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豆哲學
作者:郭偉
當豌豆中混入了其他東西時,則需要撿擇。
擇什么?可食不可食,可用不可用,涇渭分明,取舍立見。
如果所擇也為食物,如米粒、黃豆、綠豆、紅豆、蠶豆、高粱、蕎子,則擇出后另置一處。這個撿擇就是分類存放、便于保管,便于將來烹調(diào)。
若同類中混進畸形、損傷、腐爛、蟲蝕、瘦小、藥污者,豐年可棄,乏年可食;禽畜可食,饑時可食。
混入者若是石子、木渣、蟲尸、木葉等異類雜物,隨手棄之。
可徒手擇,可工具擇,可以機選;大小有別,則用篩選法——粗大者上浮,細小者下沉;形圓則用偏篩滾豆法,質(zhì)輕則用團篩浮力法,色差則以色相對比機選法。
可以量擇,可以質(zhì)擇。擇少量者,擇好拈者,效率偏高;石多則撿豆,豆多則撿石,當為捷徑。當然,首先確定省事省力省時的選擇方案——混合物中豆多則剔選雜質(zhì),雜物多則挑選豆豆。
其次,上述各法可以聯(lián)合使用——見雜糧,見殘豆,則另存;見雜物,見異類,則拋棄;
在大混合中作大選擇,也可以分步進行——先棄雜物,再選雜糧另存。多次挑選,必見奇功。
常光下易見瘕疵,夜視下多呈完美。
不論什么隊伍,什么囤糧,中間派往往占比較大。站在反對立場上,偏右則棄者多,偏左則留者眾。當站在取者一邊,右傾則標準廢馳,所取者粗而濫;左傾則標準嚴格,所取者少而精。
歲乏則偏右,盛時則偏左。
(2014-6-10)
原載《蒔蘭糾歧》一書,作者郭偉)
郭偉,四川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