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泮月光曲
作者:何詩曼
通惠河位于京城東部,聽我爺爺講是元代都水監郭守敬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發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不僅是北京的一條經濟命脈,而且也是京城著名的風景游覽區。
我家就住在通惠河附近,凡是有月亮的夜晚,爺爺都要帶我到通惠河泮散步賞月。聽爺爺講月亮有若干個稱呼,諸如玉兔、玉盤、玉桂、玉鉤、玉鏡、冰輪、冰鏡、廣寒宮等等。月亮里面有嫦娥、有玉兔、有吳剛,關于嫦娥的故事爺爺給我講了好幾個版本,最生動的便是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之一,每年中秋月夜,我們一家子便聚集在通惠河泮,一邊吃月餅賞月,一邊聽爺爺講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曾有十個太陽,曬得大地冒煙,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有個叫羿的英雄力大無比,他用寶弓神箭,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最后那個太陽一看大勢不妙,連忙認罪求饒,羿才息怒收弓,命令這個太陽今后按時起落,好好兒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麗賢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歡她。一個老道人十分欽佩羿的神力和為人,贈他一包長生不老藥,吃了可以升天長生不老。羿舍不得心愛的妻子和鄉親,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收藏起來。羿有個徒弟叫蓬蒙是個奸詐小人,想偷吃羿的長生不老藥好自己升天成仙。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帶著徒弟們出門打獵去了。傍晚時分找借口未去打獵的蓬蒙闖進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倉促間把藥全部吞下肚里。瞬間她便身輕如燕,飄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愛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來。
羿得知消息后心如刀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跑月亮也跑,無論如何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著月亮出神。此時月亮也格外圓格外亮,就像心愛的妻子在望著自己。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宮,默默地遙望下界,思念丈夫和鄉親們。她那美麗的面孔,使得月亮也變得格外圓格外亮。羿和鄉親們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對嫦娥的思念。從此年年如此,代代相傳。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為中秋節。
民間傳說月亮里面有棵桂花樹,由吳剛負責采摘桂花釀造桂花仙酒。爺爺卻說月亮里那棵樹不是桂花樹而是梭羅樹,根部還夾了一個人,越看還真像一棵樹,還真像一個人被夾在樹底部。爺爺說這個人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可是打得玉皇大帝鉆桌子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正因為他違犯了天規,被罰在月宮里砍梭羅樹,責令他砍斷了梭羅樹方能得到赦免。誰知這棵梭羅樹堅硬如鐵,砍了半天也才砍了幾寸深,更邪門兒的是辛辛苦苦砍了一天,一覺睡醒樹體又合攏了,而且還連縫隙都沒有。一連砍了好幾年天天都如此,孫悟空一氣之下便將自己的身子塞在梭羅樹的縫隙里,心想待睡上一覺再接著砍不遲,然而卻被樹縫隙牢牢夾住動彈不得,直到五百年后才被觀音菩薩救出來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去了。爺爺最后給我解釋說民間故事不能代表科學,科學解釋月亮即月球,是轉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的天然衛星,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星球。
我每月注意觀察月亮的變化,她像一位高明的魔術師,一會兒圓得像玉盤,一會兒彎得像鐮刀,一會兒又像一葉小船,我便想起了小學一年級那篇課文:“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眾所周知月有陰晴圓缺,她才如此千嬌百媚,她有著象牙似的色彩,給人們無限遐想,有著圓缺的變幻,才有一番獨特的美。皓月當空,正如生命的輪回,沒有單單圓滑的枯燥,卻有變幻的情趣。
我最愛夏夜的月亮,一輪皎潔的圓月早早就懸掛在東天上,把她那如銀似玉的光輝灑在通惠河泮。晚風陣陣,空氣里飄散著無名花兒的溫馨,不時從遠處傳來一兩聲云雀的囀鳴。遠處的山影深邃神秘,近處路旁嵩草里的蛐蛐和蟈蟈的鳴叫聲此起彼伏,這邊停了,那邊又馬上叫了起來。
月光恰似一曲遙遠的歌,伴著河水流淌的旋律奔向遠方。
皎潔的月光從人行道枝葉的空隙里篩下來,斑斑點點灑落在通州河泮兩側的人行道上,斑駁的月影在我的腳下跳躍,我眼前的月光像一曲扣人心弦的旋律,是詩人心中永恒的絕唱。月光像一壺甘冽的清酒,釀的時間越久,越發溢出醉人的沉香;月光像一位知己,傾聽你心的絮語,給你最真誠的勸告;月光譜出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動人旋律,猶如此時在月光曲中,自我陶醉,自我享受。
月亮是地球的守護神,每天圍著地球在轉,她是那么的忠誠那么的守信,又是那么盡職盡力。
月光是上蒼派來的美妙天使,那些有關嫦娥的傳說,至今還讓塵世的人們浮想聯翩。但她又是一個招惹是非的女人,天蓬元帥豬八戒就栽在她的手里。
通惠河泮兩邊人行道上散步的男女老少越來越多,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賦予的美好夜晚。我跟爺爺一步步走向深水潭,只見水面上撒開浮動不定的銀輝,好似銀魚兒在那里跳動,像一面開闊的明鏡,像一塊無暇的白玉,更像一條綴滿寶石的長綢帶。水面上倒映著金黃色的月兒,還有幾顆耀眼的亮星星。河水如鏡,不知是河水倒映著藍天,還是藍天倒映著河水……
作者簡介:何詩曼、女,北京市通州區貢院小學五年級學生,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小作家。已發表《在那非常時期的日子里》、《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夢回香山紅葉》、《發生在昨天的故事》、《永恒的記憶》、《遙遠的紅色往事》、《話說我的奶奶》、《發生在上學路上的故事》、《通州河泮夕陽紅》等多篇散文,其中散文《遙遠的紅色往事》榮獲廣東第五屆紅色日記征文大獎賽一等獎,《話說我的奶奶》榮獲首屆新秀杯全國青少年文藝創作大賽優秀作品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