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詩稿十首
2015-12-07 10:21:13
作者:方圓
方圓詩稿十首
方圓/文
1
《致2013年3月26日》
那些懸崖,長滿禁果的島嶼
從未停止迫近,向遠足者
許諾一條扭結的長河
從海洋來,注入江心
它看人們葬身其中,表情沉醉
如窺視林間的阿克提安
要有火焰,虔誠的人焚燒自己
要有光,要有鎖鏈和洞穴
要有陰影
它們絕對黑暗,占據真理
如繆斯的神廟渺遠孤零
他們從活著就動身前往
干渴疲憊,痛苦綿長
到達者蜷在黯淡的臺階
重新成為嬰兒
那些迷失的人,他們舉起火把
貪婪而饑渴
如日日啄食肝臟的鷹
斯提克斯河的怨憤
未曾稍解
而我們,孤獨的異鄉人
終將俯身朝拜
那些沿途的山島,它們
從未蒼老
也從未停止死去
2
《窗外有兩個小男孩》
窗外有兩個小男孩
在收割之后的玉米地里嬉鬧
有一個牧羊人,用細鞭
抽打離群的羊
每打一鞭,我的身上就多一道淤痕
窗外有一只黑色的飛鳥
從北方來,到南方去
黑色的羽毛,不茍言笑
它的眼睛掠過我
沉重而悲憫
它替我周游世界,替我問詢和回答
我靠在窗臺看天,看飛鳥
看附近的群山,孩童
看收割之后的土地
看時間消弭融雪的痕跡
看玻璃反射出的陌生人像
窗外的一切都是禁忌
甚至想一想,都會被判有罪
而我是有罪的
窗臺成了我,窺視不倫的鎖孔
我不能去那兒,任何地方
我就看,就意淫
想象我引誘那兩個男孩搞基
想象牧羊人對著母羊發情
想象飛鳥轉身回到北方
想象它看我的眼神再無悲憫
3
《致未及的六月》
鐘聲漸遠,記下那些有關放逐
嘀嗒侍奉在側,不離左右
我于最熟悉的巷口弄堂
張口即來:
“哥爾多巴城,渺遠又孤零……”
我卻已迷路,不見黃昏
北方如期而至,又如期而逝
我將行至另一處荒野
重新種下厥類和灌木
也許還有荊棘,不,不是也許
荊棘不死。我得靠那些
刺向月光的憤怒,辨別方向
遠征,遷徙,什么都好
它們只是名字
總之,是一場出走
我有理由相信,那些
隨身攜帶的記憶,大部分
會死在路上,而幸存者
將與我的影子一起
繼續深掘十字架,祈求通途
4
《致W》
我和你在一起
通過一種奇怪的連結
在你對面
鏡子照出我的骨骼
你躺在洞中
不斷掘出黑色的土地
我跪在你面前
蒿草刺穿我枯槁的膝蓋
它在我血液里瘋長
你白色的表盤從我嘴里吐出
在空中斑駁
凋零
你一眼就看穿這藍色的風暴
摧毀房屋如火焰焚燒瘦削的顴骨
黑色化為灰燼
萬物在你眼里沉寂
你透過石碑狹長的縫隙
看見我
聽我的鼻息
穿過貓頭鷹鋪天蓋地的展翅
而我如同你夭折的孩子
在你面前赤身裸體
這是一次重逢
我們隔著忘川相互凝視
水面沒有我的倒影
你掰斷焊住遺骨的楠木
從蟻穴里掘出夭亡的詩稿
每一個字都是黑子
每一句話都指向搗碎的記憶
現在只有你一個人聆聽了
水面之下
藍色蝴蝶振動翅膀
向那一處幽暗的秘密之地
綠色波紋蔓延如青蛙苦澀的毛皮
你向三點鐘方向縱身一躍
穿越永恒那巨大的陰影
如嬰兒般呱呱墜地
獨自一人
花園以它真實的面目看見你
銀色表盤縫合傷口
時間募集人類的貧窮
你指針纏繞的瓶子
由你母親干涸的眼眶捧著
穿越無數金色的地平線
歸葬山林
沉入海底
燈火熄滅了
黑暗就這樣訇然落至頭頂
5
《孤獨的鬼》
我醒著
鬼睡著了
影子
是另一個世界
指甲劃過鋁合金
刺拉!
貓豎起全身的刺
有人在說話
不是說話的人
“隱喻”
鬼在說夢話
它們從
天花板垂下頭發
它們看著我
它們就坐在我的被子上
目光呆滯
黑,白,灰
只是黑
鬼在畫畫
畫我
光影是個問題
我抓破頭皮
究竟什么是
死?
鬼咯咯的笑
我醒著
鬼睡著了
“沒有愛就死了”
我把影子掰成兩半
上鋪
干澀的眼球
纏繞兩年的血絲
我閉著眼看它們
眼睛發酸
我已經掉不出淚來
它們倒睡的香!
怎么都殺不死
我也想
睡得這么好
一只手蒙住眼睛
一只手伸進褲襠
“腦袋沒了,才能睡的好”
我醒著
鬼睡著了
我不想說話
我只跟鬼說
睜開眼睛
鬼
就在影子里
“原來看得到”
我一把抓住一個
也塞進褲襠
是個女的
刺拉!
我射了出來
鬼圍著我哭
大聲哭
我笑它們
6
《囚禁》
風箏扔掉龍骨抱住雙手
翻滾,天空是流淌的河
魚群跳躍變成星星
鱗片閃爍,在每一個星期日
時針抖落灰塵。小雨
勾勒匆匆的腳印
我,聽見了霧和腐爛的味道
窗外正陷入,永恒反復
縫合,并且不會再有人經過
7
《體檢中心》
情緒四處延伸,卻密云不雨
孤獨的影子瘋魔殺戮
眼睜睜
無人可代替
樓梯上下
儀器栩栩如生
探入含羞的手
手指與審判永不交匯
人群反復出現,消失
一頁頁陳述
一夜夜悲泣
疾病為時間河流注腳
無人忘記
無人在意
謎一般的空白
交替上演的默劇
僅在此刻
我聽到亮如極晝里涌出的痛惜
默劇的"默"是指沉默與默契,并沒有否定語言功能,而是透過舞臺的形式來表現戲劇中"非語言性"的意境
8
《雨之代•七夕》
傳說有兩個人,一年
只能見一面
見一天,看無數飛鳥
從銀河的兩端盤桓
又撞在一起,如十指緊扣
他們站在上面
踩著羽毛一步一步走來
眼里是怎樣的神采?
那剩下的三百六十四天
他們就躺在草坪上
數喜鵲
數發光的星空
數回憶和期許點亮了的那些
數彼此的前世今生
他牧馬放牛,吹響牧笛
釀最醇香的酒
她織布縫補,裁剪毛皮
只做夏末秋初的衣
一年,呼吸間就消失不見
似乎那漫天的喜鵲從未離開
數千年以后
同樣的銀河仍舊慢慢流淌
橋下的人相聚又離開
凝視河水,以找尋愛人的眼
我們通過那最遠的鳥鳴
相互結合
把一夜歡愉鋪開
鋪成銀河之上并行的虹橋
9
《上墳》
紅色弧線
從我右手無名指拋出,隨即
劃過三代人
寂靜的眼神
落進土里
扣響年邁的遺骨
我們將驚擾死者,并
帶給他們祝福
柏樹下稻草堆
蛇爬行,幾個世紀以來
嬰兒的啼哭和棺槨
爬行。小路
長出密集的雨又掉下
爬滿荒廢的老房子:
時間
和記憶
瓦房,是土做的胚
青苔石階,十多年前的
六只眼睛和一條狗
我看見奶奶在木桶里洗澡
背對著房門,擦蒼老的身體
翻過山頭
有一塊好地
奶奶就躺在那里,頭
沖著來者,爺爺
在墳前插上一對蠟
重新戴上帽子
“是塊好地!”
淺黃色燃燒
紙像一頁書,聽火焰
講述同樣
古老的故事
——生與死
三代人站立墳前
只說一句話:
“老……奶奶……
……伴兒……媽!”
10
《歌》(四)
回到那樣的陽光里
那里,你的記憶像梵高的耳朵
我羨慕被你擱下的,被你埋葬的
火
燒不盡的衛兵
最美的花朵盛開在城墻
我穿著你的盔甲攀登,伸手
渴望觸碰芬芳
【作者簡介】
方圓,來自四川,九〇后,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現居四川資陽。
(福建東山沈舜欣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