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蓉和文秀
作者:羅里寧
電視連續劇《大山的女兒》,是讓我看得比較投入的一部傳播正能量的戲——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看電視劇了。女主楊蓉,表演真實到位,我禁不住為她精彩的表演喝彩。實際上在看這部戲之前,我并不了解這位女演員,她是幾線的,演過什么戲,更是一概不知。我是在這個戲里,才知道她的名字的。
據說她已經演過多部戲,但一直是演配角。她為人低調,有部宮庭戲想要她演女主,她沒演,原因好像就是她住的地方和拍戲的地方的什么問題,而頂替她的那位,后來火的不得了。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她那么輕易就放棄了。這就是楊蓉。由她來演《大山的女兒》女主、一位了不起的先進人物,再恰當不過了。
這位“大山的女兒”,就是時代楷模黃文秀。演黃文秀,說實在話,不好演,演好就更不容易。因為這個人物太有名,被授予各種榮譽,各級媒體對她的宣傳報道從未間斷過,越是熟悉的人物,越是不好演,這是演藝常識,更何況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楊蓉演得傳神,她那口廣西普通話,比起某些廣西小品演員,講得還要自然,還要地道,她的那個神態,一出場就令人信服,這不就是文秀嗎?隨著劇情的深入,楊蓉和文秀很快就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不僅形似,神更是難以區分。這是表演的一個很高的境界——不作,和角色原型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我看楊蓉的表演,就很難把文秀從她身上分開去,楊蓉就是文秀,文秀就是楊蓉。
過去看某些表演,高大上的,出場先擺個造型,以壓倒一切的架式嚇唬人;白富美的,嗲聲嗲氣,小鮮肉扮大俠,手撕敵人,以一當十,叫人看得心驚肉跳。雖然近年來,表演有了很大的改進,逐步貼近生活,趨于自然,但是像《大山的女兒》里楊蓉的表演,也還是很難得,她在表演中還原了文秀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感人事跡,她的這個事跡,人們過去多是從文字里得知,楊蓉的表演,讓文秀的事跡更形象、更直觀了。
我以前從來不追劇,更不追星,這次看《大山的女兒》,一集不落,要是有事落下一集,第二天就在電腦里補看,這不僅是因為文秀事跡的感人,更是因為楊蓉表演的真實,這兩者是統一的、缺一不可的,原型再好,演員的表演不到位也不行,楊蓉對文秀這個角色的把握,我感覺已經十分到位,以至于我都分不出誰是楊蓉,誰是文秀。這部戲的配角不乏名星陣容,作為綠葉,他們把文秀襯托的很好,使文秀這朵紅花更加突出,更加鮮艷,說明演員的修養真是提高了,我為他們高興,也希望楊蓉的演藝道路,越走越寬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