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中學新校區賦
作者:郭軍平
癸卯年春,萬眾矚目;師生歡愉,辭舊遷新;告別鬧市,步入新圃。但見街道寬衢,寂然無人;右邊田舍,左邊校園;極目東望,喧囂遠遁。有人曰:此地寂然,乃傳道授業解惑之所。余然之。
步入華堂,但見高樓聳立,氣勢非凡;澄城中學,四個大字,熠熠生輝。百年名校,群英薈萃,人才輩出,三秦大地,無人不曉。隆重間,校名所題,乃書家張錦華也,倍增人文氣息。清華大學梅貽琦云:所謂大學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澄城中學,乃澄城最高學府,高校名校生源地之一,歷屆清北榜上有名,聲譽冠絕秦東,名震三秦。故建新校區,縣委縣府視為民生大工程,書記縣長頻頻考察督導。至今終脫胎矗立于古徵大地,為全縣人民仰望稱道,故觀瞻者絡繹不絕。
觀校門似鳥奮翼狀,寓莘莘學子于此振翅高飛,前程遠大,鵬程萬里。入門為一迎客石,“辦卓越的教育”,六個大字,光采奪目,彰顯辦學之理念。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宏偉的卓越樓前,讓人振奮自豪。
校內凡樓以卓之命名,中央為卓越樓,為學校行政辦公、教研之樞紐;左邊為教學樓,分別為卓德樓(高一)、卓智樓(高二)、卓英樓(高三)、卓華樓(高三);右邊為綜合樓,分別為卓學樓(實驗室)、卓行樓(實驗室)、卓才樓(計算機等)、卓藝樓(玉泉文學社等);其他樓亦以卓之命名,便不再贅述。路以越之開頭,左邊為越實路、右邊為越知路;師生公寓處為越成路、越賢路。井然有序的樓廊布局,寓意豐富的冠名,花木播香的校園,處處充滿著文化的氣息、求知的氛圍。
卓源樓飯菜飄香,為師生做好了后勤保障;卓體樓為室內體育館,為師生鍛煉活動的場所;卓體樓前、東邊為田徑運動場地,四百米的塑膠跑道上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漫步校園,觀者可閱《古徵文學》,一睹澄中風采。《古徵文學》為澄中期刊,自2015年始,辦刊八年,發行兩萬四千冊,為社會賢達人士、師生稱道;刊名為文壇鬼才賈平凹先生所題,內文為師生作品;一冊在手,學校風貌、校園文化,盡展眼底。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澄城中學,依仗雄厚的師資力量,勤奮上進的莘莘學子,必將在新校區譜寫出更加燦爛輝煌的錦繡華章,以驕人的成績迎接萬眾翹首以待的她的百年盛世華誕。
作者簡介:郭軍平,全國十佳教師作家,研究生學歷,高級教師,渭南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培計劃”授課專家,新課標大語文《散文選粹》副主編,《古徵文學》主編,中、高考試題研究員,參編中、高考各類閱讀模擬試題;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在《人民日報》《美文》《散文百家》《青海湖》《語文報》《教師報》等報刊發表百萬字左右,三十多篇文章入選中、高考閱讀試題。著有長篇小說《黃河英雄兒女傳》散文集《詩意語文》三部曲、《懷念河流》《書香,生命中最美的遇見》及教育專著《名家名師指點:高考閱讀教學》;獲得“杜鵬程文學獎”“葉圣陶教師文學獎”等文學獎和全國各類征文一等獎、二等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