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瑠歌,1997年生。小說及詩歌作品見公眾號“十二美人圖”。出版詩集《公路旅行》
瑠歌的詩(組詩)
◆ 我穿過布魯克林的廢墟
一面死墻
圣母瑪利亞在哭泣
有人用白粉筆
在她的懷里
畫上了火柴人
◆ 內 臟
O先生
有一串復雜的德文名字
他的曾祖父
從歐洲漂往新大陸
四十多天的
航行中
生病的表姐
被沉入大西洋
他們安置在了
肯塔基的小鎮
美國的內臟
我漂泊在外
無法觸及的地方
他們釀造的威士忌
灼燒喉嚨
盛夏
農民倒在陰涼地呻吟
白雞在院子里
奔跑
◆ 從聯合車站到圣杯蒂諾的火車
在廣闊的南加州
車庫和陽臺的躺椅
是美國人的教堂和莊園
車上的客人們
和搖曳的棕櫚樹
夕陽下
打著鼾
橋洞下
一個白人老頭
守著他的銀色睡洞
和一面飄動的國旗
◆ 狐貍的眼淚
村里的孩子
抓著狐貍的尾巴
農夫說
好樣的,小子
賞給他一分錢硬幣
夜深了
農夫拿著獵槍走出大門
稻草間的狐貍
一生第一次見到槍眼
流出了眼淚
狐貍一生犯下許多罪孽
死后
它的尾巴變成
女人的圍巾
◆ 候 鳥
車站前的
小飯館里坐著
眾多男人
他點了
一碟肉包
澆上一盤辣椒油和醋
又往米粥里灑滿了咸菜
突然凝望著
電視機上
閃爍著民國的
愛恨情仇
他的心在刀光劍影的年代
肉身愛上軍閥的掌上明珠
他背著行李走向車站
列車北上
在兩個灰色的城鎮之間往返
◆ 83號公路
白霧繚繞
一池水
變成茫茫大海
加油站里
播放著鄉村爵士
靦腆的店員
一個來自郊區的胖男孩
哦,這就是五十年代
走出門
天深了
卡車駛過
世界的盡頭
◆ 海 霞
海與天之間的
粉紅
是
極樂宮
神仙
嬉戲的場所
小鎮上的街市
千年如一日
曾有人出航
離開鎮民的視線后
被巨浪
沒入海底
◆ 輪 回
我們那兒的農民
管這叫玉米糊糊
干完活兒后
蹲在地上
滾燙一大碗
有人五十多歲
患上食道癌
不出數月
病死在省會醫院
黃土高原上
數代人的
宿命
年幼的手臂
被玉米棒子的葉片劃出血道
在太陽下
毒烤
于是一生發誓把它熬爛
咽下胃里
附:
《詩潮》主編劉川推薦詩人:瑠歌
沒有邊界的“地理”
瑠歌的詩,有著內在的地理。
這種地理,不簡單來源于地域性題材,比如這一組詩中的布魯克林的廢墟、83號公路,以及黃土高原等等;他在國外留學,也并未膚淺地“再別康橋式”地詠懷、行走景點式地抒情諷誦。他能夠從歷史、現實、文化美學等多重維度最后到達生命本體進行“切入”。這種“切入”使地理成為人的豐富角度與側面,而非相反——人成為地理的附庸。
年輕的瑠歌超越了現實的狹隘,他的地理展開的是人的存在的差異,而不是通過道德、政治標簽化的地域書寫進而達到某種“正確性”。 他跨過那些有界限的地理,去觸及人的疼痛與苦難,使人和人得以激發和共鳴。
瑠歌的語言簡練、精確、含蓄,富有詩的質地。他有著豐富學科背景、知識體系,卻不以“知識”和“言說”為詩,而以“人的存在”為詩。這也是他像對待“地理”一樣,去處理“資源”的一個有效方法。
一句話,這個少年,超越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題材上滿是“村莊”“城市”的桌面寫作——他步入了一個真實的世界。——推薦人:劉川(《詩潮》主編)
(選自《詩潮》2020年第4期)
作者:瑠歌 劉川
來源:中國詩歌網
http://www.zgshige.com/c/2020-04-15/131740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