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好
作者:羅里寧
人到一定年紀,體內個別“零件”就開始“松動”,慢慢也會出現各種不適,工資提高不了了,“三高”卻在不經意間冒出來,業績突出不了了,腰間盤卻在不知不覺中突出來。于是各種測量身體指標的器材,如“測血壓器”“測血糖器”之類,就成了家中常備的東西,吃藥也跟吃飯似的,一日多“餐”。 最難判斷的,是腰間盤突出,有兩個熟人,就都誤在這個判斷上。A君是個退休干部,多年來腰部一直隱隱作痛,經診斷為腰間盤突出,然后就使用各種正方偏方,時好時不好,拖來拖去,后來知道是腎的問題,但已經遲了。B君是在職干部,腰部痛了許多年,也當腰間盤突出治,未見好轉,后來知道是股骨頭壞死,不得不換兩個不銹鋼進去。總之年紀大了,還挺嚇人的。當然也有意氣風發,正值當年的,為了更上一層樓,吃喝講究,運動適量,作息規律,也還是過早的那個了。這里面涉及的問題,是人要怎樣活,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更長。
小時候讀龜兔賽跑的故事,印象就十分深刻。龜和兔,一個好靜,一個好動,它們賽跑,龜最終贏了。其實大家都知道,龜走路慢吞吞的,讓人看著就著急。但它堅持不懈,不停地走。兔子呢,驕傲自大,以為龜無論如何都趕不上它,在把龜甩去一段路程以后,先睡上一覺,心里還想,等睡醒后再跑也不遲,結果在比賽中輸給了龜——龜是長壽的象征,長久比下去,兔子也還是會輸——從養生的角度看,兔吃原生態的草,愛運動,而龜吃得比較雜,是最不愛動的動物,孰是孰非就不好說。——藝術家多愛以龜壽作為創作的題材。齊白石最愛畫蝦,也還創作了一幅《龜壽圖》。長壽,總是人所希望的。為了延長壽命,人想了許多辦法,秦始皇就曾經派人東渡,去尋找可以長壽的仙草,結果不知所終——據說有部分人留在了東邊那個島嶼,把中國文化也留在了那里。
人都想長壽,想長壽也是人之常情。今人講科學,似乎找到了長壽的方法,這方法就是運動和保健。如今流行一句話:有金銀財寶,不如有個好身體。身體好比什么都強。為了有個好身體,很多人都在做運動,做保健。
最早在社會上形成風氣的運動是打門球。打門球大概是老年人的一個專項運動,因為我們在球場上看到的,多是退休老人。門球之后是廣場舞。廣場舞的風氣一發而不可收,鋪天蓋地,早晨,或者入夜,大點的場地都有人在跳廣場舞。廣場舞好像也以老年人為主,且以女性為多,間隔插進去幾位紳士,如綠葉襯托著紅花,隨風起舞,十分養眼。此外就是散步、跑步,還有游泳,前者中老年人多一點,后者老幼都有。
保健重在養生,養生重在飲食。飲食還有許多講究,什么該吃,什么不該吃,該吃的怎么吃,不該吃的怎么避免去吃。此外就是各種保健品,針對中老年人的各種保健體驗和保健培訓。——想長壽沒錯,但怎么樣才能長壽,還不見絕對權威的說法。
譬如,一些地方的人,可能比較愛運動,一些地方的人,可能比較好安靜,不知道有沒有什么可靠的數據,去證明那些地方的人更長壽一些。我們的一些長壽之鄉,為人所吹捧的,多是山怎么美,水怎么好,人怎么知足,很少去講他們到底愛做什么運動,講得最多的,倒是他們怎么熱愛勞動——其它地方的人,也一樣熱愛勞動吧——勞動和運動,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兒啊。還有就是,他們吃原生態的東西比較多,吃肉比較少等等。
過去都說吃肥肉不好,突然又有人說肥肉是世界十大營養品之一;過去都說喝酒不好,突然又有人說喝白酒可以防癌;過去都說得了癌癥要及早治療,突然又有人說不要治療;過去都說隔夜茶有毒,突然又有人說隔夜茶好處多多;過去都說有錢難買老來瘦,突然又有人說人老了還是胖點兒好。聽說國外有個最新的研究成果,是長壽的主因并不在于運動與否,吃喝怎樣,而是在于人的心態,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更新的成果,則是常喝駝奶——現在大江南北,到處都有駝奶或駝奶制品賣了——這就打破了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想長壽就得多運動、多保健、控制好飲食這樣的觀念。只是這樣一些說法,還有待于進一步印證。
那么想長壽,到底聽哪一種好?結果是,今天聽這個,明天聽那個,人圍著各種傳說轉,這樣下去,能不能長壽不知道,精神高度緊張倒是真的。沒準兒精神高度緊張,倒反長壽也說不定。
那么,就祝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健康長壽吧。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