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會在寶慶這座古城寄居生活,而且一住就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她。多年的夢想就是疲于奔命尋找一個歸宿,幾十年走南闖北一路顛簸后,就把心和家安放到了這里。
邵陽,這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資江和邵水珠環碧繞,東塔與北塔相映生輝。佘湖雪霽、雙清秋月、六嶺春色這寶慶十二景中的三處有皇帝親筆題寫的匾額,這是我對邵陽的最初印像。與之相伴的是魏源與蔡鍔的傳奇,祁劇和漁鼓那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一段段曲折的故事,靜靜地流傳在資邵兩岸寶慶大地。
小時候就聽說:“紙糊的長沙,鐵打的寶慶”。我對鐵打的寶慶暗生崇敬,期望有一天到邵陽,看看這鐵打的寶慶的模樣,好好感受古城邵陽的勝景。
我一直以為,來邵陽要有一顆詩意的心,一種懷古的情,才能慢慢體味其中的韻味和詩情,才能了解千年古城背后的故事。安居后的一個周末,我從市政府旁邊沿著古城墻漫步,賞柳岸碧水,看古城滄桑,望云卷云舒,嘆今日風華。我用手撫摸古城墻上斑駁的老磚,那是她的肌膚,那是她的容顏。從北門、臨津門兩座城樓下走過,我想,在這里,每一塊秦磚漢瓦,或者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吧!
住在這座整天車水馬龍的城市,我喜歡走路上下班。烈日下,風雨中,默默地走,靜靜地看。邵陽的景致是需要慢慢品味的,一街一巷、一路一橋,一園一亭都覺得有太多的文化積淀,幾千年來的邵陽街景山水,總讓人看不夠。
記得第一次在城北路一家茶館與朋友喝茶,品杯中翠色茗茶,聽窗外輕風絮語,思緒飄蕩在氤氳的茶霧中,心中升騰起一種無可言明的感動。快樂而單純地陶醉于這樣一種恬靜祥和的絕美意境中,方才懵懵懂懂喜歡上了喝茶,尤其是那淡淡的茶,我喜歡品味生活的真實和平淡,感受人生的幸福、美好和歡喜,幻想著如果一輩子可以這么看山看水聞香喝茶該有多愜意啊!
沒事的時候,我最喜歡去雙清公園走走。這是一座以自然山水見長的小型園林,匯聚水之美,山之秀,石之奇,兼具亭閣之雅,古塔之幽,因而被推崇為“寶慶十二景”之首。淡淡的斜陽映照著古塔黃墻、園中亭閣,如夢如幻。“云帶鐘聲穿樹去,月移塔影過江來”。徜徉在如畫美景和文化瑰寶之間,內心升騰的不僅僅只有愉悅,更有綿綿的憧憬和暢想……行至公園的園頂,坐在山坡的石頭上下望,渡船隨河水悠悠漂流,有隱隱水聲傳來,仿佛若有若無的天籟。河邊埠頭上,有三三兩兩的婦女自在地滌衣浣裳,那清脆悠遠的搗衣聲,讓人沉浸入“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的詩境。
當然,有時也會去東塔看看。沿臺階而上她是如此厚重又如此孤傲,我只能盡量把腳步放慢一些,莊重地凝望這一寺一瓦、一草一木。置身其中,總怕驚醒了那塵封于歲月中的故事。我斂氣凝神,虔誠拜望,忘記那些世事紛爭、爾虞我詐,走出公園時,已是內心澄澈。
有朋友遠道而來,我最愿意帶他們去吃一碗邵陽米粉。走進一條巷道,前面就是米粉店了。“老板,來幾碗牛肉米粉”。“大碗還是小碗”。熟悉的聲音,店里彌漫粉香獨特的氣味撲鼻而來。幾碗牛肉米粉上桌,朋友們滿頭大汗地吃著。我問他們:“好吃嗎?”他們一邊不停的哈氣,一邊回答:“好吃!但有點辣”。除了粉面,店鋪門口還會架起了熱油翻滾的鐵鍋,糯米桕就的米粑粑從油鍋中撈出,放在黃糖水里一泡,沐浴著一身的金黃,咬一口,又糯又滑,香入深喉,也別有一番滋味。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夜晚來臨,晚風習習。我與家人來到資江南路漫步,萬家燈火勾勒出這座小城美麗的輪廓。兩岸霓虹閃爍著,發出五光十色的炫人燈光,在夜空中映出環環燈暈,增添了無盡的嫵媚。邵陽的夜色是如此的美,讓人心醉!
愛在邵陽,無須太多的理由。邵陽,這是我生活的城市,它的溫度、色彩、脈絡,浸潤在這方山水人文的大生態里,生香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