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事
2013-06-26 10:44:50
作者:鄺文俊
一
“駿馬西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水墨勾勒,粉白鋪就的娟秀小江南,竟也盛產起南瓜這樣豪爽利落的物什來,那時的我,便隱隱覺得,有一種傳承下來的倔強與不屈,在這片歷經滄桑卻依舊葆有青春的土地上悄然滋長。
后來謁拜井岡山,在草木化幽,清風托霧的茨坪里,我找到了答案。鱗次櫛比的古樸小房,斑駁落痕銘刻它崢嶸的過往,黑瓦白墻寫就它恬淡的心境。品讀文史,于密密草字間赫然發現一行字:“紅米飯,南瓜湯。”一燈如豆,一字如鴻,剎間驚起滿眸的欣喜,滿心的春水。原來,那革命年代血染的風采,那千回鏗鏘千回戰的豪邁,一直伴隨著千年古國時代的新血,源源不斷流蕩于這整片圣土;那粒粒紅米飯的香潤,那絲絲南瓜湯的甘冽,一直裹挾著曾經的隱忍與堅強,滋養著代代紅土地子孫的身心。
浩浩然,內里突然砰涌起一腔熱枕,是對家鄉的崇敬,對南瓜的喜愛,以及一種全身歸于泥土的安然!
此刻,情涉水暗起,一往而深。
南瓜呵,若你不嫌,我便將你制成燈盞,為虔城祈福,可好?
二
就這樣,喜歡上南瓜,也漸漸喜歡上有關南瓜的一切……
故鄉的瓜田,總是輕風細雨的歸宿,陽光明月的知音。想清明時節槐花紛揚的街角,三三兩兩的農人相邀著喝點小酒,彼時地里的瓜蔓都淑淑嫻嫻地醒來,或沐浴著醉醺醺的暖風,或凝神于綿密密的雨簾。青青的藤條上,微卷的嫩芽悄然勃發,剛發出的小葉向輕柔的茸毛一點一點訴說它明媚的心事。這淺淺的低語走過時光,直到化成六月天里南瓜花清朗的笑靨。挽起薄涼涼的衣袖,小心翼翼采下明燦燦的花,裝滿一籃的甜香,也裝滿一身的馥郁。新鮮的南瓜花是家鄉人的寶,細細地拾掇拾掇,洗凈瀝水,便是上好的食材:溫潤沁人、爽滑清甜的南瓜花湯,香軟可口、外焦里嫩的南瓜花煎蛋,入口即化、酥松美味的炸南瓜花……每一道,每一口,品出的是數十個夜晚皓月的吟詠,是數十個清晨陽光的問候。唇齒間游弋的彌芳,久久不散。
當瓜田里留下的南瓜花在歲月的堅守中默默佇成金果,一江春水在飛雁的倒影里也緩緩凝成一泓秋波。銅盆大,落日圓,堆在每家農戶的門外屋里,院腳房頂,將它們一起走過的歲月不斷回憶。靠墻的老農人臉上掛著藏不住的笑意,宛若一派春色降臨在溝壑深深的黃土地。粗糙的大手細細地撫過每一寸瓜皮,每一處瓜蔓,像在愛惜一件稀世的珍品——那是最初的從容和最后的感動,被時光洗練,終化滄海明珠。
還記得袁枚《隨園食單·點心單》里的金團:“杭州金團,鑿木為桃、杏,元寶之狀,和粉搦成,入木印中便成,其餡不拘葷素?!彬撬物L蔚然,古韻長存,不與臨安相比,卻也有她內里的高華。家家戶戶都做的南瓜餅,也是江南小城的一絕:色金而亮,甜香軟糯,不油不膩,怡人味蕾。再到街邊小店蒸出的咸蛋黃南瓜包、南瓜饅頭、南瓜餃,酒席宴會上頻出的南瓜盅、南瓜醬、南瓜米果、南瓜酥。南瓜始終純樸地笑著,默默奉獻出自己的全部,或在蒸籠里靜散沉甸的瓜香,或在熱油中爆發生命的熱情,或在湯煲里融合清水的坦淡,或在砂鍋中迎接爐火的溫馨:虔城的人們離不開南瓜,南瓜也深深戀著虔城。
三
我獨愛于華燈初上,夜月初見的酉時,在竹案臨窗的一角,與一碗南瓜粥對言?;锰K子瞻《菜羹賦》里的字句:“湯蒙蒙如松風,投瓜瓣而諧勻,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引白米之溫潤,泫瓜液而流津。粥嘈嘈而氣出,信凈美而甘分?!比肟诘哪瞎现啻_是明凈剔透,端的是那清洌冽的甜,極純極美,不夾半分雜味,順著舌尖,直入心底。爾后,那無聲歲月里的風雨洗禮,那向著遠處拔節的深淺留痕,那秋月朗照時的靜好安謐,那融入米粥里的充實飽滿漸漸于腦海里清晰開來:這枚南瓜的一生,也是那一段時光的載體,慢慢終結于我的胃,消融于我的身體,我的血液,以及我的靈魂。
我知道,南瓜給予我的,不僅是那口中的甘冽,還有那向上的力量,那奉獻的充實,那生命的厚重感……
高三那一年冬夜,南方不常見的白雪竟無聲無息地落。挑燈夜會,青燈木案,內心在茫茫書海中展卷嘯歌,靈魂也在故地那片久違的瓜田里坐落,和那些瓜藤們一起聽雪,一起在這個寒冬完成生命中一次華美的轉身。
當六月角逐,沙場射月,歷歷一場戎馬征程后,在拿到北師的錄取通知書時,我想:我終于像南瓜一樣成長起來了。
瓜果時蔬之類,可愛者甚多,然予獨愛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