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 果
吳少東
兒子自小拒絕吃帶皮的蘋果
我百思不解。一個天然的果實排斥另一個
果實,一條在春天就開始分叉的河流。
我們只好將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皮
削去,這卷曲的彩色正是他
一度所熱愛的。他三歲時用過這幾種油彩
繪就一幅斑斕的地球。而現(xiàn)在,我們削去它
從極地,沿著緯度一圈一圈削去
在他的意識里,勞作、直立或旁逸的植物與
果實是分立的。蘋果是孤懸于
空中的一輪朝陽或滿月。“看不見它
是因為云朵,”“風(fēng)吹開樹葉能看見許多蘋果。”
未來的理工男侃侃而談,圓規(guī)畫出的圓
處處都是起點,開普勒的星球繞行說卻
沒有起點,分子、原子、質(zhì)子也是如此。
唯物主義于科學(xué)的貢獻(xiàn)僅限于存在
存在是最大的蘋果。
在對立、對沖、兌換的春日,充當(dāng)
一個被歲月剝蝕的說教者,是乏力的。
常覺著自己站在大地的盡頭,看波浪一圈圈
彈開,像正在削去的果皮,或像
滾出去的一團(tuán)毛線,被抽離,被縮小。
對稱、對峙、對錯的核心
瞬間化為烏有
用一個蘋果作喻體,說出
我的主旨是困難的。比如整體與獨立,比如
平衡、方法和耐心,比如……
“足球和籃球就是兩個大蘋果”,他輕松將
蘋果與詹姆斯、梅西,科比、c羅聯(lián)系起來。
劃著弧線飛行的皮球,多像正削皮的蘋果啊。
這兩件物什,正是我和中國的缺失。
歐美人能將充滿空氣的蘋果,輕而易舉地
置于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籃網(wǎng)里,我卻不能
將一個洗了褪色的蘋果,放在盤中
讓他完整啃噬。這讓我
非常懊惱。我們甚至將蘋果
切成片狀、盛在碟中、插上鋼叉
送置他凌亂的書桌。
他用現(xiàn)象打敗了源頭。現(xiàn)時的我們恰恰沒有
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蘋果
沒有從預(yù)設(shè)的枝頭落下,我的本領(lǐng)
正在恐慌。每每此時,總想起
在酒店,他用刀叉自如分離
七分熟的牛肉,剔骨無聲,游刃有余。
我像一雙棄用的筷子
平常、繃緊的蘋果,期待的只是
一把刀子。我卻在說服一只蘋果
長出香蕉的模式
品鑒:
此詩拿吃蘋果來說事,以及父子之間關(guān)于蘋果的一場格斗。
敘事在詩歌中是一件難事,不直白而引人入勝,“果實,一條在春天就開始分叉的河流”,藝術(shù)即直覺,由此分說(以父親“我”作為敘說的主體),是此詩的特色。一開始,父親削皮以誘惑,而皮色卻是兒子(未來的理工男)喜歡的東西,此招不靈;隨后,兒子以“唯心主義”詩意的蘋果對抗父親所謂唯物主義“存在是最大的蘋果”而獲得勝利——使父親“對錯的核心/瞬間化為烏有”。最后,用一個蘋果作喻體,兒子輕又挫敗了父親,“‘足球和籃球就是兩個大蘋果’,他輕松將/蘋果與詹姆斯、梅西、科比、C羅聯(lián)系起來。/劃著弧線飛行的皮球,多像正削皮的蘋果啊。”因此,父親將“洗了褪色的蘋果,讓他完整啃噬”,他不干;只好“甚至將蘋果/切成片狀、盛在碟中、插上鋼叉”讓他吃。最后以“我像一雙棄用的筷子”與蘋果需要“一把刀子”作比,父親最終認(rèn)識到說教的無用,即如“我卻在說服一只蘋果/長出香蕉的模式”。這不,敘事在詩歌中要隱喻,要類比,要說三道四不一而足,不能如不入流的小說。
(李天靖)
[鏈接]
描 碑
吳少東
她活著時,
我們就給她立了碑。
刻她的名字在父親的右邊,
一個黑色,一個紅色。
每次給父親上墳,她都要
盯著墓碑說,還是黑色好,紅色
扎眼。父親離開后,她的火焰
就已熄滅了。滿頭的灰燼。
紅與黑,是天堂
幕帷的兩面,是她與父親的
界限。生死輪回,正好與我們所見相反。
她要越過。
這色變的過程,耗盡了她
一生的堅韌
清明那一天,
我用柔軟的黑色覆蓋她。
青石回潮,暗現(xiàn)條紋,仿佛
母親曲折的來路與指引。
她的姓名,筆畫平正,撇捺柔和
沒有生硬的橫折,像她
七十七年的態(tài)度。
每一筆都是源頭,都是注視,都是
一把刀子。
將三個簡單的漢字,由紅
描黑,用盡了
我吃奶的力氣
我怨過她的軟弱。一輩子
將自己壓低于別人,低于麥子,低于
水稻,低于一畦一畦的農(nóng)業(yè)。而她
本不該這樣。她有驕傲的山水
有出息了的兒女。
前些年,還在怨她,
將最后一升臘月的麥面,給了
拮據(jù)的鄰居,讓年幼的我們,觀望
白雪,面粉般饑餓的白雪
她曾一次次阻擾下館子聚餐。
圍著鍋臺,燒一桌
我們小時候就愛吃的飯菜,在水池旁
洗涮狼藉的杯盤,笑看
我們打牌、看電視。而當(dāng)
我們生氣,堅持去飯館
她屈從地坐在桌旁,小口吃著
埋怨著味道和價格,吃完
我們強加給她飯菜與意愿
母親姓劉。
我一直將左邊的文弱,當(dāng)成
她的全部,而忽視她的右邊——
堅韌與剛強。
她曾在呼嘯的廣場,沖出
人海,陪同示眾的父親。她曾在
滔滔的長江邊,力排眾議,傾家蕩產(chǎn),
救治我瀕死的青春……
我不能饒恕自己
對母親誤解、高聲大氣說過的每句話。
而現(xiàn)在,唯有一哭
她已不能聽見。
膝下,荒草返青,如我的后悔。
她的墓碑,
這刻有她名字的垂直的青石,
是救贖之帆,靈魂的
孤峰,高過
我的頭頂
春風(fēng)正擦拭著墓碑的上空,
我看到白云托起湖水
她與父親的笑臉與昭示。
這慈祥的天象
寬慰了我
品鑒:
也是敘事。
第一、二節(jié)描紅的虛實結(jié)合與插敘母親的往事,構(gòu)建了一個充滿張力的結(jié)構(gòu)形式。
(李天靖)
以上兩首并品鑒,入選《渴望的杯子——中外現(xiàn)代詩品鑒》,李天靖、羽菡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