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史論選018
——被忽略的召公奭
文/董元奔(江蘇省)
【按】董元奔自2012年以來在各大網站創作了大量史論,短到千字文,長到“萬言書”。《董元奔史論選》擇其中3000字以內短篇,依據作品內容的歷史時序重新校對后選發。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詩經·召南·甘棠》
周朝取代商朝,是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是中國文明從草創階段進入大繁榮階段的標志。創建周朝的偉人有哪些?我們當然忘不了周武王、周公和姜尚。周武王不僅雄才大略,而且知人善任,當然是這場革命的靈魂人物。由于周武王滅商第二年即駕崩,周公接起重擔,他不僅挫敗了王室和殷商舊貴族的叛亂,而且取得了東征九夷的勝利,鞏固了新生的周朝政權,同時他又主持制定了保證周朝長治久安并影響此后近三千年中國歷史的周禮,周公的偉業其實是超過周武王的。姜尚作為偉大的軍事家,協助周武王、周公指揮戰爭,功績斐然。其實,我們常常忽略了另一個重要偉人——召公奭。
召公奭,即姬奭,與周公一樣是周武王的弟弟,但年齡略小于周公,因封地在召(今陜西岐山西南),后人常稱他為召公。他的后代也有被稱為召公的,比如“周召共和”的主角之一召穆公,但是當我們不加區別的說召公時指的就是召公奭。
上邊這首《甘棠》記載了召公的一件小事。相傳召公非常勤政,有一年,他巡視南方,為了便于處理政務,他離開宮殿,而在宮殿外的一棵甘棠樹下辦公。召公走后,當地人因愛戴和懷念他而作了《甘棠》這首詩,在當地傳唱。
《甘棠》雖然寫的是召公的一件小事,但是因小見大。召公一生最重要的業績有三個。
一是分陜而治。周朝初建周武王即病死,周公攝政引起了周武王的其他弟弟們特別是管叔和蔡叔的堅決反對,管叔和蔡叔甚至勾結殷商舊貴族和九夷發動叛亂。在新生的周朝政權存亡的重要關頭,在周公的真誠表白和勸說下,召公表態支持周公。周公平定管蔡和殷商舊貴族之亂之后,為了專心東征九夷,他跟召公約定“分陜而治”,就是以陜地(今河南陜縣)為界,把天下分為兩大塊,召公主管西邊,周公主管東邊。這樣,周公就能夠在三年的東征過程中不必過問陜地以西的政務了,從而保證了東征的勝利。更重要的是,東征需要大量的后期補給,僅憑周公所主管的東區是不夠的,在東征的這三年中,召公征集西區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東方前線。周公東征結束回到京師之后,召公主動要求取消分治,擔任太保,繼續擁護周公攝政,協助周公營建東都洛邑和遷都,同時擔任衛戍洛邑的八萬軍隊的統帥。可以說,沒有召公在“分陜而治”前后數年間對周公的支持,周公是不能完成王朝的鞏固大業的。
二是輔佐二王。周成王七年(前1036)周公致政成王,又過了三年,周公病故,這時候成王還不到三十歲,輔佐成王的大任自然就落到了召公身上。后世的西漢有個“曹隨蕭規”的典故,召公也是如此,他嚴格按照周公早先制定的宗法制原則治國理政,其實這是難能可貴的,我們想想后來的歷史上數不清的一朝宰相一朝官的黨禍和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荒謬情況,就能體會到召公的這一可貴之處了。同時,召公又非常敬業,《甘棠》這首詩所描寫的就是召公在輔佐成王期間的情形。周成王二十二年(前1021),正值壯年的成王病故,而太子姬釗年幼。召公奉成王遺命,輔佐太子(周康王)行政。召公協助周康王再次東征重新叛亂的九夷,接著又北征鬼方(今內蒙古中西部),擴大了周朝的統治區域,進一步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基礎。召公去世的年份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史載,召公去世后,康王再也沒有發動戰爭,天下安定和諧達四十年之久。歷史上把周成王、周康王統治時期稱為“成康之治”,顯而易見,促成“成康之治”的最大功臣就是召公。
三是建立燕國。周武王滅商之后,分封諸侯,召公被封為燕國國君,召公隨即帶領兒子們遠赴燕地建國。建國將要做的事情包括創立官制,營建都邑,以周禮教化人民,帶領官民披荊斬棘,開展農業生產,以恢復連年戰爭帶來的創傷。而燕地的北面是鬼方,西面是北戎,燕國時常受到這兩個強悍的游牧民族的侵擾。還有,燕地的東面是孤竹國,孤竹是殷商舊貴族的封國,雖然奉周為正統,但是跟燕國是不和睦的。由以上這些,可以想象召公創建燕國的艱難程度。但是召公僅用了三四年時間就模范的完成了燕國建國大業。周成王四年(前1039),召公把燕國交給長子姬克管理,自己專心輔佐周公和成王管理天下事務。周初的諸侯國數百個,到諸侯稱雄的戰國中期(公元前350年前后),燕國位列“七雄”之一,而那時候周公當年受封的魯國只剩下包括都城曲阜在內的兩個城邑了。秦始皇吞并六國是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的,完成時間是公元前221年,燕國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秦吞并。在游牧民族環伺的八百年中,在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和稱雄的五百年中,燕國始終傲立,其基礎正是召公最初三四年所奠定的。
綜上所述,在西周代商迅速得以鞏固的數十年中,召公的歷史功績是不亞于周公的,某些方面甚至是超過周公的。至于姜尚,周公東征結束后數十年間就邊緣化了,其豐功偉績更是因為《封神演義》這部神魔小說才被后人所津津樂道的。我們經常把周公、姜尚興周的功績掛在嘴邊,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功績甚至超越他們的召公。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