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娜仁琪琪格詩集《風吹草低》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作品簡介
娜仁琪琪格詩集《風吹草低》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少數(shù)民族作家重點扶持作品,詩人談驍任責任編輯,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由《詩歌風賞》編輯部統(tǒng)籌,青年作家、設計師蘇笑嫣設計并封面作畫。
《風吹草低》定價:48元,快遞包郵:60元。屆時全國各大書店及當當、卓越等圖書網(wǎng)店均有銷售。可直接微信娜仁琪琪格打款。

娜仁琪琪格,蒙古族,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詩歌風賞》主編。參加詩刊社第22屆“青春詩會”,著有詩集《在時光的鱗片上》《嵌入時光的褶皺》《風吹草低》。曾獲冰心兒童文學獎、遼寧文學獎、延安文學獎及《時代文學》《西北軍事文學》《現(xiàn)代青年》年度最佳詩人獎等多種獎項。
詩集
風吹草低
娜仁琪琪格/文
我總是在母語的暖流里,淚流滿面
我想說出的遠遠不是這些
當我語塞,當我閉緊雙眼,當我顫栗著用手
壓住心房
是在用力抵御著洶涌的浪潮
它們拍打著、沖擊著生命的堤岸
有誰能理解,一個被放逐天涯的人
她的全部情感。一出生就向遠方行走,走出了草原
丟失了母語。而她的血液,她的身體
裝滿的是草原的種子
馬頭琴、陶布秀爾、悠揚的長調 托布秀爾
你們用母語朗誦的詩歌,那些母語的暖流
那手勢、眼神
都是襲來的風、飄灑的雨。
我身體中的種子,呼呼地長出了
青草、花香、牛羊,淵源綿亙的歷史
——蒼茫、遼闊、風吹草低
萬馬奔騰——
又是多么孤獨,多么憂傷
晨光,扎魯特草原
沐浴了草原的第一縷晨光,當我悄悄地
推開蒙古包的小木門那一刻,出生的太陽在山巒之后
正探出四分之一的頭部。而那血脈僨張的光焰
神秘、瑰麗,染紅了天邊的流云
我擰開水管,用清涼的水輕輕地拍打著面頰
仿佛把晨光、清澈、世界的溫軟
都拍打進皮膚。
轉身回到蒙古包,輕輕掩上小木門
唯恐驚擾了還沉在夢鄉(xiāng)的人
陽光在木門的縫隙,把明亮、紅艷投射給我
我說:請等一等,我要讓自己的干凈、清爽
配得上草原的清晨。
再次推開木門,太陽已脫離了高山
發(fā)出白炙的光
我在草原上疾走、奔跑,似乎在追趕著時光
我在青草、花香微漾中奔跑,要到青草
百花更深處,山巒更高處。
我要陷得更深,眺望得更遠。
有人送來花環(huán),那粉紅、翠蘭、潔白的小花
就在我的頭頂、手上搖曳起芬芳。
在晨光中,我成為提花行走的草原上的女神
這手中的花環(huán),一經(jīng)觸摸過就收存了恒久的清香
驟然起念,要以舞蹈回敬草原萬物生靈的饋贈
語言實在蒼白乏力,我要用上飛轉的旋律、曼妙的舒緩
我要在晨光的孵育中,與昨日的黃昏、夜幕的垂落
應對、唱和。我要用我長長的紅絲巾
呈現(xiàn)陽光的水流,清透 、淡薄與濃烈
起舞。我這一生把從天庭帶來的舞姿
唯獻給草原,獻給自然。
我起舞,在晨光里、天地間
席卷著花香,推涌著風聲——
草原月色美
蒙古包里美酒佳肴,是濃得化不開的情感
是悠揚的歌聲,竊竊的私語
一輪碩大的月亮,就站在包外。它站的高度
總是讓人產(chǎn)生錯覺
這枚肥美的月亮,把遙不可及的天涯帶到眼前
它盈盈的笑,把天庭的光,清澈澈地灑入每個人的心房
今夜月色美。一塊石頭,一截木頭
都在發(fā)光
站在月夜伸手想摘到月亮的人
站在月夜伸手將月亮托舉的人
舉起相機按動快門,急于把月亮
及它所帶來的光華,收入永恒的人
已是被草原的月亮征服、迷醉,收入了它的香囊
發(fā)現(xiàn)自己的那匹馬
細雨沐浴后的珠日河草原 花香流溢
濕漉漉的哲里木賽馬場 水汽蔓延
潮濕收起了氫氣球的翅膀
在觀禮臺 終于等來了那一刻
禮炮燃起 繽紛絢麗的煙花
拉開萬馬奔騰的序幕 當號令響起
風涌而出的駿馬 每一個都是離弦的箭
騎手們不是端坐于馬上 而是飛身躍起
勒緊馬韁 在馬背上表演風馳電掣的絕技
我等待的 正是這熱血沸騰
在飛奔的馬蹄 狂飆的英姿里
望過去 已是塵煙飛騰的歷史
我的祖先橫跨歐亞大陸的雄姿 氣吞山河
我的血液中養(yǎng)著一匹海青馬
經(jīng)常在夢幻中放任它 云天萬里 采集月光
在哲里木賽馬場 我放任它是一支離弦的箭
在彪悍的隊伍中 所向披靡
采來草原最耀眼 最明媚 香氣亦淡亦濃的花束
在哲里木賽馬場 每個人找到了自己的那匹馬
追逐的目光 發(fā)現(xiàn)了它 認領了它
并獎賞了它——
被月光牽引
那一夜 我們是被月光牽引 走出蒙古包
被夜色放牧 走走停停 在寂靜與空闊里
無法辨識白天走過的路
已無所畏懼 在坦坦蕩蕩草原的胸懷里
我們也不過是幾根草木
月愈發(fā)明亮 向著高地走去
我覺得她是站在蒼茫隱約的山上 注視我們
只要我向前走 就會離她更近
請不要笑我愚癡 并請跟上我的腳步
天地闊大遼遠 我們開始舒廣袖 旋轉歌舞
掬幾縷月光 仰頭飲下 這比美酒還醉人的甘醇
長生天啊 草原大地的神靈 以無邊的幽冥 神秘
饋贈出祥和 吉瑞
每一次傾聽 都是醍醐灌頂
每一次凝神 都跨越了時空
我們先是跪拜了長生天 又跪拜了草原上的諸神
請原諒我們的造訪 請原諒我們的冒昧
請原諒我們的舒放 請原諒我們的碎碎念
月光女神啊 你所舉起的燈盞 照亮的是
從人間到天堂的路徑
此時 我們和月光女神站在一起
我們就站在神山的腰巒 聽任龐大的寂靜
把我們包裹 聽無邊的晦暝悄悄地行走
我們在天堂回望人間 點點星火 夜色闌珊
倏忽間 芳香撲了我滿懷 又迅速彌漫
從天堂往人間行走 草深了起來 草已長高幾尺
夜露濃重打濕了我的裙擺
我們回頭 起霧了
起伏的山脈 升高的草木 隱約的事物
我們剛剛站立過的地方 已被濃霧收藏
在孝莊園,我喊布木布泰
風云涌動,一個在史冊里彪炳千秋的女子
我所膜拜的不是榮華,不是富貴,不是至高無上的威儀
大多女人的美麗,用來千嬌百媚、儀態(tài)萬方
絕頂?shù)拿溃膊贿^用來傾國傾城、閉月羞花
還有更多妖冶的美,是用來惑亂人心、禍起蕭墻
而您的美是用來裝下日月乾坤、定國安邦
再也不能用美來描述您,那些形容女人美艷的詞
不是太輕,就是太俗
功助三朝,輔佐兩代幼主,奠定康乾盛世的智慧女神
有處變不驚的氣度
一直都站在后面,在夫君的后面,在兒子的后面
在孫子的后面。大局為重,大局在先
歷史上還有哪個女子如您一樣
從科爾沁走出去的布木布泰
那個十三歲幼小的女孩兒,一走
就走進了歷史的風云,走成了大清國的國母
——孝莊皇后,謎一樣的女子
之于我,您是那么遙遠,我的敬仰是小草
望向蒼穹的星斗
我也是草原的女兒,一出生就背離草原向著遠方行走
宿命中裝下了無盡的鄉(xiāng)愁
我的生命里也有日月山河、白云舒卷、青草與花香
有草原的風聲,馬頭琴的憂傷,走得越遠時間越長
生命的血液越是向著草原奔涌
而今,我以一個詩人的名譽回歸,或許
這就是遠行的意義
我一到來,就抵達了您出生的府邸
布木布泰,我這樣叫您
是一個蒙古族女兒叫著另一個蒙古族女兒
不愿離去的人,都在脫胎換骨
必須邁開腳步,不被眼前的花草
牽住手腳;不被眼前的美,迷住心魂。
要在太陽落山前,把更多的人帶到山頂
指給你們看——那經(jīng)幡招展的敖包
我們要到那里去相會,祈禱,祭拜
得到賜福
眼前的一切正是我要看到的
我自信,一到這里你們就忘記了疲憊
忘記了塵世中所有的苦,那些陰暗、屈辱、疼痛、掙扎
遼闊的世界、無盡的空寂
起起伏伏——
陽光照耀、輕撫,青草是多么溫情、柔軟
每個人都仿佛回到了母親的宮房
回到水波微漾的世界
回到自由自在,無限舒展的無限時空
世界是多么溫軟、闊大
起舞,歌唱,或靜靜地坐著
天光從耀眼、明亮,到柔和、昏暗
幽冥,神秘迅速蔓延——
不愿離去的人,都在脫胎換骨
畫卷,科爾沁草原
這一世就是為美而來
幾十年習練的詞語,是我的兵書戰(zhàn)策
無非,就是掌握一門好手藝,那些詞語都是我熟稔的兵
與我默契,聽我調遣。
發(fā)現(xiàn)美,收存美,歌詠美
呵護美,這嗜好、眷念,久而久之
成了使命,長在我的身上。
科爾沁,我再次來到,是聽命于美神的呼喚
從原始森林大清溝的幽深、靜謐,到山地
扎魯特草原的神秘、闊大
從雙合爾山動人心魄的落日壯麗,輾轉到
寶古圖沙漠的遼遠、震撼
強大的信息沖撞而來,激蕩著我的生命
大自然展動著畫卷,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
奔涌到表達出口的,不再僅是狂瀾席卷的詞語
還有色彩、光影、明暗
于是,我舉起畫筆,調動著身上的能量
觸摸著陽光、水流、花草、山巒、云霞
那些美,在畫板上描摹、點燃、拉動
呈現(xiàn)——
哦,我正習練的搬運術
——陽光流淌,花香飄逸的科爾沁草原
攜著雨水、 露珠
流轉的風云
溢出我的體香、氣質
“是的,請繼續(xù),這就是不可復制的個體生命的氣息”
誰在我的耳畔說?
珠日河草原,所有的草尖都掛著水珠
從達爾罕王府到珠日河草原,是一場微雨,接著一場微雨
一陣花香,接著一陣花香的距離
前夜,我用蒼宇、穹廬、飛渡的云海、一枚碩大的月亮
以及整個孝莊園的寂靜,丈量了一次又一次
清晨,告別小木屋。靜默在小木屋前面的秋千、搖椅
我還沒來得及坐過,告別小草、花兒
站在神樹下,和來自內蒙古其他地區(qū)的姐妹們合影
這一去,又是經(jīng)年
珠日河草原,所有的草尖都掛著水珠
閃動日月華光的海,汪洋的花香,我不能為你們停下來
奔向哲里木賽馬場,已急不可待
我看見奔涌而來的人群不是人群,是縱橫的支脈
我的馬隊就在這里,我的族人就在這里
彪悍的、威武的、英俊的,都在那里
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我多想親近他們
就像我想親近每一株小草、每一朵小花
可是,我的腳步停不下來
我擔心,走失了隊伍,走丟了某一個誰
我回來,已不是我一個人回來
在巴丹吉林沙漠,回到母親的宮房
不曾說出過的柔軟,不曾說出過的細潤
不曾說出過的水澤故園,不曾說出過的溫情
它們輕輕地觸摸我,凝視我
呼喚我
當我停止了在峰谷浪尖上的激蕩
在大海抖動的波瀾中
駐足。在沙丘上坐下來,躺下身去
巴丹湖,是我見過的最美的眼眸
是上天的慈悲
沙棗、白楊、蘆葦、駱駝草、沙棒
陡然飛起的鳥兒,走在沙脊上的駝隊
都在頌詠著
萬物生——
媽媽、媽媽、媽媽,我呢喃著
呢喃著,重新長出四肢、眉眼、鼻梁、嘴巴
心房……
那微漾的水波,那褶皺的壁壘,是我母親的宮房
多么細潤,多么綿軟,多么慈悲

自序:
時間為過往收存了記憶
娜仁琪琪格/文
《風吹草低》中每一首詩歌所承載的都是我的腳步所致之地帶來的感知、思緒,那些強烈的碰撞、凝視、對話,情感的波瀾抑或寧靜、空寂、落寞、微妙的感觸都融入了詩行,我在整理這些詩作的過程中,它們又帶著我重新經(jīng)歷了一次,一切都變得恍惚、迷離又是那么清澈、真切。
當這些詩歌集結在一起以一本詩集的形式出現(xiàn),這是對大自然的禮敬,對山河的禮敬,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大地的禮敬,對太陽、月亮、朝夕涌動的海洋、每一株植物上的露珠以及細小的茸毛的禮敬。是的,是對自然萬物致以的崇敬與感恩,對每一次呼吸的感恩。
我一直認為,詩人就是行走在天地之間的使者,就是在神與人之間不斷搭建橋梁的那個人,他們有著人神共有的特質,以敏感、超驗、精微,甚至是幽冥的感知力來體察、洞悉、感受一切,而后傳遞著彼此的信息。
我無法認同,一個不相信萬物有靈,不對大自然、天地萬物抱有敬畏之心的人,會是一位好詩人。縱使他寫著分行的文字,做著與詩歌相關的工作,也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只有真正地打通了與自然萬物的關聯(lián),有著敏銳的感知力、洞察力,有物我同體的強大的 感應力,又能以幽微的氣息準確地表達出來的人,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詩人。所以說,每個詩人一定是通靈者,每個通靈者必然是在天地萬物間獲得了強大的信息與能量。只有存在著這些必然的關聯(lián),才可能很好地去擔負、行使一個詩人的職責。
那么,一個詩人定然會寫下自然山水之詩,因為詩人的職責就是代萬物言說。從古到今,從西方到東方,都是如此。在時光匯聚的河流中,那些站在歲月光芒中的詩人,甚至包括所有的藝術家,哪一位不是借助著自然山河、宇宙萬物的偉力成全了自己,而后又光照了千秋萬代?
每個人都是自然中人,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是的,有什么美能大過自然的美?有什么豐富能大過自然的豐富?有什么想象力能超越于大自然的偉力?所以,我臣服于自然,敬仰自然,我拜大自然為師。是的,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之于海洋,我只是一滴水;之于草原,我只是一株草;之于沙漠,我只是一粒沙;之于塵世,我終究會化為一粒粉塵。”
我們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都寄身在她的襁褓之中,永不可脫離。而作為詩人,深得自然之神的寵愛與眷顧,我們就是她的歌者,我們用詩歌表達萬物有靈,也是用詩歌表達人類永恒的眷念與情懷。
這些年我走過了很多地方,在一次又一次的抵達中,被出現(xiàn)在眼前的事物、景象感動著,要說出的總是:感恩詩歌讓我們相逢,感恩詩歌所提供的無限的可能。
我還是要說,感恩詩歌提供了途徑,讓我這個一出生就向著遠方行走的人,一次次得以回歸,得以帶著渴望、思念、悵惘、憂傷、喜悅回到我血緣的故鄉(xiāng)。作為一個蒙古族人,草原、內蒙古會是我一生抒寫的主題。一個被放逐天涯的人的生命意義,正是歷經(jīng)滄桑后更深地眷念,在一次又一次的回首中不斷回歸。行走草原與歷史碰撞對接,與草原上的萬物生靈共呼吸,替它們言說,表達自然的情懷,呼吁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維護自然世界的生態(tài)平衡,這是一個詩人的天命與職責,更是一個蒙古族詩人的自然情懷。草原文化在中華文明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為中 華文明的演進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一部草原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繁榮、攜手進步的歷史。“風吹草低”是近些年來我回歸草原、回歸內蒙古后寫下的文字,情之所致,唯有詩歌能抒懷。
感恩詩歌提供途徑,讓我一次又一次走向遠方。祖國大地何其遼闊,又是何其壯美,何其精妙。我是呼應著歷史、呼應著時代以及自然萬物的召喚而出發(fā),而抵達,在相聚、匯合的澎湃撞擊中產(chǎn)生火花、光焰,而后那些洶涌的語言洪流來到生命的出口撞擊著堤岸,有些是傾瀉而出,有些是化作了涓涓細流。這些百轉千回而又是自然而然的來到,成全了“萬物匯集”“眺望懷古”的寫作表達。我是何其有幸啊,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美好時代,又被選中成為一個傳遞心音、信息的使者。是啊,我就在其中,用我的生命感受了時代、社會以及自然萬物的波瀾壯闊、纖柔微妙。當我行至蒼茫、壯闊的西部高原,在河西走廊行走,眺望遠古的絲綢之路;當我行至南海,聚焦、凝眸海上絲綢之路,無不為之感動、為之喜悅、為之涌動起生命的波瀾。明朝著名書畫家董其昌《畫旨》中有言:“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藝術是相通的,這些話自然可以用于詩歌,我不敢說我已經(jīng)做到了“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我愿以此勉勵自己、激勵自己。
時光緩慢,卻也湍急,一切都將成為歷史。風吹草低,時間為過往收存了寶貴的記憶。
那些過去的,已經(jīng)成為了永恒;那些未來的,終將到來。

第一輯 風吹草低
003 我總是在母語的暖流里,淚流滿面
004 晨光,扎魯特草原
006 草原月色美
007 發(fā)現(xiàn)自己的那匹馬
009 被月光牽引
011 雨后,扎魯特草原
013 在扎魯特草原 祭拜敖包
014 遠山裝著巨大的神秘
015 黃昏,扎魯特草原
016 畫卷,科爾沁草原
018 珠日河草原,所有的草尖都掛著水珠
019 星光璀璨的扎魯特草原
021 一輪紅日噴薄而出
023 在寶古圖沙漠
025 菊麗瑪,請允許我在淚眼中回望大青溝
027 在孝莊園,我喊布木布泰
029 遠離塵世的地方,與神靈最近
031 落日映照的雙合爾山
033 被佛光照耀
034 可汗山掠影
035 不愿離去的人,都在脫胎換骨
037 在天邊涌動的萬象里,獲得神啟
038 它的空 留給巨大的虛無
040 朝拜圣祖成吉思汗
042 借你的眼眸倒影自己
043 沙峰的高度
044 曼德拉,天空收起飛揚的大雪
046 戈壁太陽
047 在巴丹吉林沙漠,回到母親的宮房
048 額日布蓋大峽谷
049 太陽落入雅布賴山
051 重返曼德拉
053 太陽升起在雅布賴山
054 走在雅布賴寂靜的夜晚
055 相會于阿拉善右旗的敖包山
057 布仁孟和上空的羽毛筆
059 萬物凋敝,它在開花
060 我終是遠去的離人
061 我凝視著牧場的天空
063 過河西走廊
064 深冬,來到額日布蓋大峽谷
066 登曼德拉山
069 與戈壁灘相連的艾斯力金草原
072 艾斯力金草原的清晨
074 艾斯力金草原的夜晚
075 夜幕下回到艾斯力金草原
076 在母語的暖流中跌宕起伏
077 天賜之恩
079 哈倫阿爾山
082 拜伏
084 紅河谷
086 哈拉哈河
088 等待落日的人
089 神到來的時候
091 玫瑰莊園
093 鳳還朝

第二輯 萬物匯集
099 我的笑是從身體內部溢出來的
100 霧起潮白河
101 神來巡視的潮白河
103 陽光灼灼,我的眼睛被刺傷
106 神布道的傍晚
107 我要用上玄妙的色彩 光暈
108 亂花飛絮迷人眼
110 是的,小王子
112 夜宿酒壺山
113 晨光,黃姚古鎮(zhèn)
115 在黃姚古鎮(zhèn),可入世亦可脫俗
117 姑婆山,惜緣
119 訪奔馬瀑布
120 萬物匯集
121 千野草場,奔跑成莫奈的油畫
123 龍河聽雨
124 感恩上蒼的垂愛
126 萬物映現(xiàn),我們交換了彼此
128 白云庵
129 留下空 聽經(jīng)悟法
130 我愛你綠水倒映的天光云影
132 站在長白山天池邊上眺望
134 仙子浴
136 重新思辨、定義生與死
138 世界沉入美的淪陷
139 日出,茶卡鹽湖
140 星光撒滿茶卡鹽湖
141 一直有福音伴隨
143 起舞,在茶卡鹽湖的光影中
144 在穆瑤洛桑瑪女神面前的祈禱
145 翻越大冬樹山埡口
147 夢里夢外
149 人間萬古的河流,湍急奔涌,潺潺湲湲
151 卓爾山,一只小鳥等待與我相逢
153 在阿柔草原,兼致昌耀
155 過阿柔大寺
157 于峨堡古鎮(zhèn)
158 在祁連天境,還沒離開就已眷念
160 雨夜,雙河客棧
162 弱水三千
164 生命之門
165 石頭上的花朵
166 在一塊畫布上對話青溪峽
167 裝滿童話的日月灣
169 做一個柔軟的海螺姑娘
170 塞壬止住歌聲
172 大海退去,呈現(xiàn)萬物崢嶸
173 再一次領悟神秘的力
175 神樹澗古柳
176 靜美的時光鋪陳著安謐
177 在初秋的塞北,逢上了水鄉(xiāng)的初春
179 在武鄉(xiāng),感恩涅河
181 我們領受了樸素而又偉大的教義
182 過黃河三峽
184 寂靜里響起鑼鼓喧天
187 比寂靜更深的寂靜
189 雨中的德令哈
190 風雪離人
192 我們就在這片琥珀綠的海域中 一起誕生

197 風休住
198 拜謁忠州刺史白居易
199 無端淚涌
200 載酒堂,拜謁東坡先生
202 桄榔庵,訪瓊州別駕
204 登司馬坡拜謁太史公
206 過富春江,拜謁黃公望先生
208 富春江上
210 別富春山
212 在秦直道,望歷史蒼茫
215 在云陵,拜謁勾弋夫人
217 甘泉宮懷古,兼致關雎
219 過西沱天街 遠眺流水入蒼茫
221 淺讀,明長城五里墩
222 在統(tǒng)萬城,眺望千年的歷史
224 桐廬煙雨
225 登儋陽樓
226 千年古鹽田
228 于黃河龍門,讀流水舒緩
229 在韓城,如一只飛鳥倏忽間經(jīng)過
231 在韓城文廟,屏息靜觀
232 溥彼韓城
234 探訪瀟賀古道
236 在訥殷古城
238 我是大自然的信徒

《詩歌風賞》由詩人娜仁琪琪格主編,面世以來,好評如潮。很多詩人、作家紛紛打來電話等詢問圖書出版事宜。為了更好的為廣大詩人、作家服務,《詩歌風賞》編輯部與全國多家出版社合作,組稿、編輯、設計叢書。
《詩歌風賞》文庫暨作家文叢是由詩歌風賞編輯部打造的一套品牌叢書,是為廣大詩人、作家提供正規(guī)出版作品集的機會,向社會推出優(yōu)質作品,具體征稿,有關事項如下:
一、征稿范圍:散文、詩歌、隨筆、小說、長篇童話等個人作品集。要求作品內容健康,藝術上乘,能夠達到出版標準。
二、《詩歌風賞》文庫暨作家文叢為自費,由正規(guī)出版社出版,所寄稿件將由出版社審定,審核通過后,將通知作者簽訂出版合同。
具體事項可咨詢,索取簡章,電話:18518757388
郵箱:shigefengsh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