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家鄉的那口老井
青山文客/文
在我記憶的深處,有一幅溫柔而美麗的畫卷,總是在腦海縈回,那是我家鄉的那口老井,已經深深地嵌入我的記憶之中。在老家坪里的低凹之處,用青色的條石嵌就的一口老井,它如同一顆鑲嵌在大地之上的明珠,一年四季不停地涌出清泉,滋養著老家的人們,滋養著一方水土,也滋養了我心中那份剪不斷的鄉愁。
春天,萬物復蘇,老井周圍更是生機勃勃。嫩綠的草芽從井邊的土圍墻上探出頭來,望著井邊忙碌的人們。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在這片土地上時,老井也迎來了它一天中最溫柔的時刻。霧氣裊裊娜娜,如同輕紗般籠罩在水井周圍,給這平凡之地披上了一層神秘而夢幻般的薄紗。井水清澈見底,仿佛能洗凈世間一切污穢。那碧綠的水面,宛如一面鏡子,映照著藍天白云,也映照著我童年的歡笑與夢想。
夏日炎炎,老井成了我們避暑的天堂。井邊的大樹下,總是聚集著村里的老少,他們或搖著扇子,或談笑風生,聊渴了,舀一瓢井水,咕嚕嚕喝下去,享受著井水帶來的絲絲涼意。井水在夏日里顯得格外清涼,每當太陽高懸,熱浪滾滾之時,只需打一桶井水上來,那透徹心扉的涼意瞬間便能驅散所有的炎熱與疲憊。天氣越熱,井水就越涼,潑到身上,冰冷冰冷的,打一個寒噤,暑氣一下子就消失了。孩子們更是樂此不疲,爭相用井水洗臉、潑水嬉戲,那清脆的笑聲,在井邊回蕩,成為夏日里最動聽的樂章。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老井最為繁忙的時候。金黃的稻谷在陽光下閃耀,那是大地對辛勤耕耘者的饋贈。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老井無私的滋養。井水從井沿缺口處潺潺流出,匯入下方的水塘,再經由溝渠灌溉到每一片田地,滋養著地里的莊稼,讓它們茁壯成長,最終迎來豐收的喜悅。村民們挑著水桶,來來往往于井邊與田間,那忙碌的身影,是對老井最真摯的感激與敬仰。其他地方到了秋旱,水貴如油。可是我老家的井水源源不斷,從未斷流。滋養著四面八方的鄉民,難怪村民們說這是一口神井。誰家的小孩出點毛病,老年人就在井邊倒一杯齋飯,燒幾片紙錢,小孩的毛病一般就好了。特別是甲戌年大汗,水貴如油,而我老家的井水確是常年不斷流,成為了村民的救命水。
冬天,當雪花紛紛揚揚,大地一片銀裝素裹時,老井卻展現出另一番奇異的景象。井口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那是井水在寒冷中依然保持溫暖的見證。即使外界冰雪覆蓋,井水依然溫熱如初,仿佛是大自然賦予的奇跡。村民們在這樣的季節里,依然可以無憂無慮地洗衣洗菜,不用擔心刺骨的寒冷。那溫暖的井水,不僅溫暖了雙手,更溫暖了人心,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這口老井,四季更迭,卻始終如一,用它那甘冽的泉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村民。它的水質清澈甘甜,無論是泡茶還是煮飯,都能讓食物的味道更加鮮美。因此,周圍的人家,無論遠近,都愿意到這里來挑井水喝,無一不夸贊這是一口好井。每當夕陽西下,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幅動人的畫卷,讓人心生向往,也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歲月如梭,時光荏苒。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鄉也悄然發生著變化。現代化的設施逐漸取代了古老的傳統,許多曾經熟悉的場景,如今只能在記憶中尋覓。我也離開了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去了遠方的城市,開始了新的生活。但無論身在何方,心中那份對家鄉老井的眷戀,卻如同井中之水,永不干涸。
每當夜深人靜,月光透過窗簾,灑在我的床前,我總會想起家鄉的那口老井。月光下的老井,更加顯得寧靜而神秘,仿佛能穿越時空,將我的思緒帶回那個充滿溫情與歡笑的小村莊。我想念那井水的清甜,想念那井邊的歡聲笑語,更想念那份簡單而純粹的生活。
老井,它不僅是一口井,更是家鄉的靈魂,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是承載著無數人記憶與情感的紐帶。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那份對家鄉老井的深情,卻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我多么希望在今后有一天,我會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站在那口老井旁,讓清涼的井水再次拂過我的手心,讓那份久違的親切感再次涌上心頭。我會用雙手捧一捧井水,讓甘洌的清泉再次滋潤我的肺腑,品嘗那久違的味道。感謝它在我生命中留下的不可磨滅的印象。因為我知道,無論走到哪里,家鄉的那口老井,都將是我永遠的歸宿,是我心靈的港灣。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