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上的比爾
作者:陸健
作者:陸健
目 錄
《芝麻街》上的比爾
到楓葉上去作一只七星瓢蟲
“海邊的小屋”沒有風景
“一個超可愛的家伙”
中餐、西餐、韓國菜
“色老頭”瑞恩
成績單和體溫計
中秋節的月光
“司機殺手”
若諾還是謝威倫
安德魯·黃
半個主人公的感覺
密西莎加的大雜院
對付老師的葵花寶典
美女和野獸
比爾解答的N個問題
多倫多大學的“德國老媽”
多大的“大”和比爾的“小”
“總也忘不了峰哥”
雅虎和國際長途
一些初次公開的小秘密
比爾和我(后記)
《芝麻街》上的比爾
我兒子陸卓,他媽媽姓劉
叫他劉路卓。可是他怎么
成了“Bill”的呢?一條光溜溜的
金魚會變成八爪兩鉗的螃蟹么?
一個教授穿上三十年前的校服
就能把逃學挨板子的事情再來一遍?
都是培正小學的《芝麻街》啊
那位教英語的加拿大籍老師
制做了幾十張卡片,男孩女孩們
各抽取一張。那上面寫著自己的
英文名字。陸卓就這樣成了“Bill ”
“Bill”——向上滑動的語音
路卓感覺全身亮了一下
“Bill”——有錢人的名號。有沒有錢
這個中國男童還沒來及想
威廉姆斯·克林頓的昵稱也叫比爾
挺好玩的。雖然路卓認為:如果
不是不得已,才沒有人愿當總統呢
“比爾”就像一個路標
他出生的醫院,往南是一所學校
他在廣州的家,往東是一個公園
住鄭州時候,出了院子向右是一位
賣烤紅薯的老爺爺白了胡子
轉眼十八歲了,“比爾”就像
一個偶然,一條道路,一個彎度
通向楓葉之國,通向多倫多
到楓葉上去作一只七星瓢蟲
“既然叫比爾,以后學外語
就不能偷懶圖省事了”
比爾好像還沒來得及下決心
低下頭答應,“那好吧!”
但是“father”和“mather”
只有一個字母不同,怎么就
分出男女呢?同樣是這只水果
為什么稱它“蘋果”又稱“apple”?
這種事情真夠麻煩
它一半紅,“red”;一半綠,“green”
綠色是怎么“green”的呢?
這個世界不講道理的地方太多了
比爾的問題總是比他的睫毛還濃密
比如“這個大樓的爸爸是誰?”
比如“化學的個子有多高?
它長著什么樣的眼睛?”
這次的疑問是“加拿大恐怕見不到
七星瓢蟲的不?”我說——
“益蟲。沒有也應該進口一點”
比爾樂翻了?!笆前?,總比臭鼬好些”
他想起寶迪學院和多大校園中常常
不期而遇的目光炯炯的臭鼬,連連揮手
像要把鼻子下面難聞的氣味趕走——
那動作神情,仍然很像他小的時候
“海邊的小屋”沒有風景
比爾小時候因為淘氣
多次挨媽媽的打。比爾挨了打
總是十分驚訝。他不知道自己
錯在什么地方:難道過錯就是淘氣?
媽媽不也曾經把杯子掉在地上么?
媽媽淘氣了,誰來懲罰她?
看來媽媽的不高興就是我的過錯
想到這里他不由得暗自難過
他使勁拍打自己手中的公仔
“我要是做爸爸就好了
我就可以打你的屁股”
這些話正巧被媽媽聽見
比爾的媽媽哭笑不得
有一次比爾在日記里寫道
“媽媽要是再打我,我就
和小朋友跑到海邊,建一個
自己的家。讓她再也找不到我”
現在比爾開始懷念和媽媽在一起
的日子了。哪知道外國的房子這么小
一間五平米,“轉轉身,不是碰頭
就是撞屁股”,還要自己鋪床、掃地
洗手間的水龍頭也壞了
它往下滴水,就象是流淚
然而,比爾在掉第二滴眼淚之前
就挺起胸脯來了。他站起身,提氣
一臉嚴肅,像成龍那樣拳擊空氣
“嘢!”——
這是他認為減輕壓力的有效方式
他開始想象,媽媽就在左邊隔壁
爸爸就在右邊隔壁。墻一敲就響
電話一撥就通。還是不行,清冷
他開始知道,七星瓢蟲
也不是那么好當的了
“一個超可愛的家伙”
一聽這個詞,你就知道非比尋常
比爾以往形容他爸爸的時候,才說
“一個超可愛的家伙”
愛動的家伙,經常跟學生打打鬧鬧
“好像大家都是一伙兒的”
肥肥的家伙,常去泡迪廳。不過
他蹦迪時別人就停下來了,比爾
也盯著他,一伸一縮的大肚皮
他說美式英語,“crapy”、“hook up”
——都是美國青年人嘴里
像嚼完口香糖之后吐出來的新詞匯
他穿時髦衣服,那些Tommy,Champion
——好貴好牛的Tommy。梳著小卷頭
尤其是一甩一甩,很沉醉地講著
他的初戀的趣聞。和他一起頂開心
哇噻,不開心的事情留在后面哪
簡直是“圖窮匕首見”,跟我們玩懸念
往講臺上一站他就變了臉——
布置任務,讓我們寫了散文寫小品
還有詩哪,多恐怖?
一個中國字都不讓用
他教U4,教U4的老師就該如此苛刻?
同學們這才抓頭發跺腳,頓開茅塞
——原來他笑里藏刀,陰險兇惡呀
他的名字叫馬克·米勒
中餐、西餐、韓國菜
人,是人的胃里開出的花朵
吃什么樣的飯,長成什么樣的人
人,除了人種——
不就是以飲食來劃分的嗎?
那掌勺師傅,地道中國人
把老祖宗的配方忘得,比和尚的腦袋
還光溜,日本菜串了味,尚可原諒
他做的唐菜也不好吃,就不對了吧
這是為了適應更多人的口味嘛
沒見過這樣的韓菜,辣得——
面條碗里紅彤彤鋪了一層,還不如
直接把人的腸子刷層辣椒得了
比爾勉強吃點,再喝兩瓶口服雙黃連
西餐不像西餐,當地學生也吃不飽
三文魚煮的硬梆梆,沾點調料
加拿大是龍蝦產地,吃一些強壯身體
沒聞到。龍蝦好象都被轉移到外國去啦
進食堂大家耷拉頭,大口吞沙拉青菜
好像人人都變成了一只菜籃子
比爾寧肯回宿舍煮方便面去
終于,學生們罷吃,提出抗議
校方撤換廚師,調整菜譜
誰想吃些什么,提前進行登記
帶頭鬧事者,勸其退學——
“槍打出頭鳥”,看來無論哪里
都是普遍規律。然而“換湯不換藥”
加拿大廚師全是相差不多的手藝啊
比爾只能改變自己
的胃了
“色老頭”瑞恩
比爾有點吞吞吐吐起來
“老爸你不要勉強我,我這個人
不喜歡說別人壞話的。假如我
破例講講微積分老師的事情
你千萬不要把他寫的太糟糕”
比爾說這話時非常認真
我當然會重視比爾的意見
我這個人,從小就掌握了
一分為二的觀點
所以長成了一雙對眼
比爾聽到這話哈哈大笑起來
當然,比爾不喜歡他,有人喜歡
他盡管不算一個好老師,但他有特點
他不專心教學,愛調戲女同學
也許只屬于個人愛好。可是他
改試卷稀里糊涂,總少了比爾的分數
他色得太典型了,讓同學思考問題
自己一條腿跪在地上,摸女生的腳
好像那只腳會產生靈感,和
解決問題的公式。他做得太過分
看男生的時候眼睛睜得大大的
好像色盲色弱;看女生則瞇起眼來
看不清楚誓不罷休,像看一份
他愛吃的甜點。對長得漂亮的女孩
特別關照,比如一個埃及妞
每次測驗都不及格,還拿過零分
期末竟然過關。全班同學都做鬼臉
后來瑞恩被解雇了,bye,bye了
到其它地方品嘗甜點去了
他是被他摸過的那只腳絆倒的嗎?
成績單和體溫計
比爾的體溫上去了。三十七度七
因為“2003年期中報告”下來了
他用成績單蓋住臉,躺到床上
眼前很多垂頭喪氣的同學
晃來晃去,放學以后直嘟囔
微積分:81;化學:88
英文最賣力氣:67
考勒女士還評價比爾“盡職、嚴謹
取得了進步,令人滿意”
——明明是讓人憋氣嘛
媽媽在互聯網上問,“怎么樣?”
“還好啦!”比爾的聲調比平時
低了八度。記得他小時候
和人打了架,摸著紅腫的額頭
也是“還好啦”。不說委屈
68分已是比爾能力之外的事
嘴起了泡,眼睛發炎,右眼麥粒腫
喝了幾天王老吉。烤牛排
暫時拜拜了,單詞、語法、練習
和桃汁、橙汁成了主食加上煮掛面
做模擬考試題,一點點啃,象啃燒雞
讀原著,海明威、霍桑、??思{
權當作補充營養的維生素C
《等待戈多》——再考的日子
《禿頭歌女》,下筆流利
期末報告。數字統計:97
物理:83;英文水平:80
四個月努力,“還好啦!”
體溫正常了,比爾笑了
還沒笑出聲,又緊張起來
考托福的時間就到眼前了
還得一溜小跑沖上去
中秋節的月光
中秋節的月光
灑在幾個中國學生身上
那是伸出手就能感覺到的風涼
幾天前就聽見了,“autumn”
它和“秋天”是不同啊
眼睛在這個詞上發呆
敲鍵盤的聲音,不禁慢了下來
香港同學家寄來一盒椰蓉月餅
——這件事被寶迪的中國學生
稱為“2004年度密西莎加最重要新聞”
把它——它當然是那塊月餅
用透明的塑料刀具切過之后
逐漸地——大家認為
異鄉的月亮稍稍親切了一些
寶迪的空氣香了些,接著更香了些
他們討論享用這盒月餅的儀式
每人講一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講現在,誰是自己最想念的人
——這儀式雖然缺乏創意
可是什么學業呀,代溝呀
今天晚上統統都不用提啦
小廣州,小大連,你倆帶頭
看誰能背出最多的唐詩
要求是必須和夜色有關
這樣背著背著,比爾脊背上的月亮
就沒那么沉了。他想,哪怕月餅盒里
裝的是祖國大陸切下來的一塊泥土呢
大家輪流舔一舔,也會覺得甜蜜
“司機殺手”
比爾撓頭的時候稍低著頭
笑,下嘴唇稍稍包著上嘴唇
搖頭,“我怎么能是‘司機殺手’呢?
我不過——每逢打的的時候都坐前座”
打劫司機的壞人總在前座?怪不得
我一往前座上搶,同學就笑我
我喜歡看,面前的景物飛快地向后跑掉
比爾很溫和地握著車窗上面的拉手
他問問題,有時候有點“傻”
有時候很幽默。和司機師傅
吹水、聊天——東北話叫嘮嗑
也許開車的黎巴嫩老漢的英語不準
也許那加國白人開始并不友好
還有瞧不起外國人的——似乎除了
美國人和他自己,其他都屬于二等公民
大大咧咧,或者有點冷漠
這沒什么,灑灑水啦!將就他一點
讓他覺得爽一點,只要他
像水管子流水一樣地說話
我就能練聽力、學會和人交際
多數司機有問必答,當然他們也會提問
“你從哪來?你的名字?覺得這里如何?”
你發音不準,他們翹翹嘴角,或者
撩起胡子來笑笑,然后糾正你
“你是韓國人?No!日本人?No?”
那個巴勒斯坦司機壓根不懂比爾的
民族情緒。還好,他說
“中巴——兄弟國。我留手機號給你
以后你用車,便宜?!闭f話間已到機場
“42塊,兩塊——零頭兒不要了
以后要是只拉九塊錢的距離
就算九塊錢全是零頭兒,我就白拉你!”
我玩笑比爾,“人家假如白拉了你的話
你可就真的成了‘馬路殺手’了”
若諾還是謝威倫?
比爾說:有時候我喜歡若諾
有時候我喜歡謝威倫。哈哈
“若諾和謝威倫其實是一個人”
來自香港,當然純種中國人
單純,熱心,不算計。又有點
像西方人。文質彬彬樂于助人
交這樣的朋友,實在難得
我們三人老在一起,無論做什么
“對了,另外一個就是峰哥”
說到這里比爾又滿足地笑了
又笑成了我的兒子,那個陸卓
若諾女朋友也考到多大來啦
他們湊在宿舍里過生活
“他命真好,還有一個關心他
隔一兩周就送一次雞湯來的uncle”
比爾說:有時候我喜歡若諾
有時候我喜歡謝威倫。哈哈
“若諾和謝威倫有時不像一個人”
大聲笑,旁若無人。像中國人
對女朋友非常紳士,像西方人
愛旅游,那次我們四人到馬坎
到安大略湖去玩,湖上的野天鵝
專門瞄準穿鮮艷衣服的人
一溜飛過頭頂,拉屎拉尿
鮮艷的人立馬成了花斑狗
他女朋友還跑丟了剛買的圍巾
若諾幫女友又洗又涮,按摩全身
有些可能是很肉麻的安慰的話
只說英文。在學校他常常盼uncle
帶來米飯炒菜,隨時都想大吃一頓
從隨身小包中拿出男士化妝品時
他叫若諾;放下刀叉使筷子時
峰哥說若諾你還是叫謝威倫吧
安德魯·黃
天才,誰不仰望?就像
安靜的人群中的一個噴嚏那么響亮
——喔,首先必須聲明:這是比爾
的爸爸打趣的說法。比爾
比爸爸善良,絕不作這種想象
安德魯·黃,這名字值得張揚
半中半洋。加籍華人嘛
物理和微積分雙博士。孩子們不該
把老師的風度翩翩叫做“耍大牌”
人家從小學到大學都吃助學金
比爾的爸爸,不行吧?人家教數學
物理、幾何和計算機,比爾的爸爸
的邏輯思維,差得沒法提
五講四美三熱愛,做加法
他搬著指頭,算成了三七二十一
“安德魯·黃好象什么都會
那神態,好象生來就是要教別人的”
這樣的老師,教誰是誰的福氣
“他從不照本宣科,課本純屬多余
仰著頭,像要把脖子伸進云彩里
講得速度比溜冰鞋還快兩倍”
他是高估了你們的理解能力
注重課堂表現的分數“Bonus”
比爾你就應該踴躍發言多嘗試。自古
只有學習差的學生,從來沒有壞老師
安德魯·黃總說,多數同學
我勸你們還是學實業、學工程去吧
只有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
才適合科學專業和純數學
那么安德魯·黃他自己是不是天才呢
很可能。假如八十年前,愛因斯坦
的腦袋不突然發光,那么研究出
相對論的,一定是安德魯·黃
半個主人公的感覺
快半年了,期末考試的風就要吹來了
比爾見到的最大的一場雪也下過了
腳上的鞋子對學校和周圍的道路熟悉了
夜里天也沒那么黑了
飯菜開始適應比爾的胃了
好象家不象以前那么遠了
食堂菜沒味道時也能去同學的合租屋
煮面條、煎牛肉丸、做沙拉蟹肉了
韓國涼面、荷蘭豆炒雞、蕃茄炒蛋
剩飯菜也能找到公用微波爐了
學校住宿太貴也能與同伴去外面
尋租了,摸摸錢包,省下五分之一了
CIBC銀行的MASTER卡有了,VISA卡
會用了, 哪里的樹木茂盛
哪里經常有化妝Party
我們越熟悉,就越習慣密西莎加
就越放松、不再伸個懶腰伸一半
就緊張地把胳膊收回來。放松了真好
就象云更白,天更高
就像石頭也能變成面包
比爾在雅虎的聊天室那邊說:剛才
我們還進了星巴克,加大純咖啡
AA品嘗——才九毛錢加幣一缽
挺不錯。只穿一件襯衣在院子里喝
“小心感冒啊!”“不會!”
老爸你說多好笑,星巴克對面樓房
窗戶上,兩只鴿子在家門口凍得咕咕叫
謝威倫說:你們瞧,應該做件好事
給它們的小尖嘴上戴個口罩
密西莎加的大雜院
別以為外國是天堂,除非你堅信
你站在哪里,哪里就是天堂
別以為好事就該輪到你
除非不食人間煙火——神仙
你也不要輕易把自己抬舉成天使
這個大雜院,在密西莎加
市中心呢,三層
地下室四人,樓上五人租用
比爾住一樓,月租四百五加元
女房東做制衣廠;男房東每天
早晨五點出門,晚七點
在門口跺跺腳,回來
別人撇撇嘴,“他(她)倆
誰是誰的房東還說不定呢”
房客們也經常換,相互不認識
——這話好沒有道理。比爾隔壁
再隔壁的那位越南、或者
是泰國的阿婆呢,比爾就認得
她每周六天在洗衣店工作
干干癟癟的,苦相。見人就趕快笑
別人沒沖她笑,她就自己跟自己笑
她住這兒十多年了。苦吃蠻做
可是為什么,她的家人從不來看她?
她的瘦臉,要戴那么大鏡片的
眼鏡做什么?為什么她
彎腰抬頭和人說話?為什么
不管大人小孩,她都要
讓別人叫她“珊姐”呢?
對付老師的葵花寶典
每個學生,OK都有對付的辦法
在寶迪,先要對付老師帶各個
國家口音的英語——有些甚至
是很稿笑的英語,這可不容易
在同學那兒操練吧。論起人緣
比爾不屬第二也屬第一
來自雅加達的優迪,華人后裔,
來自美國的“小黑”英文好
別的課程一般——大家互補
蘇格蘭喬治愛喝咖啡,聊旅游
蒙特利爾;聊美眉,怎么看五官
怎么讓美眉注意你
首先身材性感,才稱得上美女
內容是擋不住的亂七八糟
書面語、俚語,已經流利
得象光著屁股坐滑梯
加上多看英語電視聽英文歌曲
再面見老師脖子就能揚得高一點
英文課上,主動和塞爾瓦托對講
這位中年女老師從此見到比爾
目光就柔和起來了,讓我幫她
放教學錄像,畢業時主動跟我合影
安德魯·黃最難對付,我大膽
找他吹水。他看重課堂表現
僅Bonus,比爾就拿了二十多
在課題上找出老師的錯誤
加1分——真大家風度
期末成績:比爾95
比爾和印度老師阿默非常有緣
嘿嘿樂,他還塞“火星”牌糖果給我
也奇了怪了,我回答他的提問從沒錯過
他喜歡和學習優秀的學生緊緊擁抱
他性格開朗,絕對的超有活力
60多歲的人了,上樓下樓還蹦蹦跳跳
美女和野獸
白人女孩,黑人女孩
比爾沒說她們是美女
中國女孩,韓國女孩
比爾沒說她們不是美女
晚上來敲門的,肯定認為
美女是自己
“你悶在屋里做什么?”
“看牒”
“很悶啊,聊聊天”
“已經很累了,明天聊”
門被敲兩次,再不開,就不被再敲了
“如果真的聊天,也該戴胸罩
不能只穿內衣褲呀”。此題,無解
比爾做個鬼臉,“極恐怖”
但我懷疑:他是不是每次都覺得
象他說得那么可怕……嘿嘿。壞笑
……白人男孩,黑人男孩
都不敢這樣張狂。頭昂得高
腳抬得猛,新款耐克鞋
從不給別人讓路,隨地吐痰
大口抽煙,穿拖鞋上課。衣服
前胸后背,畫著猛虎或者九條龍
中國北方官員的孩子
中國南方商人的孩子
成績很臭,開奔馳寶馬的技巧很高
在Toronto高速路上,把
修安大略路上的鴿子
和一地的楓葉驚得在半空舞蹈
相同的一點是:大家都很愛國
小紅旗豎在電腦桌上;小紅旗
插在鵝毛筆的筆插上
有的干脆用旗做成門簾,風里飄
國慶節唱歌好象嗷嗷叫
要是所有中國學生
再平等、平和一些,那該多好
比爾解答的N個問題
飛機降落在加拿大,比爾的第一感受
是怕,陌生。空氣像玻璃——冷,硬
好象輕輕碰,會給碰碎了所以不敢動
比爾到達寶迪學院吃的第一頓飯是
咖喱炸雞、青菜——類似上海青的那種
平常嘛,漢堡、韓國拌飯、土豆豬骨湯
各種蔬菜。復活節、圣誕節才
會有火雞油晃晃的腦袋冒出來
他交的第一個外國朋友喬治·格雷夫
給自己做的第一頓夜宵——方便面
放點香麻油和雞精
小時候印象最深?爸爸抽煙;媽媽
蒸的肉菜包。假如回到國內,要
先去看陳白路、唐詩堃、趙羽生同學
多倫多大姨家,比爾非常佩服表哥
滿口比牙齒還整齊的美式英語
想摸摸那只名叫“茜茜”的小狗
它喜歡圍著房子跑來跑去
那次回學校的路上比爾第一次單獨
用加幣買東西,他買了面包、香腸
香蕉和蘋果,和一支圓珠筆
加國人常見的娛樂活動?看脫衣舞
老爸你別記!人家還有別的。他們
去別人家作客——帶一塊巧克力
或一些明信片就行啦,只有拜訪
關系密切的女性時才送鮮花
我一直不懂為什么那里十三四歲
的女孩就畫濃妝;華裔青年中間
流行的是CBC發型,剛見到時候
我覺得有點怪模怪樣
楓樹四月長綠葉,十月紅
第二年元月落地,白雪一望無際
那時候人們衣服上的紅葉
我們書包上的紅葉就鮮艷無比
最想家的時候?孤單、委屈
或者乏了累了。我啥時回國回家?
2008.看奧運,你買票請客啊老爸
籃球——姚明、跨欄——劉翔
跳水——明星夠多,被捧得最高的
是伏明霞。足球嗎?就免了
“中國的足球,實在太抱歉啦”
多倫多大學的“德國老媽”
同學認為,“比爾,凱瑟琳好像
特別喜歡你、關心你,有點
你德國老媽的味道”
她挺有中國緣的。細細想來
這位“老媽”確實有點像中國人哩
像一位中國孩子,改變了基因
長著長著,不大像中國人了
但是仍然很美麗的那種相貌
祖籍德國,出生加拿大,留學北京
把她稱作世界公民大概也不過分
每次比爾問完問題,她總要摸摸
比爾的背,說“你到座位上去吧”
好像比爾的背是一幅世界地圖
她喜歡用中文和比爾打招呼
“你——吃飯——了嗎?”
語速很慢,聲音柔軟
像一只喜鵲學著黃鸝鳥叫
這時候比爾會感覺自己離她很近
就會唱,“有一條河的名字叫萊茵”
她的先生是華人
他們也“喝粥”,聽京戲
每逢春節吃年夜飯
偶爾穿出蘇州旗袍,使她別致且靚麗
她辦公室的橫幅——
“書山有路勤為徑”
說是北京的一位名家贈送
——顏體,行草,運筆飛快
那把竹扇上寫著“清風徐來”
她一搖,一笑
比爾的心情涼爽了不少
多大的“大”和比爾的“小”
多大有多大?加拿大高校中的
“大哥大”。多大,多大嘛
就是比“大”還多,比“多”還大
比爾用筆在大拇指上
畫了一張人臉兒。隨著手指晃動
小人兒搖頭晃腦,好不招搖
學生五萬多。六千教師
加起來就是人群的汪洋大海啊
比較而言,比爾是小了些
他攤開雙手,夸張地做了個
無可奈何的動作
只說圣喬治校區吧,也許你遇到
一位穿著隨意、開滑板戴頭盔
在人群中穿行的老人,他竟是
諾貝爾獎獲得者!你的欽佩目光
也許會碰上他的淡然神態
那神態,和一位圖書管理員的表情
差不多。三十二座圖書館
好象大樓的臺階都是老師
用肩膀扛著,都是用書籍鋪的
你翻開書,書里每句話
都會流出一條河來。每個單詞
又都像石磨,壓著一口井
只要你能搬動,井里就有水,嘩嘩有聲
羅伯茲研究圖書館,加國第一
書中埋藏著鎳、鎂、鉆石
星星和昆蟲。國內國際的風云
變幻無窮。從這兒——
許多人拿到畢業證后
成了天文學家、動物學家
議員、法官和外國商業巨頭
楓葉年年秀,托著藍色的天空
個人是太小了一點,就像一只
瓢蟲吧。瓢蟲也還是一種益蟲呢
總也忘不了峰哥
一提峰哥,比爾的眼神
就不一樣了。山峰的“峰”
哥哥的“哥”
就是那個總藏在電話另一端
不肯見我的峰哥,就是那個
我懷疑他有時連我的
電話聲音都躲的峰哥
剛到寶迪時第一個沖我
憨憨一笑的峰哥,吃不慣學?;锸?br /> 同學擠到他宿舍煮面包餃子
被一個“壞”女生稱作“阿媽”
也沒發脾氣的峰哥
(后來那女生成了他女朋友)
為省錢幫我理發,還教我理發
讓我用他的頭來當試驗品的峰哥
被我把后腦勺剃得黑一塊
白一塊像個花皮球,害得
不敢出門的峰哥
和我一塊讀書,互相補充筆記
互相鼓勁但是后來武俠小說
看得太沉迷的峰哥,漸漸疏遠了大家
不再參加聚會,因為成績不理想
考進外省一間大學學化學的峰哥
輟學之后不知道又去了哪里的峰哥
和他拍拖的女孩是否還愛著的峰哥
廣州郊區,他的彎腰種菜的母親
還在等著兒子畢業回家
峰哥,峰哥
雅虎和國際長途
雅虎可以理解為“一只文雅的虎嗎?”
嘯叫聲傳很遠,又不影響別人
所以稱得上一只——好虎
“我老爸就愛玩文字游戲”
電話卡在加拿大買,往國內打
比國內的市話還省錢
“嘻嘻,什么事情都難不倒我”
比爾的寂寞、煩惱、不適應
通過互聯網和電話線,分別進口
到爸爸媽媽的耳朵里去
這些焦慮、煩躁,當然也有快樂
就被分擔了、分享了
開始是密西莎加城市供應不豐富
簡直比一個小鎮還小;接著是加拿大
物價貴舍不得買,按按口袋,又松開
然后發現可樂、果汁便宜,葡萄香蕉
幾毛錢加幣買了就足夠吃。公交車
在每天規定的時間,一張票
可以來回坐。圣誕節后加幣幣值
經常會稍稍回落,若用美元兌換
最好在這個區段進行,“所以還是
節日好啊,節日里窮人都笑了1”
比爾下面的話讓我聽來帶點揪心
一家大超市Mall常出售降價食品
快過期的糕點、熟肉不到原價
的三分之一。比爾的智力消化它們
也理直氣壯地獲得了二等獎學金
他走在多大的校園里有時候覺得
自己像自己的一面旗幟已經能夠
堅強地迎風走了,腿不抖、腰不彎
他打來的國際長途,卻越來越短
一些初次公開的小秘密
第一次坐公交車。等。看
一位女士穿箸好怪異:吊帶背心
肥大的褲子,腳下一雙滑板鞋
車來了,門卻不開。比爾的方法
凡是不懂的,先看別人怎么做
嗷,自動感應門哪!你貼它近一點
門就開了——“這不算秘密”
剛來寶迪,一次老師在課上
講了個笑話。大家前仰后合。只有
我們幾個中國學生聽不懂。好沒趣
我跑到衛生間,背手沖墻站著
半天不出來。從那以后拼命學口語
——“這是你上次跟我說過的嘛”
我去大姨家把表哥的餅干筒吃空了
我和他一起參加過一次“Party”
“人家嫌我們太小。我沒跟你說”
中國留學生協會組織的,還請了外國司儀
魔術、口技,男士上臺鉆進女士的裙子里
搞笑,無聊,還有一段四不象歌劇
那么你見到那些富家子弟開寶時捷
住別墅、下館子有沒有嫉妒心理?
他們學習不如你,是否有點得意?
聽沒聽說過魁北克故城,現在還走
四輪馬車?聽過。威士拿是著名的
滑雪勝地,英國查爾斯王子曾經
到那里游歷?知道。女皇公園的
玫瑰園,美得能令人窒息,將來
你也和其他人一樣去拍結婚照嗎?
畢業想回國還是在加拿大待下去?
你提到過,加國的女孩婚前開放
婚后忠實。討個洋妞?國產太太?
這一連串問題引起了比爾的警惕
“這些提問蓄謀已久嗎?”
“只是隨便問問”“你碰到
我的隱私了老爸。別破壞平等
——你說過多年父子成了兄弟”
比爾致本書讀者(原為中英文版,英文版略)
我的名字是比爾
我是一個不小心就讀于多倫多大學的中國學生
我爸爸是陸健
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詩人并且出版了許多作品
他是一個“很猛”的家伙
我愛戴他和他的作品
同時我也尊重他
不單單因為他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作家
也由于他是一個好父親
這個詩集開始創作于我的第一年大學生涯
一共有21首詩
這些靈感均來于自我的學習生活
我感到非常自豪
因為我是第一個在出國后被寫進詩歌里的人
在這里,我希望所有讀者都一切順利
感謝你們對于這本唯一的
值得鼓掌的書的欣賞
我相信這部詩集會像蒲公英一樣,散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2005年5月22日。
比爾和我(后記)
比爾——劉路卓——陸卓——乳名毛毛,是我的兒子。我很愛他。這無庸諱言。任何人都會愛自己的兒女。可是比爾長得的確招人喜歡。有例為證。人曰:“毛毛,你怎么比女孩還漂亮?”他回答,“我是男孩!”聲音響亮,眼睛無邪晶亮,溜圓。他經常問一些讓我感覺怎么答都不合適或不準確的問題,讓我覺得自己的知識庫容積太小,無從掩飾,捉襟見肘。比如一個下雨的早晨,比爾望著窗外如織的雨絲,問,“雨為什么有這么多亮亮的細腿呢?”有一次我送他去幼兒園,路旁的法國梧桐上站著許多白鸛鳥拉屎,地上灑落一些白花花的斑點,他憂心忡忡地問,“它們在樹上拉巴巴,那誰給它們擦屁股?”一件物品,從它的形狀、性能、功用、原材料,一直追問到分子式。你說叫人著急不著急?當時我在鄭州工作,詩友閻福泉特別待見比爾,專門給他寫了一首詩,《想念陸卓》,內容是這小孩如何聰明而好客,愿意和人交朋友,把家里的好吃的都搬出來,追著讓客人享用。比爾最慷慨的時候是他吃飯的時候。如今的小孩子多少均帶點厭食癥,保姆德華要費相當的口舌他才肯往肚子里吞口飯,然后順手就把一個玩具扔到地上。所以常常地,喂他吃飯的房子里總是一地玩具。飯后德華再將這些玩具一一洗涮干凈晾干。他的吝嗇,我在數年間曾經也得一見。一次,樓下女孩跟著媽媽來訪,從比爾的玩具桶中拿出一個變形金剛,又拎出塑料刀、槍、呲牙咧嘴的劍齒虎,顯然認為不合心意,于是頗瀟灑地一個個扔出來。甭瞧比爾平時把這些東西不當回事,一旦旁人扔他的東西,這些東西就都成了寶貝。女孩扔一個,他隔著茶幾“哎呀”一聲,好像那些玩具被虐待了被弄痛了,他要替不會說話、抗議的玩具喊痛似的。這個細節在他年事稍長后成為我與他玩笑的話題之一。
從比爾六歲到他成年,十二年沒在我身邊。之所以像從無隔閡、陌生之感,也許是他兒時我帶他最多。背著抱著,拎著扛著,自行車馱著。接送幼兒園,甚至有時開會、會客、和朋友一起喝酒,也拉扯上。這孩子對他人、對環境天生具有一種特殊的親和力,不具攻擊性。他天性純良,只會做錯事不會做“壞事”。手臟啦衣服滾上土啦偶爾羨慕別人吃的零食糖果啦,卻從不在大人的唆使慫恿下對小同伴“踢他”、“打他的頭”等等。他愛聽講道理,也比較聽話。如果他在某時某種事情上犯了錯誤,往往因為你事先沒把是非標準定明白,或者,他貪玩,把大人們的“道理”忘了?!巴恕笨偛荒芤矚w到“錯誤”里面吧?這時你一提醒,他就想起來了,帶著愧疚地沖你笑了,改正了,“規矩”了。況且大人們定的規矩大人自己遵不遵守、大人們定的規矩對不對,都還是問題。所以他從不曾挨過我的打。他在我身邊最放松,感覺最安全,“犯錯”的幾率也就最低。我還以他為人物原型,結合自己的童年記憶與對其他孩子們的觀察研究,創作了一本兒童詩集《紅十字下面的祈禱》,1989年由海燕出版社出版。1990年、1991年及其前后我對于比爾的文字表現,見諸當時的《鄭州晚報》和《人生與伴侶》雜志等。
1990年末,比爾隨他母親去了南方,對我來說自然是最痛徹心肺的事。沒有比爾的日子我很久都無法適應。只要哪天心里不曾被這事那事塞得滿滿的,我就會騎著破舊的單車漫無目的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走至深夜。骨肉分離僅遜于失子之痛,我特別揪心的——兒子能否融入商業社會那被成人世界污染得更嚴重的新的環境?我計算著:他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即將結束——他該上學了。我多么希望他能有幸接受盧梭筆下的愛彌兒那樣的自然教育,享受裹腹蔽體、與世無爭的生活啊,但是怎么可能,這樣的想法與現實存在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后來我知道他進了小學,因為午餐和欺生的大個子同學爭搶而打架、受老師批評。還好,他的戎馬一生的外公教導他要竭盡全力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自己的合法權益,作個小男子漢。他經過挫折與拼搏獲得了與同學平等的權利,然后恢復到平和狀態,而且功課還不錯。
完全可以想象到他需要幫助支持時的孤單無助,他遭受委屈之后落寞悲哀的眼神。然而當年通訊條件落后,打個長途都要跑電信局。書生囊中羞澀,加之繁忙的職業事務與夜以繼日的詩歌創作,我硬著心腸,平均一兩年才匆匆忙忙趕往南方看望孩子一次,陪他待幾天——接送上學、教他寫作文、下棋,聽他講講自己。不堪之景狀,1994年11期《朔方》雜志刊發的組詩《羊城的草》中可見一斑。
十余年,思念與遙望中度過。凡與父子情、母女愛相關之事,不住叩擊、擠壓我心中柔軟脆弱的那些部分。一些電影、電視劇,常是我有意無意回避的,但是,但是……我和東北詩人馬合省兄在哈爾濱波特曼餐廳吃飯時,聽他談到一個曾經在這兒為客人拉小提琴的俄羅斯少女的故事。她面容嬌好,最感動人的是她的笑,微笑——那么自然,自始至終的表情,向著來這里或經過這里的每一個人。好像每個人都幸福,都可愛。好像她年輕輕的,就已經得到了這個世界的太多恩惠;有位學生的母親的話給我帶來令一次感動,“我們女兒從小就特別乖,聽話。我覺得帶她的感覺真是再沒那么好了。我現在還經常懷念那時候。我帶她還沒帶夠,她就長大了?!彪m然這話對一個母親來說最自然不過,但這樣的語言、視角,使人尤覺意味深長;我還聽到經過轉述的一個女大學生的故事,這女孩竟說出,“我父母太愛我了,我認為我怎么都報答不了他們。有時侯我想,來世讓他們作我的孩子。好像只有這樣才行。”和我個人比較,以上諸君好不叫人羨煞啊!我不會不懂,男孩起碼有兩個時間段是尤其需要父親在身邊的:一個是六七歲之前的摹仿期。他對父親的形象、父親的力量與寬容記憶深刻。父親的處世方式、語言方式、生活習慣甚至表情動作都常常成為他的摹仿對象,能夠影響他很長時間。一個是十三四至十七八歲孩子的青春期——所謂“叛逆期”,而這個叛逆對象又往往是自己的父親。在這段時間,他需要完成知識積累、社會經驗由少到多的過程,身體、智力力量對比中從弱小到強大、從弱勢到優勢的轉變,逐漸形成自己的性格,自己相對獨立的人格。這非常重要。因為我的此時的“不在場”、“缺位”,給他造成的傷害與損失很可能是無法彌補的。他能平安健康、心態正常又不失善良本性地成長到現在,的確非常不容易。高中畢業,他似乎毅然決然地選擇工科的決定我也十分滿意。
高中臨近結束,他報考南方的一所大學并順利拿到錄取通知,沒有前去報到,在父母的兩個家族的幫助下到加拿大讀書。自覺,刻苦,成績優秀,自立能力不斷提高。憑個人實力從預科考入多大,實現了人生的一次跨越。我也學會了操作電腦,可以通過電子信箱與他作一些交流。假期中他回廣州的母親那里,也到北京來看我,到洛陽看望爺爺奶奶和姑姑們。這些詩歌,就是在洛陽、大家庭其樂融融的歡聚中引發了創作動因——而除此之外,除了每天必看多倫多的天氣預報,身為一個詩人,愧對兒子的我還能為他做點什么?在洛陽,我詳細詢問了他在加國的學習、生活情況,環境,他的諸種感受,設置了相當多的提問點,分若干次詢問,以免他被問煩了、說累了,遺失精彩之處。寸步不離地和他在一起,觀察他生活習慣、說話方式、動作表情的改變。當時,他爺爺的病情已經很重了,祖孫三代促膝而坐、娓娓而談的機會恐已無多。如今,老人已隨黃鶴去,比爾遠在多倫多苦讀,我回北京,在四周喧鬧的一所房子中寫下這些詩歌,心中頗不平靜。我常想,父子、母子之愛是人間的至愛親情,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給他越多就似乎欠他越多。隨著兒女的長大,感情的表達方式也將逐漸地發生變化。陸卓快要成年了,將作為一個充分獨立的個體立于世間,也許下次來到我面前,兩個男人直面感情問題,會更含蓄、隱忍,坦率無礙的了解交流會增加困難。我甚至聯想到日本歌曲《北國之春》里的唱詞,“長兄好似老父親,一對沉默寡言人”。所以我要盡快地把這本薄薄的詩集寫出來,作為給比爾二十一歲生日的小小禮物。我怕拖久了,記憶淺淡,今日情愫,難以覓尋。只要他收到之后,嘿嘿一笑中讓我又看見他當年的影子,輕輕叫一聲“老爸”,然后放下書去忙他的學業、去走他自己選擇的路,那就是給我的很高的獎賞了??墒钦f實在的,這二十一首詩歌,我又怕寫完。好象一旦畫上最后一個句號,他就一下子長大了,模糊得只能看到背影了。這是一種說不清的復雜感受。
作者 2005年11——12月于北京。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