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廟里,打盹(組詩)
2018-07-13 04:38:13
作者:那 薩
在廟里,打盹(組詩)
作者:那 薩
在廟里,打盹
路邊靜默的泥塔,有過雨水和陽光
路邊緩慢的風,卷走了一個喇嘛
緩坡上盡是檀香
供水的小孩,玩耍的小孩
裹著濕漉的紅袈裟
一群慈母般的喇嘛
擰掉了多余的水
門板上扣著空鐵環
注視久遠的銹跡
花瓣都在枝頭
狗吠在巷子深處隱現
有人念出咒語,在耳邊
擦拭夢中的灰
我在河里撈一個影子
反射
竊喜的大都來自微小的事物
路面帶光的花形,是一張舊居的廣告牌
穿過塵與水滑行中積累在世的樣貌
餐桌邊閃現的光影,是煙火顯現細微的裂縫
讓花草茂盛,步履緩慢
右面是沒有深淵的懸崖
藥物在淡紅色墻壁里瘋長
銅面的人活在典籍里就醫
世間找不出同樣的脈搏
世間有一條隱秘的河
會在兩個人的心里,同時
泛起不可語的漣漪
仿佛有誰早已喊出了那一點疼
幾柱藏香的青煙
在閑置的爐子上空
游絲般輕揚,光線的右面
有此生的原貌
黑色鐵爐,空設火焰和記憶
雨水與山梁的骨灰,輕的勝過
墜落的火苗,烙在
手背上的任何預兆
我啞然無聲,仿佛有誰
在某一世
早已喊出了那一點痛
滋生出空蕩
飲下這輪回的訊息,又在黑夜里溺水
這跟我臨時的海洋有關,塞不進溫婉的云朵
吐不出凌厲的風,想一座高海拔的山
陡峭、險峻,高處墜落的風
打在身上,黃土飛揚,種子散落
不透徹的情愫,在意欲的分界線上
粉飾低谷的斷裂
斷裂處呈現一道閃電
獨善的肉身,總在黎明的版圖上
滋生出分裂的空蕩
青藏路上
高原上的小花,綻放單色傲嬌
天空白云幾朵
失去伴侶的小鳥,守著走失的氣息
或者,在血跡里生長
越過路面的翅膀,可以
一起飛離
山脈濃霧籠罩,我們向上而行
與踏雪造夢的人,憧憬未來的喇嘛色
這萌生的色彩與黯然
沒有設限
綠蔭護欄的馬路上
有人失去了糊口的電車
眼疾或者可以用牛糞治療
一群牛在牛眼里錯失,人們
有疾而終,每一輛
都帶著贓物的嫌疑
有人闖進夏天的陰影里
無數塵埃在身后
悄然崩塌
我應該聽到些什么
一樹粉嫩的花從墻外爬進院內
院內的人在磕頭,學會站立的小狗
雙手并攏,“嗚嗚”地向我說了些什么
坐在正前方的那個好看的喇嘛
沒有再出現,杜鵑鳥
在身后叫了一天
空缺與填補在相互交替
我應該聽到些什么
聽見綻放
記憶的樣貌在夜的縫隙里
陸續墜落,生命沒有完整的碎片
重復砌墻造屋,種田澆花
似乎是一場唯美的虛構
穿過荊棘與泥水,高山深處獨遇神獸
攻下被神明預言之前的混沌,孑然一身
走向命定的朝暮,萬物寂靜無聲
前世的風吹奏靈與魂的契合,時速起伏
預測死亡的呼吸,我聽見生命
聽見愛,聽見來世的花
在夜間綻放
致歉
低頭向文字致歉,筆跡附有墨綠色生命
大千世界幾近鮮明透亮
遣詞的風暴,向上或向下
向內抵達的路途群山逶迤
低頭向大地致歉,耕種鐵鏈
瘋長自由的呼嘯,肢體譴責影子的誠實
向東而東,向西而西,靈魂四處碰壁
吞噬知性的暴力
低頭向自己致歉,重復地
把手伸向頭頂,仿佛
一頂隱形的帽子懸在半空
懸在神明的路徑,極力地
消遣承載落地的力量
一種藍,在流年里
一瞬間,像被一種藍召喚
在萬丈高空找尋你指的存在
越過的不止塵埃與煙霧,還有恰逢的流年
藍是天空的藍,就在你抬頭的殿堂上方
清洗的容顏,守在意向的鏡頭里老去
誰的去向不明不白,像我頭頂的灰白
鷹絕跡的天空,滿地是饑渴的鼠類
我想要的廣闊,只夠一匹馬的駐足
瞥不見的遠,陷于前世與后世的猜想
光之火
與詞語相互糾纏、剝離或各自逢場作戲
逃離塵世現場,隱藏泥土,隱藏露水
也隱藏靈魂的遮蔽物
像沒有根莖的花朵
綠草嫩葉中取出一把光,招攬火的凝重
光絲絲縷縷,傾注鏤空的肉身
我們必將經過這宣泄的光暈,經過弱小的美
也經過美的險情,又將它們在體內封口
保持緘默
或將
給一撮火苗
呈現一片
失火的原野。
一塊頑石
晨曦把一個夢譯成一口痰
晨曦咳出一座城的煙
晨曦嘀嗒的聲響在穿梭
雨滴、靈魂和火焰
樹木打坐,我路過心懷慈悲的綠葉
梵音轟鳴,聲源長滿耳朵
江河洶涌,被愛情犒賞的浪聲
穿過高山和云朵
一塊頑石躲在空中
一邊歡騰,一邊破碎
大雪還沒降至大地
大雪還沒降至大地,截取一半舊事
廟宇都坐落在山頂,送別的人像一棵棵青松
在石縫里長生不老,在石縫里迎著風雪
迷醉時,赦免人間情愛
青稞發酵,麥子在春天的眉頭垂目,飲下
盛大的云朵和雷聲,仰望神靈,看見雪的白
打開肉身,白蓮般迎合水的激蕩
重現含混的畫面,預見或記憶
淚如泉涌,誰在呼喊我的乳名
一片雪花迎面而來
大雪還沒降至大地。
秋色凝重
后來,凋落的都葬在深秋
泛黃中消退煙火的色系
后來,重復地走向遠處,像行走的啞巴
丟棄語言的效益,漫無目的
滿目牛羊青草,滿目冷色山嶺
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
追逐、逃亡
從一雙眼到另一雙眼
困頓、迷惘
走進一座廟,走出帶妝的肉身
囤積的淚水都落在佛的背后
走出一座山,帶不走的
像一尊神靈
次次地遺落在高處
山下,煙雨凝重
塵與塵,都在用力地歸位
作者簡介:
那薩,女,藏族,青海玉樹人。作品散見于諸多刊物。作品入選《2016中國詩歌年選》《放牧的多羅姆女神——青海詩歌36家》《2017年中國最佳詩歌》《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名錄年度選本》《2017年華文青年詩人獎——作品集》《2017年網絡詩選.中國詩歌》《中國女詩人詩歌專輯》等。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二十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班學員,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一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高級研修班(詩歌班)學員。先后獲第三屆蔡文姬文學獎散文獎、《貢嘎山》雜志2015年度優秀詩歌獎、第三屆唐蕃古道文學獎、2015年度玉樹民族文化保護文化新人獎 等。出版有詩集《一株草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