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里的童年時光
作者:魏曉慶
記憶深處,小學同學的哥哥三順家,仿佛是一座神秘的寶藏庫。那時的我,總也猜不透,究竟是因為他家家境優(yōu)渥,還是作為家中獨子備受寵愛,總之他的書架上滿滿當當,藏著數(shù)不清的書籍。
蹲坐在三順哥哥家斑駁的門檻外,指尖摩挲著書頁微微卷起的邊角,仿佛就能觸碰到金庸先生筆下那個風起云涌的江湖。郭靖在《射雕英雄傳》里懷揣赤子之心,用笨拙卻堅定的步伐丈量俠肝義膽;《天龍八部》中眾生皆苦的恩怨情仇,如一張細密的蛛網(wǎng),將江湖兒女的命運緊緊纏繞;令狐沖于《笑傲江湖》里肆意揮劍,那份灑脫不羈的豪情,在字里行間肆意流淌;而《雪山飛狐》迷霧重重的詭譎情節(jié),更似一場永不停歇的冰原迷局,引得人深陷其中,欲罷不能。當目光轉(zhuǎn)向歷史演義的泛黃篇章,《薛丁山征西》與《薛仁貴征東》里,薛氏父子金戈鐵馬踏碎煙塵,征戰(zhàn)的號角聲仿佛穿透紙張在耳畔轟鳴;《楊家將》的書頁間,滿門忠烈身披銀甲浴血沙場,那些浸透血淚的悲壯故事,化作滾燙的文字,燙得人心口發(fā)疼。
每當翻開書頁,薛氏父子馳騁沙場的英勇身姿總令我驚嘆不已,胸中激蕩起無限豪情;而楊家一門忠烈,為家國舍生忘死,最終落得悲壯結局,又讓我痛心難抑,淚水常不自覺地滑落臉頰。那些在書香中穿梭的時光,每一頁都承載著難以忘懷的悸動與震撼。
對書的渴望,讓我每日都像個眼巴巴盼著施舍的小乞丐,可憐兮兮地蹲守在他家門檻邊,只為等三順哥哥“分發(fā)”一本書。而他定下的規(guī)矩——只能在他家看,還不許弄臟,在那時的我看來,根本算不上嚴苛,反倒成了我珍貴的“閱讀契約”。那段日子,因為看書時頻繁查字典,我識字量遠超同齡人,閱讀速度也越來越快,三順哥哥似乎因為我看書快,也將書保護的很好的緣故,借給我的書愈發(fā)多了起來。還記得,我在他家讀的最后一本書,是《五鳳朝陽刀》的第一部。可命運弄人,三順哥哥要去城里求學,從此,那后兩部的故事便成了我心中難以填補的空缺。此后的許多年,《五鳳朝陽刀》的情節(jié)在我腦海中反復盤旋,讓我心心念念。直到高中,當我終于有了自己的零花錢,第一時間就買下了那兩本書,迫不及待地讀完,才算是圓了兒時的夢。
至今仍清晰記得,在三順哥哥家門檻外,總有我與老同學李發(fā)國席地而坐的身影。一得空閑我倆便積極的奔赴這方小小的“閱讀天地”,成了門檻外雷打不動的常客。經(jīng)常是沉浸在文字搭建的奇妙世界里,渾然忘卻了時光流轉(zhuǎn)。常常是家長扯著嗓子,一遍又一遍地高聲呼喚“吃飯啦”,那聲音穿過巷道、越過圍墻,在我們耳畔回蕩許久,才戀戀不舍地合上書頁,意猶未盡地往家走。如今回首,那段蹲在門檻邊如饑似渴讀書的歲月,早已成為我童年最刻骨銘心、充實美好的回憶。在那個物質(zhì)與精神都相對匱乏的年代,是三順哥哥的慷慨相助,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浩瀚世界的窗,這份情誼,我始終銘記于心。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