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九月的燈盞——貴州都勻教師散文21家》出版
楊啟剛主編《九月的燈盞——貴州都勻教師散文21家》由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2024年6月出版。
散文集概述
本書收入21位作者的90篇作品,共計26萬字。涵蓋了貴州都勻地區的大學、中學和小學教師作者,以及曾經當過教師后來又改行了的作者。其中有大學博士教授,有中學名師,也有小學教師。
目錄
李曉貞
追夢/003
游黃果樹瀑布記/010
藤基瀑布三人行/012
都勻車站情/015
丁黔
回憶我的外公外婆/019
醉美螺螄殼/024
蟒山情思/028
高小平
故鄉變化記/033
中秋賞月/087
云端“盛宴”/039
相守藍天對云笑/041
徐紫蓉
幸遇良師二三事/049
寫給已過天命之年的我/058
趙榮莊
小巷絮語/065
火,冬天的中心/067
咸陽城里聽秦腔/069
做個麥田里的守望者/071
情系宋裔橋/073
沙寨河暢想/076
西門記憶/078
楊萍
情牽夢繞之地/083
驀然回首/088
南京印象/090
忘卻的眼睛/092
父親,你不再孤獨/094
索恩乾
我的教育情緣/097
蒙有才
久不唱歌忘記歌/111
向“我”致敬/117
我心如河/120
陳舉國
我的代課教師往事/125
曾凡忠
站在五十歲的門檻上/139
從瑤山走向遠方/142
閑看青天白云起,漫卷詩書勤筆耕/145
著書不為稻梁謀/148
鄧新蘭
歲月半喜半憂愁/155
二姨/158
掌心里的風景/161
工作,累并快樂著/163
奶奶,您在天堂還好嗎?/165
遠離低質量的忙碌/167
群眾?家人?親人/168
陸昌霞
京舟三景/173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177
大塘特產泡糟酒/179
父親/181
說話/182
喜歡/184
婚紗,在冰雪中飄落/185
他們,用汗水澆灌校園的春天/188
神奇天路/191
潘家鴻
青云湖畔的山茶花/195
大坪山下的刺梨花/199
張宇祥
從五里堡到七星山/195
我有幸遇上的物理老師/210
招生往事/213
王開碧
父親的園子/221
畫中“畫”/225
邂逅佘山月湖/228
郊游偶拾/229
蒙國粉
藏在記憶深處的芬芳/233
我的父親/237
母親,中秋情結/241
吳勝梅
趁風停時/245
母親/248
阡陌上的小花/251
圍巾/254
小鎮風景/257
有陽光真好/259
饅頭+老干媽/261
生命的秋天/263
蒙富春
那一天,我路過/267
喜歡,不喜歡/269
兩株桂樹/272
古橋琴聲/274
大山里,那一棵矍壯的老樹/277
李雪
格多的月/283
濃濃的年味,淡淡的鄉愁/287
與你共飲/289
游西江千戶苗寨/292
再游西江/294
千里杜鵑花,五湖苗族情/295
追尋偉人的足跡/296
夢回岜莎/297
萬剮懸崖下的世外桃源——雞賈苗寨/299
沈振輝
石磨/309
烤籮/315
羅龍駒
累,但快樂著/325
再見,我的搗蛋鬼們/328
美哉,高寨水庫/331
不能說的秘密/333
楊啟剛(后記)
白晝見光,夜晚有燈/339
都勻市作家協會主編出版的文學著作/344
白晝見光,夜晚有燈
(后記)
楊啟剛/文
四年前,編完《龍山蒼茫——貴州都勻散文20家》一書后,便起了再編一部就停止的念頭。每座小城,都有一些文學作者,但小地方作者發表作品難,這是不爭的事實。這里所指的發表,是指作品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發表,而不是在那些公眾號上亮相。有的作者,也很勤奮,甚至于寫了一輩子,都未在有影響的文學報刊上發表一篇短文。當然,這更多的是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文學創作,需要毅力長期堅持。雖然創作純屬個人愛好,也并不僅僅只是為了發表。但作為一位真正的寫作者,誰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報刊上公開發表呢?這不僅是對自己創作水平的一種認可,也是自己創作水平達到一定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體現。既然難以公開發表,何不把大家已經達到公開發表水平的作品集中成書推出,留給喜歡它的讀者,也留給自己一份沉甸甸的紀念,甚至于留給后人研究,為推動當地文學事業發展添磚加瓦,何嘗又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為光輝的職業,教師講究“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守則,文如其人,那么教師的文學創作也應當遵循這一規律,讓文學成為教育學生的一面明鏡,起到教化育人的積極作用。教師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自身必須得有十分強大的精神氣場和內涵深厚的人生修養。
在我們這座擁有50余萬人口的小城,教師的文學創作隊伍最為強大。全市30余所大學中學和50余所小學中,都有熱衷于文學創作的教師作者,而其中又以散文創作者甚眾。散文是一種自由舒放的文體,也是當地作者非常喜愛用以抒發自己感情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散文成為當地作者發表最多的文體。近10年來,數位教師作者還先后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貴州省作家協會等團體。公開出版了10余部散文集以及詩集和評論集。
為提升全市廣大中小學教師的人文修養,擴大加深中小學教師之間的閱讀寫作交流,營造閱讀寫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積極打造書香校園,2011年4月,還成立了由中小學教師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都勻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據了解,這是貴州省首個中小學教師閱讀寫作協會,黔南州首個全市性教師閱讀寫作團體。同時編輯出版會刊《閱讀之窗》(季刊),內部編印《勻城燭光》《旗幟頌》《教育擷萃》等教師文學作品選集;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開展外出采風、聯誼交流等活動,不斷提升協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團結了當地的一大批教師作者。都勻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的會員們堅持以閱讀寫作引領生活。如今,很多會員已經成為單位的骨干帶頭人。
我在主編文聯內刊《劍江潮》時,也專門推出過“都勻市教師作者作品小輯”;此外,每期都選發當地大中專院校以及中小學教師的文學作品。都勻市作家協會也在當地幾所學校掛牌建立了創作基地,到這些學校為師生舉行文學講座,輔導學生作文,開展“文學進校園”系列活動。同時舉辦教師作品研討會,大力推薦有創作成果、有創作潛力的青年教師加入貴州省作家協會等文學團體。
基于這個情況,繼《高原上的刺梨花——貴州都勻女性散文16家》《龍山蒼茫——貴州都勻散文20家》《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三部書公開出版之后,便產生了組稿編輯出版《九月的燈盞》的想法。今年春節過后,就開始約稿。僅是約稿,就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有的作者說舊作不滿意,要創作新作;有的作者之前答應參加本書出版,后來又變卦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的處事方式,也看出了一個人的品格,修為和德行。一座城市教師的整體素質,也就決定了這座城市教育水平的高低。《羅丹藝術論》中有一句話,創作的“要點是感動,是愛,是希望、戰栗、生活。在做藝術家之前,先要做一個人!”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佳作支持,使得這部書終于面市,在文學百花園中得以璀璨綻放。
本書涵蓋了都勻地區的大學、中學和小學教師作者,以及曾經當過教師后來又改行了的作者。其中有大學博士教授,有中學名師,也有小學教師。年長的已經耄耋之年,雖早已光榮退休,仍老驥伏櫪,筆耕不輟。年輕的也不惑之年了,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之余,堅持創作,修心養性。他們都是各自學校和單位的頂梁柱。其中女作者8人,少數民族作者18人(其中布依族7人,苗族7人,水族3人,瑤族1人)。此外,還有兩名特邀作者的作品也收入其中。因為從大教育的層面來講,作為一名監獄干警,也是教育犯人、改造犯人的教師。另外一位作者寫的是與教育相關的作品,幾易其稿方得始終。這些作品每篇長的8000余字,短的僅僅300字左右,有文學品位,有人文情懷,有職業擔當,無論在題材的多樣性上還是在創作手法方面,都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因為作者集中在教師以及少數民族這個群體,書中的許多作品就具有了題材的獨特性和唯一性。
當然,毋庸諱言,收入書中的90篇作品,也存在良莠不齊,還有很多可以提煉和提升的空間。散文易寫而難工。真心希望文友們再接再厲,創作出具有個人風格和辨識度的佳作。再者,還是要多讀多練多寫,向文學經典作品學習,汲取營養,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的文學表達方式。文學創作是一項艱苦而漫長的事業,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工夫,它決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勤于創作,勇于思考,勤能補拙,沉得住氣,靜得下心,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獨,更是不可缺少的修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給學生一滴水,首先自己就應該有一碗水一桶水。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如此,文學同樣也是如此。這部散文集既是獻給這片土地的文學厚禮,集中展示了都勻地區“教師作家群”的創作成果和精神風貌,同時也是都勻、黔南、乃至貴州文學界的一大收獲,而且還是貴州第一部公開出版的教師散文選集。
收入本書的這些作品,是豐富多彩的。不論寫人寫景寫事,都各具特色。雖然它還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地區一個群體的所有創作者,但其整體氣度與風采已經顯示,它也預示著這個地區散文群體創作的前景與希望。
積極陽光、健康向上的文學作品從來就是最好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之一。文學在很多時候,是有力量和溫度的。一個人最后留下來的,也只能是文字。但愿這些溫暖親切,發光發熱的文字,能夠讓讀者在茫茫人生中得到一些慰籍,也愿這部書的出版能夠帶動更多的教師加入到文學創作隊伍中來,為繁榮當地的文學事業和文化教育多作奉獻。
2023年8月8日
都勻市作家協會主編出版的文學著作
1.《山魂——貴州都勻文學作品選》(作家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2.《在時間之水中漂流——貴州都勻六人詩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3.《內心傷重的河流——貴州都勻“抗災救災”詩選》(作家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4.《綠色都勻?山水橋城——貴州都勻旅游散文選》(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5.《劍江潮——新時期貴州都勻獲獎文學作品精選》(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6.《黔茶之魂——“世博名茶?都勻毛尖”全球征文大賽作品選集》(黃河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7.《都勻三線往事——“都勻三線建設崢嶸歲月”主題全國征文大賽作品集》(團結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8.《高原上的刺梨花——貴州都勻女性散文16家》(團結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9.《山之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10.《水之秀》(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11.《黔南散文詩人十三家》(河南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12.《龍山蒼茫——貴州都勻散文20家》(團結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主編簡介:楊啟剛,散文作品散見于《民族文學》《北京文學》《山花》等報刊,被《散文選刊》《讀者》《作家文摘》等報刊轉載,入選《中國散文大系》《中國散文家代表作集》《音樂這扇門——中國近現代名家音樂散文集》《〈民族文學〉精品選(2018—2022)》等選本;榮獲“中國當代散文獎”“孫犁散文獎”“首屆貴州省文學獎”等獎項;作品被翻譯成英文、韓文、蒙古文等文字對外推介。公開出版有散文集《一城燈火》、散文詩集《低吟或晚唱》《獨奏曲與交響樂》、詩集《落日越過群山》《打馬跑過高原》《遙望家園》、評論集《文學新浪潮》《在鄉村與城市之間抒情》等8部個人文學專著;其中,評論集《在鄉村與城市之間抒情》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014年度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主編公開出版有散文集《都勻三線往事》《高原上的刺梨花——貴州都勻女性散文16家》《龍山蒼茫——貴州都勻散文20家》等12部文學作品選集;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