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木(江蘇)、趙永紅(河北)、木子紅(廣東)、沙麗娜(河南)、柳風(北京)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26-30)

全社會聚焦文學和詩歌的80年代早已背影杳然,早已沒入如今的網絡泡沫的汪洋大海,不會再有靠一篇代表作、成名作啃一輩子的幸運了。然而,新歸來詩人群的主體恰恰是從上個世紀的少年青年詩人走過來、走回來的,發表、出版、獲獎和聚焦這些屬于傳播能量的資源,掌握在人為的上帝們手中,當時處于青少年的新歸來詩人們未必能獲得這些機遇的垂青,而不能夠客觀、全面地靠文本來說話。我們推出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既是用各自的寫作事實來追認作品,也是面對當下表達一份清醒:詩歌是有生命的,處于顯隱、開合、主次、優劣和消長的動態中,唯有時間能夠整合、完善詩歌的歷史傳統。我們的聯展基于這樣的目的:橫跨三十年當代詩史,重讀代表作;展示新歸來詩人創造,確認新價值。——策劃人語
————————————
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愚木(26)
————————

愚木,當代詩人、詩評人。1990年代初中斷寫作,新世紀初網絡興起而回歸。作品散見于《詩刊》、《文學報》、《詩歌月刊》、《中國詩歌》等,作品收錄《2010年中國詩歌精選》、《詩刊2013年度詩選》。現居南京。
————————————
【螞蟻的美學】
愚木/
————————
螞蟻的美學
挺拔的足趾 飄逸的觸須
烏黑油亮的軀體…… 一縷陽光潑灑
如同一行飄逸的漢字
螞蟻揮灑自如 在我們的視線上
一行行 絲毫沒有潰退和紊亂
聽不到螞蟻的幽怨 就像漢字本身
不發出任何的聲響
秋風墜落幾片凌亂的梧桐葉 在最脆弱的秋天
花費一整天的時間 看一看螞蟻吧
看一看它們搬動整個群落的智慧 看一看它們
搬動超乎身體幾倍的壓迫
螞蟻適宜群居 這是螞蟻最直接的書寫方式
這些都與漢字 有著極其相近的
美學結構和特性
————————————
2010年第09期《中國詩歌》

愚木《螞蟻的美學》手稿
————————————
【對《螞蟻的美學》的評論】
這無疑是低音之歌,既是靈性的,也是在闡述自己的寫作觀。他的詩不以奇崛勝,屬于那種第二眼的詩,要再看一看,才能看到東西。他的人和詩,都不脫質樸的底子。在一個充斥復合材料的時代,愚木的為人為詩仍然保持了純樸的木質感,實為難能可貴。心有懷抱化而為詩,他的詩是來自自然而非人力的纖維,其中的天地人心各得其道,這是人倫,也是詩歌的倫理。
——著名詩人胡弦《愚木記》
————————————
作為批評家的詩人愚木,其誠樸厚道中蘊涵著濃濃的書卷氣,這是一種不失可愛的品質,使其能夠在螞蟻的生活方式中看到其與漢字甚至漢人的美學同構(《螞蟻的美學》)。他的隨和樂天的性格也是朋友中間一個不可或缺的粘合劑。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會有什么樣的詩風,愚木的詩歌總體上也顯得很“老實”,在一切都虛浮不實的當下,實在是一種福分,這成全了其詩歌的穩健與沉實,而時時透露出的調皮的機智,又能予以適當的平衡,不使之過分泥實,而時時有靈動飛揚的態勢。
——著名詩人、評論家馬永波《從玻璃開始》
———————————
———————————
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趙永紅(26)
————————

趙永紅,生于1970年3月,現供職于秦皇島市海港區文聯。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秦皇島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秦皇島詩歌研究會副會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歌詞創作,并在《詞刊》《詩刊》《中華詩詞》等報刊發表作品。歌詞《我們的老支書》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歌詞《心中的110》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著有歌詞集《給你的歌》,出版詩集《玫瑰依然紅》,散文集《有一種情調叫浪漫》。歌詞《鄉下孩子》收入冀教版和蘇教版語文教科書。
————————————
【大峽谷】
趙永紅/
———————
我是億萬年來凝固的傷口
愈合與否已不再重要
傷口敞開博大的胸懷
把一切養育、包容
如果你想登上峰頂
望一望遠方的燈火
并接近星空
那么你必須穿過我
我是此峰到達彼峰的
不可忽視的路程
多年以來我沒有等待過什么
不期而至的一切
總是打碎我的安寧
生死與我無關
善惡與我無關
歲月的流逝與我無關
不要把我當作修行和隱蔽之所
我使快樂的人更快樂
使孤獨的人更孤獨
我是億萬年來鮮活的傷口
愈合之日便是
我毀滅之時
————————————
(寫于1990年中秋節,1993年收入詩集《給你的歌》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趙永紅《大峽谷》手稿
————————————
————————————
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木子紅(28)
————————

木子紅,詩人,作家,《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文字散見《作品》《中國現代詩》《小說月刊》等。文學主張為“在小說、散文和詩中跳曲一節三拍的圓舞”。出版長篇小說《事隔多年》、中篇小說《最后底線》、散文集《萬葉千聲》。詩作被收入《廣東青年詩選》《女詩人詩選》等多種選本。小說散文詩歌均獲全國性文學大賽獎。詩歌代表作有:《玻璃·水和鏡子》(1993年)、《珠寶的疼痛》(2014年)、《墨跡》(2015年)、《大海不再是地球的酒窩》(2016年)等。
————————————
【玻璃·水和鏡子】
木子紅/
_______________
玻璃和水都透明無色
水豎起來就是瀑布
玻璃豎起來就是一場純潔的騙局
很多鳥都睜著眼睛
被它的透明度碰得摸不著門路
————————————
有人將玻璃涂上水一樣的銀子
鏡子就誕生在脆弱而冰冷的質地里
自始注定
鏡子擺脫不了玻璃和水的本性
————————————
失手打落了鏡子
破鏡難圓如同覆水難收
眼睛探尋的深度
指尖輕輕一觸
就知道它的淺露
明明白白的左眼
它偏偏告訴你是右眼
這一點繼承了水的基因
————————————
鏡子 玻璃和水的私生子
————————————
(寫于1993年,原載1994年第4期《作品》)

木子紅《玻璃·水和鏡子》手稿
————————————
————————————
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沙麗娜 (29)
————————

沙麗娜,高級講師,心理咨詢師。作品發表于《詩選刊》《星星詩刊》《綠風詩刊》泰國《中華日報》《燕趙詩刊》《中國詩歌》《東方女性》《詩民刊》等數十種國內外報刊雜志及部分民刊。入選《詩選刊》2008、2010、2011、2013年、2016年“中國女詩人作品專號”、中國作家協會2013年《中國詩歌精選》(韓作榮主編)等多種選本。 2005年出版個人詩集《記憶的手語》。
———————————
【加速度】
沙麗娜/
————————
我們被水包裹,身不由己
跌進一條黑色河流
我們聽信花蛇的謠言,被采藥人蠱惑
丟棄青草和一只馬鈴薯的忠告
用牙齒制造疾病,挖掘墳墓。垃圾占據了我們
的餐桌,腿腳擱置在比頭顱更高的地方
———————————
所以我們是文明的
我們橫向侵犯空間
骨頭喪失行走能力,看不見親人的葬禮
無力流淚
我們聽力衰退,聽不到狗吠,聽不到剎車的聲音
我們得早早地尋一片空地,栽下一塊青石
把墓志銘提前寫好
———————————
(原載2008年第12期《歲月》)

沙麗娜《加速度》手稿
————————————
【對《加速度》的評論】
1、在《加速度》中,詩人寫出了人在城市生活的無根無序狀態。“垃圾占據了我們/的餐桌,腿腳擱置在比頭顱更高的地方”。顛倒的時空,正是城市生活、工作的寫照,作為曾經的自然人、文明的創造者,我們已經是垃圾制造商,和吃垃圾長大、無限膨脹的現代人。她的筆鋒一頓,更加有力,“所以我們是文明的/我們橫向侵犯空間……”更悲哀的是“……我們得早早地尋一片空地,栽下一塊青石/把墓志銘提前寫好”。這是令人心悸的戲謔,也是莊重的戲謔。我們可以輕易地找到現實生活中的對象:提前買墓地的人,寫墓志銘的人等等。還沒等死亡降臨,我們已經渴望超度或新生,或者說,許多人已經是活著的死者。直逼現實的一首詩,尖銳厚重,有很大思考空間。
——詩人森子《另一個漩渦》
2、沙麗娜的《加速度》,揭開現實溫柔的面紗,走進了人類的精神苦旅。用她那縝密辛辣的藝術表達方式,將有關文明、價值、信仰、情感、良知的危機和苦難一一裸呈出來,尖銳地刻畫精神的潰敗、惡和黑暗,是對人性和道德的拷問。“我們被水包裹,身不由己/跌進一條黑色河流”,人類的肉身和物欲越來越沉重,我們追求加速度,我們追求越來越多的物質、權勢和利益。甚至聽信“謠言”,制造“疾病”,“挖掘墳墓”,人格的光輝被淹沒,道德開始淪喪,“垃圾占據了我們/的餐桌,腿腳擱置在比頭顱更高的地方”。
卡夫卡說,“由于急燥,他們被驅逐出天堂;由于懶散,他們無法回去。”《加速度》為我們呈現了“速朽的物質快樂”和欲望沉淪的景觀。而在與之激烈對抗的苦痛和吶喊之中,包含著作者對當代現實的“憂思”和重建精神家園的愿望,體現著作者溫厚的價值關懷,值得珍重的審美、情感和心靈喚醒,對美好的守護和一顆正直的良心。這些彌足珍貴的品質,也讓《加速度》具有了內在深刻的精神向度。
——詩人徐紅在海峽國際詩歌群專場研討會上的發言
————————————
————————————
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柳風(30)
————————

柳風,當代詩人、作家,現居北京。小說《玉人吹簫》獲2005年寧夏第六屆“群星杯”銀獎。《永定河畔聽風吟》(組詩)獲2013年“情系北京母親河”散文與詩歌大賽二等獎。《詩經里的風》(組詩)榮獲2015年世界華語詩歌大會二等獎。2012年擔任全國網絡詩歌【詩歌與生命同在】34家網站迎新春詩歌聯賽評委。
————————————
【往事】
柳風/
______________
那些歲月深處的故事
就像一潭沒有波瀾的死水
我原以為 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
————————————
月亮在樹上搖搖晃晃
正是這潭死水 有時候像鏡子一樣
使你更加生動而又艷麗
————————————
這個時候 我終于明白了
一把殺廟的刀 根本殺不了你
反而 一次又一次 殺死的是我自己
————————————
(2014年9月3日柳風新浪博客)

柳風《往事》手稿
————————————
【對《往事》的評論】
————————
我喜歡精致的短詩。短詩非常考驗詩人的詩美發現和表現能力。長篇小說可以枝蔓,但短篇小說不行;長詩可以有水分,但短詩不行。柳風的這兩首詩表面上似乎不涉愛情,說的是別的事情。但在文字之間,其實充滿了詩人對愛情的理解、向往、懷念,“一把殺廟的刀 根本殺不了你/反而 一次又一次 殺死的是我自己”,這是一種刻骨銘心的體驗。這樣的體驗應該就是愛情。作品短小、含蓄,具有余味,在不少詩人注重細節化、生活化甚至繁瑣化的詩歌潮流中,堅持單純、內斂的藝術追求,也一樣可以成就獨特的詩篇。
——著名詩歌評論家、博士生導師蔣登科教授,2014年《關雎愛情詩刊》
—————————————
————————————
[新歸來詩人代表作聯展公告]
———————
中國新歸來詩人聯盟,聯手中國藝術家微平臺,在多種媒介展示新歸來詩人代表作,作品限一首代表作(一般不超過50行,提供word文字稿),需發表過,來稿注明寫作年代及發表報刋,并附新個照一張,簡介300字內(切勿超),代表作手稿(控制在兩頁16K紙之內,最好壓縮為一頁),對代表作的評論摘錄(整篇一般不超過兩千字,多篇摘錄在兩千字內,注明評論所登載的報刋)。此專項活動不接受非新歸來詩人(1999年以后出道、發表作品者)的稿件,請理解并尊重事實,征稿針對新歸來詩人群。投稿信箱ngrp2011@163.com
—————————————
[策劃及出品人]:沙克
[ 顧問 ]:葉延濱,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詩刊》原主編
[聯展公證人]嚴力、翟永明、何言宏、蔣登科、黃梵、張德明、傅元峰
—————————
橫跨三十年當代詩史,重讀代表作
展示新歸來詩人創造,確認新價值
—————————
【主辦者】:
中國新歸來詩人聯盟
總編:沙克,洪燭
中國藝術家微信平臺
總編:沙克,阿尼巴爾·羅斯
—————————
【后援者】:
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
秘書長:祁人
詩林雜志
主編:潘紅莉
中詩網
主編:周占林
作家網
總編:趙智
現代青年雜志
社長:雁西
—————————————

中國新歸來詩人||
中國當代實力詩人集結
中國當代優秀詩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