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英詩人《浦江詩會》第六期

金笛簡介
曾獲首屆“路遙杯”青年文學獎、首屆中國青年文學大獎,國際漢語大賽一等獎,以及國內各類文學大獎賽獲獎五十余次。作品曾在《中國窗口》《信息世界》《詩刊》《中國詩歌》《中國詩人》《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學報》《青春》《女友》美國《美華日報》香港《大公報》等雜志報刊發表。詩歌作品被選入由巴金主編的上海50年文學作品選。有作品介紹到國外并入選《世界詩人詩選》。作品被收入近百種選集。北京城巿未來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顧問,中國文化促進會召公文化研究中心首席文化顧問,中國城市媒體傳媒聯盟副秘書長,人物網副總編,中國人物報道主編,中國"太湖風"詩歌大獎賽終審評委,世界散文詩研究院副院長,世界散文詩博覽副主編,世界網絡詩人聯合會創始人。中國倉央嘉措詩社,貴州一道詩藝總社,東方攝影家文學,山東東坡詩社顧問。

楊煉
楊煉,當代著名詩人。1955年出生于瑞士伯爾尼,6歲時回到北京,是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1974年高中畢業后,在北京昌平縣插隊,之后開始寫詩,并成為《今天》雜志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楊煉以長詩《諾日朗》出名,1988年被中國內地讀者推選為"十大詩人"之一,同年在北京與芒克、多多等創立"幸存者詩歌俱樂部"。現定居倫敦,繼續從事文學創作。
楊煉的作品以詩和散文為主,兼及文學與藝術批評。其詩集八種、散文集兩種,與眾多文章已被譯成二十余種外文,在各國出版。他不停參加世界文學、藝術及學術活動,被稱為當代中國文學最有代表性的聲音之一。《大海停止之處》、《同心圓》等被稱為楊煉的代表作。《大海停止之處》以特定的組詩形式,把外在漂流轉為一場內心之旅。《同心圓》更是取消了時間概念,直指人性不變之處境。
曾任德國威瑪(WEIMAR)國際論文競賽、"德國之聲"國際廣播文學競賽評審,"臺北國際詩歌節"海外顧問及"柏林國際文學節"顧問等。
2008年,在第74屆國際筆會大會上,當選國際筆會理事。
2011年起,主持以中國復旦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及東安格利亞大學為基地的中英詩歌翻譯項目,持續推進中英詩人間的思想--藝術對話,以詩歌的能量追問人類的根本困境。系以倫敦為基地的私人國際文學藝術系列項目《唯一的母語》藝術總監。
2012年6月,倫敦"文化奧運"的"詩雨"活動空投了204個奧運會參賽國家和地區300位詩人的作品,旅居倫敦的楊煉是唯一入選的中國詩人。
《饕餮之問》
北極星嵌在額頭正中
幽藍 晶亮 瞳如冰
毀了一切 被烹煮的少女
孤零零懷抱著一切?
逃出安陽 逃進殷之夜
沒別的光除了這目光
奢華磨洗一把大鉞
粉嫩的殘肢吻落在哪兒?
千百年 抬頭
我們就在陷落 水切齒
總在下面 少女坍塌為嘩嘩聲
攫 或者嚼?
千百個字再分裂還是
唯一那個 一筆寫盡流淌的
烹煮一萬次 肉仍浸著憂傷
醒來 攫 恰是嚼?
這張臉比不在更無情地
存在 這種無力
盯著誰就把誰鑿穿成隘口
磨啊 什么美不是血淋淋的?
淺淺的青銅上浮雕著
我們淺淺的漂浮 瞳之軸
冷冷一問又把天空變小?
命名之黑里多少不升不降的太陽?
少女婀娜自殷之夜
蕩回 一縷香捻熄了燈火嗎?
人面獸面都溫馴依偎進了輕煙嗎?
什么也不說的語言 已完成了祭祀嗎?

楊慶祥
楊慶祥,1980年生,文學博士,供職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詩人,批評家。
出版有思想隨筆《80后,怎么辦》,詩集《這些年,在人間》、《我選擇哭泣和愛你》,評論集《分裂的想象》等。
曾獲中國年度青年批評家獎(2011年);第十屆上海文學獎(2013年);首屆《人民文學》詩歌獎(2014年);第三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2014年);第二屆《十月》青年作家獎(2015年);第四屆馮牧文學獎(2016年)、2015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獎(2016年)等。
曾擔任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委,第五屆老舍文學獎評委。
《世紀之愛》
我知道大多數人已經疲憊
但鐘聲依然長鳴
當我側耳傾聽這塵世回音
天空中飛過一只鳥的陰影
不能說失敗了
也不能以群眾的名義慶祝成功
好像只能停留在此地
看看云,聽聽風

冰峰
本名趙智,男,漢族,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8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等各類報刊。出版個人文學作品集6部,主編文學作品集數十部。雜文《嘴的種類與功能》被編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教材《大學語文》。曾獲第29屆世界詩人大會(在匈牙利舉行)漢語寫作最佳詩歌作品獎。現供職于人民文學雜志社,任人民文學創作培訓學校副校長,兼任作家網站總編、微型小說雜志社社長等職。曾應邀出訪歐 洲、大洋洲等地參加文學活動,并發表主題演講。曾策劃、組織、承辦“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志愿活動”、“慶祝五臺山申遺成功-中國千名書家寫經書法大展活動”、“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征集、評獎、出版活動”、“維也納(金色大廳)中國新春音樂會”、“中國國際攝影雙年展”等大型活動。
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詞刊》《隨筆》《光明日報》《知音》等各類報刊。出版個人文學作品集6部,主編文學作品集數十部。雜文《嘴的種類與功能》被編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教材《大學語文》。曾獲第29屆世界詩人大會(在匈牙利舉行)漢語寫作最佳詩歌作品獎。曾應邀出訪歐洲、 大洋洲等地參加文學活動,并發表主題演講。
《下午3點,聊天》
整個下午,我們幾個寫詩的人
都在喝茶、聊天
從一只蚊子到宇宙飛船
從一只鳥到后現代主義
還有,地球已經病了
該開個怎樣的藥方
最后我們的話題是:
人類還能堅持多久?
茶喝多了,尿急
最想做的事情是:去廁所
一泡尿瀑布般傾泄
剛才喝的茶,談的話
就全沒了

武眉凌
武眉凌,著名作家、詩人,世界漢詩協會副會長,2016中國詩歌春晚云南分會場總策劃,2017中國詩歌春晚總策劃,2015年度中國“十大詩歌活動家”。
其作品多次獲全國大獎。《綏陽,山水與詩歌跳舞的地方》一詩題目做為綏陽的廣告語,立在通往綏陽的高速公路上和遵義貴陽機場火車站。
作品集有《中國城市散文集》《云南城市散文集》《游走在保定的七彩時光》等,其中《中國城市散文集》收錄了作者為39個城市所寫的自然風物方面的散文,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親自為該書作序,該書為我國對外旅游宣傳的精品推薦圖書之一。
2015米蘭世博會期間,《世界中國》和《歐洲時報》以多種語言刊登了武眉凌的《張家界,一根根石頭站成山等你》,在世博會上引起強烈反響。2015年11月被邀請參加了在臺灣舉辦的第35屆世界詩人大會。
《鴿子花》
在南方的山谷里
五月的枝頭會
綻放一種白色的花朵
不知是一個怎樣的童話
讓鴿子變成了花朵
從此她再不能飛翔
但每一陣風過
她都展開翅膀
沒有人知道
鴿子花心里的渴望

商震
1960年出生于遼寧省營口市。職業編輯,詩人。出版有詩集《大漠孤煙》、《無序排隊》、《半張臉》,隨筆集《三余堂散記》與長篇紀實《寫給上帝的白皮書》等。作品被多種文字翻譯及選本選載。
曾任《人民文學》副主編,現為《詩刊》常務副主編。
《半張臉》
一個朋友給我照相
只有半張臉
另半張隱在一堵墻的后面
起初我認為他相機的鏡頭只有一半
或者他只睜開半只眼睛
后來才知道
他只看清了我一半
從此我開始使用這半張臉
在辦公室半張臉藏心底下
讀歷史半張臉掛房梁上
看當下事半張臉塞褲襠里
喝酒說大話半張臉曬干了碾成粉末撒空氣中
談愛論恨半張臉埋墳墓里
半張臉照鏡子
半張臉坐馬桶上
就用半張臉
已經給足這個世界的面子

李少君
1967年11月生,湖南湘鄉人,198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系,大學時代即發起“珞珈詩派”。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詩歌讀本:三十二首詩》、《藍吧》、《在自然的廟堂里》、《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編《21世紀詩歌精選》,詩作入選大學教材等數十種選本,并被翻譯成英文、德文、韓文、瑞典文、塞爾維亞文、越南文等,曾多次應邀參加美國、德國、法國、印度、越南、菲律賓、塞爾維亞等國國際詩歌及文化活動。被譽為“自然詩人”。所提出的詩歌“草根性”已成為二十一世紀詩歌關鍵詞。曾任《天涯》雜志主編,海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現為《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一級作家。
《過瑪曲草原》
草原,是世界上最潔凈的一個庭院
清風每天打掃
云雨隨時洗刷
草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一個庭院
格桑花鋪展成花灘
流水隨意蔓延為道路
草原,是世界上最安心的一個庭院
牛羊善良,低頭吃草
獵犬來回跑動著看護
草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個庭院
人們在星光下默默念經
孩子在晨曦里怎么爬也爬不出自己的家園

度母洛妃
原名何佳霖,曾用筆名可艾、金彥彤、安洛等。生于七十年代初,香港居民,中文系畢業,兒童教育心理學碩士、民族經濟學博士。熱愛文學、信仰佛教、熱衷教育事業。曾擔任亞太經濟時報港澳首席代表,2002年創辦華夏民族雜志社并擔任社長、總編。2014年擔任(廣西)華聲晨報社副總編輯,華星詩談月刊主編,兼任(廣西)東盟創意管理學院院長、香港國際創意學會主席、華夏民族文化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香港文聯執行秘書長等職務。
多年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采訪挖掘與弘揚民族文化,積極推進港澳及海內外民族文化交流,資助民族地區貧困兒童教育,同時為華文詩歌的發展做了突出貢獻。作品有詩歌、散文、小說、訪談錄等多種體裁。詩集有《伊甸園的季節》《舞吧!洛》《給心靈一個臺階》《芳菲西地》等。代表作品為《無別》《等思念把青春一口吞光》。榮獲“建黨九十周年文藝創作成就獎”、“第十六屆國際詩人筆會中國當代詩人杰出貢獻金獎”。
《還你一生,寵》
風光不折不扣
我摸到的傷痕硬得像墻
貼著無字的尼瑪
想你為我舉起的歲月
半途而廢
一個對的姿勢
就能撐起一畝江山
一個對的人
就能還你一生,寵。

程庸
程庸,生于上海。曾為報社記者、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 。上海市創協古玩藝術研究中心鑒定專家。上海大學兼職教授。多家電視臺鑒寶專家組成員。在英國、日本、德國、香港等海內外多所大學、學術團體做中國古陶瓷鑒定、絲綢之路背景下中國外銷瓷與歐美文化交流、宋朝瓷器鑒賞與極簡主義美學的演講。已出版文學、文學著作十六種。
已出版文學著作:詩歌《藍鳥》、《現代詩歌箋注》、長篇小說《官窯美人》、《德令哈囚犯》、《蓬帕杜夫人的珍藏》、以及《一個人的百部經典》、《我讀古典小說》(與若隱合著)等。已出版文物研究著作:《國風西行》、《晉唐宋元瓷器真贗對比鑒定》、《明清瓷器真贗對比鑒定》、《中國瓷器鑒賞與辨識十二講》、《古玩辨偽入門》、《中國元素》(與若隱合作)、《明清古玩真賞》(參與主編)、《瓷耀世界》等。
《徑山的東瀛人》
云霧雄渾的山峰之外
不知還有幾崇與幾重
自古茶香隱于深山的飛泉
一啜一飲
出塵于禪的露潤
古道步步艱困
蒼郁了無數的朝拜者
融入萬壑
與曠月之境
也走來了東瀛人昭明
能否在此借茶吃飲
原本看他的造化了
起初的鋒履健步
漸漸萎靡
直至傴僂了背
卻遼闊了心
老天終究沒有辜負他
云朵也喜悅地虛堂靜聽
大自然本無國界
他帶回的
不僅是竹筅建盞
更是一座茶禪江山

秦華
本名唐玲,祖籍四川,棲居上海。系國際儒商聯會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校園散文詩學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團委員(上海分會主席)、中國詩歌學會、中國散文詩學會、作協會員。《藍調兒散文詩畫》副總編,《青年散文詩》等報刊雜志編輯、晨曦詩社等報刊雜志論壇顧問,《散文詩世界》雜志網站主管、《中國詩歌學會》論壇總斑竹等。
著有散文詩集《春天的玉蘭》和詩歌集《生活的軌跡》及其網絡書刊《歲月流淌的音樂》、《生活的詩意》、《走在詩歌邊緣》、《微界》。
作品被各種版本及年選收錄,多次獲文學獎。 網絡散文詩教母,推動華語散文詩的先鋒,散文詩創作最虔誠的獻身者。 文學觀:文學是生命律動的本身,能夠觸摸生命的奇跡。
《上海的棉花糖》
手推車窺視著石庫門
當心事接近現實
眼神蘊涵了些許無知的塵染
不懂事的街景攪起生活的漩渦
憂傷的藍天蜷縮甜蜜的白云
在都市里伸著舌頭
閉合沉重的喘息
在靈魂的間隙自由游走
凡間精靈塑造一團純潔的笑容
在曇花綻放的季節嫣然
輕易融化柔軟的溫暖
讓任性的孩童得到了另一類幸福

趙野
趙野, 當代詩人,1964年出生于四川古宋;畢業于四川大學外文系;1982年聯合發起“第三代人詩歌運動”;曾獲《作家》雜志詩歌獎,“第三屆天問詩人獎”;入選現代傳媒“中國力量百人榜”;出版有個人詩集《逝者如斯》(2003),德中雙語詩集《歸園Zurück in die Gärten》(2012),《信賴祖先的思想和語言》(2017);作品被收入中國大學教材。
《蒼山》
蒼山光芒萬丈,云層下
飛瀑一樣的光里飄滿文字
山谷幽深明亮
猶如一份終結的答案
我的前生在空中一一浮現
裊裊煙嵐中萬花盛開
我已不想再在路上,我要說
真美啊,時間,停下來吧

班琳麗
班琳麗,女,1973年生,河南商丘人,筆名班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已發表的小說、散文、詩歌見《文藝報》《星星》《詩選刊》《北京文學》《綠風》《山花》《莽原》《奔流》《詩歌周刊》等刊物;出版長篇小說《女歌》《大地之心》兩部;創作中短篇小說《一腔白菜》《山雨欲來》《女人如花》《態度》《青春期》《小日子》等20篇。《一腔白菜》獲《中國作家》文學獎;《小日子》獲首屆浩然文學獎;《山雨欲來》獲首屆張愛玲文學獎,首屆《奔流》文學獎;《一代風范》獲河南省第二屆短篇報告文學獎;《青春期》獲首屆中國青年作家杯中篇小說獎;《女歌》獲商丘市人民政府首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大地之心》獲商丘市人民政府五個一工程獎;小小說《癡》《老悶》入選高中_高等教育_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庫。
《如果可以捧起覆水》
如果可以捧起覆水
可以熄滅光焰
我愿代替你
成為大地的嗓子
替麥田說話,替大地呼吸
明天的馬匹已脫韁飛翔
今天的麥地埋著母親
用你深重的血跡和的泥
用你倔強的骨胳搭的墳
眼淚是最干凈的水。我哭吧
用最干凈的水哭提心吊膽的稗子
哭正常生長的麥穗

萍兒
筆名萍兒、曉萍,現為香港中通社(Hong Kong China News Agency國家半官方通訊社)副總編輯。同時為《香港作家》副總編輯。
香港資深新聞、文化工作者;祖籍福建省福州市,少時隨父母赴港定居。1996年畢業于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目前還擔任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香港文學促進會副理事長、香港作家聯會常務理事、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以及香港福建社團聯會青委會委員;福建省長樂市政協委員;福州海內外青年會常任理事。
長期從事新聞、文化工作及詩歌創作。多年來筆耕不輟,評論和文學作品散見于海內外報章刊物、報紙副刊。出版詩集《萍兒短詩選》,有論者評其“詩境如酒”、“婉約風格獨步香江”。曾發起創辦香港《當代文學》并出任創刊總編輯。
《用一艘漁船經過的時間》
一場烈風之后
秋天已在吹動你的黑發
而她終將變得更為綿長
你的聲音也漸漸不再細碎
那一夜
感性和理性對坐
盡量避開 可能著火的傾訴
即使 縱橫交錯的腳步
已駛過生命版圖無言的滄桑
一個笑容的驅使
用一艘漁船經過的時間
將記憶中的年華和盤托出
街燈忽明忽暗
你低頭 沉默
似乎想向被狂風吹拂過的周遭
借點力量
有一個瞬間
你應該感染了海水的多情
直至你曾親近過的巖石
拒絕你過于真切的表達
八月再度來臨
她將攜一切可能的秋意
等待冬天深情的愛慕
那時,還是一襲藍裙
風中搖曳 鄭重道別

莊云惠
1963年生于臺灣新竹縣,致力于新詩、散文、和水彩畫創作,并寫散文、專欄,在創作上多方面發展。其工作仍屬文字領域,曾任職出版社、雜志社主編、臺灣新生報社秘書等職,亦曾受聘為文藝講座新詩組老師,并擔任各類征文評審。
曾榮獲中國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文藝協會“新詩創作文獎章”、“水彩畫創作文藝獎章”,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章”,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突出成就獎”,及文藝團體頒贈績效優異文藝狀名。名列“新竹縣芎村鄉志”藝文類人物志。
《春天來時》
春天告訴彩蝶
幸福藏在花間
尋覓時心要柔 身要輕
彩蝶告訴春天
找到花間的幸福
擁抱時心要寬 手要牢
無需綴飾 不要彩妝
幸福悠悠 喜樂滿滿
心上有春天
寫不盡雋永詩篇
著有詩集《紅遍相思》、《心似彩羽》、《歲月花瓣》、《莊云惠中英文短詩選》、《莊云惠詩選》;散文集《預約一生的溫柔》、《葉葉心心》;散文水彩畫集《花開的聲音》;新詩水彩畫集《綠滿年華》等著作。曾主編《中國詩歌選》、讀月畫會《與畫有約》畫集。并多次舉辦新詩水彩畫個展,及參與國內外水彩畫聯展,是一位能詩、能文、能畫的詩人畫家。

文榕
原名顧文榕,香港文聯常務副秘書長、香港詩人協會理事、香港散文詩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散文詩》常務副主編,香港《橄欖葉》詩報主編。新世紀前后,于海內外報刊雜志發表詩歌、散文詩、散文隨筆、劇本等,著有詩集《輕飛的月光》、散文詩集《比春天更遠的地方》等六部 。作品被被編入中學語文教材,并被選入《大詩壇──中國詩歌選名家經典》《當代女詩人筆記書》《感動中國的名詩選粹》《詩刊》《經典美文》《青年文摘》《中國年度優秀散文詩》《中國散文詩精選》《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等數十種詩文集。參加第十五屆、第十六屆國際詩人筆會、第十一屆全國散文詩筆會,獲第三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等獎項。
《父親來港,我已邁不進童年的夢》
提筆寫這詩時你到家了么,爸爸
還是在飛機上淡忘了團聚的歡情
圣誕在我心中并沒什么異樣
不同的是今年你的來臨
思潮起伏了又平靜,與月相對
別離的憂傷要用一整夜來梳理
因不能與你日夕共處,像小時候那樣
這微微傷害了我這個有戀父情結的女子
離開你迫使我成長,在某種程度從未做到
一直在想象的童年徘徊奔跑
你的微笑和贊揚彌漫了我的驕傲
今日又陪著你在城市鄉郊游走
我的孝道中載著太多的眷情
馬可‧奧勒留說理性和善行就是人生的意義
我要怎樣在事件中抽離所有感情
來爸爸,在我居住的大埔區留個影
你帶給我滿載的童年歡樂,也注定會讓我傷心
我攪動各種感受如攪動一杯咖啡
想到人生是流動的,我的悲傷得到了舒緩
悠遠的平靜再度降臨
來源:中外藝術家 中國精英詩人
主持人、主編、金笛
劉不偉編輯整理
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876382243?parent_id=obHnZs81gOQjim8R6RnyzQ-jFJeo&present_id=obHnZs-mZqvMciV_fuPwLGDvO9n4&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nsukey=nPNKSKYixKLl1wxvLh17Fwq6mpEgPaQt6LdPIakh2Erf5VjVeX%2BGaDVPUGCEpSTQeoPxNo%2BfUbDa0baFixSFG5FA2slsxI0Kf3KBDjJuGBZ7LKifkS%2B6e3Vy%2BzLNhdsq3ExdInqIXHjQDW1YUUd%2BrINY8Ka%2BhxGCyb9TMpi5SBERMmbYc88FuCazj4z6A%2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