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呼和浩特(六首)
作者:安琪
作者:安琪
《重回呼和浩特》
寫下“重回”,眼淚盈眶
有一件往事你不懂,我懂。有一件往事
現在還不能說,不能寫。有一件往事埋葬
一個我,一個他
有一件往事已死14年卻在我踏上呼和浩特
的瞬間突然復活
必然復活!
有一件往事已找不到痕跡以致我懷疑我是否
曾經歷,有一件往事其實被我有意遺忘因為
我不想它存在但呼和浩特說
它確曾存在
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你青色的記憶
那么鮮活、那么旺盛好比他
和我的青春
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你永遠青色滿是
勃勃生機但我已然老矣
我已然老矣
既然已老為什么不讓往事就此消隱?
讓往事消隱吧呼和浩特我是全新的一個我
是落日雄渾的輝煌包裹著的這個我
我決意遺忘
徹底遺忘
有一件往事必須遺忘必須徹底遺忘我來到
呼和浩特
就是來學習遺忘,這是我寫給遺忘的一首詩
一首追憶和悼念的詩。
2019-11-27
《真實與虛無》
從地平線的方向看
一輛寶馬在不斷向它碾壓過來,車輪滾滾
這寶馬不是那寶馬。很明顯
布連河馬場更喜歡那寶馬,肉身的寶馬
紅鬃飛揚的寶馬、矯健馬蹄的寶馬不會
在它的軀體上切開一條路,一條
鋼筋水泥路
現在我就在這鋼筋水泥路上
奔馳的寶馬,不斷沖向地平線,地平線
不斷后退,不斷后退
這是真實與虛無的對抗,我拿起手機
隔著車窗玻璃錄下了地平線不斷后退
的步伐——
它后退的速度遠遠大于我們沖向它的速度
一整個天空都在后退
太陽也在后退
我們的寶馬多么孤獨,浩瀚的布連河馬場
冬日
浩瀚的冷和寂寞,我知道我們永遠也沖不出
地平線,就像真實
永遠打敗不了虛無。
2019-11-28,給徐厭。
《冬,希拉穆仁草原》
冬日,徹底顛覆了
我們對草原的想象,希拉穆仁草原
綠色不在,柔軟的草不在,驚嘆不在
我們木木地站在遼闊又遼闊的黃色面前,木木地
希拉穆仁草原
蒙古高原在這時終于堅硬,風堅硬
日光堅硬,草皮堅硬,無牛,無羊,無馬
無人,希拉穆仁草原
我們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到這里
只為看一眼傳說中黃色的河,無邊無際,無邊
無際,希拉穆仁草原
這是寒冷的地盤,這是荒涼的地盤
人啊,你永遠拿這冬日的希拉穆仁草原沒有辦法
你沒有辦法!你連多呆一會兒都不行
你縮回寶馬車的窘相寒冷看了會笑
你縮回寶馬車的窘相荒涼看了會笑
那就驅使你的寶馬車回到你的來處,這里不是
你該來的地方,冬日的,希拉穆仁草原!
2019-11-28
《西落鳳街》
說是慈禧住過的地方如今住著
一個你,小平頭,憨厚狀,臉有彌勒相
普天下最好的好人
劉不偉
你是我北京的親人如今是呼和浩特的親人
每天你騎著摩托車接送小劉
你的劉春天
你買菜做飯燒菜烹制出了香噴噴的一個家
你和你的劉春天!
你在你凌亂的桌前編輯改稿寫作
電腦10年了一直聽你使喚電腦是臺
好電腦
像你一樣好。你從北京回到呼市從中年回到
青年,從游子回到父親
你是劉春天的父親
你是慈禧住過的西落鳳街的新主人我問你
你討厭慈禧嗎你答我——
不。
2019-11-28.給劉不偉。
《塞上老街有感》
往小布袋里
塞進小飾物的男人還坐在塞上老街
他的攤位前,案板上整齊堆放的瑪瑙
玉石、木雕……曾經吸引過我的目光
我在它們面前挑挑揀揀
終于一件也不曾購買,我感到羞愧。其時
日光漸軟,太陽就要落入陰山,落入陰山
的太陽和落入圓山的太陽是同一枚太陽嗎
我不敢確定
當我走了一遍塞上老街回轉身子
案板上的小飾物已被男人
一一裝進小布袋里。他將和這條老街
一起被夜晚裝進睡夢里,我也一樣。
我一直記得他平靜的臉容
面無表情的表情
我在遠離呼市的此刻把他裝進
我的這首詩里就像趙卡在遠離我的呼市
把一整座國家圖書館裝進他的腦回溝里。
2019-11-28
《黃河在老牛灣》
一條河怎么也不明白
為什么轉個彎就從內蒙來到山西
一條內蒙的河
和一條山西的河其實是同一條河
黃河
黃河不黃,在老牛灣,黃河很藍
很綠
還閃著玉石的波光
正是初冬,大部分黃河在默默流動
小部分黃河已結冰
青翠的冰面上滑行著我的注視,你的
注視,我們從呼和浩特奔赴前來
經過葵花桿地
地蘋果地,經過枯萎的谷地
和武則天的出生地可鎮
我們帶來了一路的壯闊和感嘆卻突然
在你面前啞靜
黃河黃河
偉大的河
我得有多么愛你才能離棄長江居住的南方
來到你居住的北方!
黃河黃河,你一路蜿蜒,所到之處
我也一一到過
現在是我身上的血和你呼應的時候
現在是我對著亙古不變的山川大喊一聲
“黃河”的時候!
2019-11-29
————————————————
作者簡介:
安琪,本名黃江嬪,1969年2月生于福建漳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刊社“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獨立或合作主編有《中間代詩全集》《北漂詩篇》《臥夫詩選》。出版有詩集《極地之境》《美學診所》《萬物奔騰》及隨筆集《女性主義者筆記》《人間書話》等。詩作入選《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教程》《中國新詩百年大典》《中國新詩百年志》等。曾獲柔剛詩歌獎、《北京文學》重點優秀作品獎、中國詩歌網“年度十佳詩人”等。詩作被譯成英語、德語、韓語、西班牙語、日語、蒙古語、藏語等傳播。現居北京。供職于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