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城市生態與生態的城市

城市生態與生態的城市

 

作者:袁無衣

 

  題目很大,道理很簡單。世間萬物,息息相關,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表象是復雜的,本質是簡單甚至是唯一的。

  葉綠素與二氧化碳在陽光的加持下養育了陸地萬物,微不足道但數量龐大的藍藻哺育了幾乎所有海洋生物(有例外,比如鯨落,比如海底火山口)。

  地球上的物種何止千千萬萬,形態各異,習性不同,但所有生物的食物或者是能量來源都是以上最簡單,最單一的光合作用。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人類無疑是這個生態世界的最高存在,從自然屬性來講,人類站在了食物鏈頂端。

  然而,人類還有另外一種屬性,叫社會屬性。于是,人類創造了另外一種生態,隨著社會的發展演變,有了一個新名詞:城市生態。

  先給一個定義,生態就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

  生產力非常低下的時候,人類幾乎完全依存于自然。古語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的就是這個狀態。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所謂農業社會,鄉村,城鎮,城市出現了。它們相互依托,來回流動,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形成了良性互動,彼此依存。

  某種意義上,農業社會從自然生態來講,是人類與自然界最和諧,最合乎“道”的時代。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由于生產資料的集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集中,人口大量的流向城市,甚至出現了人口上千萬的城市,這在農業社會是不可思議的,這是一個“怪胎”級的產物。

  在后工業時期,信息社會初步形成,千萬人口的城市已不足為奇,比比皆是,兩千萬,三千萬人口的城市也不在少數。

  人類社會要生存要發展,要繁衍生息,要創造財富,就要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這樣才能長久的美好下去。

  人是自然的產物,不是工業化產品,所以人類天生有自然屬性。

  陽光,空氣, 水,曾經唾手可得,不花錢的必需品中的必需品已經成為城市中的奢侈品。

  凈水器是每個家庭的標配;一個低密度住宅小區要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為的是采光權;空氣質量更不必說,從國家層面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將來的代價更大。

  這個城市病了!從一開始就有病。

  “我們過的很好呀!燈紅酒綠,繁花似錦,這個城市幾乎可以滿足我一切想象”,有人如是說。

  沒錯,我想祝福你永遠美好下去。

  巨大的城市承載著龐大的人口,每個人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需求或者是產生的垃圾,匯聚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城市管理者們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城市秩序,各種管道(自來水,污水,雨水等),線路(電線,網絡等)道路(國道,省道,鄉道,各種巷陌)像人體血管,神經網絡一樣復雜和盡責,來來往往,維系著精妙的平衡。

  這種平衡使得城市顯得緊張有序,充滿活力,我們管這個叫城市生態。如果一切都在計劃之中,還可以稱之為健康。

  我們總是有辦法讓城市的一切看上去或者使用起來和我們想象的一樣。

  為了城市道路不再塵土飛揚或者雨后泥濘不堪,我們的方法是能夠硬化的地方全部硬化,城市洪澇災害居然成為了常態,一場大雨就可以將路上上下班的行人淹死,非常不可思議。于是又提倡“海綿城市”,可是積重難返,杯水車薪。那一點點綠地,非常有限的透水磚就像是安慰劑。

  城市邊際的無序擴大和能源使用的集聚,使得“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我們應對就是安裝空調,涼爽一時的同時覺得夏天越來越炎熱,越來越難熬?!翱诖▓@”,“街角草坪”的概念又漫天飛舞,妄圖星星之綠,可以燎原,不知道每年的維護消耗的經濟賬能耗賬能不能算的過來。

  嚴重堵車已不是大型城市的專利,二線,三線甚至四線城市同樣堵的不亦樂乎,屢創記錄。城市規劃的先天不足導致每一天的上下班成為一種災難,按時回家成為一種奢望。高架橋,地鐵所謂的立體交通也不再是一劑良藥。

  集約化的土地政策使得所有業態不得不最大限度的集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效率最高。

  樓房越來越高,越來越密,單位土地上的能源消耗越來越大。所有城市的供給側越來越集中,體量越來越大,都是動輒百億的供給配套。每一次的停水停電足以讓所有人如臨大敵,如果是連續幾天甚至會有世紀末大災難的恐慌。

  城市管理者如履薄冰的維護著脆弱的城市生態,積累了數百年的城市管理經驗似乎可以應對一切。

  加快處理市政事故的速度,增加關鍵部位的冗余量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每一次節日或者其它原因的人群大規模聚集,都會調動相當數量的多個部門如臨大敵,枕戈待旦。如果不這樣,例如火災和嚴重擁堵這樣的小概率事件就會成為必然事件。

  人群的高度聚集擠壓,使得個體包裹外殼更加堅硬嚴密。家庭,職場,飯店,夜場等等,每個人被迫帶上多個面具以對世人。

  節假日,城市里的人群瘋狂涌出城外,能在無人處擁抱下大自然作為辛勞了一年的最大獎賞。

  修行成了每一個普通人的必修課,人們被迫將肉體和靈魂分離。肉體在一個龐雜有序擁擠不堪的空間苦苦掙扎,靈魂可以在另外一個空間自由飄蕩。

  城市的發展如一個不可控的漩渦,帶走了周圍所有接近它的物體。城市體量越大,吸力越大。所謂“虹吸效應”。周邊的其它城鎮鄉村逐漸空心化,曾經的緩存地帶“郊區”,“城鄉結合部”已成為歷史。

  每看似解決一個舊問題,總會派生出來更多的新問題。解決問題的手段似乎越來越科學,先進,問題的問題是,城市猶如一艘到處漏水的現代化巨輪,我們總是在小心翼翼的發現漏洞,全力以赴的堵住漏洞,然而總有更多的漏洞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

  其實,生態除了環環相扣,生生不息的含義之外,背后隱藏的最應有之義是“自我修復”。

  沒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城市生態,猶如一個靠輸血和打強心針的病人,崩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城市管理者們總是從經濟或者其它技術角度來分析和決定一個城市的人口密度及業態分布,“以人為本”整天掛在嘴上,確不知人為何物。

  一個健康的以人為本的城市生態應該是這樣的:首先是人口密度要符合人的心理需求,這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肯定會有那么一個時期,我們不妨回頭找找看。在某些地方也有不錯的樣本。

  其次業態分布的均勻的,每天上下班如動物遷徙一般肯定是這里出現了問題。

  在前兩個基礎上有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這似乎還有一個制度保障問題,但這個畢竟是物質基礎。

  或者說,一個健康的城市生態應該是多個健康的社區生態,各種功能區域生態組成。同時,每個城市生態融入整個生態世界,真是一個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然而,野蠻總是文明的終結者,英雄總是遭遇肌肉怪獸,理想中的有自我修復功能的生態城市遠不如自帶漩渦效應怪胎城市更有力量和誘惑。

  上世紀大量的后現代主義影片中的城市是否是我們的必然宿命。

  我們畢竟認識到了,也在努力改變,我們可以這樣說:成績雖然不大,但希望是有的。

  也可以那樣說:成績很多,但希望渺茫。

  結語:僅于此,獻給城市中的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城市這臺巨大機器上的一個重要部件還是一顆微不足道的螺絲釘,抑或你僅僅是一堆燃料……

 

來源:Enjoy英卓讀書會

https://mp.weixin.qq.com/s/Qd_VOkiy4Ma8Ql8zgU9Xgg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

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欧洲动作大片免费在线看| 娇BBB搡BBBB揉BBBB| 午夜影视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日本理论片2828理论片|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黄页网站在线视频免费| 日韩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青| 国产剧情片视频资源在线播放| 久久伊人免费视频|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四虎| 成人免费男女视频网站慢动作|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免费|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农夫山泉有点甜高清2在线观看|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特级xxxxx欧美| 国产精品视频区| 乱理电影不卡4k4k| 被夫の上司持久侵犯奈奈美|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伺候情侣主vk| 91chinesehomemadevideo| 欧美1区2区3区| 国产人成免费视频| 三级国产4国语三级在线| 男人插女人app|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蜜柚最新在线观看|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99re热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