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秋峰的詩

◎大山
我跟過去的自己聊到的山
是父親
一塊小石頭回憶一塊大石頭
坐在父親肩頭就是坐在山巔
如今有病而又蒼老的父親
仍是一座山
只是山頂的積雪
也成了山的一部分
◎ 歲月
天更亮了,太陽從一片被拆毀的房屋廢墟中走出來
喧囂和寂靜同在,今天與昨日沒什么區別
流水東去,歲月畢竟無法留住
今天是昨日的復制,今天的我也只是昨日我的替身
◎遁術
翻閱古籍、打開百度,我不止一次找尋遁術
以便在喧囂的世間之外安放自己
結果是,地下三尺有魂靈,怎忍打擾他們啊
大隱隱于市,方知遁可向下,亦可向上
穿過浮華,進入冷漠,就是清凈地,是桃源
◎泥
土是死的,泥是活的
兒時在池塘邊尋找膠性土,摻水和泥
不能軟亦不能硬,在地上反復摔
摔成方的,摔成扁的,摔成長的
摔的力度不大不小,摔的次數越多越好
摔的泥與我們自己有著相同的情感
和泥的人與泥,如同兩個相愛的人
摔,其實是就是叫醒、是疼、是愛
久摔之后,泥熟了,泥活了
現在人過中年,我們說人生短暫
就如同說泥失去水會變成土
說我們是泥,是對方手中的泥
◎在村子里種莊稼
我回老家
走老道必經田安祖村
幾年前,它開始
邊建邊拆
在村南建五層樓房多棟
一戶戶拆著村子里所有新舊平房
前些天,再次穿田安祖村而過
街道兩旁
倒掉的房屋更多了
駐足這個村子
讓人想起電影里某個戰爭場面
配上適當的煙火
就會聽到槍炮響
聽到逃亡者的哭聲
拆與建
多像早些年前
把地里長勢很好的莊稼毀掉
統一種下另一種莊稼
整個田安祖村是一塊地
幾百年的村子是莊稼
整平后
再種出的新村子也是莊稼
◎在小鎮
午后,我站在街頭
五分鐘數了二十八輛過往的汽車
第一輛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
第二輛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
第三輛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
到第七輛車和第十四輛車時
車上除了駕駛員
分別有一位乘客和三位乘客
第二十一輛除了駕駛員
也有一位乘客
這些車一輛接一輛
仿佛一列火車的多節車廂
后面的車頂著前面的車駛過文安鎮新開路
它們不同于列車的是
一輛車與一輛車的顏色有別
長短有別,高低有別
還有,一列火車只有一個屁股
而它們有多個屁股
◎在 北 京
北京很大,跟海洋一樣大
北京這個海洋里不是海水
而是人,人潮涌動
我想,在茫茫人海里
如果有一個人是我的父親或者孩子
他會怎樣呢
為生計奔波,抑或因為它事
而被裹挾于漩渦
在快速運轉的龐大的俗世機器內
父親或者孩子會面臨多項選擇
比如選擇道路、方式
選擇出口、入口,選擇等待
地鐵到站,我從一種喧囂
轉入另一種喧囂
在北京的大海中
我連一朵浪花都算不上
至多是一滴水,一滴從小處來的水
有著自己的鹽和渾濁
有著小小的孤獨與激動
◎在水景公園
每天早晨我都堅持到水景公園坐一坐
吹吹風,看看四周的植物
從蕭瑟的冬季,到萬物萌生的春天
它位于城市邊緣,雖仍有喧囂之聲
卻也可暫時??恳幌聟捑肫吹男闹?br /> 一日一日,樹木、花草在變化
沒有什么停滯不前
今天看到的,已非是昨日的一切
坐在這里,我又何嘗還是昨日的我呢
陽光的顏料涂抹在大地的畫卷上
或深或淺,或濃或淡
“一個人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
我說“一個人不能坐在同一個公園”
畫卷也是在不停變化的
從今天開始,我要珍惜與每棵樹
每一朵小花,每一只螞蟻相處的時刻
像對待親人一樣,傾聽它們的故事
如果它們接受,我也將
把自己的快樂、悲傷告訴它們
一切平等,眾生平等
流淌的時光啊,不可逆轉的時光啊
像露珠一樣,我愿意
我的時光從葉子滴落到土里
◎在魯能生態園
一
走進魯能生態園
草地、湖水
綠樹、藍瓦小樓
穿行其中
已不是在人間
分明是進入畫中
二
挖土
筑山
造湖
山上樹木繁茂
湖里碧波蕩漾
望著樹
我欲生出翅膀
看著水
我愿魚一樣躍出水面
以生態園
為家
三
有大橋
有小橋
有木橋
有石橋
我躺在草地上
螞蟻從我身上過
生態園
又有了人橋
四
剪草機走過
草坪
是工人在鋪設的地毯
我想做剪草機
被工人們推著
天天在生態園里轉
五
套著白紙袋的葡萄
就要熟了
它們從
一架一架的葡萄秧
垂下
是一位一位母親
露出的乳房
六
一只鳥在頭頂飛過
是從一處樹林
飛到另一處樹林
它鳴叫著
似在呼朋引伴
是啊
這多像一名游客
剛看過一處美景
又發現一處美景
七
有人必有路
生態園的路
曲折向前
如果生態園是一束鮮花
這路
就是扎起鮮花的彩帶
八
我向湖水里
投了一塊土塊
水面綻開水花
藏在水中的白云
不見了
九
應該樹一塊記事碑
詳細記錄這里的原貌
這碑石
將是一把尺子
可以測量
人們的每一項努力
十
魯能生態園是一首詩
刻在文安大地上
◎陪伴其實是奢侈品
今天,我哪里也沒去
坐在屋子里看書
時間久了
眼睛發澀,脖子酸疼
為了緩解疲勞
不時抬頭望望天花板
天花板上有銀河
目光是有長度的
桌子上的吊蘭,上午
被小毛同學剪得快挨著土皮了
世上應該珍惜的很多
陪伴其實是奢侈品
與目光一樣
陪伴也可以度量
近在咫尺是陪伴
隔著二百里也是陪伴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
到看山還是山”
我套用后:
“距離是距離,距離不是距離,
距離還是距離”
在世間,只要有愛
身處哪里又有何妨
◎燈火的誘餌
掉雨點了
人們都往家走
我卻向外去
到水景公園
讓樹陪著我跑步
下再大的雨
樹們也不會離開
跑夠三圈
稍作調整后
我便坐在鄰水的小亭
讀一首詩或者一篇散文
旁邊的樹安靜地守著我
一人高的蘆葦
有幾棵偶爾晃動一下
很快又筆直地去排隊
我知道
這樣的時光是短暫的
與植物一起虛度著
不知不覺天就黑了
遠處的小城亮起燈火
這城多像一個夾子
擺上燈火誘餌
為我設下局
作者簡介:
井秋峰,男,1967年8月出生,河北省文安縣人。曾讀于河北理工大學。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廊坊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2008年獨資設立每年一屆的“井秋峰短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