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女兒
作者:譚昌乾
我們家外孫女清禾小朋友,在微信語音里說:“外公、外婆,下個星期來接我,我要到洛表去玩”!
正好是星期六,我們開車一百三十公里到敘州區去接她,準備帶她來家里玩,女兒女婿加班忙不過來,這樣可以讓他們輕松一點。
先沿S436省道走一段到楊杈,進入宜威高速洛表收費站,經鳳凰咀大橋,過羅渡寨子,上羅服務區,上羅特大橋,上羅隧道,底洞隧道,柏楊林大橋,山茶花隧道出長寧,過走馬嶺隧道,五指山隧道,柏楊坪隧道,銅鼓隧道,出龍頭,在花灘附近接上宜彝高速。上羅隧道七公里多,山茶花隧道六公里多。上羅特大橋和柏楊林特大橋比較長。宜彝高速經八臺地隧道、楊家灣隧道,青龍嘴隧道,分路往宜賓水富方向,經千基榜大橋,再沿宜賓繞城高速走六公里左右,接G85銀昆高速,過金沙江大橋,柏溪收費站,建設路,江霞路,到達女兒家。
小朋友不在家,女兒帶她到金沙廣場玩去了。
我們先煮晚飯等待他們回家。
其實我們猜想,小朋友變化性大,這次不一定會跟我們去。隨她,愿意去就帶她去,不愿去也隨她,小孩子嘛。不愿去硬是帶去了,發起橫來不好收拾,哄也不管用。
下午五點過,女兒帶小朋友回來,看見我們很興奮,說:“外公外婆帶我上洛表”。
外婆問她:“你要到洛表耍多久嘛”?
清禾:“兩個星期”!
外婆:“你不哭嗎”?
清禾:“我不哭”!
外婆:“那就說定嘍,拉個勾”!
清禾:“拉勾”!
看樣子是真的想去了。
第二天早上,女兒女婿上班,我們收拾行李,帶她坐車,沒哭,還跟爸爸媽媽說“拜拜”,沒出現拉住媽媽不讓走的場面。
路上,有點興奮。清禾小朋友先給外公外婆唱了一支幼兒園學得的兒歌,歌名叫《三只貓》。聽了幾遍才搞清楚,有幾句歌詞是:“一只貓兩只貓三只貓,三只小貓喵喵喵,成長的路上多煩惱,成長的時光很美妙。一只貓兩只貓三只貓,三只小貓喵喵喵,外面的世界真奇妙,長大的我們越來越好”。唱的時候,伸三個小指頭,還要學三聲貓叫:“喵喵喵”,搖擺搖擺腦袋,樣子憨態可掬,兩歲多點的小朋友嘛!
兒歌唱了,再背唐詩三首。一首是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二首王維的《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三首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詩背了,又改唱唐人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能記多少是多少,沒什么特別要求。兒童的天性是玩,順其自然,隨性就好。能簡單學唱一些兒歌、識記一些古詩是好事。小朋友主要是看兒童識字圖畫,糾糾筆點圖,便有語音讀或唱,慢慢地就記得一些。
她最喜歡看隧道里的燈光,一例一例,排掛棚頂,整整齊齊,猶如天上的星星。每次過隧道,她就大喊一聲:“我來了”!她問外婆,隧道的星星有多少個,外婆告訴她,這不是星星,而是隧道照明燈。”
我們在竹海服務區休息一下,帶她上個廁所。再起步,外婆講個摘星星的故事,倦了就睡著了,醒來,已經到洛表。
下車,我們提行李,她抱一個玩具《布牛牛》進屋,她出生那年屬于牛年,特喜歡那個《布牛牛》。進屋沒跳沒哭也沒笑,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一會跑這間,一會跑那間,每間屋子東看看、西看看,感覺環境是特別陌生。
其實小孫女已經是第四次來此了。第一次是一歲左右女兒帶她回來住一夜,第二次是疫情期間,女兒女婿回去值班,放她在家我們照看,本來準備多住幾天,誰知第一天半夜醒來不見媽媽,大哭不止,馬上翻身下床就要去找媽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哄睡,第二天早起就不玩了,哭鬧著要找媽媽,怎么也哄不住,關鍵是她要跑,問女兒的意見是送她回去。我們開車送她到底洞,爺爺奶奶開車過來接她回去。第三次是去年上半年,隨女兒女婿來家住過一夜。有爸媽在,不得哭。
這次,白天還好,吃飯、玩耍、晚上看一會兒《豬豬俠》準備睡覺,突然之間想起,媽媽沒來,馬上提出兩個要求:一是要挨媽媽睡,媽媽沒來,肯定是不行。二是要跟奶奶打電話。最后外婆通過視頻,媽媽哄、奶奶勸,倦了,終于睡去。半夜抱她解個小手就直接睡到天亮。
第二天早餐吃牛奶、雞蛋、點心,飯后外婆帶著上天天超市購買草莓、QQ糖、酸酸奶、蜜餞等食品,到兒童服裝店購買一件橙色保暖衣服,熊熊襪子,回來同隔壁鄰居孩子二妮到大山轉路玩耍,一路歡笑,采摘野花插頭上扮靚自己,問外婆“我乖不乖”?外婆說:“不哭不鬧還是乖”!愛美不分大小。
兩個孩子在路上看到一群螞蟻搬家,就被小動物吸引,在那兒反復觀看,看見螞蟻叼著物品,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樂在其中。
轉山累了,晚上回來洗澡睡覺。
本來情緒好好的,一瞬間又想起要媽媽挨,要給奶奶打電話,又視頻、打電話,在哄勸中慢慢進入夢鄉。人們常說,黃昏孩子不離娘,大概是指小孩子黃昏那個時候最缺乏安全感,找媽媽是因為媽媽能夠帶來安全。
后來幾天,慢慢適應。她也不再每晚找媽媽,外婆也有辦法讓她聽從管理,畢竟是小孩子嘛,外婆到哪她到哪,成了個小跟班。
吃飯、穿衣、睡覺、玩耍,日子過得不亦樂乎,偶爾還要信筆涂鴉,描繪一下心中的美麗,還以為她真的能玩上兩個星期呢!
周五晚上,女兒同孫女視頻,問她還要耍不,她說不耍了,要回去,要求媽媽過來接她。女兒勸她再耍一個星期,她不樂意了,反復要求女兒來接她,多說幾句,干脆哭上了,哭得那個傷心,那個可憐,讓女兒不忍心,最后同意連夜開車過來接她。
看見女兒,她又高興起來,女兒勸她再耍幾天,她不干。
最后,外婆跟著過去照看她。
2024年2月3日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