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自由詩 > 正文

洛水之陽

洛水之陽
   
作者:陸健

        
                          
一(1):洛河水                                                         
   (2):洛河水
二(1):盧舍那大佛看到什么
  (2):盧舍那大佛看到什么
三(1):不是唐僧把馬停在這個地方
   (2):唐僧把馬停在這個地方
四(1):光武帝的治國方略
   (2):一位歷史學家的假設
五(1):金谷園住過一位很奢侈的大官
   (2):住在金谷園后面的大官
六(1):洛師一附小
   (2):洛師一附小
七(1):周公廟
   (2):周公廟
八(1):比擬古人
   (2):后人比擬
九(1):白阿姨
   (2):向上海叔叔學習
十(1):我的同桌關伯良
   (2):因為關伯良,喜歡乒乓球
十一(1):老集菜場
     (2):菜場,在老集
十二(1):司馬懿墳前的一場戰斗
     (2):在司馬懿墳前,應該說點大事
十三(1):印象中的三個人物
    (2): 印象中的三個詞,又三個詞
十四(1):我的父親
     (2):祭祀父親
十五(1):愛過一個洛陽女孩
     (2):清白是個可疑的詞匯
十六(1):董卓本來是不想當皇帝的
     (2):董卓進洛陽是想當皇帝的
十七(1):又見洛水
     (2):又見洛水
十八(1):豫劇皇后馬金鳳
     (2):楊三郎
十九(1):幾道關口
     (2):緊要部位
二十(1):中州路
    (2):中州路:直行;轉向
二十一(1):澗西人在老城人面前的優越感
      (2):打瞌睡的優越感
二十二(1):中國一拖
      (2):不知道為什么想起大象
二十三(1):安樂窩的安樂
      (2):安樂窩不安樂
二十四(1):團結在“洛陽水席”周圍
      (2):洛陽水席的況味
二十五(1):洛陽唐三彩
      (2):三彩馬
二十六(1):東關下坡一拐彎
      (2):東關下坡一拐彎
二十七(1):寫洛陽的詩誰寫得最好?
       (2):寫洛陽的詩誰寫得最好?
二十八(1):我是大頭
      (2):天下大頭不老少
二十九(1):我的母親
      (2):母親一直是對的
三十(1):高子君講的故事
     (2):我給高子君講的故事
三十一(1):種牡丹,寫牡丹
      (2):牡丹未開時節回洛陽
三十二(1):邙山好
      (2):邙山積雨云
三十三(1):部首與偏旁
      (2):部首與偏旁
三十四(1):白居易,白園
      (2):白園,白居易
三十五(1):“千唐志齋”趙跟喜
      (2):千唐志齋
三十六(1):陽光老男孩
      (2):我前面的人和我后面的人
三十七(1):圍棋國手周鶴洋
      (2):37個普通人
三十八(1):小說大師閻連科
      (2):近年偶見閻連科
三十九(1):到北京一個很大的樓里去見張海
      (2):張海離開了那個很大的樓
四十(1):洛陽人中的一支到了福建
      (2):60多歲了想去福建看看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后記)
    
洛河水
 
洛河水,溫柔的洛河水
連著黃河,連著天下水
飲水的人——不分好人壞人
他只要喝,你就給
 
河圖洛書的故事再次泛起微波
我再次望著橋上的人流穿梭
今天是2006年1月25日
 
一個普通的日子誰生過,誰死過?
一萬年前沿著洛水許多原始部落
獸皮裹身的人們奔忙在岸邊
有稀稀落落的黍菽、有石斧石刀
彩陶盆散落在他們周圍
 
衣襟掛滿落紅和游魚的洛河水
星漢燦爛,安靜有如
月色朦朧中浴女的洛河水
曹植才高八斗,七斗
都用在寫洛陽上面了
篩出五斗,與洛河相關
 
天下的金銀和美貌從陸路、水路來
供這里的人們把自己消費
時間從不會排斥誰、放過誰
 
一次次捧起收獲,一次次撫平戰爭
把士兵、把道德的傷口滌凈的河水
被排進多少污垢,就有多少次淘洗
你又不聲不響地完好如初
 
而時刻,你的水你澆灌的莊稼中
長成的我的血肉、思想、骨骼,洛河
我已不宜像年輕時那樣對感情說得
細膩具體,話語婆娑。水啊,原諒我
     
2006年
 
盧舍那大佛看到什么

我不知道洛陽治安狀況是不是
比別處好些,反正盧舍那看著呢
我不知道洛陽的干部是不是
比別處廉政些,反正盧舍那的眼睛
睜得大大的
 
大佛是用佛做的,還是用石頭做的?
身高17米多,耳朵比我的個頭還高
大佛是石頭做的,我前面的人
我后面的人,誰還怕他做什么?
 
大佛慈祥,眼望別處
好象故意不看我,也許
我看他時他看著天下
我看天下時他才看我
 
從農耕文明,到工業社會
信息時代,電子媒體
鋤頭、機器、電話、E-mail
白領階層已經天天在“博客”
 
生活的關鍵詞,為什么還不能
鏟除貧窮、孤獨、戰爭和污染
他早就看穿了人民的居心
我的一生注定要在愁腸中度過
     
2006年
 
不是唐僧把馬停在這個地方

不是唐僧把馬停在這個地方
停在九路汽車站牌的地方
離早先的正骨醫院不遠的地方
小時候我采桑葉
喂小紙盒里那幾頭蠶的地方
 
我為盆里的那幾條金魚
撈魚蟲可不用跑那么遠
 
不是唐僧把馬停在這個地方
比唐僧更早,白馬寺
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
馬蹄聲聲里漢朝更高
在我讀過的典籍里
洛陽也“十萬八千寺”
有通向五湖四海的官道
 
白馬白馬,洛陽
是它的右眼看得到的地方
白馬,白馬,我的腳印歪歪扭扭
我的履歷上有點點黑斑
     
2006年
 
光武帝的治國方略

光武帝明睿還是昏聵
讓歷史去裁定,當時雒陽
城池壯觀宮闕巍峨經濟繁榮
在全世界能拔頭籌。光武帝
想到這兒面有得意之色
 
從銅駝街,從御道出城門
光武帝狩獵,獵物們山呼萬歲
 
與兔子狐貍稍事切磋,無非
彈彈弓弦,讓汗血馬練練腿腳
“治大國如烹小鮮”,天下
剛巧是一道點心。皇帝歸途
眉頭稍皺,天色就暗了下來
 
雒陽如默不作聲的龐然大物
靜悄悄文武百官和51萬臣民
華貴的車輦接近上東門
宮城內的擊柝聲已清晰可聞
 
城門侯郅惲竟拒絕車馬進城
大呼皇上有令夜晚禁止通行
城頭不能舉火,光武帝氣得
頭發像方便面一樣都打卷了
無奈,只好吩咐繞道中東門
 
第二天早朝等待封賜的
中東門侯被罰俸銀官階降三等
上東門侯郅惲卻提拔,賞布百匹
     
2006年                  
 
金谷園住過一位很奢侈的大官

金谷園——洛陽火車站對面
金谷園,我曾以為是“金果園”
現在回想起,真有趣啊
“金果”摘了就能吃;“金谷”呢
還要脫粒去糠,還要蒸熟多麻煩
 
聽說當年,金谷園錦緞搭棚鋪十里
有半個皇宮大。住著荊州刺史
鐘鳴鼎食,“白蠟當柴燒”。好好的
兩尺多高的珊瑚樹,他抄起鐵如意
嘩啦打碎了皇上老岳丈的面子
這樣的人不遭報應才怪呢
 
那些樓閣啊庭院啊,招惹了太多人
給燒了。冒幾下煙,沒了
燒就燒了吧,不然反腐倡廉的今天
請哪位人民公仆住都不合適
 
綠珠跳了樓,軟軟地,在空中
畫了一個美麗的弧。跳就跳了吧
不然現在的養老院、干修所
誰肯修那么長的走廊,來展開
她的白發三千丈呢?
     
2006年
                      
周公廟

母親單位食堂的李伯伯問我
長大以后做什么?我說上大學
 
旁邊的方阿姨差點
沒把嘴里的飯噴出來
“昨天晚上夢周公了吧”
我張大嘴巴發楞,周公是誰?
 
第一次溜進荒草萋萋的周公廟
為學武術——我年幼時體弱
受別人欺辱。至于周公
制禮作樂做什么,又不關我的事
 
讓罷課鬧革命我就罷課
讓復課鬧革命我就復
讓干的干不讓干的也敢干了
鬼神不要怕,良心不要怕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那么多年過去了,還沒輪到我
“內弭父兄,外撫諸侯”
周易,我不懂;命運,我信服
殘破的大殿基址和兩棵千年古樹
 
現在定鼎堂、禮樂堂重修了
又有港澳臺胞來尋根祭祖
電臺電視臺搬到九都路去了
周公終于可以清靜地做夢
 
他夢見自己的后代
在欲望的洪水中掙扎
     
2006年
                         
比擬古人

小學同學趙公權,毛筆字
寫得好——撇是撇捺是捺的
我曾經把他比作褚遂良
 
愛給黑板報畫插圖的中學同學
楊光,再大的白紙都能畫滿
我真情愿他名叫顧愷之
 
石磊和郭新,在我們班數學最棒
比作祖沖之吧祖沖之樂意不樂意
不好說;兩位女同學一準不高興
 
小學中學,作文第一總是我
我應該是陳與義或者韓愈了吧?
不行,萬一將來我的文章
 
比他們二位的還好,那我今天
的作文本上,蘇廣超老師就會
給一個“比喻欠妥”的評語
     
2006年
                             
白阿姨

白阿姨白——百分百,她
嫁給誰我都覺得不應該
那時我只想快快長啊
要是當時讀過《洛神賦》
非用宓妃來形容她不可
 
長大了我眼神差了,到底
她是否閉月羞花,看不清了
反正至死她都是白阿姨
我絕不能說她壞話
 
水桶那般大小的蜂窩煤爐子
放在屋門外。一會兒
兩人的說笑聲煮沸了,元宵
煮熟了。那位上海籍叔叔瘦瘦的
見人笑笑的,語速嗖嗖的
怎么瞅他,都有點酸不溜秋
 
白阿姨的肚子,竟在光天化日
之下鼓起來了
讓一個少年甚感掃興
     
2006年            

我的同桌關伯良

每次教室外的屋檐下面鈴聲爆響
我們男生先從桌子下面伸出一條腿
老師“下課”的話音還沒落
就沖出去,爭占院子里的乒乓球臺
 
關伯良很隨意地出來,從不跟大家搶
盡管學習一般,但是人家有特長
“全市少年乒乓冠軍”,怎么樣?
 
關伯良和人打架的場面,我見過
出手象抽球;又像一位軍人
正在飛快地敬禮
 
人人都維護他,他是榜樣。但是
假如和他鬧了意見,大家心里不爽
誰要說他優秀,我們就撇嘴頂撞
 
“俺們洛師一附小東院的黃亮
得過世界亞軍哩,關伯良還屬不上”
     
2006年
 
老集菜場

我在老集菜場買的菜,都是
沖鋒陷陣買來的
 
沖鋒,因為大家不肯排隊
陷陣,人群、人潮翻滾
 
菠菜長吃,韭菜老吃
就這還常常吃不上呢
我個子小,貼著店門邊緣往里擠
 
被當護欄用的水泥預制板硌得
肚子痛難忍。人們大呼小叫
老人嘴歪眼斜口吐白沫
即使你背后是位婦女
她的一對大乳房也不暖烘烘
 
我買出半筐西紅柿,幾棵大蔥
喘喘氣,到就近的連環畫書攤上
花二分錢犒勞一下自己
 
在老集肉店買肉,要買肥的煉油炒菜
在老集煤場買煤,凌晨三點排隊
先用借來的架子車排在門口——
 
那次我排在361號,第二天傍晚時
大概能買到。天真黑真冷,我跺腳
在原地打轉,縮脖子彎腰我變得
比我的十四歲更小。冷得厲害
只有淚水在臉上熱了一會兒
     
2006年
 
司馬懿墳前的一場戰斗

少年時候同學郊游,玩打仗
 
好刺激,跑得衣袂飄飄
土坷垃、石子嗖嗖四下飛,喊叫
恰似當年文攻武衛的大人們
 
大家都成了土猴兒,喘氣
還不耽誤,七嘴八舌爭論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正確
 
只可惜,沒等練好身手
文革就已開始,我們只好
跟在叔叔阿姨屁股后面鬧造反
 
遺憾的是,并沒獲得過
殺人,或燒掉大樓的煌煌戰績
 
那天,剛從司馬懿墳上下來
就看見一個大孩子作裁判
兩個小孩互打耳光——
 
“啪!”“啪!”響得很急
很久,聲音才慢了、弱了下去
就像人間一個疲勞的真理
     
2006年
 
印象中的三個人物

我佩服過劉伶。晉朝
怎么就那么灑脫呢?他喝酒
走到哪把胃拎到哪。讓仆人
背著鐵鍬跟到哪。劉伶說我要是
醉死了你就地挖個坑把我埋在哪吧
隨便那是什么地方——
那時候我上高中,還沒沾過酒
 
我佩服過一個壞人。他把
王城公園里的一只老虎偷出來
背到澗河邊殺了剝皮。那時候
我還沒聽說過麻醉槍,以為老虎
喝醉了。后來他被抓住槍斃了。那
他的膽子真夠大力氣也夠大——那時
我插隊很久,心里塞滿逆反的念頭
 
我佩服過郎寶洛,他是我高中
同學。雖然沒上大學但他的
學習成績一貫好。我去北京讀書
時候他去長江黃河上漂流
長江不曾吞沒他黃河的浪潮
像老虎千百只爪子打倒了他
——也許他太瞧不起我們了
不愿和我們活在同一個世上
聽到這消息三中的師生都哭了
     
2006年
                       
我的父親

在公交車上被踩了一腳,剛得到
一句“對不起”,就讓那人
又踩了一腳仍然沒見他發火
——他是我的父親
 
在文革中背了幾百遍語錄,被批了
幾十次,被罰看守了五年單位大門
讓我蹲著陪他下了三年半象棋
 
別人越批官越大,唯他越批官越小
仍然埋頭工作的,是我的父親
 
同事開玩笑說,他對洛陽貢獻很大
包括把我母親從一個
見人臉就紅的北京姑娘
變成個愛說話的洛陽老太太
 
少不更事的我,心里窩火啊
漲工資讓了又讓,崗位競爭
退了又退。他在延安的老同學
都當部長了,他還是個正科級
 
“老陸是好人哩!”這句話
像很高的坡度,父親爬到
八十二歲,終于攀爬上去
 
追悼會照章辦理.有人抽泣
流下的淚水——四滴或者
三滴
     
2006年
               
愛過一個洛陽女孩

我的腋毛開始生長,說話聲音
帶著許多毛刺,甕甕的
我愛過的那位洛陽女孩,比較大
以當年輩份稱呼,我得叫她
“阿姨”。她是誰?這是一段隱私
 
后來移情別戀。我十七歲
她的臉頰像“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以當時的年齡來論,應該是一位
“姐姐”。她是誰?
我告訴你就等于出賣了她
 
她們當時的年齡,我今天該叫她們
“妹妹”或者“孩子”。洛陽女孩
她們是誰?不能說,說給誰聽?
夫人會罵我“老不正經”
 
她們和我妻子多少有些相似之處
婚姻仿佛——命中注定
妻子說,“老同志,你就不要
反復強調自己的清白啦”
 
是啊,這輩子我還清白得了嗎?
         
2006年

董卓本來是不想當皇帝的

起先董卓騎馬進城時候
馬蹄鐵的聲音甚是穩健
像他當初帶兵打仗,擋不住的驍勇
 
后來不知怎地,甚是兇惡了
呲呲牙,胡須里藏著一只猛虎
沒防備他想當皇帝的念頭
剛長到玉璽那么大,卻
死在持方天畫戟的呂布手中
 
貂嬋拜過的洛陽的月亮,那叫
一個圓,圓,不停地圓啊
像一只玉盤沒來及摔碎在地上
 
武則天晚年很寂寞,無奈地瞅著
薛懷義在白馬寺鬧事。晉惠帝納悶
百姓餓死——為什么不喝肉粥呢
他的大師派頭叫臣子們目瞪口呆
 
千百年哪一襲皇袍不裹著兇險
想當皇帝的人總是印堂發暗
可還是有人忍不住要當,要搶
要偷梁換柱。就像小孩子
 
第一次隨父母進城串親戚
想憋住不尿褲,但是沒憋住
     
2006年
 
豫劇皇后馬金鳳

馬金鳳十幾歲成名,莽莽中原
你騎著快馬追不上她的名聲
誰不夸她的扮相,說她的嗓音
比鳳冠霞帔還漂亮
83高齡——老奶奶級別了
還頻頻到鄭州、北京演出
我悄悄用一句洛陽話評價
——真是成精了
 
當年在中南海懷仁堂
毛主席為她鼓過掌;長安大戲院
首都人民叫好的聲音震天響。
一時間豫劇唱腔從漠北到江南,
像春天回游的魚往上風上水
又走了一趟。這個皇后
比武則天的皇后當得還值哩
 
《花打朝》好,《穆桂英掛帥》很對
在勝利舞臺的戲臺上,我并不知道
她是誰。那年她四十,我將近八歲
只認為天下女人,就該這般貌美
 
一會兒睡著了,父親背我回家
我在夢中高大威猛,以前欺負我的
壞孩子根三兒,見了我戰戰兢兢
我成了班里男生的掛帥首領
 
第二天醒了,背著書包上學去
我們班男生首領,還是榮均亭
     
2006年

幾道關口
 
東關,那里豎著一個好大的牌樓
南關,進某某街,走某某街
是我姐夫和他父母兄弟全家
西關,九龍鼎被十層樓高的圓柱
直溜溜舉起,讓人想到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
北關,緊挨初中同學寇銅安家門
 
他家門外曾經是
一個擁塞不通的集市
賣鍋碗瓢盆的、搓板菜刀的
堆在巷口,攤了一地
隋末唐初時候,大名鼎鼎的
王世充率兵緊緊地把守這里
 
卻不料帽子上扎著野雞翎的
李世民攻打甚急,喘著粗氣
     
2006年
     
澗西人在老城人面前的優越感

老城人老門老戶多,老城人
講話土, 不乏引車賣漿之徒
 
澗西人斜斜眼角說,我在
某某廠上班,總之必定是
“十大廠礦”之一
 
多數澗西人的工資比較有保障
住房是單位福利,自己不用著忙
當然現在一部分老城人像火上房
一樣噌地富起來了,現在有的
 
澗西人則會夸耀,“澗西平均
多少人一臺電腦。老城多少?”
 
澗西人中間有五幾年遷來支援內地
的上海人四川人東北人。但凡這時候
老城人很恭敬地聽,不出聲音。孩子
高考升學率比起澗西來還比較鬧心
 
澗西的GDP科技含量高,“澗西某某
科研所,專門研制空對空導彈
讓布什都睡不安穩”。一句話,好像
就把老城劃入了第三世界。但老城人
 
的自信永遠是澗西人嘖嘖無奈的
“你說的造火箭離現在沒多遠
不過是宋朝的事。”言外之意是——
無論宋朝漢朝,都沒澗西什么事
     
2006年
     
中國一拖

地球人都知道洛陽的中國一拖
 
拖拉機作用巨大意義重大
拖拉機甚至可以稱得上偉大
你信嗎?每五分鐘生產一臺
年產2、5萬臺。五十年145萬臺
全中國哪個省都有全世界
哪個洲都有,夠國際主義的吧
所以洛陽人有時候驕傲一下
也不無理由
 
幾萬名工人忙了半個世紀
哪個不是上班精神抖擻
下班一身汗兩手油泥。他們
望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廠區
望著農民兄弟的笑容悄悄朝自己
豎一下大拇指完全可以理解
 
你可以自詡智力水平
超過計算機,可以說老工業基地
應該多種經營多項目開發避免
產品單一,否則會被時代拋棄
 
你聰明你有才干你能算出幾十年來
拖拉機淘汰率。但是你算算這
百多萬臺拖拉機幾十年耕了多少地
種了多少小麥多少玉米,這些糧食
做了幾鍋飯盛了多少碗它們產生了
多少熱量卡路里?洛陽中國一拖的
工人帶家屬三十萬人都沒算出來
 
張建洛的愛人王杰就在拖廠工作
她很久沒提“拖廠是副省級企業”了
她現在愛說的是
“我們廠有好幾位工程院院士”
      
2006年
     
安樂窩的安樂

劉備的兒子劉禪不爭氣啊
讓魏國滅了,封個安樂公
他非但不哭,還笑,這不是
叫別人哭笑不得嗎?
 
無可爭辯,“還是洛陽好”
樂不思蜀的故事在很多地方
都可以發生,它偏偏在這兒發生
 
邵雍邵夫子,宋朝人,就喜歡這兒
自蓋茅舍,雅號“安樂窩”
古往今來詩人,屬他寫洛陽詩最多
 
我第一次來此,便遇見
邵夫子的后人,安樂鎮的農民。緣分
他們知道司馬光、呂不韋,呂公著
算了,何必那么認真?
 
我開玩笑:先生要在今天隱居
會不會買機票到北京、到外國去隱?
誰知道哩!假如他的心臟沒事
假如他的血壓很穩——
 
先人仁慈啊
而我們是多么殘忍
     
2006年
 
團結在“洛陽水席”周圍

洛陽水席從不排斥“春都火腿腸”
三明治肯德基漢堡包比薩餅
食不厭精,“真不同飯店”門前
車水馬龍,李凖題匾,水席排開
在中原數省,與“滿漢全席”齊名
 
洛陽詩人,從不慢待別處的詩人
李余良、殷皓、藝辛、方斌
朱懷金打開他隨車帶來的杜康
我完全忘記了夫人的教導,連干
幾杯。說壞了壞了,壞了金身
 
洛陽的小并不嫉妒北京的大
不眼乞她每天都聽很多好聽話
北京建都幾百年了洛陽幾千年?
就像一個老同志不會嫉妒
一個新同志,只會幫助她
搞起工作來,兩手一塊抓
     
2006年
     
洛陽唐三彩

三彩馬只能誕生在一流的時代
三彩馬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唐朝
于雄風鼓蕩的火里取得靈感,三彩馬
像一支有組織的軍隊,由鋼鐵之師
成就藝術之美,分流成散兵游勇
趁著和平年景來到尋常百姓家
 
一千度的火,一千次沖動
之后被冷卻的愛
紅黃綠的開片,在夜里,我耳旁
聽見極輕微的開裂聲。布封說
馬是世間最高貴的動物
沒有誰能夠駕馭你,你是你
自己的主人,三彩馬
 
我不喜歡三彩馬一樣
排排并轡而行的宮殿圍墻的
紅黃綠色琉璃瓦,很整齊,樣子很傻
     
2006年
     
東關下坡一拐彎兒

“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
的石碑前,仁卯兄為我拍照
 
我施禮——作揖,旁邊吮手指的
小孩笑嘻嘻。禮樂,是大人物的事
咱們販夫走卒繼續往前走
 
民俗博物館,蘇東坡欣然題過字
影壁墻后面是個很大的戲臺
正殿,高臺階的廂房,西跨院
繁花綠樹你爭我搶地開
 
楹聯、對聯、牌匾,子曰詩云或
之乎者也,灰黃的磚瓦長了青苔
石磨、馬車、犁、耙,應有盡有
后面羞答答藏著小姐的繡樓
剛剛拋過那只色瞇瞇的繡球
 
后殿正上演泥塑的美景良辰
讓娶不上老婆的男性幸福得直暈
二十一世紀的普通人
盡可以把太太當作相府千金
來待,來養,來溫存
只要衣食無憂,便可相敬如賓
     
2006年
   
寫洛陽的詩誰寫得最好?

我這一招真夠陰毒的——
幾百、上千年后
指著人家的脊背說三道四
 
不同時代、不同年齡段、不同
趣味的讀者會選擇不同的作品
 
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河是洛河;雎鳩肯定也是只好鳥
漢樂府中寫洛陽的作品四篇
《古詩十九首》里的《驅車上東門》
因為水平有限,作者不敢署名呢
 
曹植有“步發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鮑照的“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千斫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
“金博山”挺好,整首詩可惜
寫美人遲暮,愛人情變太心酸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輕軟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意緖萬端。我想起曹操
看到戰火燃盡人煙少
“瞻彼洛陽郭,微子為哀傷”
他殺人是真的,哀傷也是真的
 
還是“誰家玉笛暗飛聲”輕盈
才能“散入春風滿洛城”,雍容
還是“唯有牡丹真國色”;叫人服
純到極致,才“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推蘇東坡“洛陽古多士,
風俗優而雅”;再論邵夫子的
“吾生獨何幸,臥看洛陽春”
 
史學家司馬光的教導不可不聽
“欲問天下興亡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一字千金,一語道破,一言九鼎
洛陽人民都歡迎
 
宋朝之后寫洛陽的詩歌
逐漸少了,幾乎沒了——
洛陽當國都當累了,煩了
沒情緒了,讓給別處去當了
     
2006年

我是大頭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打傘,他有大頭。”——民謠。
 
小伙伴們說誰?我左右
看看,也許是罵我呢
 
雙手捂耳朵。怕因為挨罵
腦袋就長得更大
 
一位同學鉛筆刀丟了
我的胸口撲嗵撲嗵地跳
直到她在桌子腿旁邊找見
 
“你臉紅個啥?大頭!”
大頭就是傻瓜。我拎拎領口
 
我怕狗,遇上它們繞著走
狗雖然通人性,但是
它不講道理,只汪汪叫
即使它捅了婁子惹了禍
也不受老師家長批評
 
成人以后,不怕狗了
我的拳頭晃晃,比狗的鼻子大
它大約也怕我咬它
 
但是對不講理的人呢?
錯了不認帳,錯了比對了更瀟灑
我還是拿他沒辦法
     
2006年
 
我的母親

1964年,母親帶著我和姐姐妹妹
來到洛陽.洛陽不怎么樣啊
要不是你爸,咱們怎么肯到這地方
 
我的普通話,被同學稱作小侉子
在滄州時候,老保姆河東奶奶做飯
媽媽下班不用忙,我們也不排隊吃食堂
 
文革來了,怕父親挨打,每天夜晚
媽媽陪著他受批判.我聽見她喃喃自語
假如還在河北,也許會溫和一點?
 
我和姐姐妹妹一天天在長高
終于母親要抬起頭看我們了
從此她再沒說過洛陽不好
 
母親做了一輩子婦產科醫生
在洛陽,孩子們叫她
“說普通話的北京奶奶”
 
去年她來北京,鄰居小丫叫她
“洛陽奶奶”,她摸著小丫的頭
答應得爽快,“哎,真乖!”
     
2006年
                            
高子君講的故事

我的外甥高子君講故事
講的是他座位前面的同學的事
剛進小學第一天上午就出丑
第一節課剛開始就要上廁所
 
(慈善的老師當即準許)
 
第二天第一節他又舉手
手沒敢舉太高,老師起初沒看見
他在凳子上擰來擰去好難受
 
(老師雖不痛快,還是準了
同學笑得眼淚鼻涕一起流)
 
第三天他舉手時老師勃然大怒
認為故意搗亂.他狂奔出去
回到教室,一邊哭泣一邊做解釋
 
(幼兒園時,其實就是上個學期
每天八點半,游戲室墻邊擺滿痰盂)
 
老師拿幾朵小紅花,號召大家
“聽話的小朋友要馬上大便
拉不出來的也要蹲在那里不許站”
所以他養成了每天這時候內急的習慣
 
(這個同學學習不錯,就是自卑一點
小學六年,課堂討論從不發言)
     
2006年
 
種牡丹,寫牡丹
 
隋朝時候,洛陽牡丹的名氣
就已經響當當了。往后
一批一批的雅士名流都說好
 
究竟牡丹開花過程如何
成色怎樣?我在市博物館三樓
王繡女士筆下,看個清清楚楚
 
文人墨客前仆后繼寫牡丹,特認真
卻總也描摹不盡牡丹的神韻
所以我們也寫,我們的子孫后代
還要接著寫,對錦繡文章懸賞重金
 
洛陽的牡丹有牡丹的極品
黑牡丹開了,綠牡丹來了
每年都給我們送上新的驚喜
 
歷來觀花有空巷之說
陽春時節洛城如堵
世界各地的口音在花海中漂浮
 
洛陽牡丹不僅好,還多呢
種植面積7000畝
全市五百萬人民都笑了
一千萬株牡丹,正好每個人的
左面一株,右面一株
     
2006年
    
邙山好

邙山好。雨后,常有農人背著鐵鍬——
不是“洛陽鏟”,在山上轉悠。說不準
 
哪片土“砰”地塌陷,一只漢罐或
一匹唐三彩馬的馬腿,就被踢上地面來
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就被
踢上地面——小時候我就聽說過
 
邙山好
“北邙山上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
“生住蘇杭,塟在北邙”是很多人
的人生理想。從古到今,他們
 
從容地或迫不及待在這里倒斃
帶著榮耀或罪過、壯烈或恥辱
帶著完成與未競的心愿
 
他們并排,或頭頂著別人腳跟
做著春秋大夢;或者交錯
兩副骨架完成一個“×”
骨骸枕籍比籬笆還密,層層山巒
 
帝王、乞丐、士大夫,統統平等
保持著他們筆挺或彎曲的姿態
無論精神還是物質,都歸于泥土
邙山好,邙山就這樣堆積而成
 
邙山好,我中學時參加邙山的
秋收勞動,我姐姐是那里的下鄉青年
轉眼幾十年,我在邙山流下過
49歲的淚水漣漣
 
父親去年已安眠,母親在旁邊
預留了很小的一個空間
     
2006年
 
部首與偏旁

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漢字
就學,偏旁和部首。三年級
文革了停課了,誰還管它
偏旁怎么偏,部首怎么首
 
父親逼我在家描紅,字越描越丑
我想去劉少偉家玩,街上正在
鬧武斗。我在窗前翻著眼皮看天
想著偏旁,想著部首,想著古時候
 
皇宮是部首,寶座是部首
大臣們是偏旁
金冠是部首,腦袋是部首
做了偏旁的是兩個肩膀
 
洛陽曾經號稱武則天的東都
和西安齊名,偏旁全天下
《兩都賦》之后頌詩千萬章
 
十多年后我抱著《說文解字》
到了北京的定福莊,陌生
緊張,規章制度我使勁表現優良
沒什么對不住我,也沒特別歧視
克扣我的糧餉。可有時我想
 
故鄉,就像一只大瓦罐
被離別摔碎,裝在一個小瓦罐
——我的記憶里。“洛陽”——
這從沒有要求過我什么的地方
這么多年了,我對你的“謝”字
剛剛說出了一個“言”字旁
     
2006年
 
白居易,白園

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陽
其樂悠悠,同元稹劉禹錫
唱和擊壤,相伴伊水靜靜流淌
 
望,錦繡皇都,踏,曲徑回廊
至今一千多年時光。我被他
當作一個逗號用進唐詩里去
也是一種福份啊,他的
《琵琶行》被刻上一塊石頭
我一摸,音樂冰涼
 
他平實樸素,漸漸被參觀者
打磨成地道的洛陽人模樣
     
2006年

圍棋國手周鶴洋

圍棋國手周鶴洋,名揚四方
大家一致認為,戰爭年代
一定會出將入相
 
洛陽古來兵家必爭之地
戰火騰空,紫氣縈繞
三百年一個,五百年一個
的天才比比皆是
 
這回是機車工廠風華小區
接著了地氣,盡管周鶴洋父親
只是工廠里的汽車司機
 
周鶴洋8歲學棋,10歲進國家隊
有時白天執黑先行;有時
夜晚執白后走。他用的棋子
早先像鈕扣,后來像燒餅那么大
所以就得了一大堆冠軍頭銜
 
他的手法、或者說刀法嫻熟
對曹薰鉉、李昌鎬不斷挑起事端
依田紀基,能斬就斬
棋型漂亮,姿態幽雅,氣定神閑
圍棋真的是文備武兼
 
我們說胸中一片錦繡
我們說世界氣象萬千
沒準三代五代,又一位英雄人物
到我家投胎,降落人間
     
2006年
 
洛陽人中的一支到了福建

洛陽是塊風水寶地,八千年前
仰韶人就生存繁衍在河洛地區
“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現在的洛陽籍人口,大約一億——
 
牛皮吹大了?不,幾千年來
歷史上每一次人口大遷徙
幾乎都有洛陽人參與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南渡
人口90萬;李白說,安史之亂
“天下衣冠世庶,避地東吳”
 
唐末、宋末以及明清,河洛人遷往
遼東半島、松花江流域、朔方
山西陜西、江淮嶺南,許多客家人
現在仍然以“河洛郎”自居
 
泉州的洛陽橋,溫軟的“河洛語”
廈門的鳶尾花,樸素的惠安女
《雙桅船》帆掛滿美麗的詩句
 
——這中間有不少舒婷的詩啊
咱們今天不談舒婷,不然
別人會以為咱洛陽人上趕著
和女詩人攀親戚
       
2006年
            
《洛水之陽》注釋
 
洛河:洛河發源于陜西洛南的灌舉山,東過熊耳,流經河南盧氏、洛寧、宜陽、在洛陽以東匯合伊河后,東北經鞏縣神堤注入黃河。秦始皇有《祀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河圖洛書:河圖洛書為華夏文明之源頭。《易》曰:"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相傳,距今七、八千年之伏羲時代,一龍馬從黃河躍出,其身刻有"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之數字,此為河圖。伏羲依照河圖而演繹為八卦。今孟津老城西北之負圖寺(亦名伏羲廟),據說為當年"龍馬負圖"之處。大禹治水時,一神龜從洛河爬出,背上數字排列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此為洛書。大禹依照洛書制定出治理天下之九章大法。今洛寧洛河岸邊西長水村旁,有"洛出書處"古碑兩通,據說為當年"神龜貢書"之處。河圖洛書以天地之數奇妙組合而涵蓋天人合一思想之宇宙圖式,反映出東方哲學思想之精髓。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國曹操第三子,一生隨其父長期在洛陽,天才詩人,被謝聎譽為“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
盧舍那大佛:盧舍那大佛,石雕,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陽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一處,也是中國佛教雕塑的頂峰。“盧舍那”的意思就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意為智慧廣大,光明普照。
白馬寺,位于洛陽市老城東約幾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素被尊為“釋源”和“祖庭”。初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身有日光,飛行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傳問群臣,此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尋佛取經。蔡愔、秦景取回了佛經佛像,并與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東回洛陽,藏經于鴻臚寺,進行翻譯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馬寺。寺址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
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攝摩騰,一名迦葉摩騰,或略稱摩騰。相傳為中天竺僧人。東漢明帝時,遣蔡愔等十八人為使,往大月氏國求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年)請得攝摩騰及竺法蘭二僧歸,以白馬載佛像及經典至洛陽。翌年,明帝建白馬寺,令攝摩騰、竺法蘭講經,并請從事梵本佛經的漢譯。現存《四十二章經》即于此時譯出,為中國漢譯佛經之始,相傳亦為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之始(一說于公元前二年傳入)。竺法蘭,傳說為中天竺僧人。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與攝摩騰同在大月氏,受漢使邀請,東行至洛陽,住白馬寺,與攝摩騰合譯《四十二章經》。摩騰圓寂后,又自譯《佛本生經》、《佛本行經》、《法海藏經》等五部十三卷。
光武帝:(前6——57)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東漢王朝的建立者。
雒陽:今洛陽東,東漢建都處,當時逐漸取代長安(今西安)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
“治大國如烹小鮮。”莊子名言。
城門侯:漢代專司守衛都城城門之職的官職。
金谷園:晉荊州刺史石崇(249——300)的豪華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陽。石崇有愛姬綠珠,當石遭人陷害被捕時,跳樓自殞。
鐘鳴鼎食: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史記·貨殖列傳》:“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馬醫淺方,張里擊鐘。”唐代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洛師一附小:洛陽第一師范附屬小學。
冰心:本名謝婉瑩(1900——1999),現代著名作家。
東漢太學: 東漢太學位于當時中國的國都洛陽城南,其遺址在今偃師市佃莊鎮太學村.太學初創于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關于建武二十七年的資料,太學講堂”長十丈,寬三丈”,至順帝時”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漢質帝時,太學生三萬余人.曹魏,西晉立國后,均曾重興太學.
“人之初”:中國古代幼兒讀物《三字經》之首句。
周公: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其采邑在周,又為公爵,故稱周公。曾協助武王伐紂滅商,并將象征國家政權的“九鼎”從朝歌遷入洛陽。“內弭父兄,外撫諸侯”,創設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典張制度,史稱“制禮作樂”。“夢周公”向來被當地人視為吉兆,也有“得高人指點”的意思。
周公廟:始建于隋末唐初,元、明、清代均曾重修,1955年后曾被作為工人文化宮、青少年俱樂部、市廣播電臺廣播事業局之用,上世紀九十年代相繼遷出。     
禇遂良(596年-658年)錢塘人,初唐名臣,著名書法家。曾任河南縣令,人稱禇河南。
顧愷之:(348年-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人。東晉時期杰出的人物畫家,代表作有《洛神賦圖》等。
石磊和郭新:本書作者在洛陽三中讀高中時的同學。
祖沖之(429——500)字文遠,祖籍范陽(今河北淶源),生于建康(今江蘇南京),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
陳與義(1090——1139)南宋詩人。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官至參知政事。有《簡齋集》。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縣)人,唐代詩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韓昌黎集》,官至吏部侍郎。
蘇廣超:本書作者在洛陽三中讀高中時的語文老師。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三國時期魏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權臣。今洛陽城東有司馬懿墓。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期蜀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
劉伶,字伯倫。晉沛國(今淮北市)人。魏末曾任建威將軍。晉武帝時對策,申述“無為而治”之義被黜。司馬氏擅權,伶縱酒放浪以示對黑暗統治的滿及對禮法的 蔑視。黨乘鹿車;攜壺酒,使人荷鍬相隨,道:“死便埋我”。與阮籍嵇康等合稱“竹林七賢”。有《酒德頌》較革教員。另有詩《北芒客舍》等。今洛陽所屬汝陽杜康村存“劉伶醉酒處”。
郎寶洛(1956-1987),洛陽三中學生,參與并組織被譽為“長江第一漂”、“黃河第一漂”的“中國洛陽長江漂流隊”和“中國洛陽黃河漂流隊”,1987年在黃河漂流中犧牲。
宓妃:古代傳說中東方木德之帝伏羲的女兒,渡洛水覆舟淹死,成了洛神。曹植《洛神賦》形容她的美,“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日,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追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
董卓(?——192)字仲穎。甘肅人,漢將。大將軍何進被殺時進入京城,控制朝廷,廢漢少帝立漢獻帝,后被呂布所殺。
呂布(?——198)字奉先,三國人物,原為丁原部將,后改投董卓門下,為董卓義子。后殺董卓。
貂嬋: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東漢末年山西并州(今山西忻州)人。
武則天:(624年-705年)唐并州文水縣(今山西文水縣)人,14歲被唐太宗選入內宮作才人,高宗時封為詔儀,655年被立為皇后,690年在洛陽稱帝,改唐為周。
薛懷義:武則天的內侍寵臣,酷吏。
晉惠帝:司馬衷(256——306)晉武帝之次子,以智力低下著稱。
洛浦秋風:洛陽八大景之一。其余七景為龍門山色、馬寺鐘聲、金谷春晴、天津曉月、銅駝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
漢獻帝:(181——234),漢靈帝之子。公元190至220年在位。董卓廢少帝劉辯后上臺,是董卓的傀儡。建安元年被曹操迎回許都,成為曹操的傀儡。操死,曹丕稱帝,獻帝被迫退位,封山陽公。
隋煬帝: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曾歷時六年開通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全長4000里的大運河。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東漢沛國譙縣(今安徽省縣)人,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四年后卒于洛陽。
蔡文姬:蔡琰,陳留(今河南杞縣)人,東漢名士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曾被匈奴擄去12年,后被曹操派人迎回,寫下著名詩歌《胡笳十八拍》。
劉禪(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之子,蜀國皇帝。蜀滅之后遷居洛陽,被封為“安樂公”。
王羲之:(321——379或303——361),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東晉著名書法家,書圣,代表作《蘭亭集序》等。
馬金鳳(1923——),原名崔金妮,山東曹縣人,豫劇表演藝術家,洛陽豫劇團團長。《花打朝》、《穆桂英掛帥》是馬金鳳的代表劇目。
榮均亭:作者小學同學。
項羽:西楚霸王,兵敗于漢高祖劉邦,在垓下自刎,死前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王世充:(生卒年不祥)隋朝末年之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后降唐被殺。
李世民:唐太宗。
中州路:洛陽市區主干道。
孔子入周問禮樂處:洛陽名勝之一,瀍河影院對面有石碑上書“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
九龍鼎:商周時期象征國家政權的銅器。今洛陽西關花壇九龍柱上端所置放的為仿制品。
老城,澗西:洛陽市內的兩個行政區。
十大廠礦:1958年前后由國家投資建設并由國家相關部委直接領導的大型工業企業,如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洛陽礦山機械廠、洛陽起重機廠、洛陽玻璃廠、洛陽銅加工廠、洛陽軸承廠、洛陽耐火材料廠等。
中國一拖: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現名一拖集團。
張建洛:本書作者在洛陽三中讀高中時的同學。
邵雍(1011——1077),人稱“邵夫子”,河北涿州人,北宋著名理學、哲學、思想教育家,同時亦是河洛文化的繼承者和發展者。有詩歌《老去吟》等,云,“行年六十有三歲,二十五年居洛陽。”其故居號“安樂窩”,位于洛陽天津橋畔,今洛陽市洛龍區。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原籍河內(今河南沁陽),生于陜州(今山西)夏縣,曾在河南任下層官職,人生最后十五年在洛陽度過,積三十年之功編著《資治通鑒》。
呂不韋:(?-前235年),祖籍陽翟(今河南省禹縣)曾任秦國之相,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后被秦始皇所殺,塟于洛陽北邙。
呂公著(1018——1089)字晦叔,北宋壽州(今安徽鳳臺)人,官至司空,同平章軍國事,主張以儒學治理國家。
洛陽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水席”是河南洛陽特有的地方風味菜肴,它風味獨特,選料十分講究,烹制認真精細,味道鮮美多樣,口感舒適爽利,和龍門石窟、洛陽牡丹并稱為“洛陽三絕”。
真不同飯店:專營洛陽名吃的酒店。
春都火腿腸:洛陽近年所創名牌食品。
李凖:曾名李準,洛陽人,中國現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李雙雙》、《黃河東流去》等。
滿漢全席:滿族著名酒宴。
杜康:中國釀酒之祖。史載:杜康牧羊于空桑澗(今洛陽汝陽杜康村),“余粥棄于桑,郁積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嘗而甘美,遂得釀酒之秘”。杜康因此被周平王封為“酒仙”,杜康酒被封“宮廷御酒”,杜康造酒之處被封為“杜康仙莊”,至魏武帝曹操,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句。
李余良、殷皓、藝辛、方斌、朱懷金、喬仁卯:洛陽當代著名詩人。
洛陽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陶塑工藝品,多為紅、綠、白三種顏色,故名之。唐三彩器的出土以洛陽、西安為最多,質量最高。洛陽唐三彩大多出自墓葬,遺址出土較少,此與唐代洛陽在當時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當時的厚葬之風密不可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見《詩經》第一首。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出自曹植《送應氏詩》,共兩首,此為其中之一。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斫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出自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之二。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出自白居易《秦中吟》之十《買花》詩。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出自唐代詩人張籍的七言絕句《秋思》。
“瞻彼洛陽郭,微子為哀傷”出自曹操《薤露行》。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均摘句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唯有牡丹真國色”出自劉禹錫《賞牡丹》。
“一片冰心在玉壺”出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洛陽古多士,風俗優而雅”。作者蘇軾。
“吾生獨何幸,臥看洛陽春”出自邵雍《伊川擊壤集卷之十一·舉世吟》。
司馬光(1019——1086)原籍河內(今河南沁陽),生于陜州(今山西夏縣),曾在河南任職,人生最后十五年在洛陽度過,積二十年之功編著《資治通鑒》。
洛陽民謠:“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打傘,他有大頭。”
王繡(1942——)著名畫家,山東濰縣人。洛陽市博物館館長,洛陽市文聯副主席、洛陽市美協主席,洛陽畫院院長、河南省美協副主席。
武媚娘:唐太宗賜號“武媚”,即武則天。
邙山:又名北邙山,橫臥于洛陽北面,東西綿延190公里,海拔250米,是秦嶺山脈的余脈,地瘠士薄,舊冢累累。“五十里邙山,竟無臥牛之地”,是古人形容邙山的說法。
洛陽鏟:特制考古工具,通過對鏟頭帶出的土壤結構、顏色和包含物的辨別,可判斷土質及地下有關古墓等情況。
劉少偉:作者小學同學。
《兩都賦》:東漢班固的作品。兩都,指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東漢建都洛陽,“西土耆老”仍希望復都長安,班固持異議,因此作《兩都賦》。《兩都賦》頌揚了東漢建都洛陽和光武帝中興漢室的功績,體制宏大,寫法上鋪張揚厲,對張衡的《二京賦》和左思的《三都賦》均有影響。
許慎(58——147)漢代河南汝州人,所著《說文解字》一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
白居易(771——846年),字樂天,生于河南新鄭,唐代著名詩人,代表作有《琵琶行》、《長恨歌》等。晚年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居洛陽十八載直至逝世,塟于洛陽龍門香山如滿師塔之側。
白園:洛陽人在白居易墓的基礎上所建的一處仿唐風格的園林,位于龍門琵琶峰上。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河南府洛陽人,著名詩人,與白居易并稱“元白”。
劉禹錫:(772——842)唐代洛陽人,詩人,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劉白”。
千唐志齋:位于洛陽市西45公里之新安縣鐵門鎮。它是已故國民黨起義將領、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張鈁先生所造園林“蟄廬”的一部分,以珍藏西晉、北魏以來歷代墓志石刻而聞名,其中唐志最為豐富,達1191件。現名“千唐志齋博物館”。
趙跟喜:洛陽當代詩人,史學家。
老子:(約前571——471)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陳國(今河南鹿邑縣)人,道家學說創建者,著作有《道德經》。
李清聯:(1934——)生于河南沁陽,當代詩人,著有《我們沸騰的工廠》、《李清聯世紀詩選》等。近年網絡用名“陽光老男孩”。
“騎驢入劍門”:宋陸游詩句,原句為“細雨騎驢入劍門。”
屠岸:(1923——),生于江蘇常州,中國現代詩人、翻譯家。
周鶴洋:(1976---)當代圍棋名將,對抗日韓選手多有戰績,洛陽人。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后記)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是初唐詩人王灣作品《次北固山下》中的兩句。

  這幾年,心中有時會突然產生一種莫名的焦躁感。去年春節后,父親的病越來越重,我每三四周回洛陽探望一次,望著病床上形銷骨立的父親和守在旁邊日漸憔悴的母親,心里凄惶。我知道在自己靜下來的時候,鐘表的走動聲音逐漸地越發地清晰、響亮,恍然大悟:我快五十歲了。“歸雁洛陽邊”中的“歸”字刺痛了我,使我回憶起自己和洛陽之間發生的許多事。

  在我近五十年的生涯中,有七年半在河北滄州度過,十年多一點在洛陽,四年半在南陽,鄭州近十一載,十六七年在北京,我和它們的關系、生活感受各各不同。

  先說我與北京和鄭州的關系。除了在北京讀書的四年之外,我和北京、鄭州主要是工作關系,也可以說是生命過程與生活資料的兌換關系。相互依存,相互轉換,彼此消耗,當然也相互塑造。但我和洛陽的關系不同,我在洛陽的時候是一個純真的快樂者和天真的憂傷者,一個物質消費者,不創造任何物質與精神財富。就像我的父母,我喝他們的乳汁和血。我對他們只有感恩的份兒。我的出生地在河北滄州——豹子頭林沖發配的那個地方,那時候太小,我對滄州的記憶是模糊的片段式的。那七年在我的腦子里只有幾個閃動的人影,和以火柴生產為支柱產業的泊頭小鎮的殘缺不全的“自然狀態”。當然還有饑餓。當我和姐妹們隨父母來到洛陽之后,逐漸地開始有了所謂的“人群意識”,或曰“社會意識”。我的“主體意識”——人生觀,包括是非觀、善惡觀——的初步形成、性格的確立,多半應歸結在這里。我常常想念洛陽,不是像有些朋友說的,“開始懷舊了,您別是開始顯出老態了吧?人上了歲數才會在精神上尋找過去。”其實我早就開始“懷舊”了,從作為知識青年在歌聲中奔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地方,到大學畢業留在北京工作、到鄭州工作然后再調回北京工作,風風雨雨,沿途布滿荊棘、充滿競爭,心似乎一直提在嗓子眼上,氣兒喘不勻。前面曾經談及,“除了在北京讀書的四年之外”,沒錯,大學也是洛陽之外我應該感恩的所在。不幸的是后來我回了母校,我在《廣播學院和我》這篇文章里說過,我成了她的工作人員;她成了我的“老板”,我和她的關系發生了改變。規范化操作,制度化管理,任務、職責、考核、考評、獎懲,不講一點虛的。這沒什么不對,我出一張方片三,人家打出紅桃四,社會有社會的出牌規則。很公平。彼此誰都不欠誰的。爽!可是我欠滄州的,欠1978年10月至1982年6月期間的廣播學院的,尤其欠著洛陽的。這已經足夠了,洛陽在我的生命歷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家鄉之外的夜晚,我在大城市散布著“可吸入顆粒物”的空氣質量為“良”的沉悶中抬起頭來,往哪里望呢?我常常望見洛陽。想到我的好朋友喬仁卯說的“你的血肉、骨骼是洛陽給的”。這是骨子里的、血脈里的東西。我并沒有說洛陽什么都好,哪里都好,洛陽的一棵草都比其他地方的樹還高。并不是說我在洛陽的青少年生活中一片陽光燦爛沒有一絲烏云。生活物資的匱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苦惱焦躁,幾乎整整一個“文革”時期折射給一個不經世事的少年的心靈沖擊,內心深處的恐懼,等等。截止到我上山下鄉去南陽為止,十年生活中,種種挫折、傷痛,畢竟有我作為一個弱小者個人,包括無知與性格方面的原因,特別是社會的大氣候。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煩惱”。當時“文革”風暴席卷全國。可以說責任不在這座城市。洛陽有我的父母、姐妹,他們愛我關心呵護我;有小時候的玩伴,我的小學、中學同學,老師,他們幫助我長大,一點點懂事。個別人即使“壞”一點,又能壞到哪里去呢?沒有利益之爭,沒有為了自身的安全非要把別人弄得不安全,沒有在生活重壓下扭曲的人性驅使中的以鄰為壑、機關算盡、無所不用其極。雖然也許會有少數人將在生活重壓下扭曲人性,在為以鄰為壑、機關算盡、無所不用其極作著準備工作。但它尚未被實施。它在這方面的破壞力量尚未強加于我。我想與我同齡的——我們大家在那段時間內,對故鄉洛陽的感恩之心應該是具有共同性或者可以稱之為共通性的。我頗為幸運,沒有參加進成年后與兒時伙伴的生存激烈競爭中去,沒有你一拳我一腳的拼斗,他們幾乎所有人少年時的無邪與可愛在我的記憶中保存得更持久、更清晰、更完整;他們成年后成熟、世故的側面一般也沒機會于我們的再度相見時過多表露——我們之間構不成利害沖突。我在許多老同學、老朋友面前算不上“成功人士”,大約勉強算一個“幸運者”——乘“末班車”上了大學,到一個更大些的城市生活、工作。回洛陽新結識的,也多半游走于“往來無白丁”的社會關系之間,便于從宏觀上深入了解家鄉的歷史和現實的方方面面。其實我這些年來對于“沒有為洛陽發展做什么事情”,多少是帶點愧疚感的。不過話又反過來說,也許因為如此,身為這樣一種有些超脫的文人角色,我竟得到些許客觀視角,對我嘗試著做做這個“城市的歌者”多少有點益處。于是2005年的某一天,我忽然覺得自己該寫寫洛陽了,是時候了。我有些緊迫感了。在與自己以往創作的連續性方面看,也許它和已經成書的《34份禮物》、《田樓,田樓》、《楓葉上的比爾》恰好構成我的“寫實性詩歌四重奏”。是付諸實施的時候了。

  我想“洛水之陽”,既是歷史,又是現實。既是故鄉,又是世界。既是空間又是時間。我想自己要寫的《洛水之陽》,應該從任何一段(首)開始讀,都可以進入。任何一個段落的開頭,都能看作全書的開頭,任何一個段落的結尾,都能看作全書的結尾。或者說任何一段都不是開頭,而是進入詩境的入口,任何一段都不是結尾,而是品味無盡詩韻的道路。首尾貫通的人群與建筑群落參差、大場景與小人物的錯落應當成為它的結構特色。漫漫歷史與個人經歷中的宏偉和悲愴在記憶中變得平面化;而今日對事物的客觀化描摩、評價與溫情則必須有立體感。呈現的是一個四通八達的詩意時空!

  從時態方面講,我現在來寫洛陽,需要一個同時面對現在、過去和未來的蒙太奇視角(或曰姿態)。因為詩境本身就應該是一個包容著現在、過去和未來的境域。更深刻地說,洛陽也在現在攜帶著自己的歷史、預示著自己的未來。根本地,詩人同樣是一個處于現在、過去和未來的糾纏交融之中。不同時期(年齡段)看同一個事物會有不同感覺,有時不同時間段看事物會側重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比如經歷文革時的直覺、知覺。用今天的觀念再看,與當年的差別就非常大。需要以洛陽的過去與她當下的面貌(自然與人文環境、人物)及“我”在洛陽生活十年的大致經歷這三條線索為切入點,跳躍式進行,拼貼式地展開。使之通透、靈動,富有彈性,增強時空交錯感覺。既注重事物(人物)的真實性,又不失創作主體的靈動性,既是“個人化”的,又在一定程度上屬于“集體記憶”。用中國古人的話說就是“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一個“天人合一”的情境。按照湯因比的說法,“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洛水之陽》不可避免地也將是歷史與當代、個體與群體的合一。

  認識層面的問題大致解決之后,操作起來就比較快了。我2006年1月23號放寒假回到洛陽,安排了與《洛水之陽》可能涉及到的人物的一系列會面,包括知名人士和我的小學、初中、高中同學;安排了一系列跑馬觀花式的對市內及周邊地區人文景點的重溫性質的探訪;找到一大堆與洛陽相關的歷史、現實資料。回到北京用兩個月的時間創作了這部作品。

  但是這些散布在電腦屏幕上的分行的句子就是我要尋找的“洛水之陽”嗎?歷史事件的截取、人物的選取、設置難免以偏概全,那么它們的代表性、合理性表現在哪里?它們構筑的歷史與現實交錯的時空對一個洛陽人、對洛陽有所了解的人、素無知曉者能否透射足夠的起碼是比較多的能讓人初步了解認識洛陽的信息?我講述的故事、我對洛陽的解讀能否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的確讓作者心中茫然。雖說我已經盡力了。我想讓我的敘述和闡釋再“客觀化”一點,給讀者的想象空間再大一點,然而我做到了多少?毫無疑問,我終究戰勝不了自己。《洛水之陽》仍舊是只屬于我的“洛水之陽”,是“一個人的洛陽”。我知道,小說作品有《一個人的圣經》(高行健)《一個人的戰爭》(林白);電影有《一個人的車站》;文化類圖書有《一個人的民間視野》(劉曉春)等,我都看過欣賞過,如今我拿出的《洛水之陽》同樣可以被視作“一個人的城市”。無論從文學理論來講還是從作者的創作實踐看,每個人所認識、所感受的城市(環境)都是不盡相同故而獨一無二的,都是“一個人的城市”。無論我們的表現欲望有多強烈,文學抱負有多大,文學成就卻無一例外地囿于自身的各種條件。面對一種文化資源——尤其一種巨大的文化資源,一個人所能成就的東西實在只是一鱗半爪,非常有限。但這并非文學、詩歌的不足,反而是它的本質特征。營造為數不多的意象、照亮意義無窮的意境。接受美學主張作品的真正實現在于接受之中,這意味著藝術作品的意義只能等待著接受者自己豐富起來。所以,那么對我們所熱愛的事物,意欲成就的事物,我們就只有開闊思路,歡迎更多的人來參加對于洛陽的文化建設與深情禮贊。我今年初在洛省親期間,看到洛陽近年來寫詩的人越來越多,詩歌創作隊伍日益壯大,隊伍的社會構成越來越多樣化,感到非常高興,有感于洛陽這方面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現實生活資源的豐富,很想建議大家就相關理論問題加強探討,深入研究一下白居易等中國大詩人的寫作理念和創作方法,深入生活,用現代人的胸襟、眼光透視生活,寫生活中的所聞所見,真實體驗,看能否在詩歌的“紀實性”方面下下工夫,是否可以以“實到極致便是空靈”為原則,也許、可能說不定——逐漸形成一個“洛陽詩派”,或其它名稱的一個詩派,爭取一次寫作學意義上的“區域性的整體提升”。另外,通過洛陽文學藝術界建立互連網站,于其中開設《天下人寫洛陽》的專欄,除了洛陽作家供稿之外,所有漢語作家與用本國語創作的海外人士均被歡迎積極參與——洛陽籍人士、來過洛陽的人士、喜歡洛陽景仰洛陽的人士——洛陽的作家及相關部門提供資料支持。通過詩歌通過文學建立洛陽與整個世界對話的窗口。我們不僅要從九朝古都汲取創作養分,我們對她今日的繁榮、她的文化存在和文化傳承同樣負有責任。《洛水之陽》,也許能夠作一塊“引玉”的磚頭。

  在此我必須還要說到的是:感謝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先生為本書題寫書名;感謝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洛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洛陽博物館館長王繡女士為拙著潑墨作畫;感謝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洛陽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李進學先生和洛陽書畫院副院長王鳴先生題贈墨寶;感謝洛陽市文學藝術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喬仁卯先生拍攝了書中的大部分照片,這些對我都是極大的鼓勵.
           
  2006年4月4日
 
  (以上選自2007年4月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陸健詩集《洛水之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个男gay的做污污的过程| 女人张腿让男桶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maya玛雅□一亚洲电影|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 被公侵幕岬奈奈美中文字幕|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大战孕妇12p|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538国产视频| 欧美aaaaa|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系列|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色135综合网|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和拘做受视频免费|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57pao一国产成永久免费|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欧美另类黑人巨大videos|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