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成一棵樹的姿勢(組詩)
2018-01-02 13:44:11
作者:耶杰·茨仁措姆
站立成一棵樹的姿勢(組詩)
作者:耶杰•茨仁措姆(藏族)
站在你的窗前
藏一片素心在清風的一角
無論花開花落
劫一段心語在來時的路上
無論潮起潮落
風走了,路遠了
窗前的你
是否依然把守歲月
三萬次輪轉的晝夜
擦肩而過
我卻在
你的窗前久久佇立
如果不是風雨
你曾守護的
將途經多少歲月
生命終會離去
你留下的那扇窗
把歲月擦拭得一塵不染
我不知道
還能有多少個我
站在你的窗前
等一陣風
看一段路
青稞從遠古走來
看到你迎向天空的麥芒
我就再也理不清輪轉的歲月
在和你對視的那一刻
我丟失了半世的記憶
生命的開始在哪里
一個行者的足跡何處是歸途
遠遠近近的群峰擋不住視線
黑色木碗盛滿吉祥的祝福
億萬年埋葬的石頭開出了花朵
你曾離開的地方還能叫作故鄉嗎
青稞從遠古走來
鏗鏘的步履不曾在沙漠中猶豫
生命在黑色木碗盛滿的吉祥中
青藏高原親切的呼喚
黑色土地孕育的生命
翻越了一萬年的雪峰
你流出的每一滴血
都帶著雪山的色彩
你就是你的故鄉
七粒青稞落地了
七粒青稞探頭四處張望
雪山上雪蓮開了
可雪山上沒有她
湖面上有朵朵漣漪
但湖水中也沒有她
她去了哪里
飛過的雄鷹只有留下影子
夜夜的月光沒能曬干一地的牛糞
繞山轉水身披陽光
八月溫熱的高原
起風了 麥浪來了
七粒青稞落地了
想念一片秋天的落葉
我是一株前世柔弱的小草
在那片與天接近的高原
牽著白云的手
遙望藍藍的天空
我想和天空一樣廣闊
我是一抹亮色的霞光
在那一汪神性的湖畔
迎著經幡的低鳴
觸摸故鄉的根脈
我想和清風一樣空靈
我在高原短暫的秋日里
來不及喜悅和憂傷
像我族人的到來或離去
我在這倉促的人世間
在收獲的秋日里
想念一片秋天的落葉
我要和秋葉一樣
重回大地
在獨克宗遇見“鹿”
不知道你所看到的窗外
是否也像你一樣沉重
我看到你背負的行囊
和你一樣只帶著軀殼
窗外夜色真誠
點點星光無奈地放遠了腳步
曾經打馬而過的巷道
一陣輕風,你我的腳印都不見了
我在一串串被懸掛的銅鈴中
聽不到一綹鬃毛的嘆息
像你端著自己的軀殼
終究回不到草原
抱緊大雪節氣后的第二個夜晚
雪花依然沒有飄臨
如今的獨克宗古城
巷道井然
我站在路口
從櫥窗里擠出的曲樂
狂妄地擊碎了我臆想中的馬蹄聲
真誠的夜色
撕毀陽光的溫度
撕毀一只只有形體的鹿
和獨克宗古城的只言片語
我沉默地
站在這個寒冷的冬夜
也被黑夜吞食了
站立成一棵樹的姿勢
這一世
要怎樣才能在我的高原
站立成一棵樹的姿勢
億萬年的修行難以實現
那么,我能做的
就是每天清晨睜開雙眼
看宇宙星辰
看陽光雨露
看河水留給堤岸的歡快
看天空抱緊的云朵
看雪山不變的容顏
看一朵花的開放
一只鳥的飛翔
一對羊從容地翻越山丘
風吹過來了
麥浪此起彼伏
仿佛密布的血管
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養分
日漸豐盈的麥粒
把時光串連得潤圓透亮
在這高過海平面三千三百米的高地
站立成一棵樹的姿勢
就足以俯視所有的摩天大樓
在我的高原
敬仰每一座雪山
或者,幻化為一枚樹葉
隨四季井然而變
億萬年亦不過如此
看,萬物都醒了
不必在輪回路上跋涉
遠方
帶著遠方,路遠了
我的小村
穿過陽光的柳條
迎著三月飄舞的雪花
像媽媽伸開的手臂
輕輕觸碰到了溫暖
遠方
我一直遙望的遠方
和一次次遺失的心跳
就像與一棵樹的對望
有陪伴漫長青果的時光
卻總等不到果兒透熟,落下
而遠方
是我一直想象不出的模樣
路旁的果樹老了
我的小村遠了
看到風中不停搖動的雙手
我就想起母親
有雪飄落
天空沒有打開門窗
清晨的眉宇間裹著一夜的月光
太陽來不及露面
雪花就已落下
云層久久不愿離去
低矮的清晨
我伸手就碰落了幾片雪
像一些美妙的低鳴
傳遞著天空和大地的聲音
我矗立于這蒼茫的人世
兩手空空
握不住一滴水
一片雪
霧
你是一條素潔的哈達
抑或只是世間的一抹亮色
如果要我遇見你
我只能選擇離我們越來越近的冬天
這樣,我就可以陪著每天的陽光
把你穿膛而過
哦,請別責怪我的殘忍
唯有這樣
我才能剝開你白色的內心
慢慢流動的白色血液
唯有這樣
我才能看到你白色的骨頭
啊,多么像溢出的牛奶
打碎的瓷碗
路,終將通往哪里
曾記得
為了摘一顆透熟的果子
為了撲向母親的懷抱
為了看一段風景
為了一個心愛的人
或為一件不知道結果的事
走了很多的路
從故鄉出發
路就越來越多
越來越雜
也越來越遠了
我不知道
還要走多少的路
但我肯定
回鄉的路
就是終點
作者簡介:
耶杰·茨仁措姆(和欣),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鎮奪通村學貢人。現任《香格里拉》雜志編輯部主任。有詩歌作品散見于各種刊物。系魯迅文學院第十三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合作編著文集《光陰·香格里拉》《特稿·香格里拉》,出版有詩集《我的卡瓦格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