星 108
亞歐大陸地別賦:以舟為馬或以馬為舟 108
亞歐大陸地廢墟(陰) 108
亞歐大陸地廢墟(陽) 109
亞歐大陸地大咒 109
大亞歐大陸地 110
從兩個方向抵達亞歐大陸地(二十四歌) 110
大悲舞 110
六味馬 111
憂傷貝加爾 111
含混的門 112
后退的門 112
世界環境:但丁和曹誰的夜宴 113
黑龍或死(陽) 113
黑龍或死(陰) 114
獨孤庭院其一 庭院上空百鳥鳴 114
獨孤庭院其二 庭院中心馬吃草 115
獨孤庭院其三 夢外佳人降麒麟 115
獨孤庭院其四 夢里單刀斬雙蛟 115
雙頭的白天鵝 116
東馬 西馬 116
斯基泰:Saka或塞種 117
伊拉克或巴格達 117
村莊:大馬或年都乎 117
村莊:大刀或郭麻日 118
吾屯:年都乎和郭麻日:捉影人的故鄉 118
從年都乎到蘇合日:阿尼瑪卿 119
燃燒的小貓和滴水的蝙蝠 119
懸龍標 119
生命從反復中昭示本質在東方和西方——給西緒弗斯和吳剛 120
斷我頭:祭奠太平洋 120
模糊的影像 121
銀旻:宇宙大君如是說 121
河山或江山(九歌) 122
星星海:星空下的長相守 122
星宿海:宇宙的倒影 122
黃河源:開天辟地 123
黃河源第一村郭洋村夜曲 123
昆侖:龍的巢穴 124
大昆侖故鄉 124
昆侖:江河故鄉 125
昆侖:高天厚土 125
昆侖:日月同輝 126
江山的蒼穹 126
大都或羅馬之歌(二十七曲) 126
大門從東方和西方中間打開 127
巴比倫:羅馬和長安都陷落 127
秘星 128
夜:喜鵲或烏鴉穿過月亮 128
夢:前世今生來世 128
大火和星辰 129
盧浮宮和圓明園 129
死亡城 130
亞細亞和歐羅巴間是空蕩蕩的頓河 130
大流語 131
大蒙古情歌 131
全息宇宙:從交歡到宇宙融合 131
帕米爾堡新娘 132
大鼓:兩個世界的門 132
西伯利亞少女或蝴蝶 133
高貴藍 133
生死場 134
祖國或亞歐大陸地祖國 134
大同或巴哈伊 134
空戲臺 135
黑海流 135
故國的早春或深秋 136
牧心 136
帕米爾和平鴿 136
蝶牧夢境或人牧世界 137
日月同輝 137
宇宙通信 138
梅塔特隆立方體:亞歐大陸地深處的永恒之宮和烏有之宮 138
世界序曲:人類文明流變拓撲圖 139
現代史詩存在的合法性:自由詩時代的抒情冥想“大詩”或“第三史詩”(后記)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