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校長
作者:錢緒彬
今年3月,我踏上了云南的土地。旅游中巴在盤山公路上蜿蜒前行,導游舉著喇叭介紹當地風物。當“張桂梅”三個字突然從導游口中蹦出時,我的心微微一動。這個名字于我,雖常在新聞報道中見到,卻始終隔著屏幕的距離,未曾真正走近。
“張老師最喜歡桂花,”導游的聲音在車廂里回蕩,“但她總把別人送的花轉送給學生。”車窗外,云南的陽光格外刺眼,照得人眼眶發熱。我望著遠處連綿的青山,想象著一個瘦弱的身影如何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為那些山里女孩開辟出一條通往遠方的路。
那時的我,對張桂梅的了解僅限于片段式的新聞報道和偶爾看有關她的電視劇。直到前幾日深夜,一切都變得不同。
那是個輾轉難眠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指尖在手機屏幕上漫無目的地滑動。突然,一段頒獎典禮的視頻跳了出來。那是央視6臺“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現場,宋佳因飾演張桂梅而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屏幕里,她站在領獎臺上,眼眶微紅。她激動地說:“感謝張桂梅老師,她讓我知道了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特別重要,我想,這就是張老師傳遞給我的精神力量,未來我會把它繼續傳遞下去。”
之前,我看過一小段張桂梅對宋佳評價極高的視頻:“她把我那些小動作都學活了。”
我怔怔地看著,突然很想深入了解那個真實的身影。手指不自覺地點開了搜索框,一段央視采訪張桂梅的視頻出現在眼前。畫面中的她坐在嘉陵紅靠椅上,瘦小的身軀仿佛隨時會被風吹散。可當她說出第一句話時,我就知道這具瘦弱的身體里藏著怎樣堅韌的靈魂。
“我幾乎付出的是生命。”她的聲音沙啞,像是被歲月和粉筆灰磨礪過,“我們老師說,別人付出的是什么,我們這里是用命換來的。”我的心猛地一緊。屏幕里,她談起自己的學生時,那雙眼睛亮得驚人,“我想讓孩子們全部上一本,或者是雙一流,我還想讓他們上更高目標,清華和北大。”
夜深人靜,手機屏幕的光照著我濕潤的眼睛。采訪接近尾聲時,她說出了最打動我的話:“我希望她們能夠出來,不需要感謝張桂梅,不需要感謝女子高中,我希望她們感謝我們黨和政府就足夠了。”她頓了頓,聲音更輕了:“我這輩子的價值,我不管怎么著,我救了一代人的,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她們后面比我走得好,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一個安慰。”聽完,我和采訪記者董倩的眼神一樣——投去敬佩的目光。這就是全國勞模、“七一勛章”獲得者的心聲。習近平總書記曾為她的事跡點贊:“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
我關掉手機,房間陷入黑暗。窗外的月光靜靜地灑進來,我想起3月在云南看到的星空,也是這般明亮。那時我對張桂梅知之不多,斷斷續續看過幾集《山花爛漫時》,如今卻仿佛認識了她一輩子。
從云南回來后的這些日子,我時常想起導游說過的話,想起那些關于桂花的細節。但直到這個深夜,通過一方小小的手機屏幕,我才真正讀懂了那個在云南大山深處燃燒自己的靈魂。
在這個追求速成與回報的時代,張桂梅校長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她不是明星,卻照亮了無數人生;不是太陽,卻溫暖了整個時代。這就是我們的燃燈校長——用生命之光照亮他人前行路的張桂梅。
作者簡介:錢緒彬,湖北長陽人,中國鐵路作協會員,宜昌市作協會員。作品散見于各類報刊、網站和微信平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