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俊的童年
李之平
大俊在大學教書,是個文化人,有思想的。在南方這個小城生活二十年,幾乎沒有朋友。是他所在的城市比較閉塞,他似乎找不到適合交流的對象?但歸其原因,還是因為他是個不愛與人交往的人。活了四十多年,依舊是自己跟自己玩。他說他并非不需要朋友,而是不容易跟人走得很近,也嫌麻煩。他跟我說,這大概源于他寂寞的童年。
說起他的童年,必定要說起他在貴州的大山里度過的近四年的光景。
1973年春天,他隨爺爺奶奶從沈陽轉道北京至貴州六盤水。那是他爺爺支援三線所在地的一個煤礦。
在一個群山環抱的地方,四目望去,只有山丘山巒山坡,沒有邊際,沒有遠方,只有山。在山里,有各種動物和植物,那是他唯一的伙伴。說來不知是因為語言不通還是個人的膽怯恐懼,他沒有成為同齡孩子的朋友,相反他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沉默。整天插個口袋,不言不語,每日吃完飯便到后山前嶺與他的小鳥小蟲們在一起了。他經常一觀看螞蟻,一看就是大半天。對著一窩小鳥,與它們交談,一去好幾個時辰。他不跟當地的貴州孩子玩。說是語言不通,他們欺負他。又一次還把他摁倒水溝里。但他都不反抗,起來就走開了。他那么小就成為個哲學家,不屑跟小孩子瞎胡鬧,不玩打仗游戲,唯有在山里游蕩。這里游到那里,不知疲倦。他常跟我說,他多么想念六盤水的大山啊,真想回去看看,那可是唯一看著他伴著他的伙伴,是他童年的見證。
但是他一定有著常人體會不到的深刻的孤獨。實在是太寂寞了,又一次他竟獨自走了四五公里,經過一座橋,一條河,一條鐵路,幾座山,他是為了見與爺爺同從東北來的老鄉。知他們搬到這里,大俊想念他們,找來了。
那次可把大俊的爺爺奶奶嚇壞了。他們找了他一天,以為出了什么事,才四歲左右的孩子啊。他們急得像熱鍋上螞蟻。在傍晚時,大俊被那位老鄉送了回來。
大俊其實在六盤水的大山里還是有朋友的,是兩位同樣來自東北的叔叔。他們當時二十多歲,都是單身漢。大俊喜歡去他們宿舍玩,他們逗他,給他講各種故事并常給他好吃的。大俊覺得在那里很開心,很溫暖。直到大俊七歲時返回沈陽上小學后,還時常想起他們。后來他聽爺爺說,那倆人都死了。一個是搶銀行被槍斃,一個是干活卸貨時給壓死了。
在貴州的四年時間,他在安靜中度過,他的世界寂靜得幾乎沒有聲息。童年,完全被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杜鵑花覆蓋,被麻雀烏鴉燕子的飛旋環繞以及野兔狐貍的奔跑中填充。出生后便是沉寂,便是獨自的人生,沉悶也好,自足也罷,那是屬于他的童年,便好了。只是這種氣質和習性延續到現在,人生一世似乎有點太單調了。但還是那個理,只要自己覺得舒坦滿足嗎,便好。
————————————————————————————
作家網編輯安琪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