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悠閑中已入秋,樹葉像蝴蝶般輕盈地飄落,軟軟地輕吻著大地。
我喜歡在秋光里前行。
人生不如意者十八九,生活中磕磕碰碰,事業上坎坎坷坷,情感方面磨磨蹭蹭,難免發出悲秋的感慨。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如果一個人以淡泊從容的心情去看待塵世,那么秋風是涼爽的,秋雨是多情的,秋空是遼闊的,秋色是明艷的,秋聲也是美妙的。
西風亮劍,吹走了春季的“濕”,吹走了夏季的“悶”,清涼在枝頭搖曳。熾熱的暑氣在黑暗處無聲地枯萎, 佇在拂曉的清風中,不由得讓人打個寒噤,心頭驀然幾抹涼意。秋意籠罩著每一寸土地,秋涼逐漸深入。人們拋卻久積的浮躁與扈氣,連呼吸都格外順暢。薄衣單衫,不冷不熱,不溫不火,適于郊游,也適于遠行。漫步郊區,與薄涼中釋放沉悶的心情,緩解工作的壓力,或去遠方追逐夢想,看山觀水,怡情養性。
秋天的天空也格外地高,格外地藍。一碧如洗,藍湛湛,幾縷流云也是白得如棉絮,似羊群。站在高崗上,吼幾嗓子,便引詩情到碧霄。遠山也好像比平時離天空的距離增大,即使去山頂也似乎摸不到天。幾棵樹椏光禿禿地矗立,也是望天興嘆,沒有與之親密接觸的機會。住在高樓大廈上的人們感覺沒有了天壓頭頂的沉悶,一下子豁然開朗了。環顧四周,目之所及,稍遠的景物,也清晰可辨。
秋天,雖沒有春季的姹紫嫣紅那般熱鬧,但也不缺少五彩斑斕的色彩。扇形的銀杏葉像宋朝的詞卷,泛了黃,把活化石打扮得珠光寶氣,雍容爾雅;軸對稱圖形的楓葉舉起了旺盛的火把,倒映在小溪,引得魚兒爭相嬉戲;樟樹葉半綠半紅,和黑色的果相映成趣;黃金槐稀疏的葉子和樹頭如一支支畫筆欲把橙黃涂抹天空;一簇簇金桂、銀桂的花朵與深綠的葉和諧地組成了一一幅靜物畫;廣玉蘭葉子堅硬,正面墨綠、反面棕褐色,白玉蘭葉子草綠、柔軟,共同撐綠一方空間;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菊花,大氣勢,大手筆,端坐在公園廣場,讓人觀賞;野菊花如小家碧玉點綴在山間地頭,任人采擷,有時被別在小女孩的頭上像蝴蝶棲息枝頭,有時又被放在農家桌子上的罐頭瓶里用水養著,馨香滿屋,幾日不?。辉录竞兔廊私都t于二月花,讓人疑惑是春天的延續;柿子樹丫挑著紅紅的燈籠,宛若是有一樁喜事或者是節日即將到來;最讓人舒心的是,金黃的稻浪隨風翻滾,陣陣喜悅在波上跳躍。紫色的葡萄、黃色的玉米……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蟬完成了使命,悄然離去。蟈蟈和蛐蛐登上了舞臺,叫醒了秋夢,啼涼了風和月。這秋歌鏗鏘有力,來自貞觀之治,來自康乾盛世,來自改革開放的樂章。秋雁鳴叫著劃破長空,它們矯健的身影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子,愈飛愈遠,成一點點,最后消失在云的邊際,而對著這秋風秋雁,怎不令人意興惴飛呢? 秋雨則紆緩細膩,從容不迫,舉手投足間顯現出的大家風范,點點飄落的不是雨絲,而是心靈上的甘泉,叮咚作響,不知洗滌去了人身上多少的俗情雜念! 秋雨淅瀝,越扯越長,我只好穿針引線,把紅葉的相思,繡成了蒹葭的詩行。
我已經到了人生之秋,淡泊了功名利祿, 在光陰的渡口看云卷云舒,有了秋水長天般寬廣的胸襟,什么風浪都能容納其中,不悲不喜。我愿用一些文字來圈養原野的秋色,哪怕有一點點收獲,也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