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日登寺,筆繪都勻詩意
文/圖:羅祖文(貴州)
都勻,靜臥于貴州高原之上,作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素有“彩云之城”的美譽。它既是西南地區出海的重要樞紐,又是黔中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這座城市別具一格的魅力。走在都勻街頭,“文明旅游,感受都勻多彩魅力”的標語,生動詮釋著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
2012年,都勻憑借在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成就,榮獲聯合國授予的“全球綠色城市”稱號,這無疑是對其發展成果的高度贊譽。
2025年7月28 日清晨,陽光輕柔灑落,氣溫宜人,在22 - 32度之間。我懷揣著文明旅游的理念,從家中出發前往由國家宗教事務局監制、掛牌,且受黔南州佛教協會與都勻市佛教協會指導的“宗教活動場所”——九龍寺。一路上,溫馨的街區、雄偉的西山大橋、橫跨的天橋依次映入眼簾,隨后我踏上通往九龍寺的石階。繁茂的樹蔭瞬間隔絕暑氣,古亭紅墻在綠樹環抱中,盡顯靜謐清幽。
登上九龍寺頂,都勻全貌如畫卷般在眼前緩緩鋪展。劍江似一條碧綠的絲帶,悠悠然穿城而過,江水澄澈見底,波光瀲滟。兩岸建筑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遠處山巒綿延起伏,滿目綠意盎然。
登山途中,微風輕拂,裹挾著草木的芬芳與江水的濕氣,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站在寺頂,更能深切體會都勻的宜居特質。這里自然資源豐饒,森林覆蓋率高達 66.1%,空氣質量優良率常年維持在 99%,氣候溫潤宜人。同時,城市生活氣息濃郁,九龍寺不僅承載著歲月的歷史沉淀,更為人們提供了一處寧靜的觀景之所。
都勻,山清水秀,橋若飛虹,人皆和善。白日登高,心境開闊,愜意舒暢;夜晚,西山大橋與水上公園熱鬧非凡,燈火初上,仿若夢幻仙境。文明旅游,方能更好感受這多彩魅力。此情此景,一首如山歌般質樸的詩涌上心頭:
登九龍寺看都勻
九龍寺頂立山巔,都勻勝景入眼簾。
山似翠濤連綿涌,峰峰競秀意綿綿。
劍江碧水甜如飴,浪涌波清潤心田。
橋跨南北姿態俏,韻致卓然連遠天。
城繞幽綠樓錯落,步步皆景畫中閑。
人勤心善笑意暖,熱情好客口碑傳。
白日登山情無限,滿目蔥蘢心自歡。
夜晚喧鬧意正酣,西山大橋人潮攢。
水上公園歡歌起,男女老少盡開顏。
燈火輝煌江面映,流光溢彩夜斑斕。
微風拂面身心暢,都勻恰似桃花源。
一朝踏入桃源地,愿留此地共流年。
2025年7月28日晚上于貴州都勻
賞析點評
《暑日登寺,筆繪都勻詩意》堪稱一篇情景交融、韻味悠長的佳作。開篇點明都勻的重要地位與美譽,為全文奠定了贊美這座城市的基調,讓讀者迅速領略到都勻獨特的魅力。
作者詳細敘述了 2025 年 7 月 28 日登九龍寺的全過程,著重強調九龍寺在黔南州佛教協會與都勻市佛教協會指導下,且由國家宗教事務局監制、掛牌,這既突出了九龍寺的宗教地位,又為文章增添了文化內涵。從沿途溫馨街區的生活氣息,到寺頂俯瞰的壯麗城景,劍江如帶蜿蜒、建筑錯落有致、山巒起伏連綿,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相得益彰,生動地勾勒出都勻宜人的城市風貌。登山途中對微風、草木香等細膩的感官描寫,增強了畫面的感染力,淋漓盡致地凸顯出都勻的宜居特質,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其中,《登九龍寺看都勻》這首山歌般質樸的詩作堪稱文章的一大亮點。詩中以凝練而生動的文字,再次描繪都勻的山水之美,如“山似翠濤連綿涌”“劍江碧水甜如飴”,將自然景觀的神韻刻畫得入木三分;“人勤心善笑意暖”則巧妙地展現出都勻的人文風情。詩歌巧妙地將白日登山的寧靜愜意與夜晚城市的熱鬧非凡相結合,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都勻的熾熱熱愛。它與前文的敘述緊密相連,不僅豐富了文章內容,更升華了主題,讓讀者深切感受到都勻獨特的魅力以及作者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使整篇文章韻味悠長,余味無窮。
都勻九龍寺,作為在黔南州佛教協會與都勻市佛教協會指導下,由國家宗教事務局監制、掛牌的“宗教活動場所”,坐落于都勻城區的西山,位于民族路89號,藏身于西山公園后山,鬧中取靜。暑日至此登高,愜意之感油然而生。山上樹木蓊郁,絲絲涼意沁人,古寺盡顯雅致韻味。站在寺中高處俯瞰,都勻城全貌盡收眼底:劍江似碧綠綢帶穿城而過,江水清澈,波光閃爍;兩岸房屋錯落有致,充滿煙火氣;四周青山環抱,如翠屏羅列。山風輕拂,送來草木清香,暑氣瞬間消散。于寺中,既能在清涼中稍作休憩,又能飽覽如畫美景。這獨特的寧靜與壯美,交織出都勻九龍寺別具一格的魅力,讓人沉醉其中,滿心舒暢,實乃暑天不可多得的好去處,于喧囂塵世里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與美的享受。
2025年7月28日清晨,作者漫步登上都勻九龍寺。彼時,晨光溫柔灑落,古寺靜謐莊嚴,山間清風徐來,四周林深葉茂。站在寺中,都勻城景盡收眼底,劍江如帶,青山環繞。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寧靜祥和的氛圍,瞬間觸發了作家內心的創作欲望,靈感如泉涌般襲來。
作者簡介:羅祖文,又名彭應文、彭萬文,布依族,60后中共黨員,貴州都勻人,大學專科學歷。其職業生涯足跡遍布教育、行政與文化宣傳領域,曾先后任職于墨陽完小、墨沖區教育辦(后為墨沖鎮教育輔導站)、都勻三小、都勻市創建辦(現都勻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擔任過墨沖區教育辦語數體教研員、墨沖鎮教育工會主席、都勻市創建辦信息科科長;同時兼任政協都勻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都勻市教育工會宣傳委員、都勻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副秘書長、都勻晚報通訊員、貴州省中等師范函授學校墨沖區中函班主任、貴州都勻陸軍預備役步兵師工兵營營部書記。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借調至墨沖鎮人民政府“學教”辦(編輯鎮情、民歌薈萃)、中共都勻市委宣傳部(編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手冊、“文明在行動?滿意在都勻”應知應會手冊、創建文明城市紀實、精彩都勻)、都勻市教育局(編輯教育通訊、教育報和勻城燭光、教育擷翠)、中共黔南州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輯簡報、動態報道,信息采用通報)。工作期間,他被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授予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工作者,獲評中國教育學會優秀農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文學創作成果豐碩,在《中國民族教育》等紙媒及網絡平臺發表作品2000余篇。2021年退休。榮獲都勻市作家協會“2020—2023年年度優秀會員”(唯一獲獎者)、“2024—2025年年度優秀會員”。現為貴州省散文學會、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現居都勻金麒麟財富華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