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作者/池征遙
此生有涯,而知無涯。人各有命,不知天命者無以為君子。性存天理者仁,命存道理者智,身存情理者勇,這些都是先賢圣德對人生意義的詮釋。
我們從天地父母那里來,最終都會回歸到天地自然中去,這就是世間萬物永恒不變的規律。人活著的目的與意義,其實就是帶著使命而來,完成使命而去。在這個過程中,就是要認知自己,不斷修正完善,最終趨向理想圓滿的境界。
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有多少人能講的清楚,道的明白?很多人感覺自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甚至認為活著似乎已經很艱難了。可是,人生的意義僅僅是為了活著嗎?我想,不完全是這樣的。
如果僅僅是為了活著,我們就不會因為看到花開花落時心情隨著眼前的境況轉移了;就不會因為看到江河奔騰時的磅礴氣勢而熱血沸騰了;就不會因看到月明星稀的夜晚而心思放空了;也不會因為人間正道是滄桑而心浮氣躁或靜若止水。
人生的意義也許就是那瞬間的喜怒哀樂,是情緒的波動,是偶爾的傷感,是偶爾的矯情或偶爾的愉悅。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中,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切都是因自己的感知而真實存在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變化運動的。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么不愿意相信世上還有很多的美好?有很多的奇跡呢?
佛陀的般若覺智認為,“自性本源”就是自己,是有情生命的本體。傳統道家學說之“道”,就是佛教經典《金剛經》中提到的“如來”。我們一旦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就知道了每個人的真如本性,這個“本性”非因緣所生,非自然而成。它生滅輪回,變化無恒常。如果能有幸遇見它,就能大徹大悟,找到自我,認識自我,回歸自我,獲得智慧、喜悅和安寧。這些也許就是生命的終究意義。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