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薔薇花開,開得淡定、鎮靜、樸素而又平實,不爭奇斗艷,不嘩眾取寵,開出五月的本真味道。在密林深處,在幽谷道邊,在地角,在河灣,有那么一叢花,白底透著粉色,鮮明透亮,光艷耀眼,那一定是薔薇花。
薔薇科的花,分為三種:玫瑰,月季和薔薇。
這三種花里,玫瑰最受歡迎,鮮艷透紅,代表愛情。
古時候,傳說愛神阿芙羅狄蒂是世界上最美的女神,連眾神之王宙斯都愛上了她,可是阿芙羅狄蒂拒絕了宙斯的愛。宙斯轉愛為恨,強迫阿芙羅狄蒂與最丑的火神赫斐托斯結了婚。阿芙羅狄蒂痛苦極了,她已暗暗愛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神。
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阿多尼斯神出外打獵,被野豬咬傷了腳上的動脈,血流不止。倒地時,阿多尼斯發出一聲長長的慘叫:阿芙羅狄蒂——。聽到情人悲慘的呼喚,阿芙羅狄蒂飛奔著去營救,森林里的石塊和荊刺劃破了她的腳和手,鮮血滴了一路,然而,當她趕到阿多尼斯身邊時,他已經流盡鮮血。阿芙羅狄蒂終究沒有救活自己心上人,她放聲大哭,隨著她的哭聲,一路上滴下鮮血的地方,都開出鮮艷欲滴的美麗的紅玫瑰。
這樣看來,玫瑰是血染的紅色,多少有了憐愛、同情的感慨,她的美實在是凄美。
月季也一樣的紅,春夏秋三季開花,但她已經演變成花園或庭院植物,她的美需要人工修飾。對于修飾,我一直這樣理解:事物本身取悅于人,必備要素是美感,而美的得來是修飾的結果,那么事物原本是欠缺的,是失美的。這樣美的過程多少帶有虛假的成分。
薔薇的美,我無心留意過,因為她太普通,太樸素。小時候我最關注的不是她的花,而是薔薇薹。薔薇薹可食用,一根肥壯的嫩莖著實招人喜歡,尖起拇指和食指,蘭花一現,小心翼翼剝掉尖刺,掐下嫩莖,剝去青皮,咬一截在嘴里輕嚼,嘎嘣脆,甜絲絲,現在回味起來,仍余味猶存。
喜歡薔薇花,是最近去江南,沿途的汽車上,半山腰一叢叢耀眼的光華,零星點綴,射入我的眼簾,百木生長的崇山峻嶺,為什么只有薔薇能在陡峭的山崖獨顯芬芳,這本身就是一種堅強,一種至高無上的大美。
后來我在公園最偏最靜的角落,一垛院墻根,一株小草都不愿生長的領域居然生著薔薇,開了淡而樸素的花。我的精神世界受到極大的震撼和啟示:美是需要親近時才能獲取的感受。
薔薇是我們本土的植物,我再次親近薔薇時,她一樣放著異香,白里透著粉紅,樸實里藏著高貴,那美,很平實。
薔薇二字都帶草頭,從漢字本意敲定,是草本植物的一類。而事實,薔薇是木本植物。雖然不如杉木、白楊等喬木的粗壯偉岸,但絕沒有藤蘿的攀附姿勢,她用自己的生存態度站成了樹木的高度。不論你留意或不留意,她都保持著自己的風格。薔薇,更是一種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