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在抗擊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經全力救治不幸逝世,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深切哀悼,向李文亮醫生的家屬表示誠摯慰問。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迎難而上,英勇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表示崇高敬意。當前,抗擊疫情正處于關鍵時期,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需要全社會更加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戴著口罩的日記
冰 峰
災難來臨
一位對疫情敏感的醫生
他試圖用一種聲音
阻擋疫情
阻止一場災難的發生
可是,他的聲音太小
國家,并沒有聽到他的聲音
疫情還沒有停止
值崗的李醫生
卻在疫情中
不小心,被奔跑的病毒
奪去了生命
他離開了我們,去了天堂
但我不知道
天堂,會不會也有疫情
如果沒有謊言
如果沒有謊言
這個春天
將是一個明媚的春天
干凈的土地上
不會降臨一場又一場大雪
醫生,也不用穿著雪一樣潔白的衣服
奔赴生死未卜的戰場
這個春天,有多少親人
不能相聚
有多少家庭,不能團圓
有多少無辜的生命
被謊言屠殺
有多少孩子
失去了爸爸媽媽的親情
謊言結出的惡果啊
是如此瘋狂、肆虐和殘忍
向我們預警的李醫生走了
帶著病毒、委屈和遺憾
捂著被訓誡后留下的傷口
匆匆地走了
一個向我們預警的人走了
春天的大地上,風停止了奔跑
放眼望去,無數受傷的小草
在安靜中
流下了惋惜的熱淚
要相信我們的祖國,強大的力量
正在撕碎遮擋謊言的黑布
調查組已經出發
在病毒和謊言肆虐的日子里
巨大的曙光,正在將黑暗穿透
如果不是一位老人說出了真相
如果不是一位老人說出了真相
我們可能還會在謊言中
歌舞升平,歡度節日
制造謊言的人
也許并不知道,一句謊言
我們可能還會在謊言中
歌舞升平,歡度節日
制造謊言的人
也許并不知道,一句謊言
就能夠開出有毒的花朵
結出惡毒的果實
就能夠成為殺害人民的屠刀
破壞國家的武器
如果不是國家強大,能夠力挽狂瀾
迅速封城、隔離……
也許,病毒已經像雪花一樣
落滿了春天的大地
病毒,也許并不可怕
只要沒有謊言,沒有誤導
病毒,就會被掐死在搖籃里
消滅在田埂上
如果沒有白衣天使
疫情發生,如果沒有白衣天使
多少鮮活的生命
會瞬間成為一縷青煙
消失在黑云翻動的天空
疫情發生
如果沒有白衣天使含著眼淚
扯斷兒女親情
冷清的醫院,如何能救治
生命垂危的幾萬病人
是啊,這些白衣天使
他們臉上,被口罩勒出了血痕
他們身上,到處都被病毒圍攻
可是,他們沒有氣餒
直立的脊梁
扛起了一個民族的信仰
和國家的精神
與家人告別
她們雖然年輕
但她們的職業是神圣的醫生
疫情來臨
她們穿起防護服
瞬間,與瘟疫博弈的戰場上
天使的翅膀,開始繁忙地飛動
為了不被病毒感染
她們剪去了美麗的長發
累了,她們就在醫院的過道里
席地而臥
宛如戰場上,躺在戰壕之中的士兵
硝煙彌漫,我們已經看不清
天使的面孔
她們潛伏在被病毒包圍的人群中
偶爾看見,在防護服的后背上
寫著她們的姓名
請不要隱瞞我們的病情
如果,病毒已經攻破了
身體中的護欄
請告訴一聲,不要隱瞞病情
我們不能讓更多的人陪葬
一同犧牲性命
他們也有父母、愛人、孩子
他們也有幸福的家庭、美好的憧憬
如果還有一份善良
請把善良留下
讓病毒夭折在前進的途中
如果還有一份良知
請把良知留下
讓更多的光明,一起應對
下一個黃昏
今夜,好安靜啊
我們在小區里相遇
遠遠的
你揮揮手,我也揮揮手
彼此的笑
都隱藏在口罩的背后
你沒有說話
我也沒有說話
我們好像隔了很遠很遠的距離
你沒有握我的手
我也沒有握你的手
很多想說的話
好像都被隔離在情感的遠處
今夜,好安靜啊
一層薄薄的口罩
就讓我們之間的情感
有了遙遠的距離
為了愛,我愿意被隔離
媽媽打來電話
對我說,不要出去了
要在家隔離
我對愛人說,不要出門了
要在家隔離
愛人對兒子說,不要亂跑了
要在家隔離
……
我們都被隔離在家里
享受著愛的撫慰
這個春天
隔離,變成了——
朋友的問候
親人的關心
愛人的蜜語
兒子的孝順
……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反思,學會敬畏
學會把愛送給更多的人
把善良,緊緊抱在懷里
用溫暖化解仇恨
我會扔掉所有的面具
露出微笑的面容
我會學會講真話、誠實守信
把謊言、欺騙
送上道德的法庭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珍惜身邊的每一個生命
我會敬畏自然
把貪婪和傲慢踩在腳下
我會用友誼、博愛和寬容
照亮世界
我會把內心的院落打掃干凈
等待清澈的風
捎來大自然芳香的真情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跪在逝者的墳前
掏出良知,懺悔曾經的過失
我會把無辜者的姓名
刻在心上,用有生之年
彌補敷衍的人生
我會丟棄所有的虛榮
把教訓刻在蝙蝠藏身的洞口
等待濕潤的海風
吹去人們心頭的惶恐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感謝白衣天使
感謝偉大的祖國
感謝每一位自我隔離在家的
沒有給祖國添亂的人民

冰峰簡介:
冰峰,男,本名趙智。曾在人民文學雜志社等單位工作。現任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旅游電視委員會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豐臺區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微小說與微電影創作聯盟常務副主席、京津冀詩歌聯盟常務副主席、北京詩社名譽社長、亞洲微電影學院客座教授等職。連續多屆擔任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國”微電影微視頻大賽評委,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評委,中國濰坊“金風箏”國際微電影大賽評委,全國高校文學征文評委,《北京文學》年度獎評委等。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詞刊》《隨筆》等各類報刊。出版個人文學作品集多部,主編《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每年四卷)、《中國年度微型小說》(中紀委方正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現代出版社)等文學作品集近百部。雜文《嘴的種類與功能》入編《大學語文》(2008年3月,北師大版)。有作品曾獲第29屆世界詩人大會(在匈牙利舉行)漢語寫作最佳詩歌作品獎、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索龍嘎”文學獎等,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央新影集團等單位主辦的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上,多次被評為“十佳制片人”。曾參加第五次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2000年起,先后應邀出訪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大洋洲及東南亞等地參加文學活動,同時在柏林、悉尼、巴塞羅那、墨爾本及美國哈佛大學等地發表主題演講。2014年,獲美國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榮譽博士學位(在秘魯頒發)。
結出惡毒的果實
就能夠成為殺害人民的屠刀
破壞國家的武器
如果不是國家強大,能夠力挽狂瀾
迅速封城、隔離……
也許,病毒已經像雪花一樣
落滿了春天的大地
病毒,也許并不可怕
只要沒有謊言,沒有誤導
病毒,就會被掐死在搖籃里
消滅在田埂上
如果沒有白衣天使
疫情發生,如果沒有白衣天使
多少鮮活的生命
會瞬間成為一縷青煙
消失在黑云翻動的天空
疫情發生
如果沒有白衣天使含著眼淚
扯斷兒女親情
冷清的醫院,如何能救治
生命垂危的幾萬病人
是啊,這些白衣天使
他們臉上,被口罩勒出了血痕
他們身上,到處都被病毒圍攻
可是,他們沒有氣餒
直立的脊梁
扛起了一個民族的信仰
和國家的精神
與家人告別
她們雖然年輕
但她們的職業是神圣的醫生
疫情來臨
她們穿起防護服
瞬間,與瘟疫博弈的戰場上
天使的翅膀,開始繁忙地飛動
為了不被病毒感染
她們剪去了美麗的長發
累了,她們就在醫院的過道里
席地而臥
宛如戰場上,躺在戰壕之中的士兵
硝煙彌漫,我們已經看不清
天使的面孔
她們潛伏在被病毒包圍的人群中
偶爾看見,在防護服的后背上
寫著她們的姓名
請不要隱瞞我們的病情
如果,病毒已經攻破了
身體中的護欄
請告訴一聲,不要隱瞞病情
我們不能讓更多的人陪葬
一同犧牲性命
他們也有父母、愛人、孩子
他們也有幸福的家庭、美好的憧憬
如果還有一份善良
請把善良留下
讓病毒夭折在前進的途中
如果還有一份良知
請把良知留下
讓更多的光明,一起應對
下一個黃昏
今夜,好安靜啊
我們在小區里相遇
遠遠的
你揮揮手,我也揮揮手
彼此的笑
都隱藏在口罩的背后
你沒有說話
我也沒有說話
我們好像隔了很遠很遠的距離
你沒有握我的手
我也沒有握你的手
很多想說的話
好像都被隔離在情感的遠處
今夜,好安靜啊
一層薄薄的口罩
就讓我們之間的情感
有了遙遠的距離
為了愛,我愿意被隔離
媽媽打來電話
對我說,不要出去了
要在家隔離
我對愛人說,不要出門了
要在家隔離
愛人對兒子說,不要亂跑了
要在家隔離
……
我們都被隔離在家里
享受著愛的撫慰
這個春天
隔離,變成了——
朋友的問候
親人的關心
愛人的蜜語
兒子的孝順
……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反思,學會敬畏
學會把愛送給更多的人
把善良,緊緊抱在懷里
用溫暖化解仇恨
我會扔掉所有的面具
露出微笑的面容
我會學會講真話、誠實守信
把謊言、欺騙
送上道德的法庭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珍惜身邊的每一個生命
我會敬畏自然
把貪婪和傲慢踩在腳下
我會用友誼、博愛和寬容
照亮世界
我會把內心的院落打掃干凈
等待清澈的風
捎來大自然芳香的真情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跪在逝者的墳前
掏出良知,懺悔曾經的過失
我會把無辜者的姓名
刻在心上,用有生之年
彌補敷衍的人生
我會丟棄所有的虛榮
把教訓刻在蝙蝠藏身的洞口
等待濕潤的海風
吹去人們心頭的惶恐
疫情過后,如果我還活著
我會感謝白衣天使
感謝偉大的祖國
感謝每一位自我隔離在家的
沒有給祖國添亂的人民

冰峰簡介:
冰峰,男,本名趙智。曾在人民文學雜志社等單位工作。現任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旅游電視委員會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豐臺區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微小說與微電影創作聯盟常務副主席、京津冀詩歌聯盟常務副主席、北京詩社名譽社長、亞洲微電影學院客座教授等職。連續多屆擔任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國”微電影微視頻大賽評委,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評委,中國濰坊“金風箏”國際微電影大賽評委,全國高校文學征文評委,《北京文學》年度獎評委等。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詞刊》《隨筆》等各類報刊。出版個人文學作品集多部,主編《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每年四卷)、《中國年度微型小說》(中紀委方正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現代出版社)等文學作品集近百部。雜文《嘴的種類與功能》入編《大學語文》(2008年3月,北師大版)。有作品曾獲第29屆世界詩人大會(在匈牙利舉行)漢語寫作最佳詩歌作品獎、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索龍嘎”文學獎等,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央新影集團等單位主辦的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上,多次被評為“十佳制片人”。曾參加第五次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2000年起,先后應邀出訪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大洋洲及東南亞等地參加文學活動,同時在柏林、悉尼、巴塞羅那、墨爾本及美國哈佛大學等地發表主題演講。2014年,獲美國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榮譽博士學位(在秘魯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