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柳絲纖如發
2014-08-21 15:45:48
作者:林馥娜
西湖柳絲纖如發
林馥娜
暴雪來臨的前一天,我們來到了杭州西湖,嚴寒中的柳絲雖無葉葉如眉的嬌媚,卻有著發絲如云的柔美。杭州西湖因為有斷橋、雷鋒塔等蘊藏著凄美故事的古跡和臨水而栽的垂柳而帶著柔軟的韻味。一條情人堤跨湖而過,據說有情人如果攜著手在這堤上走過一遍就能終成眷屬。而我更喜歡它的另一個名——蘇堤,它讓人想起豪放的蘇東坡和嬌柔如水、至情至美的蘇小小。
蘇東坡對于杭州的重要性自不必提,從杭州人尊稱他為老市長就可知一斑。而蘇小小卻以其情義和才貌而存活在人們心中。未到西湖時,已提起要到小小墓一看,最后卻還是順眾意而錯過。只有李賀的詩《蘇小小》,猶在心里絮絮絲絲,纏綿不已——“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泠下,風吹雨。”一個我見猶憐、癡情空付而又倔強仗義的女子,宛如這西湖邊遷若游絲的垂柳,影影綽綽地立于在這水色湖光中。
白娘子與許仙的斷橋、雷鋒塔也都是在船上遠遠的了望一番,這樣匆忙的游歷,不無遺憾,但也有意外之喜,只見一個鐵質鏤空女人像閑花照水地立在西湖旁,確切地說是一塊紀念碑,原來是著名詩人、建筑學家林徽因碑像。碑上的記述文字與人像采用鏤空的方式,依稀可見斯文逸秀的伊人輪廓。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的一條小巷——蔡官巷,并在杭州生活了5年,如今她又回到了故里,湖水悠悠流過她的身后,流過舊日時空,而那蓊郁的湖中樹,猶如她作為詩人、作為中國第一位女建筑學家的動人往事,在水中、在襟懷中,溫潤如新。林徽因之所以成為佳話,不但在于她的才情與柔美,也在于她的柔中所葆有的剛,她既有詩人的浪漫與柔情,也有學者的堅韌與冷靜。正因為冷靜,她才會讓自己成為徐志摩的終生眷戀,成為金岳霖那枝可望不可采的“白玫瑰”,成為梁思成志同道合的伴侶。
與朋友謝說起西湖之行的匆忙,他說:“本該找個時間,在那里住下來慢慢走、慢慢看,才不負這份柔軟心事。”正如杭州的西湖是騷人墨客心中的柔軟地帶,各地的西湖也必是當地人心中的溫存之境。故鄉揭陽的西湖也是一個浸潤人心的去處,榕江水幽緩地在湖畔流淌而過,湖中間是跨湖而起的九曲欄橋,宛若有情人的羅帶心結繾綣地繞在湖面上,雕欄亭臺處常出沒著成雙成對或一家老少的溫馨剪影。右側是樹木掩映著的工夫茶園,正宜三兩知己相約園中,品茶談心,賞湖光、花影、曲徑。昔日,我與友曾在臨江的榕樹下談心,幾個調皮的小孩攀附在綠葉婆娑的樹叢中嬉戲著,不時探出頭來偷窺一眼,仿佛在靜候我們上演什么新奇的戲碼,而我們也欣然地分享著他們的無憂與天真。每當憶起舊時昔景,竟是一片水洇般的濕潤。
此趟行旅,發覺杭州的香樟樹和櫸樹特別多,原來這也是有由來的,這里的舊習俗是以樹為標,夾藏著每戶人家兒女的性別和寄意。家中生女就會在屋前種香樟樹,生男則種櫸樹,櫸樹取其中舉之意,香樟則表示家中有女兒,是給說媒人的一種標示。女兒出嫁時,香樟樹也會隨之砍伐,因為香樟樹是一種能散發香氣又不生蟲蛀的好木料,用來做裝嫁妝的箱子最是適宜。這種含蓄的示意與家常的實在,也如賢女子般款曲可人。而前人與自然萬物這種生息相倚的狀態在今天看來是多么可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