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歸來詩人處女作聯展(6——10)

新歸來詩人處女作聯展:冰峰(6)
冰峰,本名趙智。曾在包頭文聯、人民文學雜志社等單位工作,擔任過詩歌編輯、部門主任、作家協會副主席、人民文學創作培訓學校副校長等職務,現任作家網總編、書畫新聞網總編,兼任中國微小說與微電影創作聯盟(由中央新影集團發起成立)常務副主席。1980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91年后寫作斷斷續續,主要以小說、隨筆、評論為主,2013年重新開始創作詩歌。
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詞刊》《隨筆》等各類報刊。出版個人文學作品集6部,主編文學作品集數十部。曾參加第五次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2000年起,先后應邀出訪美洲、南美洲、歐洲、大洋洲及東南亞等地參加文學活動,同時在柏林、悉尼、巴塞羅那、墨爾本及美國哈佛大學等地發表主題演講。2015年,被聘為亞洲微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并被評為第三屆亞洲微電影金海棠獎“十佳制片人”。
2008年起,先后組織舉辦了中國國際攝影雙年展(已舉辦三屆)、中國高校文學作品征集、評獎、出版活動(已舉辦五屆)、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中國千名書家寫經書法大展等大型活動,并擔任2010維也納新春音樂會、2011維也納(皇宮)中國書法音樂會、2012倫敦奧運中國書法音樂會等大型演出活動的總策劃、總撰稿兼總導演。

冰峰近影
無題變奏曲
冰峰/文
之一
穿過冬的窗戶
坐在一張椅子上
等待敲門聲
雪地上找不到電話號碼
饑鳥的足跡
踏出一串危險信號
我立在觀音廟前
雙手合十地默默祈禱
神像渴望逃走
遠方的小舟
落入了暗礁的羅網
我獨自抽煙
預感宣布最新消息
白鶴不再歸來
我釋放了婚姻之后
拋出一枚硬幣于地板
寂寞痛苦地鳴響
花圈將在黎明開放
我在睡覺
之二
一種淡淡的眼淚
構成一部藍色的小說
忘記了歸途的季節
旋出了黃色的花屏
失望的風
投宿在我的腳下
一個妻子
擁有兩個名字
我穿起破舊的大衣
裹住三月的欲望
遠處
一曲蒼涼的歌
跌落在陽臺上
我愛你
沉重的腳步走向夜色
夕陽
遺棄了悲壯
之三
一把陌生的雨傘
遮去了半裸的臂膀
我走在小路上
不知去向
敲響舞廳的門
將微笑燦爛盛開
踩著月亮的嬰兒
進入一片樹林
終于下過一場雪
坎坷的臉龐
擦上了濃郁的風度
斟滿酒杯的往事
吻干了愛人的羞澀
我推窗望去
兩只小鳥結伴而飛
一個夜晚
影子做了乞丐
愛情跪在面前
小鹿安睡了
你是我的妻子
(發表于1987年第6期《詩神》)

80年代的冰峰

21世紀初年的冰峰
新歸來詩人處女作聯展:雷默(7)
雷默,原名裴其明,1963年出生于江蘇海安縣,現居南京幕府山下。1987年前曾用筆名“黑子”,1988年之后用筆名雷默至今。80年代初開始寫詩,民刊《先鋒詩報》、《詩歌研究》主要成員,撰有《先鋒詩歌的哲學基礎》、《先鋒詩歌的語言方法》、《未來詩歌》等文章,以及《二毛和我的故事》系列詩歌。1988年在《星星》詩刊發表處女詩作《死亡經驗》、《紅色的五月》。1991年提出“新禪詩”概念,撰有《體驗:生命的禪與詩》(刊于《佛教文化》1993年第1期)、《語言:禪與詩的障礙》(刊于臺灣《雙子星詩刊》1997年第6期,以及《禪露》2002夏季刊)兩篇重要文章。1994年與南京大學張子清教授合編《新禪宗詩》一書。1995年美國英語詩刊《TALISMAN》專題介紹了雷默新禪詩。
90年代后,雷默雖然仍在寫作,但幾乎從國內詩壇失蹤。1998年,雷默出任著名純文學網站《橄欖樹》詩歌編輯2007年,雷默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新禪詩:東壁打西壁》,隨后在《揚子江》《詩選刊》《詩潮》《詩歌月刊》等雜志發表詩歌并有作品收入多種選本。

雷默近影
死亡經驗
雷默/文
這一天格外透明
天空 陽光 落葉
一片寂靜
在生命的寂靜里
大地停止了轟響
明晃晃的房屋
浮出了水面
時間在花的陰影里樂不可支
我看見了我的靈魂
我以往生活的全部所在
它們閃現在我的眼前
照亮我的五臟六腑
生命的瞬間是如此空洞
如此燦爛輝煌
它使我喪失了一切信仰
一切戰勝自己的力量
終于 我從一塊巨大的礁石上
墜入光的深淵
(寫于1987年,發表于1988年《星星》詩刊)

80年代的雷默

雷默80—90年代作品資料
新歸來詩人處女作聯展:柏常青(8)
柏常青,中國作協會員,曾用筆名木白、柏特等;上世紀80年代組建大學生詩歌社團并開始文學創作,1985年在《星星》詩刊發表處女詩作,此后在《詩刊》、《星星》、《詩神》、《詩歌報》、《飛天》、《世界論壇報》等海內外報刊發表文學作品。寫有《西行之書》、《詩歌白皮書》、《河西走廊》等。現居河西走廊酒泉。本世紀以來,偏安一隅,即興創作,自娛自樂;如今重新歸來,唯詩歌聊以自慰。總把自己放逐在進退兩難的悲歡中,用現狀的一部分替代夢想的全過程。

柏常青近影
春天的信
柏常青/文
牧草以露水之淚,從夢中
醒來。綻開在初春的扉頁
我亦蘇醒,蘸著嫩綠的汁
給你寫信,敘述昨夜的事
昨夜有著一些淡夢和寂寞
如履薄冰,如墜入了星河
一夜微風細雨,清掃山坡
我能夠說出這清澈的歡樂
道路從信中伸向樹林邊緣
幻想在手掌中兌現。陽光
像睫毛在眼前閃動和呼吸
把生命送進春天又帶回來
這些瞬間,閱讀一種愛戀
然后在一堆形容詞中擇選
遠處的一棵蘋果樹在孕育
禁果已經成熟,等待采擷
散淡的黃昏是冬天的遺囑
一個人的痛在初春的中央
站在路口,她還沒有走遠
月光普照。一條路有多長
或者,另一條路又在何方
灰夜之域,鎖住流金歲月
隱藏的憂傷,打碎的月光
微風輕拂,今夜星辰吹亮
(寫于1984年蘭州)

上世紀80年代末的柏常青

1998年酒泉,柏常青(前左二)、林染(后中)等,與去西部采風的沙克(前左一)相聚
新歸來詩人處女作聯展:雷霆(9)
雷霆,1963年生于山西原平。1994年參加《詩刊》社第12屆“青春詩會”。1996年離開詩壇,2007年重新歸來。先后出版詩集《雷霆詩歌》、《大地歌謠》、《官道梁詩篇》、《我的官道梁》等詩集。獲得過“郭沫若詩歌獎”、“趙樹理文學獎”、 “第二屆中國紅高粱詩歌獎”、 “首屆劉章詩歌獎”等獎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協全委會委員,山西省作協詩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雷霆近影
拒馬河
雷霆/文
巨大的孤獨來自拒絕!
拒馬河啊,我的拒馬河,
周圍是深秋的白樺林,
拒馬河靜靜地流過北方。
漫游群峰。流浪的形象!
我甚至看見了你的波紋,
前進中的黃金和白銀,
在夕光中閃爍出光芒。
是它們誘人的影子到來,
是它們把世上的好處說盡。
同時說出的還有詩人,
所有流浪兄弟們的姓名。
他們比我走得更遠!他們
看見了草原,唱歌的牧羊人。
在那里,水、春夜和女人,
留在夢里,留給了青春。
還能留下什么?心中的
那集合了所有寬容的品質;
就像清冷的月光的舞蹈,
就像大地上最美的拒馬河!
拒馬河,靜靜的拒馬河,
當你終于從我的視野中,
悄然消逝,我蒼涼的一生
是否又加入了憂傷的成分?
1992.10.27.列車經過拒馬河
(刊載于《詩刊》1994年12期“青春詩會”專輯)

上世紀80年代末的雷霆
新歸來詩人處女作聯展:陳廣德(10)
陳廣德,山東德州人,現居新沂。1987年加入江蘇省作家協會,200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徐州市作協副主席兼影視委員會主席。一級作家。
1979年開始學寫詩歌,1980年發表作品。90年代中期離開詩壇,2001年歸來。作品散見《當代》《文藝報》《中國作家》《中國詩歌》《詩選刊》等100多家報刊,獲《人民文學》《詩刊》《人民日報》《星星》等80余次詩文大賽獎,已出版詩集《半漲之潮》《踏雪之聲》《陳廣德詩選》《無傘之旅》《守月之樹》《水邊的遠行》《愛你如初》,散文及散文詩集《愛的漣漪》《月亮河》,隨筆集《心境的門戶》等10部。

陳廣德近影
河
陳廣德/文
一條堿性之河
岸邊是歲月
雌鹿的嘶鳴如在近處
鷹巢孤獨且遙遙
河 似睡非睡
在催生與憧憬之間
而伐木聲 紛紛揚揚
遮住 也遮不住
河的流向
(1980年11月)

陳廣德80—90年代作品資料

陳廣德早年出版詩集
【新歸來詩人處女作聯展公告】
中國新歸來詩人聯盟,聯手中國藝術家微平臺,在多種媒介展示新歸來詩人處女作,作品限一首詩(一般不超過50行),發表與否均可,來稿注明寫作年代或發表報刋,并附新個照一張,作品年份的(或前后)舊個照一張,與處女作有關的資料如報刊舊照一張,附百余字簡歷(切勿長),注明離開歸來詩壇的時段。如最早的作品是一組或一批,優選一首為處女作。
具有新歸來史實的詩人,可按要求版式通過博客鏈接等方式發到新歸來詩人微信群里,最終以投到指定信箱ngrp2011@163.com 的稿件資料為準。投稿時限:2016年1月1日—2016年2月29日
【總策劃、主持人】:沙克
為80一90年代留下足印的你開證明
為80一90年代未留聲音的你錄個音
【主辦者】:
中國新歸來詩人聯盟
總編:沙克,洪燭
中國藝術家微信平臺
總編:沙克,阿尼巴爾•羅斯
【后援者】:
中詩網
主編:周占林
作家網
總編:趙智
現代青年雜志社
社長:雁西
【聯展公證人】:
嚴力、翟永明、何言宏、蔣登科、張德明
中國新歸來詩人||
中國當代實力詩人集結
中國當代優秀詩歌創造
投稿信箱ngrp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