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暖陽,世界自寬
作者:宏逸
楊定一先生曾說:“快樂的人更容易對世界開放心胸,不快樂的人往往覺得自己只能任由命運擺布。”這短短一句話,道破了心境與人生境遇的深層關聯——快樂并非境遇的饋贈,而是一種主動擁抱世界的姿態;而困住人的從來不是命運的無常,而是內心筑起的高墻。
快樂的人眼中,世界是一扇扇虛掩的門。他們帶著對生活的熱忱,愿意推開未知的縫隙,看見不同的風景。就像春日里的溪流,不執著于固定的河道,遇山繞路,逢石叮咚,始終以流動的姿態接納沿途的一切。他們會為陌生人的一句問候駐足,會因一本書里的觀點與自己相悖而興奮,因為在他們看來,差異不是對立的理由,而是豐富世界的拼圖。這種開放不是盲目的接納,而是帶著清醒的認知——承認自己的局限,相信他人的可能,于是命運的劇本里,多了許多即興發揮的精彩。
不快樂的人卻總在自己與世界之間劃下楚河漢界。他們像守著孤城的人,將過往的失意、他人的誤解、現實的落差都砌成城墻,以為這樣就能抵御傷害,卻不知也阻斷了陽光與春風。他們習慣用“我只能這樣”“事情本就如此”來注解人生,將偶然的挫折歸為命運的必然,把他人的成功看作不可復制的幸運。就像在雨中獨行的人,固執地認為傘是多余的,于是任由雨水打濕肩膀,卻忘了抬頭看看,或許不遠處就有可以避雨的屋檐,或許同行者正舉著傘等待并肩。他們并非真的被命運捆綁,而是親手將自己的手腳與“不可能”系在了一起,于是每一步前行都成了負重的跋涉。
其實,快樂與開放從來都是相互成就的孿生兄弟。當你愿意對一朵花微笑,對一只鳥駐足,世界便會回饋你更多溫柔;當你敢于撕開自己的偏見,接納不同的聲音,內心便會生長出抵御困頓的力量。而那些覺得被命運擺布的時刻,往往是因為我們先關上了心門——不是世界不肯給我們機會,而是我們拒絕相信自己有創造機會的能力。
就像楊定一先生想告訴我們的:快樂從來不是被動等待的結果,而是主動選擇的生活方式。當你選擇用開放的心胸擁抱世界,命運便不再是冰冷的劇本,而是由你親手書寫的詩篇。心向暖陽,自會看見萬物生長;眼含笑意,便覺前路皆有可期。
(原創首發,歡迎閱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