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像花朵一樣,在我生命的枝頭搖曳——這樣的感覺,已經從我的生活中漸漸淡去,仿佛花朵,只有枯萎的花瓣在我的記憶中隨風飄動。
男人的愛情,是花朵凋謝之后的果實,盡管缺少艷麗,但卻讓人感到踏實,充滿希望。
看到我的兒子,就像看到了我愛情的果實——我這樣說,似乎缺少了許多浪漫,但生活就是這樣,我們有了果實,還要花朵做什么?
我想,這可能是結婚讓我的浪漫失去了色彩與光華……如果我沒有結婚,我的愛情會是什么?是回憶,還是回憶中閃現的那些花朵的碎片。
愛情的花朵凋謝了,可愛情的果實卻在我的生活中真實起來……是啊,對于我這樣一個已經成家立業的男人來說,奢談愛情,似乎有點過于作秀。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因為我經歷過愛情,所以我談論愛情這一話題的時候,會更加冷靜,也更加客觀。
在我生活的周圍,大齡女孩似乎越來越多了:她們把自己的愛情打扮得像花朵一樣艷麗……
但面對越來越多的花朵,采花的人卻越來越少了,什么原因?一些男孩結婚了,一些男孩條件太差,不敢高攀那些金枝……
其實我知道,愛情只是一種盲目的沖動,一種對于陌生感情或感覺的失控表現。而大齡女孩,她們的愛情感覺已經老化,如果說還有一些沖動,那也是對婚姻的沖動,或是對崇拜等其他感覺的誤解,而不是針對愛情,或不完全是針對愛情。
這樣,一些愛情的花朵就開始枯萎……花朵枯萎了,果實卻沒有結出。
這個時候,愛情的目光渾濁了,眼前看到的,是一些被現實涂染的真實,沒有浪漫的色彩,沒有感知與幻覺,只是一些被生活奸污了的物質欲望或平淡的生活狀態的延續。愛情被扭曲成一種方法,一種用來實現婚姻的工具。
在大齡女孩心中,愛情與婚姻是混淆的,沒有婚姻,愛情就會是水中的月亮;而只有婚姻,才能讓愛情轉化為一種可以觸摸的、真實的物質。
實際上,婚姻與愛情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情。婚姻是社會的一個最小組織,需要有社會的認可,需要一種符合法律的登記程序,體現的是一種制度。無論是一夫一妻,還是一夫多妻,都是與社會、民俗、宗教、法律等關聯的。而愛情則不然,她不受任何形式的制約,完全是自由的,因為愛情是一種思想的運動。愛情可以通過目光、語言等方式來傳遞,也可以“單相思”,不傳遞給對方,獨自享受愛的孤獨。
一個大齡女孩對我說:“誰來娶我,我就把愛情給他!”
聽完了這位女孩的話,我好像看到一個戰場上的逃兵,手中拎著行李,在四處尋找棲身之處……其實,這位女孩所說的愛情,只是自己的行李而已了!
一個女孩的行李,不是別的,就是她自己。
我這樣評價一個大齡女孩,似乎有點不公,但,遁去的愛情,真的是無法找回的。愛情不是嫁妝,更不是隨意可以贈送的禮品。她是一朵盛開的鮮花,飄逸著感覺、幻想、沖動的芬芳……
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