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強少兒版《西游記》出版
一位作家父親送給9歲兒子的禮物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講的是忠,《水滸傳》講的是義,《紅樓夢》講的是情與恨,而《西游記》講的是理想,拼的是想象力,可見《西游記》是最適合給孩子讀的。一位作家父親送給9歲兒子的禮物
《西游記》中有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有唐三藏對取經理想的執著,有豬八戒的幽默感,有沙和尚的好脾氣,有團隊合作意識,有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的不屈不撓,所有這些正是現今的孩子們需要學習、汲取的。
為人父母,自然想把自己能做的、最好的東西都給到孩子。
今天要向大家你推薦的這套書,就是來自著名作家孫智正的《西游記》翻寫版,這套60余萬字的書,是他送給自己孩子最珍貴的禮物,飽含著他沉甸甸的愛。
本書的緣起還有一段故事。那年孫智正患上腦溢血“煙霧病”會導致腦溢血。這種病,每十萬人中,僅有三個人會得,發作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這時他想到,要給自己9歲的孩子留下點什么?!思索再三,他決定動筆改寫最喜歡的古典名著《西游記》。


不管是最著名的吳承恩版本,還是更早之前的民間傳說,孫智正都翻來覆去讀過很多遍。
他覺得西游記非常龐雜,“由歷史、宗教、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等等雜糅而成。里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核是活潑的民間趣味,人物的對話讓人覺得他們是一群“大孩子”。”
但有一天他發現,他的孩子雖然也很喜歡《西游記》,卻是通過影視劇。
由于年代的原因,現代人讀《西游記》原著已經有了一定的障礙。
吳承恩是《西游記》的最終完成者,他是16世紀的“零零后”,也就是500年前的人了,當時的語言即便是“白話”,與我們的語言也已經有了很大差異,當時章回小說的寫法,與現代的敘事方式也已大異其趣。
我們很需要《西游記》的現代版本,不僅是故事改編,而是真正意義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翻寫。這無疑需要真正的作家去完成。
在國外已有很多先例,比如斯威布的《希臘神話和傳說》,蘭姆的《莎士比亞故事集》,谷崎潤一郎對《源氏物語》的翻寫,等等。
孫智正覺得:“我們應該有一版屬于自己時代的,閱讀起來沒有高難度的《西游記》。”而他的愛心和努力,無疑是成功的。書稿完成后,著名出版家,《念樓學短》作者,鍾叔河先生就給予了極高評價,認為孫智正改編《西游記》對兒童教育做了大好事:
“中國古無童話書。女媧、伏羲、黃帝、炎帝,都是自己始祖先王的傳說,是歷史,老奶奶不會坐在火塘邊給小孫兒講。《西游記》里的孫猴子,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很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和想象,可算好的兒童書了;但它畢竟是五百年前的著作,也不是專門為兒童寫的。它的內容未必全合適兒童,文字未必兒童都易懂。所以改寫為“童話本也是很必要的。”
有“臺灣小說一哥”之稱的作家駱以軍、“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CCTV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彭敏、資深國際文憑中文教師錢佳楠也都大力推薦此書。
那么,具體而言《西游記》的這版翻寫到底好在哪兒?

以活潑通俗的語言再現經典,還原了一個原汁原味的《西游記》
這套《給孩子的西游記》以吳承恩版的《西游記》為底本,在語言上進行了現代化的處理,既簡潔又有趣,符合我們(尤其是孩子)今天的閱讀習慣,結構與原著大體無異。下面我將主要從兩個方面給大家解答為什么這版改編是目前市面上最適合這個時代孩子閱讀的《西游記》。
在語言上力求活潑,還原《西游記》新鮮有趣的核心
我們知道,現在市面上《西游記》的改編版數不勝數,什么“西游記精華版”、編譯版、彩繪注音版、改編繪本版等等,薄的、厚的,大的、小的什么規格都有。
但許多改編版,不是聱牙詰屈,艱澀難懂;就是刪減太多,索然無味。
《給孩子的西游記》是目前市面上《西游記》白話版本中趣味性和通俗性平衡得最好的版本。
孫智正寫作多年,深知什么樣的語言是好的、美的、有趣味性的。他不喜歡咬文嚼字,他的作品,敘述往往十分簡潔凝練,沒有贅余和浮夸的矯飾,在談到自己改編《西游記》的初衷時,他說:
“語言力求通俗樸素,同時保持韻味,清健,‘雅俗共賞’,去掉《西游記》的文字硬殼,展露出它依然新鮮有趣的核心:強勁的故事進展、個性鮮明的人物、插科打諢的對話……呈現一版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的《西游記》,讓孩子能看懂并喜愛,又可以讓有心人看得很深。”
而同時,作為一名「父親」,他知道什么樣的語言是孩子喜歡和需要的。
比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 “金角銀角”,孫智正寫得有趣極了:
“銀角叫:和尚,把嘴伸出來!
八戒悶聲悶氣地說:胎里病,伸不出來。
銀角叫小怪:小的們,用鉤鉤出來!
八戒連忙伸出來嘴來:你要看就看,鉤什么!”
孩子們耐心有限,要求也高,他們可不會讓目光停留在“看不懂的故事”上,也記不住“無聊的故事”。
《給孩子的西游記》中,充滿了這種讓人深感趣味,捧腹的橋段,讓孩子們可以一直津津有味的讀下去。
就連目錄的語言,作者都花了很多心思,改寫成了孩子的語言:
“讓某某等著”都是孩子們平日玩鬧時會說的,是地道的“兒童語言”,而“猴精溜了”“爐里煉猴”又能逗樂不少孩子,他們大概率會引逗起他們的好奇心。
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自己在閱讀中發現樂趣,讓他能主動、迫不及待想要繼續看下去。



這套《給孩子的西游記》要做的不是逐字將原著翻譯過來,不然就叫《西游記全譯本》了。既然是改編,改編者在原著文本的基礎上肯定會做一些取舍。
讀過原著的都知道,《西游記》原著中有一些不適合少兒閱讀(原版中太過暴力、血腥,直接描述殺戮)的部分,孫智正對其進行了簡化處理。另外,他對部分詩詞進行了簡寫以及更口語化的表達。
以開篇為例,吳承恩版原著的開頭是:
別說孩子了,有多少家長有耐心讀完這一大串天干地支呀。
《給孩子的西游記》直接略去了晦澀的天干地支的部分,從孫悟空的誕生寫起:
“ 假定在很遠的地方有一片無盡的大海,大海里有一座山。
這座山的山頂上有一塊石頭。這塊石頭長得挺高挺大的,還有好幾個孔,光可以招進去,風可以進進出出。有一天,這塊石頭突然崩裂,滾出來一個石球。
石頭就地一滾,變成了一只石猴。石猴長得跟真猴子一樣,有手有腳也有毛,有鼻子有眼。那眼睛一睜開,特別亮,抬眼一看,兩道亮光直沖到天上……”
沒有晦澀的詞句,相反,“山頂上的石頭”“石頭身上的孔”“滾出來石球”……任何孩子都可以毫不費力地想象出相應的畫面。

而在另一方面,它保留了許多別的少兒版本沒有收錄的情節,這些故事情節和主線劇情關系不大,因而被刪減。
比如原著中有一節寫豬八戒開路的細節,就非常有趣。說的是師徒四人被一條八百里的堆滿了爛柿子的大溝攔住了去路,他們想讓八戒開路,但他不愿意。于是大家想了個辦法,把好吃的都堆在路上引誘他,果然,八戒上鉤了,變回一只大豬屁顛屁顛去開路了。
我們來看作者怎樣來描繪豬八戒開路這一細節的:
八戒很高興,脫了直裰,丟開九齒耙,捻著訣搖身一變,果真變成一只大豬。
腿腳千尺高,鬣鬃百丈饒。喳喳哮,齆齆叫。嘴長毛短一身膘,圓頭大耳兩芭蕉。雙眼如日月,粗皮比鐵糙。嘴長如樹干,鼻孔像煙燒。
行者見八戒變成這番模樣,叫大家趕緊把干糧堆在一起。
大豬不管生熟,一嘴全吞了,上前拱路。
這個行為是不是非常豬八戒?形象一下子立體了起來。
優秀的文字能讓人在腦海里構建具體形象,正是這些細節,才能真正培育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一看,在歡笑之余就不知不覺學會了塑造人物的方式。


隨書附一米長人物畫卷,《王者榮耀》御用畫師傾情打造
為了讓孩子們對《西游記》的出場人物有更直觀的認識,在書的開頭,我們附上了一幅一米長的人物畫卷,由知名畫師撒旦君創作。
撒旦君是業內頂級畫師,曾出版《華夏異世錄》《撒旦叔叔給你講故事》《雜魚集》等書,并為受邀為“王者榮耀”繪制插圖。
這幅畫卷除了囊括《西游記》主要人物之外,還呈現了許多經典的故事情節。
讓我們放大來看看細節:

金角和銀角大王

鎮元子和人參果

真假美猴王
畫卷純手繪,精細以外還詼諧逗趣,生動地將人物神態呈現紙上。讀完這套書,你甚至可以和孩子玩個小小的游戲,讓孩子猜各種人物的名字,并要他們根據人物講故事。
當然,你也可以將畫卷裝裱起來,掛在孩子房間作裝飾。總之就是,一畫多用。

此外,書中還會附贈7張涂色卡片,可以讓孩子摹畫彩圖,也可以自由創造,涂出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
332小時有聲書隨書附贈,讀累了“聽聽”《西游記》
最后,這套書還錄制了有聲書,由知名制作公司打造,共32小時,按章節分類,121集。
所有有聲書隨書免費附贈!
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如果孩子讀累了,可以讓他們聽聽有聲書;而如果孩子還太小,還沒辦法獨立閱讀,聽書也是上上之選。
另外,家長還可以把《給孩子的西游記》作為睡前故事,每天陪孩子一起聽一章,既能親子互動培養感情,也讓孩子接近了古典文學。

西游記有聲書試聽版二維碼(微信掃描即可)

采用套裝設計,精致有分量,如果你想把它當成禮物送給朋友或親戚家小孩,也是一份不錯的選擇。
這套書定價138,現在新書上市,首發優惠價只要99。全套有聲書贈送是限時優惠,現在購買即可贈送,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