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崔榮德老師
作者:冉菲玲(重慶)
重慶酉陽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有一位教育界的楷模,他以無私的愛、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照亮了無數學子的求學之路。
他,就是酉陽后坪鄉中心小學校崔榮德老師。
一位在基層教育崗位上默默耕耘37年并且碩果累累的鄉村教師。本文將從資助學生、撰寫的論文、出版的書籍、獲得的榮譽以及專家的評價等多個方面介紹崔榮德老師在教育上取得的卓越成就。
一、資助學生:點亮希望之光
崔榮德老師深知,對于許多鄉村孩子而言,教育是他們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執教生涯中,他始終將資助貧困學生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使命。每當遇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崔老師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工資和獎金為他們墊付學費、購買學習用品,甚至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從2009年3月開始,崔老師在后坪聚寶小學一直對學生崔浪和崔婷婷兄妹倆無償資助學雜費,直到讓他們小學畢業走進初中。2012年9月,崔老師調后坪鄉中心校戴帽初中后又對他班上讀初三的劉靜、陳勝發、雷宇、龔真紀等4位學生在經濟上給予支助,而且還為他們尋找愛心人士贈送衣服、鞋子和學習用品。尤其是2016年9月,學生劉國軍的母親去世,家庭經濟十分貧困,崔老師經常去劉國軍家訪,為他買衣服買鞋子,還為他家去鄉上爭取了低保,讓他繼續上學,直到初中畢業。崔老師就是這樣,時時為學生作想,在他的資助下,無數寒門學子得以繼續學業,其中不乏后來成為社會各界棟梁之才的佼佼者。崔老師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學生們的心中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二、撰寫的論文:深耕教育沃土
作為一名教師,崔榮德深知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的重要性。因此,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他始終保持著對教育科研的熱愛與追求。多年來,他結合教學實踐,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撰寫并在《中學語文》《科學導報》《素質教育報》《中學生導報》《未來教育家》《人民教師》《今日教育》《進展》《科學咨詢》等全國三十佘家教育刊物公開發表了近60余篇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涵蓋了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學生寫作能力培養、鄉村教育現狀與對策以及中小學校管理等多個方面,不僅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也為推動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其中,《龍門陣語言教學嘗試》一文更是在全國教育界引起了較大反響,為鄉村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除了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外,崔老師還獨自完成了中國教育學會、中國人生科學學會等5個國家級重點課題,這些論文的發表和課題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教育的發展。
三、出版的書籍:傳承文化薪火
除了撰寫學術論文外,崔榮德老師還積極投身于文學創作和教育專著的編寫工作。他將自己對教育的熱愛與理解融入筆端,創作出了多部具有深刻思想內涵和獨特藝術風格的詩集和教育專著。其中,《低處的樹說》《夢回唐朝》《逆光行走》等詩集以其真摯的情感、新穎的意象和質樸的語言贏得了廣泛贊譽;而《六瓣文德書(我的作文秘笈)》《杏壇漫步》《山中,鈴聲為誰而鳴》《崔老師談小學生作文》等教育專著則以其系統的理論體系、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獨到的見解為廣大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幫助。這些書籍的出版不僅豐富了我國教育文化寶庫也為崔榮德老師在教育領域的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他成為了一名名至實歸的鄉村教育家。
時至今日,崔榮德老師共完成了8部詩集小說集和7部教育專著的編寫并公開出版,在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六瓣文德書》(我的作文秘笈)獲《人民政協報》《中華兒女》雜志社評為教育類作品金獎。2017年7月,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中國詩歌網在北京還專門舉辦了崔榮德《逆光行走》詩歌研討朗誦會,該研討朗誦會被中國詩歌學會收錄在當年的《中國詩歌年度報告》,在文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四、獲得的榮譽:實至名歸的肯定
崔榮德老師在教育領域的杰出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他先后被重慶作家協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等吸收為會員,并且榮獲了“全國最美鄉村教師”“重慶教書育人楷模”“十大師德標兵”“全國教研先進個人""全國語文教壇明星"“中國新詩百年最具活力詩人”“中國當代最美詩人”等眾多榮譽稱號。這些榮譽的獲得不僅是對崔老師個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對他所代表的鄉村教育精神的頌揚。
特別是當他入選“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前100名并接受《光明日報》專題報道后更是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人們紛紛為這位在艱苦環境中默默奉獻的鄉村教師點贊喝彩,同時也對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更深的關注。2023年10月,崔榮德老師被中國中央電視臺CCTⅤ《藝術名家》《藝術傳承》欄目組聘為特約藝術顧問,這標志著崔老師的藝術成就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認可。
五、專家的評價:德才兼備的典范
崔榮德老師在教育領域的卓越成就也引起了眾多專家的關注和贊譽。他們紛紛表示,崔老師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育工作者,他不僅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更在師德師風方面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專家們指出崔榮德老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他勇于探索和創新不斷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他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師風范。這些品質不僅讓崔老師成為了學生們心目中的好老師,更讓他成為了同行們學習的榜樣和標桿。
37年的底層艱苦生活,崔榮德老師在飽受人生風風雨雨煎熬的同時用詩意的執著與命運抗爭中,仍以仁愛之心,張開教育和文學這兩扇翅膀在烏江邊飛翔,人們很難想象,這個苗族詩人,這個鄉村教育家是怎樣從貧困家境中忍受磨難到扎根底層生活承受一切該來不該來的委屈,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
如今,崔榮德老師已成長為酉陽乃至全國教育領域的一顆璀璨星光,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照亮了無數學子的求學之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推動了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他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評價。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期待崔榮德老師能夠繼續在教育和文學領域發光發熱,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