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英詩人《浦江詩會》第七期
主持人、主編、金笛

金笛簡介
曾獲首屆“路遙杯”青年文學獎、首屆中國青年文學大獎,國際漢語大賽一等獎,以及國內各類文學大獎賽獲獎五十余次。作品曾在《中國窗口》《信息世界》《詩刊》《中國詩歌》《中國詩人》《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學報》《青春》《女友》美國《美華日報》香港《大公報》等雜志報刊發表。詩歌作品被選入由巴金主編的上海50年文學作品選。有作品介紹到國外并入選《世界詩人詩選》。作品被收入近百種選集。北京城巿未來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顧問,中國文化促進會召公文化研究中心首席文化顧問,中國城市媒體傳媒聯盟副秘書長,人物網副總編,中國人物報道主編,中國"太湖風"詩歌大獎賽終審評委,世界散文詩研究院副院長,世界散文詩博覽副主編,世界網絡詩人聯合會創始人。中國倉央嘉措詩社,貴州一道詩藝總社,東方攝影家文學,山東東坡詩社顧問。

歐陽江河
歐陽江河,1956-,原名江河,生于四川省瀘州?,F居北京。
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3年至1984年間,他創作了長詩《懸棺》,其后代表作有《玻璃工廠》,《計劃經濟時代的愛情》,《傍晚穿過廣場》,《最后的幻象》,《椅中人的傾聽與交談》,《咖啡館》,《雪》等,著有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誰去誰留》。
2016年3月歐陽江河被提名為第14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年度杰出作家。
2016年4月16日,第十四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頒獎典禮在順德北滘文化中心音樂廳隆重舉行,歐陽江河憑借詩集《大是大非》榮膺“年度杰出作家”。
■花瓶,月亮
花瓶從手上拿掉時,并沒有妨礙夏日。
它以為能從我的缺少進入更多的身體,
但除了月亮,哪兒我也沒去過。
在月光下相愛就是不幸。
我們曾有過如此相愛的昨天嗎?
月亮是對亡靈的優雅重獲。
它閃耀時,好像有許多花兒踮起了足尖。
我看見了這些花朵,這些近乎亡靈的
束腰者,但叫不出它們的名字。
花瓶表達了直覺,
它讓錯視中的月亮開在水底。
那兒,花朵像一場大火橫掃過來。
體內的花瓶傾倒,白骨化為音樂。
一曲未終,黑夜已經來臨。
這只是許多個盈缺之夜的一夜,
靈魂的不安在肩頭飄動。
當我老了,沉溺于對傷心咖啡館的懷想
淚水和有玻璃的風景混在一起,
在聽不見的聲音里碎了又碎。
我們曾經居住的月亮無一幸存,
我們雙手觸摸的花瓶全都掉落。
告訴我,還有什么是完好如初的?

娜夜
娜夜,女,滿族。六十年代出生。祖籍遼寧興城。成長于西北,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曾長期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現為甘肅省文學院專業作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詩歌寫作,出版詩集多部。曾獲人民文學獎、天問詩人獎、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稱號等。曾獲人民文學獎。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稱號。甘肅省第三、四、五屆優秀文學作品獎(詩歌)。中國當代杰出民族詩人詩歌獎等。擔任民刊《大西北詩刊》主編。2005年《娜夜詩選》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詩歌獎。
■他在說謊
他在說謊
用緩慢深情的語調
他的語言濕了
鏡片濕了 襯衣和領帶也濕了
他感動了自己
——一個說謊者
在流淚
他手上的刀叉桌上的西餐地上的影子都濕了
謊言
在繼續——
女人的眼睛看著別處:
讓一根魚刺卡住他的喉嚨吧!

海男
中國最有爭議的女性主義作家、詩人。雖然出生在一個封閉在群山和丘陵之中的小縣城,閉塞的環境卻沒能阻擋她思想的盡情飛舞,還培養了她喜歡旅行的愛好,尤其是沿著陌生的地域線去旅行。這種心靈流浪的感覺正如同她的文字,總是從讓人意想不到的角度直插人性的最深處,讓人在疼痛中享受閱讀的快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花紋》、《馬幫城》、《夜生活》、《私生活》等;散文集《空中花園》、《我的魔法之旅》等;詩集《虛構的玫瑰》、《是什么在背后》等。已出版《海男文集》四卷。
著名作家,女性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962年出生于云南省永勝縣,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畢業,198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在詩歌、散文、小說領域多有建樹,已出版作品30多部,計500萬字。主要作品有《瘋狂的石榴樹》、<虛構的玫瑰>、《蝴蝶是怎樣變成標本的》、<請男人干杯>、《只愛陌生人》、《花紋》、《男人傳》、<女人傳>、<從親密到誘惑>、<女逃犯>、<縣城>、《紅粉者說》、《妖嬈罪》、<我們都是泥做的>、<裸露>、<邊疆靈魂書>等等,引起文壇廣泛關注。春風文藝、作家、人民文學、花山文藝、長江文藝、陜西師大、學林、廣播電視、東方出版中心、昆侖等出版社都出過海男的書,現為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編輯。 198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在詩歌、散文、小說領域多有建樹,主要作品有《瘋狂的石榴樹》、《虛構的玫瑰》、《蝴蝶是怎樣變成標本的》、《請男人干杯》、《只愛陌生人》、《花紋》等,現為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編輯。
■ 致費嘉
最后一次見你,在你的家
你前來開門,詩人的目光
使地獄的欄桿也顯得明亮
我們坐下,那天我給你帶去
茄子、小瓜、青瓜和一只插滿葵花的藍子
惟愿你被太陽照著。那一天
我們談論你的疼痛,你告訴我們
旦躺在你的沙發上,疼痛就會減息
噢,我們談論你的病
你的眼睛潮濕,但忍住了疼痛
最后一次見你,我仍建議你去陳川的柿子園
住一段,那兒有山上的瓜蔬、水渠
你點點頭。而此刻
我希望你在干凈的天堂里
我祈愿你睡在明亮的月輪之上
我祈愿你在天上的房間里寫詩
在你的果園里烹飪你喜歡的食物
生活依舊,你住天上
我們住人間,我們會愛你美麗的妻子和女兒
我們相隔云層,永遠彼此祝福

林雪
林雪,1962年生,遼寧撫順人。1988年參加詩刊社第8屆青春詩會。2004年入圍首屆華文青年詩歌獎。2005年獲世界華人詩書畫大展詩歌金獎。2006年獲詩刊新世紀全國十佳青年女詩人獎,詩集《大地葵花》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出版詩集《淡藍色的星》、《藍色鐘情》、《在詩歌那邊》、《大地葵花》、《林雪的詩》等數種。隨筆集《深水下的火焰》、詩歌鑒賞集《我還是喜歡愛情》等?,F居沈陽。
■ 遲疑:不請自來的歲月
愿你解脫有道
愿你自求其福
薩島之翼在租來的季風里吹干
河水吞咽下一個復數
有人把田野繡成雜色地毯
萬物眾生,各有千面
而我只取其一
薩湖鎮——我出生前的遺產
請賜我一陣耳鳴
讓我置身未來
請為我預約一季小學課程
為紀念那不請自來的歲月
為那些定居在此
被授予家鄉權的人
石磨研碾出古老夜晚的黑色面粉
季風帶動的風車
刨出黑夜之花
精神被最平庸的詞提升了
那無法說出的無形之物
既非生、也非死
如何措詞成句?
破狼破虎的小馬車拴在梁下*
毛頭紙涂上明油
在風窗上有為計算紅利
而歉收的年份
比祖母還老的鸚鵡
不停地大叫“勞碌得息啊”
那原以為一去不歸的
正日夜兼程的回返
惟愿你解脫有道
愿惟你自求其福
注:“破狼破虎的小馬車”為東北作家端木小說中的句子。

周瑟瑟
周瑟瑟,男,湖南人,當代詩人、小說家、書畫家、紀錄片導演?,F居北京。著有詩集《松樹下》《17年:周瑟瑟詩選》《栗山》《暴雨將至》《犀?!贰遏~的身材有多好》《苔蘚》《從馬爾克斯到聶魯達》等13部,長篇小說《曖昧大街》《蘋果》《中關村的烏鴉》等6部,以及三十集電視連續劇《中國兄弟連》(小說創作)等500多萬字。作品被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蒙古語、韓語等多種語言,曾獲得“2009年中國最有影響力十大詩人”、“2014年國際最佳詩人”、“2015年中國杰出詩人”、第五屆“中國桂冠詩歌獎”(2016)、《北京文學》“2015-2016年度詩歌獎”等。主編《卡丘》詩刊,編選有《新世紀中國詩選》《那些年我們讀過的詩》《給孩子最美的詩》《中國詩歌排行榜》《中國當代先鋒詩選》(西班牙文版)等多部詩選,創辦栗山詩會、栗山詩歌獎與卡丘•沃倫詩歌獎,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小組組長。應邀參加第27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中國作家講壇”,在聶魯達基金會、智利圣托馬斯大學、哥倫比亞塔德奧大學進行詩歌朗誦與文學講座。曾提出“詩歌現代性啟蒙”、“元詩方言寫作”。
■伊斯坦布爾的馬
這是在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的
馬術俱樂部
年輕的媽媽
扶著一匹馬
腳下草地
像綠色的氈子
天空飄著白云
她的自閉癥孩子
坐在馬背上笑了
馬的體溫高于人的體溫
孩子感到了溫暖
這是一匹瘦長的馬
脖頸仿佛被拉長
馬身也長
馬尾拖在地上
馬臉平靜如水
像一匹并不快樂的
自閉癥的馬

陳東東
陳東東,1961- ,祖籍江蘇吳江蘆墟,上海人,第三代詩人代表,1981年開始寫詩。1984年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是民間詩刊《作品》(1982—1984),《傾向》(1988—1991)和《南方詩志》(1992— 1993)的主要編者。曾任海外文學人文雜志《傾向》的詩歌編輯(1994—1997)。1961年生于上海。 1981年開始寫詩。1988年~1991年主編《傾向》詩刊。 1992年~1993年主編《南方詩志》詩刊。 1994年~1998年《傾向》文學人文雜志詩歌編輯。 1996年~1998年劉麗安詩歌獎評委。 1999年~2000年安高詩歌獎評委。
■ 第一場雪
砌成白色的石頭矮墻,它曾是月光的墻
我的窗框已經充盈
我的愿望在更遠的街上
當我起身
出門,走過灰色的工商銀行
冬天的第一場雪就已經落下
山翠綠得像一架鳴響的古箏,被驕陽映照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現在這堵墻被汽車遮擋。墻的背后
鷗鳥因寒冷而貼水飛行
汽笛在亂雪彌漫里叫喊
同樣久遠的事情在發生:我站在銀行的
玻璃門外,看不到堤壩
卻想起了某個北歐的女子
她背靠冬天的一大片晴空,乳房如明鏡
對海峽赤裸

育邦
育邦,1976年生。從事詩歌、小說、文論的寫作。著有小說集《再見,甲殼蟲》,有詩入選多種詩歌選本,著有詩集《體內的戰爭》、《憶故人》,文學隨筆集《潛行者》、《附庸風雅》。現為《青春》雜志執行總編輯。
■ 你也許叫中國
你在窗口
我在時光的深處眺望
我們相遇
我們并不知曉
你的手微微出汗
我在寫信
你漂浮在廣袤的湖面上,死尸一般
你的笑容很中國
我轉過頭,隱身到密林處,向山上攀登
你摒棄余輝
暮色是我的家園
你湮滅了,你無處不在
擺脫重力成為我矢志不渝的游戲
如是我聞
你也許叫中國,或者不是

唐成茂
唐成茂,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歌月刊》執行主編,《澳門月刊》文學版執行總編。在報刊連載過數部長篇。在《十月》《中華文學選刊》《詩刊》《中國作家》《青年文學》《人民文學》《人民日報》《法制日報》《工人日報》《文藝報》《文學報》《世界日報》等國內外報刊發表文學作品數百萬字,出版11本文學專著。
■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國家的使命
面對山盟海誓 風雨中的石頭
一言不發
不是石頭無情
是石頭要讓雨水 清洗干凈
我們的誓言
面對功名利祿
有的人驚喜地退去裙子
有的人用滔滔之水 澆滅友情
只有石頭
寵辱不驚 笑而不語
愛情是不是需要石頭的堅貞和堅持
人是不是需要石頭的清醒和清白
愛與哀愁是不是都像美酒 喝了就會沈醉
心扉打開是不是都像石頭 無聲勝有聲
身當矢石 隱忍就是命運 不語才是戰斗
無論人生是不是水滴石穿
石頭肯定有自己的觀點
石頭肯定有喜怒哀樂
石頭的心跳 春天一定知道
石頭的愛恨 老石匠一定清楚
每一塊石頭都是天上的過客和流星
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一個國家的使命
就是粉身碎骨 身首異處
對天下人之愛 也
堅如磐石 有時還
血脈賁張

梅爾
梅爾,原名高尚梅,生于江蘇淮安,現居北京,臺灣《秋水》詩刊社長。1986年開始發表詩作,作品散見于《詩刊》等各類刊物并被選入多種選集,曾在臺灣召開個人詩歌研討會并取得非常好的反響。梅爾的詩意象獨特,充滿激情與張力,常常使人忽略她的女性身份,她的勤勉和追求也使她在詩歌領域有了超出她想象的收獲。已著詩集有《海綿的重量》、《我與你》、《十二背后》等,其詩集《海綿的重量》一經出版便受到多方關注并獲得好評。梅爾2012年被評為最受《現代青年》讀者喜歡的十佳青年詩人;2014年被《詩人文摘》評為年度十大女詩人,并被世界藝術文化學院授予文學博士學位;2015年在臺灣世界詩人大會上獲得詩歌創作獎;2016年獲得臺灣第五十七屆中國文藝獎章。
■《孤獨》
路過尼斯的時候天已很涼
海邊寥寥幾人
手邊的泡沫冷得厲害
我模仿一只海鷗展翅
琉森的深秋
紅紅的葉子紛紛落下
藍色的湖水下深藏著秘密
我在一頭鑲在山石里的獅子前沉默
那哀傷孤獨被箭穿過心臟的忠誠
在比薩
斜塔壓得我的脊柱彎曲至今
在威尼斯
濕透的一雙鞋多年還在滲鹽
其實我最愛我的祖國
象愛我滄桑一生的母親
2012年第一個月的某個早晨
我孤獨地把夜坐盡
心中的波瀾無人能懂

蔣志武
青年詩人,深圳市坪山新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2009年開始詩歌創作,有詩歌發表于《詩刊》《北京文學》《山花》《芙蓉》《芒種》《飛天》《作品》《延河》等幾百種純文學刊物。
詩歌入選《2011-2012中國新詩年鑒》《2013中國新詩排行榜》《2013中國詩歌排行榜》《2014年中國詩歌精選》等多個重要詩歌選本,獲首屆“金迪詩歌獎”,入圍2015年中國華文青年詩歌獎等多種獎項,出版詩集《泥土上的火焰》《河流的對岸》兩部。
■沉默,向上揮動著孤獨
我愿意揮動手臂,向一個陌生人招手
向一棟高樓的情人致敬,時間那流動的斑點
讓一個沉默者更具有魅力
云,滑過太陽的輪盤,孤獨者的天堂
拋棄了他唯一可以駕馭的空寂
水上幽暗的圖畫,被點開
進出于同一個人行通道,到處旅行的人
是在旅行中蹲伏什么,我時刻準備好游戲
隨燈盞在人群中狂歡或者顫抖
那讓我緊緊抓住的,仍然是不可信的
身體的自由和精神的迷宮
現在薄暮來臨,這一年,里程碑濃縮成
冰冷的文字,被群眾遺棄的大廳
仿佛有人在敲擊舞臺的鐵釘,我不張揚
在來來往往的愛恨之間,保持著沉默
看壁虎偽裝心跳,看太陽下的飛機一剎那的急射
人生沒有前哨,只有向上的孤獨

宋海年
男,1954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閔行文聯《四季》雜志執行主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小說為主,兼散文和詩歌。散文、詩歌散見國內各報刊,發表《時間之風》《一粒沙與一座城市》《致影子》《鳥語》《琥珀里的愛神》《疼痛》《時光絮語》《在微信里筑巢》《七十年前的鐵炮》等詩歌。小說刊發《大家》《花城》《上海文學》《小說界》《作家》《西部》《作品》《春風》《芒種》《廣州文藝》?!渡涝掝}》《觸摸死亡》《沒有謎底》《為你提供第50個謎》《乘末班車到七號街》《聽你的故事像天籟》等中短篇小說,因倡導慈悲精神、探索生命終極意義而獲好評。多部小說被小說選刊轉載或收入小說選本。中短篇小說集《來路》入選上海《生逢五十年代》小說叢書。出版中短篇小說集《為你提供第50個謎》《非愛》,長篇小說《線人》《女線人》。
■致影子
我憑借日光與你對視
你驀然撲倒
以匍匐的身姿,站立
或傾斜,以四分之三角度
方向偏東,先于我而行
穿透我軀體的你的靜默
廣富林,在遺址上
昨日之風歷歷可數,櫻花落
映像在鏡面洞穿黑暗的隧道
本我消失,影子顯現
你是我的另一個我嗎
你是我靈魂的本相嗎
虛實之間,神通或者默契
你這光的衍生體,幻滅或生
精與血,在大地流淌成河
你在透明的空氣里環抱我
我無法回避由光構成的親密
萬物皆可離我而去
唯有影子不棄不離
我在你處子般的微笑里復活
我曾是迷失在岔路口的分裂者
我若不能把自己合二為一
那我寧愿站成路中央的虛幻
我祈求你與我重合,起身
同世界保持平行的姿勢

王舒漫
王舒漫,筆名蕙蘭于心,女,詩人作家、畫家,文藝批評,策展人,編劇,寓居上海。1980年末開始文學詩歌創作,1993年起致力于散文詩創作和研究,2012年榮獲中國散文華表獎,2015年榮獲復旦大學第一屆漢子書寫三等獎,同年榮獲華夏散文三等獎;2015年入遠《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2016年入選《中國年度◎散文詩》精選;2016年始致力于生態詩學、美學研究以及文藝批評,詩學創作散文詩千余多首,著有散文專集《心岸》、散文詩專集《耕云播月》,2011年策劃并主編《翰墨空谷》文萃,2016年策劃并主編《中國百年詩畫典藏》。作品散見于《星星》詩刊、《檢察文學》《青島文學》《散文世界》《中國散文家》《華夏散文》《中國散文詩人》《中國散文精選三百篇》《山東文學》《天津詩人》《人生與伴侶》等。
■米酒
稻香里一個軟泡,蟄伏了整個秋
琥珀色的花孕育了米粒
夜,激越在盡頭
黃狗熟睡了,米酒熟睡了
透明的香氣從外婆的窗口溜出
驚擾了我熟睡的沉夢
豁然而爽無需理由
月倒在糯水里晃動,
于是,我躡手躡腳地作了個深呼吸
頃刻,渾身充滿著甜潤
我淡淡的迷著,微醉著
脈脈無語地站在秋波里
夜,深而悠遠
時光瘦了,河流淺了,沒有光
我獨抱清幽,光著腳丫在光陰里行走
半塊月亮,從酒里溜了出來,打探黎明
我在遠方,依稀看見你塞進一張經典的老歌
生命又恢復了靜寧
直到醒來時,時針又指向八月的仲秋
—————————————————————
來源:中外藝術節 微信公眾號
作者:歐陽江河等
主編:金笛
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524056626?parent_id=obHnZs8dZlExkbq1HiPoJwfLmU3I&present_id=obHnZs8dZlExkbq1HiPoJwfLmU3I&from=singlemessage&nsukey=rIfj8niMScwVrD3x9L4lgpWzWdggMWzas4GsnZnOXFNEcyf1E7NsH%2FndAdfnvwuuTJxO2QAug1uvlyLPKUKJgm4q3W%2BvOJMlMLUmrB7ka%2FhXcloc7FvFB52TAsXlzjGy5Tgkb%2FY7kxjKt4rJ%2BMqctzdOauqDP65wEi4VuVbHXkdAq0E9wbCTohhGhBzRIG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