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提名作品選粹

《傳記的秋日書寫格式》 江 非
《去人間》 湯養宗
《落日與朝霞》 杜 涯
《高原上的野花》 張執浩
《西藏書》 陳人杰
《九章》 陳先發
《沙漏》 胡 弦
《我們的暴雨星辰》 姜念光
《萬物生》 韓文戈
《從今往后》 路 也
以上作品目錄來自2018年8月7日“中國作家網”
(“魯獎辦”公示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劈柴的那個人還在劈柴
文/江非
劈柴的那個人還在劈柴
他已經劈了整整一個下午
那些劈碎的柴木
已在他面前堆起了一座小山
可他還在劈
他一手拄著斧頭
另一只手把一截木樁放好
然后
掄起斧頭向下砸去
木樁發出咔嚓撕裂的聲音
就這樣
那個劈柴的人一直劈到了天黑
我已忘記了這是哪一年冬天的情景
那時我是一個旁觀者
我站在邊上看著那個人劈柴的姿勢
有時會小聲喊他一聲父親
他聽見了
會抬起頭沖我笑笑
然后繼續劈柴
第二天
所有的薪柴
都將被大雪覆蓋
——摘自江非詩集《傳記的秋日書寫格式》

江非,1974年生于山東臨沂;曾參加青春詩會,獲華文青年詩人獎、屈原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海子詩歌獎、詩刊年度青年詩人獎、兩岸桂冠詩人獎、茅盾文學新人獎、北京文學獎、海南文學雙年獎等,著有國學專著《道德經解注》,以及詩集《傳記的秋日書寫格式》、《白云銘》、《傍晚的三種事物》等;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現居海南。
◎去人間
文/湯養宗
時常對人說:我要再次去人間。說完就突然
年代不詳。還對人說,我們再來一次
舊瓶換新酒,或者摔碎。路邊莫名的手
拉我到一旁,面授機宜,那只老虎跳不過去
這一只從頭再來。這回我要重新做起
反對這與反對那,用新腳把舊路再走一遍
和陌生的熟人說話,對誰與誰故意張冠李戴
仿佛他們都要鋸掉,果樹那樣嫁接
有動物朝我咧著牙,它定是遇見另個朝代的什么
比如它的仇敵。夜里,我瘋狂地搬石頭
家園,也開始繞開人重建。我是新的
我手上的法則讓人望而生畏。大聲說
這條河流錯了,相對于我,有人搶走了河床
連續地,一些標記,建筑,留下了斧痕
我經歷的搏殺,除了要讓出更人間的路徑
還要安放上我的某句話,長多少,寬多少
做完了這一切,我又回來。我聽到他們在議論
這一次他還是沒有徹底走掉
2011-10-9
——摘自湯養宗詩集《去人間》

湯養宗,1959年白露出生,閩東首府霞浦人。曾在東海艦隊某導彈護衛艦上當過聲納兵,從事過劇團編劇,電視臺記者等職業。寫有長詩《一場對稱的雪》《危險的家》《九絕或者哀歌》《寄往天堂的11封家書》《舉人》。出版詩集《水上吉普賽》《黑得無比的白》《尤物》《寄往天堂的11封家書》《去人間》《制秤者說》《一個人大擺宴席湯養宗集 1984--2015》七種。先后獲得人民文學獎、中國年度最佳詩歌獎、詩刊年度詩歌獎、儲吉旺文學獎、滇池文學獎、揚子江詩學獎等獎項。作品被眾多文集,年選及核心年代選本選入,部分詩作被翻譯成外文在國外發表,寫有部分詩學隨筆。
◎落日
文/杜涯
西沉的落日里有永在的方向
它引導群樹、晚霞、飛鳥的翅膀
清輝向暮垂落,山河也趨向壯麗
滾滾的星宿,它總是年年出現在嵐靄里
在曠野上,在一條路的盡頭,在遠處的樹林上
所有的事物都朝向了溫暖,溫暖而又惆悵
在許多的年月里,我總是想:
一年一年,落日是無法治愈的鄉愁
它保存我的思念、流年,延伸我的眺望
那壯闊,那迢迢的遠路,無法企及的故鄉
當它在遙遠的地平線上沉沉遠去,我總是想:
這西沉的憂愁,曠世的無法治愈的永傷
但現在我愿意相信:落日是上帝的完美
是星系心中的愛、善、博大、光明
時間不老,星空永恒轉動的見證
人世長河流瀉、苦樂往復的恒常
當它在年年月月的深邃處光耀并圓滿
它是完整,關于黎明,自然的光華、綻放、回返
我見過長江和運河上的落日
在過往里我見過秦嶺上的落日
在五月我聽到過落日里白楊林的轟響
也見到過向晚里秋天曠野的遼遠、肅穆
我曾望著城外的落日而愴然淚下:
這落日下的山川、萬事令人眷戀、悲愴
而人們依舊在日月里勞作、生活
沉默,和平,忍耐,世代生息
落日曾照耀他們的先人,照耀于城河和城墻
曾照耀柏拉圖的古希臘和老子的春秋:而今一切何在?
遠去了,那在漂泊中吟嘆“黍離”的憂心詩人
遠去了,那曾與日光爭輝的哲人、圣者、思維
在落日里我想起過芳華過往
我想起世代的流轉、更迭、云煙
凋敗、黑暗、虛空,以及掙扎、希望、光芒
我想起時間的無情,人世的無常、空曠
我曾在落日的輝光中駐望,駐望又彷徨:
是繼續流連、憂悵,還是就此離開?
一切都不會改變:落日里有白楊
有河流蜿蜒在大地、城鎮、村落
河流兩岸花開花謝,朝霞升起,陳舊而新鮮
有我年年于晚光中對落日的迢遙注目:
那是我永世的熱愛,千年的浩嘆
那是我留給自然的一個圓圓的無聲的淚滴
現在,落日依舊是憂悒的思想、方向
當它在西天遼闊處莊嚴遠去
它指引了眾峰、霞光、生命、歸宿
當我在清光中駐留、漫游,然后西沉、飛翔
一切都在落日里永留
一切也都在落日里蒼茫、凋謝、永恒、溫良……
2014.11.15—16
——摘自杜涯詩集《落日與朝霞》

杜涯,1968年出生于河南省許昌縣鄉村,1987年畢業于許昌地區衛校護土專業。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自學考試)。曾在醫院工作10年,后離開醫院,先后在鄭州、北京任圖書編輯、雜志社編輯等職。12歲開始寫詩,出版有詩集《風用它明亮的翅膀》《杜涯詩選》《落日與朝霞》。先后獲“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稱號、“劉麗安詩歌獎”、《詩探索》年度獎、《揚子江》詩學獎等。現居許昌市。
◎高原上的野花
文/張執浩
我愿意為任何人生養如此眾多的小美女
我愿意將我的祖國搬遷到
這里,在這里,我愿意
做一個永不憤世嫉俗的人
像那條來歷不明的小溪
我愿意終日涕淚橫流,以此表達
我真的愿意
做一個披頭散發的老父親
——摘自張執浩詩集《高原上的野花》

張執浩,1965年秋生于湖北荊門,1988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現為武漢市文聯專業作家,《漢詩》執行主編。主要作品有詩集《苦于贊美》《動物之心》《撞身取暖》《高原上的野花》和《寬闊》,另著有長中短篇多部。作品曾入選多種文集(年鑒),曾先后獲得過中國年度詩歌獎(2002)、人民文學獎(2004)、十月年度詩歌獎(2011),第12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2013),首屆中國屈原詩歌獎金獎(2014),第六屆湖北文學獎(2014)等獎項。
◎鷹
文/陳人杰
它看上去一副老相,但非老態龍鐘
從尖利的喙子、紅色眼圈
可以看見天空暗藏的死結
它老,與年齡無關,與憐憫無關
它的老,是地老天荒的老,仍有
從萬物的心臟取出刀鋒的本領
它有很多形容詞,顯然雄鷹的雄不是性別
而是將我的心從媚俗的肉身里兌換出來
在愈來愈高的蒼穹上變幻著不可企及的弧線
顯然它的翅膀在自己的回聲里變硬
當它再一次翻騰
它成為風暴的源頭、江河的源頭、雪山的源頭
天空中帝國的源頭
它的長唳,像從另一個國度傳來的圣諭
再也沒有什么想像了,但生活如果沒有想像
我們依靠這魂一樣的精靈做什么
我們該向誰學習飛翔?
它不斷升高,接近崇高,又俯沖下來
重回深處的磨難
一生,生于羽毛,困于翅膀
它已使盡了所有的力氣
仍不能變成一道光向太陽奔去
如苦膽高懸,衰老的榮耀帶著年輕的夢幻
——摘自陳人杰詩集《西藏書》

陳人杰,1968年生于浙江天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協第一屆“德藝雙馨”藝術家,曾獲徐志摩詩歌獎、《詩刊》青年詩人獎、《揚子江》詩學獎、珠穆朗瑪文學藝術獎特別獎、楊牧詩歌獎等獎項,曾擔任西藏歷史上首部大型史詩性音樂組歌《極地放歌中國夢》的文學總監和16首歌的詞作者,在《人民文學》等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詩歌作品幾百首,多組作品入選年度中國最佳詩歌多種版本。入選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60年詩歌精選)、《“青春詩會”三十年詩選》。三屆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區扶貧先進個人,2014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貢獻人物。出版有詩集《回家》《西藏書》。
◎南洞庭濕地
文/陳先發
所有地貌中我獨愛濕地
它們把我變成一個
兩個,或分身為許多個
寡淡的迷途者
在木制棧道上,踩著鷺鷥模糊的
喉嚨走向湖泊深處
又看見自己仍在遠處枯葦叢
同一個原點上
此生多少迷茫時刻
總以為再度不過了
附身于叛道離經的惡習
被淡淡樹影蔽著,永不為外人所知
只在月明星稀的蠻荒之中
才放膽為自己一辯
徒有哀鷺之鳴
以為呼朋引類
徒覺頭顱過重
最終仍需輕輕放平
聽見第二個我在焦灼呼喚
我站在原地不動
等著洶涌而旋的水光把我拋到
南洞庭茫茫濕地的外邊
2016.10.14
——摘自陳先發詩集《九章》

陳先發,1967年10月出生,安徽桐城人。1989年畢業于復旦大學。著有詩集《春天的死亡之書》《前世》《寫碑之心》《九章》,長篇小說《拉魂腔》,隨筆集《黑池壩筆記》等。曾提出詩歌主張:"本土性在當代"與"詩哲學"。2005年曾組建若缺詩社。曾獲獎項、被媒體和文學研究機構授予的榮譽有"十月詩歌獎"、"十月文學獎"、"1986-2006年中國十大新銳詩人"、"2008年中國年度詩人"、"1998-2008年中國十大影響力詩人"、"首屆中國海南詩歌雙年獎"、《作品》中國長詩獎、復旦詩歌特殊貢獻獎、首屆袁可嘉詩歌獎、第九屆天問詩歌獎 等數十種。作品被譯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臘等多種文字傳播,并被選入國內外多所大學的文學教材。代表作品有短詩《丹青見》《前世》,長詩《口腔醫院》《白頭與過往》《姚鼐》《寫碑之心》等,長篇隨筆集《黑池壩筆記》等。
◎左手
文/胡弦
右手有力。
左手有年久失修的安寧。
總是右手相握,在我們中間
打一個死結;或者
像個有力的扳道工。當生活
這列火車從右側呼嘯而過。左手,
在左側有了另外的主張。
右手前伸,
左手還滯留在記憶中。
“某些間隙,世界就像消失了……”
無所事事時,右手
會不經意間握住左手,
像握著一件紀念品。
——摘自胡弦詩集《沙漏》

胡弦,江蘇銅山人,出版詩集《陣雨》《尋墨記》《沙漏》,散文集《菜蔬小語》《永遠無法返鄉的人》等。曾獲詩刊社“新世紀十佳青年詩人”(2009)、華西都市報“名人堂年度詩人”(2015)稱號,作品獲《芳草》“漢語詩歌雙年十佳”獎(2010)、聞一多詩歌獎(2011 )、《作品》年度長詩金獎(2011)、徐志摩詩歌獎(2012)、《十月》年度詩歌獎(2012)、《時代文學》年度詩歌獎(2013)、柔剛詩歌獎(2014)、《詩刊》年度詩歌獎(2014)、中國詩歌排行榜2014-2015年度獎(2015)、《文學港》儲吉旺文學獎(2015)、騰訊書院文學獎(2016)等。 現居南京。
◎一枚彈殼
文/姜念光
一枚彈殼立在書架上
似乎在張望
一行早已寫完的詩句
滿架圖書都解釋不清
那一種永不回頭的,絕望的
欣喜
我心中,也有呼嘯無法收回
虎頭和馬眼,在盡頭閃耀
留下了爆破與燃燒的痕跡
海防來信,說到了詩
一位守島士兵的信寫了三頁
他說愛看書,坐在海邊看書
"波浪就像朗讀者,一遍遍數沙子"
他不說我也能想到
還有礁石啊!他們的心
怎么收納那無窮的漩渦
翻開下一頁,魚群突然躍出水面
海鷗閃爍,于是說到了詩
他說如果,補給船沒有按時到達
沒有淡水,沒有蔬菜,沒有手機信號
但是,有很多魚,有詩歌
這個時候的詩歌是最好的詩歌
我心中感嘆,士兵們真是內行啊
在他們享有的孤獨磁場
無用的詩歌變成了自負盈虧的明月
風暴過境,海天狂吼
就像大發雷霆的壞脾氣上級
他說我們不在乎,我們已經明白
三天過后,大海就會露出羞愧的神色
也像是祖國,在面前欲言又止的
祖國
來信的第三頁寫道:此致敬禮
我讀著,聽任波濤推進胸膛
像第一次寫作那樣,我躊躇不前
應該如何去寫啊!它有別于
當代幾乎所有的詩
那種英勇的、無名的感覺
那種寂寞、忍耐,生死契闊
——摘自姜念光詩集《我們的暴雨星辰》

姜念光,男,1965年出生于山東省金鄉縣,先后畢業于某軍校軍事專業、北京大學藝術學專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2000年停筆,2012年重拾寫作。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詩刊》《星星》詩刊《詩歌報》等報刊。著有詩集《白馬》《我們的暴雨星辰》,另有散文隨筆、批評文章若干。2000年參加第十六屆“青春詩會”。現為《解放軍文藝》雜志主編。
◎萬物生
文/韓文戈
生下我多么簡單啊,就像森林多出了一片葉子
就像時間的蛋殼吐出了一只鳥
而你生下我的同時
你也生下吹醒萬物的信風
你生下一塊巖石,生下一座幽深的城堡
你生下城門大開的州府,那里燈火通明
你生下山川百獸,生下鳥群擁有的天空和閃電
你生下了無限,哦,無限——
從頭到尾,我都是一個單純而完整的過程
來時有莫名的來路,去時有宿命的去處
而你生下我的同時,你也生下了這么強勁的呼吸:
這是個溫暖而不死的塵世
——摘自韓文戈詩集《萬物生》

韓文戈,男,1964年生,河北豐潤人。當代著名詩人。冀東豐潤山地人,現居河北石家莊。1982年開始詩歌寫作并發表第一首詩,1994年前后進入第一次詩歌轉型期。在《詩刊》《星星》《詩歌報》《詩神》《詩林》《詩潮》《山花》《芙蓉》《草原》《飛天》等雜志上發表作品。作品同時被選入海內外多家年度選本和典藏本。1999年后,努力使自己像詩歌本身一樣邊緣化,不再參與任何詩歌活動,幾乎沒有公開發表作品。自喻為“地下詩歌寫作者”。2004年開始了第二次詩歌創作轉型期。先后出版詩集《吉祥的村莊》《漸漸遠去的夏天》《晴空下》《萬物生》《巖村史詩》等,習詩至今。
◎從今往后
文/路也
從今往后
守著一盞小燈和一顆心臟
朝向地平線
活下去
從今往后
既不做硬幣的正面,也不做它的反面
而是成為另外一枚硬幣
從今往后
愷撒的歸愷撒,上帝的歸上帝
方圓十余里,既無遠親也無近鄰
小屋如山谷,回響個人足音
從今往后
東籬下的野菊注定要
活過魏晉
比任何朝代都永恒
——摘自路也詩集《從今往后》

路也(1969-),現執教于濟南大學文學院,曾為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美國KHN藝術中心入駐詩人。主要從事詩歌和小說創作,兼寫散文隨筆。著有詩集《風生來就沒有家》《心是一架風車》《我的子虛之鎮烏有之鄉》《從今往后》,長詩《心臟內科》等。同時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我是你的芳鄰》,以及長篇小說《鞠是有的》《別哭》《冰櫻桃》《親愛的蔦蘿》,散文隨筆集《我的城堡》。曾獲《詩刊》第三屆華文青年詩人獎和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獎、《星星》年度詩人獎、人民文學獎等多種獎勵。
本文經許可轉自:一見之地(oneview1)

作者:江非等
來源:一見之地 中國詩歌網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M5NTIzNg==&mid=2649519932&idx=1&sn=2d22cd239d2a6dbc638d5895251b665e&chksm=838b2537b4fcac2106d7dfa3fb358327357e1426bf7dedcc0cf6f0a54040195ec24fda9fb8f2&mpshare=1&scene=1&srcid=0808nACwzaKj4vbiUsWKIFk4&pass_ticket=6NdKKLVrrzRKT5RgwDoZhxo1Fwlag6Qr3TErFk5XgcVNup4HBGFbbtUgxmBJiGKB#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