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頂天寺
作者:贠靖
“涇陽有個崇文塔,把天戳得嘩啦啦;長安有個鐘鼓樓,半截插在天里頭;禮泉有個頂天寺,把天摩得咯吱吱。”小時候,常聽大人們在一起神氣活現地炫耀家鄉的頂天寺如何如何了得,那時我便在心里對頂天寺充滿了向往。
那就是一座神奇的山!
頂天寺建在朝陽山上,朝陽山又叫尖山,其山勢峻拔秀美,前屏昭陵,后環涇水,如一道秀氣的美人的肩挺立在那里。山下有一個朝陽村,村民皆是世代耕作的淳樸人家,也有人說他們是守靈人的后裔。對此,已無從考究。
據史料記載,頂天寺為東漢早期所建,又叫清梵寺,在寺里有一口神鐘,逢初一,十五,僧侶們都會敲鐘誦經,鐘鳴悅耳聽三縣。
到了唐代,頂天寺佛徒云集,興盛一時,每日“清梵含叱,一唱三嘆。密之抑揚,連環不輟。”
這頂天寺還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游覽勝地,遙望群峰擁翠鬟,走近了去,山間云霧繚繞,仰望山寺,高聳入云。登臨山門,遠眺涇河大峽谷,奇峰相疊,氣勢磅礴,如萬馬奔騰。
說起來,我與頂天寺還算是有些眼緣的,但也只是一些眼緣而已,始終沒能走近了去一睹她的真容,成為終生遺憾。
我的家在尖山的北邊,地勢較高,每天睜開眼,掀開屋門,站在自家的門樓下,便能望見尖山,黛色的山頂浮在云端里,秀秀氣氣的,與九嵕山深情相望。有人說,那就是一對姊妹山。
我時常呆望著那可望不可及的美人肩喃喃自語,倘若有一日,能攀緣上去瞧一瞧那美人肩,摸一摸那山上的石頭該有多好?!有時干活干累了,也會瞅一眼美人肩,一屁股跌坐在草棵子里說:“我走呀,我到到尖山上剜韭菜去。”在禮泉當地有句家喻戶曉的民謠:“莊河的石榴,山底的杏,寺溝的韭菜進過貢。”
寺溝是頂天寺北邊的一道山溝,山溝里漫山遍野都是紅根的野生韭菜。據說,在修清梵寺時,由于山高路遠,蔬菜不便運輸。有一日,來了一位老者,手拄拐杖,在頂天寺環繞一周后,從其隨身攜帶的口袋中摸了一把種子,向寺北邊的山溝中一撒,口中說念念有詞道,“這有何難,自去采吧。”于是便有了十里飄香的韭菜溝。后來唐太宗李世民聽到這個傳說,也想嘗嘗這野生韭菜的美味,當地百姓就把寺溝的韭菜進貢到皇宮,從此寺溝的韭菜就有了“御韭菜”的名聲。
也有那好奇之人,趁著農閑時節,三五相約了,跑幾十里山路,氣喘吁吁地去寺溝剜韭菜。回來說,總算是見了一回頂天寺的真容。沿著望不到頭的石階上去,那寺院紅墻青瓦,層層疊疊,可氣派了。又說,山下有一大澇池,水清得能照見人影,喝到嘴里清冽甘甜。在寺西邊,有一個煙霞洞,云霧繚繞。清晨時分,朝霞滿天,透過樹林,映入洞內,五光十色,煞是好看。洞室里尚題有一首詩:“柴門流水曲曲斜,青山有洞鎖煙霞,野人不知當年事,笑到有洞鎖煙霞。”
我查閱了一下史料,西漢時的鄭子真曾棄官從田,在此隱居。清末至民國時期,關中大儒劉古愚也曾隱居講學于煙霞洞,從這里走出的大家有:譚煥章、張念祖、于右任、張季鸞等人。
經眾人繪聲繪色一說,我愈發地充滿好奇,想要去尖山看一看那美人肩上的頂天寺,還有山下的煙霞洞。無奈那時交通不便,路途較遠,一直未能如愿。
這一年,縣里新來了一位縣長,村人無不歡喜:這回興許是有好日子過了!但兩三年過去了,好日子沒等到,卻等來了晴天霹靂。
大伙早起掀開柴門都傻了眼,且嚇得不輕:美人肩咋不見了!他們睜開眼習慣性地朝南望去,那里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九嵕山,哪里還有美人肩的蹤影!“真是活見鬼了!”村人一個個摸著后腦勺,一臉的茫然:“那么高的一座山,咋說不見就不見了!”
聽著眾人在一邊喋喋不休地議論,我心里后悔不迭,后悔沒跟著剜韭菜的人一起去上山看看。現在,每天早起站在門樓下,再也看不到尖山,看不到那半隱在云霧里的黛色的美人肩了!
后來才聽說縣長做主把尖山給賣了!山上的頂天寺也被炸毀了,一座山被炸得粉身碎骨、夷為平地。石頭一車車運下山去燒了水泥。縣長是外地人,山不是他家鄉的山,他自然不會知曉我們心里的那個痛。
有人仍不死心,要跑到九嵕山下去看個究竟,回來說,一路上看到的全是運石頭的車,一輛接著一輛,望不到頭,碾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難道就無法無天了!”“那還能咋的?你有本事你還能管得了人家縣長么!”幸虧九嵕山不是一座石頭山,否則,怕是同樣難逃一劫!估計躺在山下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嚇得不輕!
山下守靈人的后裔一個個都嚇懵了,他們反應過來伏在地上放聲大哭,昭陵的姊妹山沒了,他們引以為豪壯的頂天寺沒了!
“崇文塔還在,鐘鼓樓還在,頂天寺卻沒了!”我心如死灰,萬念俱灰!心里想去看看尖山的那點可憐的念想就這樣被無情地掐滅了!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這是要遭天譴的!”人們憤憤不平地嚷嚷著,把能想到的難聽的話,還有詛咒的話都罵了出來。也有人替縣長開脫:“或許他是無辜的,是為了縣里的經濟發展,總不能讓一座山擋了他的路呀!”
后來,我可憐的同鄉,他們罵累了也就懶得罵了。因為縣長已經高升調走了,聽不見了。他走了,安然了,但在我們心里卻留下了一塊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疤。
我的尖山,我的美人肩,我的頂天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