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十六日:火焰與葡萄編織的盛夏綺夢
陳寶林
2023 年的夏日,像是被熱辣音符勾勒出的序章,蟬鳴初起,大地披上了熾熱的外袍。而我,一個普通的老人,在女兒的軟磨硬泡下,拉上老伴,帶著外孫女,懷揣著對遠方的憧憬,踏上了北疆十六日的奇妙征程。這是一場夢的旅程,一場在火焰與葡萄間編織的綺麗之夢。
當飛機沖破云層的束縛,進入那無垠的天際之時,腳下那片廣袤無垠的土地,像是被施了魔法的調色盤,瞬間在我的眼前鋪展開來。金黃的沙漠如流沙般肆意傾瀉,翠綠的草原宛如柔軟的綠毯,恣意鋪展,而湛藍的湖泊則像是散落人間的寶石,靜謐地鑲嵌在這片土地之上。而那火焰山與葡萄溝,恰似鑲嵌在這條旅程線上最耀眼的兩顆明珠,將我們的夏日記憶點綴得熠熠生輝。
抵達火焰山那日,正午的陽光仿佛給天地間掛上了一盞巨型聚光燈,光芒萬丈,熾熱無比,每一寸空氣都似乎在燃燒。遠遠望去,那赤紅的山體宛如一條蟄伏的火龍,從遠古的巖漿中騰躍而出,周身蒸騰著熱浪,連空氣都扭曲成了跳動的火苗。我顫抖著伸手觸碰巖壁,滾燙的溫度順著指尖傳來,像是一道電流瞬間貫穿全身。恍惚間,我竟像是觸到了神話里的三昧真火,那是一種足以焚盡世間萬物的熾熱。女兒舉著手機興奮地念著攻略:“媽,這里地表溫度能超過八十度呢!”她的聲音在空氣中顫動,仿佛也被這炙熱包裹。而外孫女眨著大眼睛,突然踮腳湊到我耳邊,聲音帶著一絲童稚的神秘:“姥姥,孫悟空是不是在這里把屁股燙紅了呀?”童言無忌如一串銀鈴,刺破這熾熱的氛圍,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眼前這片熾熱的土地,因著《西游記》里三借芭蕉扇的傳說,更添了幾分神秘色彩。烈日下,我仿佛看見孫大圣騰云駕霧,在這火焰山的火海中穿梭,與鐵扇公主斗智斗勇。他的身影如一道閃電,在這熾熱的土地上留下劃痕,神話與現實在此刻奇妙交融,連呼吸都帶著奇幻的味道。
告別火焰山的滾燙熱情,我們仿佛從地獄的火焰中穿越,來到了天堂的花園。葡萄溝的清涼綠意瞬間將我們包裹,那種溫潤如玉般的涼意,瞬間驅散了火焰山的熾熱余溫。還未走進溝內,空氣中便飄來陣陣沁人心脾的甜香,那是葡萄成熟特有的芬芳,像一只無形的手,牽引著我們加快腳步。踏入葡萄溝,眼前的景象宛如走進了童話世界:層層疊疊的葡萄架遮天蔽日,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垂掛而下,紫的像瑪瑙,綠的似翡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誘人的光澤。外孫女興奮地跳起來,小辮子隨著動作歡快地搖晃:“哇!好多葡萄,像天上的星星掉下來啦!”她的歡呼聲在山谷間回蕩,像是在為這片土地歌唱。
我們跟著熱情的維吾爾族大叔走進葡萄園,他的笑容如那成熟的葡萄,飽含著熱情與甜蜜。他手把手教我們挑選最飽滿的葡萄。我握著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一串熟透的葡萄,那葡萄如同寶石般墜落,指尖沾著清甜的汁水。剝開薄如蟬翼的葡萄皮,果肉在陽光下近乎透明,像是一顆顆玉珠。咬上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口中爆開,濃郁的果香瞬間填滿味蕾。外孫女吃得滿嘴紫漬,還不忘把葡萄舉到我嘴邊:“姥姥你嘗,比我偷吃的糖還甜!”她天真的話語逗得一旁的老伴笑得直抹眼淚,那笑容里全是溫馨與滿足。
正當我們沉浸在采摘的喜悅中時,一陣歡快的手鼓聲響徹葡萄園,那鼓聲如心跳般強烈,如泉水般清澈。循聲望去,幾位身著艷麗艾德萊斯綢裙的維吾爾族姑娘,踏著鼓點從葡萄架下輕盈走來。她們的裙擺像綻放的花朵,發間的鈴鐺隨著舞步叮當作響,仿佛是自然的樂章。姑娘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加入,外孫女第一個沖上去,學著她們的樣子扭起小屁股,雖然動作笨拙,卻把所有人都逗樂了。老伴也被拉進舞圈,年輕時當過文藝兵的他,此刻竟還能踩準節奏,和姑娘們跳得有模有樣。陽光透過葡萄葉的縫隙灑在每個人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歡聲笑語與音樂聲交織,空氣中浮動的甜蜜仿佛都凝固成了永恒的快樂。
在葡萄溝的時光過得飛快,離開時,我們的行囊里裝滿了晾曬的葡萄干,那是這片土地饋贈給我們的禮物。衣兜里還揣著姑娘們硬塞的葡萄,顆顆飽滿,顆顆香甜。回望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我忽然覺得,北疆之旅就像一串葡萄——火焰山的熾熱是酸澀的外皮,剝開后,葡萄溝的甜蜜與溫情便是最飽滿的果肉,而與家人相伴的點點滴滴,就是那貫穿始終的藤蔓,將所有美好緊緊串聯,釀成了記憶里最醇的甘甜。
十六天的旅程,像是在時光的河流中劃過一道濃墨重彩的波浪。我們在北疆的土地上留下足跡,帶走回憶。那火焰山的滾燙,葡萄溝的清涼,還有那維吾爾族的熱情,都在我們的生命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是一個綺麗的夢,一個屬于盛夏的夢,一場在火焰與葡萄間編織的綺夢。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