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詩說《農魂屈家嶺》

詩說《農魂屈家嶺》

 

作者:周麗

 

  廣闊的中華大地,地大物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洗源遠流長。距今5000年前后,中華大地文明的起源如同滿天星斗,共同光耀著世界東方。詩說《農魂屈家嶺》,帶您浮光掠影地穿越五千年,領略屈家嶺史前的農耕文明。

 

1

 

  大家知道,令我們無比驕傲和自豪的屈家嶺遺址,被大洪山南麓的青木河與青木垱河兩條古老的河流所環繞。這里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價值。首先,我想用這樣的詩句來形容這片農耕圣地自古以來的物華天寶:

 

  青山亙古青,兩河源遠長。

  農耕文明地,曲水曾流觴。

 

2.

 

  記得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曾經寫下“彩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可謂名傳千古。然而我們把時間往前推至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時候,就會發現,咱們屈家嶺遺址這里便是一個桃花源般的好地方!這里三面環山,兩河環繞,地勢平坦,住在丘陵崗地上的先民們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呢?讓我們在下面這首詩中來尋找答案:

 

  種稻南山下,安居東制陶。

  時聞雞犬聲,悠悠兩河繞。

 

3.

 

  暫時還沒有到過屈家嶺、或者對屈家嶺文化還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會這樣問——屈家嶺遺址是什么時間、怎么被發現的?屈家嶺文化又是誰經研究發現而被命名的?這個問題自然將我們帶回到湖北考古的起點。

 

  1954年修建石龍過江水庫干渠的時,屈家嶺遺址被發現。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張云鵬先生是研究發現屈家嶺文化的第一人,因此,我們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中軸路被命名為“云鵬路”。王勁先生是最早參與屈家嶺遺址調查并在生前一直關心、支持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建的資深考古專家。二位先生是一對因考古結緣的夫婦,其陵墓已落歸屈家嶺考古學家紀念園。讓我們用一首詩來表達我們對老一輩考古學家們無限的緬懷和敬仰之情:

 

  漫漫云鵬路,考古憶先驅。

  長眠遺址旁,殷殷寄期許。

 

4.

 

  聞名遐邇的屈家嶺遺址,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遺址?它在五千多年前,具有什么樣的特色呢?這里我們不妨粗略勾勒一下它的地貌特征,期待廣大游客來探秘:

 

  太子山下兩條河,中間丘陵大聚落。

  因地制宜挖壞壕,排灌防御用處多。

 

5.

 

  說起我們現代人常吃的一種粳稻米飯,大家可能習以為常。可你是否知道,五千年之前,我們屈家嶺遺址上的三苗先民們就已經吃上了跟我們現今的粳稻品種相近的米飯,也就是說,他們馴化培育粳稻品種的技術已經領先了五千年,而且是大規模種植,顯示出原始社會晚期稻作農業的成熟和發達,難怪考古專家們說,屈家嶺遺址是長江中游史前農業文明有典范!真正是——

 

  悠悠青木河,文明歷史長。

  多少傳奇事,皆因“粳”稻香。

 

6.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粳稻是一種什么樣的稻子?人工栽培馴化出純粹的粳型水稻品種,容易嗎?屈家嶺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首次發現稻作遺存,且是大粒的粳型品種,打破了當時幾乎已成為定論的我國水稻“外來”學說。要知道,水稻的祖先是普通野生稻,培育出純粹的粳稻品種,要經過幾千年的漫長馴化歷程。屈家嶺遺址的史前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掌握了這一技術。所以毫無疑問,我們可以這樣說:

 

  粳稻系何稻?溯源野生稻。

  農魂屈家嶺,馴化得其道。

 

  (說明一下,這個得其“道”,可是道理的道理,也就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意思喲!)

 

7.

 

  在屈家嶺遺址博物館獨立展柜內,有一枚看似不起眼的“田”紋陶球,別看它不起眼,里面可能藏著咱屈家嶺先民們五午年前無限的智慧和奧秘呢!

 

  條埂四方框,十字在中央。

  水利興起來,稻粟裝滿倉。

 

  這首詩說的是什么意思,您知道嗎?這枚陶球上面的紋飾應該是史前先民們對所開墾的農”田”進行的一種象形反映,一方面表明當時先民們開墾種植的土地已經是“田”字形的規整形態,并且形成了網絡狀的水利排灌系統,反映了屈家嶺遺址史前先民們種植和管理水稻的先進技術水平和稻作農業的成熟發達;另一方面,它看起來象是早期文字的萌芽!

 

8.

 

  五千年左右,屈家嶺遺址的先民們能夠把一種彩陶杯制作得象蛋殼一樣薄,你覺得是空穴來風嗎?當然不是。屈家嶺遺址真的出土了一些這樣的蛋殼彩陶杯,形似我們當今的一次性紙杯,杯壁厚度一般在0.5毫米左右,多數內外皆繪黑彩,有的內壁還飾有多組呈等分分布的“心”形紋,這種超薄易碎卻異常精美的物件是用來干什么的呢?讓我們以現代人的詩意想象來推測一下它的用處吧:

 

  蛋殼彩陶薄酒杯,三苗先民歌聲飛。

  粳稻佳釀祭先祖,千杯萬盞也不醉。

 

  讀罷這首詩,人們仿佛看見屈家嶺遺址這一史前大型中心聚落內正在舉辦一場盛大而又神秘的活動:只見三苗先民們烹豬宰羊、載歌載舞,眾多獨具特色的陶器擺滿祭臺,聚落首領鄭重端起盛滿粳稻美酒的蛋殼彩陶杯,祭天,祭地,祭祖……這種蛋殼彩陶杯,為屈家嶺文化所獨有,代表了當時快輪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

 

9.

 

  在屈家嶺遺址這片有山、有水、有平原的桃花源,遠古先民們在此安居下來,又是怎么解決穿的問題呢?當然是紡紗織衣了。但我們不禁要問,他們又是怎么紡紗的呢?自然用上了當時的紡紗神器——紡輪。以下這首詩描述的就是這一神秘物件。

 

  小小彩陶扁扁,中間穿孔圓圓。

  紡輪紡紗飛轉,細紗密織薄衫。

 

  屈家嶺遺址出土的陶紡輪,從形制上來看大都呈圓餅形,平均重量最輕,紡出的紗最細,因而織出的布最精密。

 

  屈家嶺文化晚期,屈家嶺遺址出現了一些彩陶紡輪。眾多不同紋飾的彩陶紡輪中,有一枚我們形象地謂之“雙魚‘游’紡輪”,最具特色,像極了我們當今引以為傲的太極陰陽圖,反映出先民們希望天地萬物和諧相生的理念和樸素唯物的自然觀。屈家嶺遺址出土精美的彩陶紡輪,是史前這一大型環壕聚落遺址群紡織手工業向高水平發展的產物。

 

10.

 

  《屈家嶺文化》的著述者張緒球先生說,屈家嶺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石器中,有一種禮儀性石斧也稱作“鉞”。

 

  玉是山川的精英。自古以來,人們就那么愛玉,賞玉、信玉,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玉文化。“ 玉鉞”的出現,可能是軍事指揮權或王權的象征,還有可能因為其通透寶貴而被先民們運用到隆重的祭祀活動中。屈家嶺遺址出現這樣少有的玉鉞,應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屈家嶺遺址上三苗先民們生產、生活邁向更高文明層次的一種歷史性見證。正所謂:

 

  源遠農魂五千年,三苗聚落“鉞”應知。

  青玉裊裊煙似起,靈“鉞”祭祀通天意。

 

  稻盛陶興話古今。曾經生活在屈家嶺遺址上的三苗族群先民們因地制宜筑起最堅固安全的大環壕,吃的是當時最優的粳稻米,穿的是最細致緊密的衣服,住的是結實又防潮的紅燒土房,安居而樂業。長江中游江漢地區農耕文明的興起并強勢擴張和影響周邊廣大地區,無不顯現屈家嶺遺址在新石器晚期獨特的歷史、科學、文化價值。201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5號文件提出,實施“中國農谷”省級戰略,重點將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打造為“農耕文化旅游區”,融入“大洪山生態休閑旅游區”及“漢江國脈探秘旅游廊道”的整體建設。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于2017年底獲批國家立項建設,201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獎其納入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20219月成為第九批中國僑聯國際文化交流基地;20221229日,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全國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讓我們在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探尋長江文明起源的過程中不斷汲取精神滋養和前進力量。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天天操狠狠操夜夜操| 亚洲国产小视频| 美国一级毛片完整高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2021乱理片宅它网| 欧美XXXX做受欧美1314| 国产日产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欧美日本在线视频|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rbd奴隷色の女教师4|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www| 亚洲人成777|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91手机视频在线|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影视|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黑人巨大3dvideo|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噼里啪啦免费观看高清动漫| 4ayy私人影院| 天天澡天天摸天天爽免费| 中国黄色免费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